第一讲.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丁基橡胶可用于制造汽车内胎,合成丁基橡胶的一种单体A的分子式为C4H8,A氢化后得到2—甲基丙烷。完成下列填空:
Advertisements

第四章 烃基化反应 4.1 概 述 4.2 N-烃化 4.3 O-烃化 4.4 苯环上的C-烷化 返回.
第九章 卤代烃.
第一讲.
2.2 羰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
第六章 卤代烃 亲核取代反应(4学时) [目的要求]: 1. 掌握卤代烃的命名, 了解卤代烃的分类。 2. 掌握卤代烃的性质和制备;
第十章 醇、酚、醚.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第十章 醇 酚 醚 主讲人 金向军 2010年11月29日
含氮化合物.
第十三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羧 酸 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1.1羧酸的分类 据R来分: 饱和、不饱和 脂肪族、芳香族 据羧基的数目分:一元、多元.
-碳的卤代及烷(酰)基化反应 醛(酮)及酯的缩合反应 生成碳碳双键的反应 成环的反应 其他类型的负碳离子反应
第一讲.
天然药物化学 溶剂提取法 通化市卫生学校 李瑛.
苯亚甲基苯乙酮 (查尔酮) Benzal acetophenone.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专题2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同分异构体.
Chapter 5: Rearrangement Reaction
酸催化缩合反应 有机合成化学 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课程组.
第九章 生物碱.
第十章 卤 代 烃 (8学时) 10.1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法 10.2 卤代烃的制法 10.3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学习情境9-2 酰化技术 1、概述 2、N-酰化技术 主要介绍N-酰化的基本原理、N-酰化的方法、应用实例 3、C-酰化技术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和碳酸衍生物.
2,5-二甲氧基-4-氯苯胺工艺简介 报告人:张林 学号:
实验65 甲基橙的制备 65.1 实验目的 (1)了解重氮化、偶联反应的原理及在合成中的应用。
含氮化合物习题 练习 习题 退出.
专题四 烃的衍生物 第一单元 卤代烃.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含氮有机化合物通常指氮原子和碳原子直接相连而成的有机化合物,本章仅讨论胺、酰胺、含氮杂环等。
第十二章 含氮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第十二章 含氮化合物 对应《有机化学》汪小兰 第十二章含氮化合物.
Compounds of Containing Nitrogen
7精细化工反应单元工艺 第七章 7-7 缩合反应.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第五章 卤代烷.
第十章 取代羧酸                 双官能团羧酸 复合功能基羧酸.
第8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生化教研室 夏花英 8403 课程代码:22680b57e1.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盐类的水解.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四节 有机合成.
第十二章 缩合反应 (Condensation)
强碱弱酸盐-醋酸钠的水解 为什么会显碱性? 盐电离出的酸根是弱酸的酸根,能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导致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大过氢离子。
第六章 卤代烃 教学内容 一、命名、分类与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三、脂肪族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四、不同卤代烃对亲核取代反应的活性比较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实验八 肉桂酸的合成.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第二节 羟基酸 羟基酸是分子中既含有羟基又 含有羧基的双官能团化合物。 一、羟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根据羟基酸中羟基所连接的烃基
实验四 蛋白质呈色反应、沉淀反应 等电点测定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Carboxyl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Astrid Schödel 全球质量管理总监
实验十二  呋喃甲醇和 呋喃甲酸的制备.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第一节 羧酸分类和命名 一.命名、物性 1. 根据俗名命名 酒石酸 马来酸 -乙氧基醋酸 2019/7/9.
卤代烃.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9 含氮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nitro-compound), 胺(amine), 酰胺(amide)的分子结构中都含有氮原子, 总称为含氮化合物.
7 醇酚醚 含有羟基(hydroxy)的链烃和芳烃为醇和酚,醚是含有醚键的化合物,与相同碳原子的醇为同分异构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讲

第三章 烷基化技术 主讲人:张利敏

第三章 烷基化技术 工作任务: 学习目标: 利用卤代烃和硫酸酯生产混合醚 理解通过O-烷基化技术制备混合醚的各种方法; 掌握卤代烃为烷基化剂制备混合醚时原料与试剂的选择、反应条件的确定等方法; 掌握酯类为烷基化试剂时的反应条件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一)烷基化反应: 1.概念:用烷基取代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包括某些官能 团或碳架上的氢原子,均称为烷基化反应。 第一节 概述 (一)烷基化反应: 1.概念:用烷基取代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包括某些官能 团或碳架上的氢原子,均称为烷基化反应。 引入的烷基包括 饱和的、不饱和的烷基 脂肪的、芳香的烷基 含有各种取代基的烷基

2.常用烷基化剂: 卤代烃、硫酸酯、芳磺酸酯、环氧烷类 醇类、醚类、烯烃、甲醛、甲酸等 3. 常用被烷基化物: 醇、酚、氨及胺、芳烃及活性亚甲基化合物 4. 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被烷基化物的结构 烷基化剂的结构及离去基团的性质 催化剂 溶剂

二、应用 永久性烷基化 保护性烷基化 止泻药地诺芬酯中间体(1)的合成

萘夫西林中间体β-乙氧基萘甲酸的合成

第一节 氧-烷基化 概念 一、卤代烃为烷基化剂 Williamson合成 醇或酚在碱(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存在下,与卤代

醇 醇的酸性较弱 1.醇或酚的影响 活性小的醇:先与金属钠或氢氧化钠作用制成醇钠,再烷基化; 醇 醇的酸性较弱 活性小的醇:先与金属钠或氢氧化钠作用制成醇钠,再烷基化; 活性大的醇:可在反应中加入氢氧化钠等碱作为去酸剂。 例如

酚 酚酸性比醇强 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得到高收率的酚醚。 操作时,可用NaOH形成酚氧负离子,或用碳酸钠(钾)做去酸剂。 例:

卤代烃的选择 2.卤代烃的选择 卤代烃的活性 烃基相同时:RF<RCl<RBr<RI; 卤原子相同时:随烃基分子量的增大,活性逐渐降低。 卤代烃的选择 一般不用叔卤烷 卤原子相同时伯卤烷的反应最好,仲卤烷次之 氯苄和溴苄易于进行烃化反应 制备芳基-脂肪混合醚 一般用酚类与脂肪族的卤代烃反应

3.碱和溶剂 醇的O-烃化 酚的氧烃化 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钠等强碱。 溶剂 极性非质子性溶剂如DMSO、DMF等 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钠等强碱。 溶剂 极性非质子性溶剂如DMSO、DMF等 酚的氧烃化 碱 氢氧化钠等强碱、碳酸钠(钾)等弱碱 溶剂 水、醇类、丙酮、DMF、DMSO、苯等

工业应用举例 苯氧乙酸的工业生产 反应过程

流程方框图 反应过程: 1.投料 2.反应 3.酸化 4.过滤 5.洗涤 6.烘干

注意事项 反应过程也可不用碳酸钠,而将氯乙酸直接加到缩合釜内,此时氢氧化钠用量应适当增加。 苯氧乙酸也可用苯酚和氯乙酸乙酯反应后水解而得。

二、酯类为烷基化剂 1.芳磺酸酯烷基化剂:用于引入分子量较大的烷基 常用的芳磺酸酯为对甲苯磺酸酯(TsO-R) 如:抗抑郁药盐酸茚洛秦中间体(3)的制备

2.硫酸酯烷基化剂 常用试剂及特点: 硫酸二甲酯(Me2SO4):甲基化试剂 硫酸二乙酯(Et2SO4):乙基化试剂 只有一个烷基参加反应 其沸点比相应的卤代烃高 活性大 毒性大 一般滴加在碱性水溶液中进行

举例 抗高血压药甲基多巴(Methyldopa)中间体(8)、消炎 镇痛药奈普生(Naproxen)中间体(9)等的合成

工业应用举例一:藜芦醛的工业合成 反应原理

流程方框图 操作过程 1.在反应釜内加入水,开启搅拌及蒸气加热系统,当水温升至60℃时,加入香 兰醛搅拌成浆状,再慢慢以细流状加入1/15碱液。加毕,搅拌10分钟,并加 入1/15硫酸二甲酯,继续搅拌15分钟,然后依次交替加入碱液和硫酸二甲酯 (分10~15批加),整个反应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料液的pH值在7~9的范围 内;温度则控制在60℃以下。加毕,继续搅拌30~60分钟。 2.反应结束后,冷却至25~35℃,静置分层,分去水层,有机层用5%的稀碱 洗涤,再用30~35℃水洗涤至中性,最后用甲苯萃取,萃取相蒸馏。常压先蒸 出甲苯和水(少量),再高真空蒸馏收集1.33kPa下154~155℃的馏分,即 得产品。

注意事项 1、多批加料可减少硫酸二甲酯的用量,同时可减少副反应。 2、接近反应终点时,更应控制好料液的pH值,以减少副反应 的发生。 3、反应温度不宜太低,以防香兰醛的钠盐沉淀析出,如果低于 25℃则产物可能析出,但温度也不宜过高,否则硫酸二甲酯的 用量需要增加。 4、分层时温度不宜低于25℃,以防产物析出,杂质等被结晶 包住,而难以精制。

5、用稀碱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香草醛。所得的洗涤 液和水相合并,加酸中和使成微酸性,在冷却可析出香草醛 (回收套用)。 6、如果省去甲苯萃取工序,直接冷却结晶,则可得含量 95%~98%的藜芦醛。 7、为制备高纯度的藜芦醛,则所用的原料香兰醛含量必须 高,至少应大于98.5%(熔点81~82℃). 8、硫酸二甲酯为剧毒药品,操作工人必须戴防护手套和口 罩操作,设备硬密封良好,严防蒸气漏出,液体溅出,车间 保证通风良好。

工业应用举例二: 萘夫西林中间体β-乙氧基萘甲酸的生产过程 反应原理

流程方框图 操作过程 1.加料,控温,滴加硫酸二乙酯反应; 2.反应完毕,冷却,加水稀释,析晶; 3.过滤,滤液进行酸化。

注意事项 1.工业生产上可用氢氧化钠代替氢氧化钾。 2.回收的2-羟基萘甲酸可作为下一批原料投入酯化釜反应

第二讲

工作任务: 学习目标: 利用环氧烷类生产混合醚 利用卤代烃生产胺类产品 理解环氧乙烷类烷基化剂在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理解螯合酚及多元酚的选择性烷基化 掌握Gabriel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羟乙基化反应的概念 反应的优点 在酸或碱的催化下,环氧乙烷很易与水、醇和酚发生反 应,在氧原子上引入羟乙基,此反应称为氧原子上的羟乙基 化反应。 反应的优点 反应条件温和 速度快 反应压力也不高

生成产物 酸催化: 若R为给电子基,生成伯醇 碱催化:生成仲醇

应用 抗高血压药盐酸贝凡洛尔中间体(7)的制备

2.副反应及其利用 副反应 易与环氧乙烷继续反应生成聚醚衍生物 副反应的避免办法 使用大大过量的醇 副反应的应用 制备相应的聚醚类产物 副反应 易与环氧乙烷继续反应生成聚醚衍生物 副反应的避免办法 使用大大过量的醇 副反应的应用 制备相应的聚醚类产物 (m、n、p均约为20)

注意事项: 操作中,在用过量的醇或酚制备一羟乙基单醚时,产品可以用减压蒸馏法进行分离精制。 但用过量的环氧乙烷制备聚醚时,由于产品沸点都非常高,不能用精馏法分离精制,因此必须优选反应条件,控制产品分子量分布范围,以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

四、螯合酚及多元酚的选择性烃化 1.酚的螯合及其对烃化的影响 螯合酚 螯合酚的烃化 应用芳磺酸酯和硫酸酯为烷基化试剂,在激烈的条件下可以甲基 化有螯合作用的酚

2.多元酚的选择性烃化 多元酚的烃化 选择性烃化

第二节 氮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一、卤代烃为烃化剂 1.伯胺的制备 Gabriel合成 Delepine反应 Ullmann反应

Gabriel合成 反应式 特点 酸性水解一般需要剧烈条件 用水合肼水解效果好 卤代烃范围广 可用于制备结构较为复杂的伯胺衍生物。

例如:抗疟药伯胺喹的制备

Delepine反应 反应式(反应分两步进行) 优点 原料价廉易得 缺点 应用范围不如Gabriel合成广泛 要求使用的卤代烃有较高的活性

举例:抗菌药氯霉素中间体的制备

Ullmann反应 例如:消炎镇痛药氯灭酸的制备

2.仲胺的制备 利用反应物的活性及位阻 利用阻断基 

例一:抗疟药阿的平中间体的制备 例二:局麻药丁卡因中间体(18)等的制备

3.叔胺的制备 卤代烃与仲胺反应 是制备叔胺常用的方法

工业应用举例:N,N-二乙基乙醇胺的制备 生产原理

流程方框图

注意事项 反应生成的盐酸必须及时中和掉 中和盐酸用的碱的碱性不能太强,碱的用量不能过多

第三讲

工作任务: 学习目标: 利用酯类、环氧烷类、醛酮为烷基化试剂制备胺类产品 掌握酯类烷基化试剂在N-烷基化中的应用

二、酯类为烷基化剂 1.硫酸酯为烷基化剂 非甾体抗炎药吡罗昔康的中间体(20 )的制备 2.芳磺酸酯及其他酯类烷基化剂

三、环氧乙类烷基化剂 优点: 原料价廉易得 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收率高 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局麻药盐酸普鲁卡因等的中间体的制备 镇痛药美沙酮的中间体的制备

伯胺与环氧乙烷反应是制备烃基双-(β-羟乙基)胺的主 要方法。常用来合成氮芥类抗肿瘤药及镇痛药等。 抗肿瘤药嘧啶苯芥中间体的制备

工业应用实例: N,N-二乙基乙醇胺的生产流程 制备方法

流程方框图 操作过程 1. 加料 2. 通入环氧乙烷 3. 反应结束,现常压蒸馏回收溶剂,再减压蒸馏收集产品

四、醛、酮为烷基化剂 还原剂 RaneyNi 金属钠(或钠汞齐)加乙醇 锌粉 金属复氢化物 甲酸

2.反应特点及规律 制备伯胺 制备仲胺 芳香醛与NH3的摩尔比为2:1时,以RaneyN催化加氢,烃化产物主要为仲胺。 五碳以上的脂肪醛与过量的氨,在RaneyNi催化剂存在下氢化还原,主要得伯胺 苯甲醛与等摩尔氨在此条件下主要得苄胺 制备仲胺 芳香醛与NH3的摩尔比为2:1时,以RaneyN催化加氢,烃化产物主要为仲胺。 制备叔胺 仲胺的位阻较大,用甲醛制得叔胺的收率才高。

反应溶剂及其他 常用醇类作溶剂 反应条件温和 优点 没有季铵盐生成 缺点 使用氢气,易燃、易爆,且需加压,需加强安全操作

应用 黄连素中间体的制备 解热镇痛药氨基比林中间体的制备

工业生产实例:4-丙基古液酸盐酸盐的生产过程 制备方法

流程方框图

注意事项 用该方法制备出的产品为四种异构体的混合物。 重结晶溶剂也可选用乙醇或醇水混合溶剂

第四讲

二、芳烃的氯甲基化:Blanc反应 概念 芳烃在甲醛、氯化氢及无水ZnCl2(或AlCl3、 SnCl4)或质子酸(H2SO4、H3PO4、HOAc)等缩合剂存 在下,可以在芳环上引入氯甲基(—CH2Cl),此反应 又称为Blanc反应。

反应影响因素 1.芳烃结构 若环上存在有给电子基团,反应容易进行。 若芳环上存在有吸电子基团时,将阻碍氯甲基化反应的进行。例如,硝基苯进行氯甲基化时,收率很低。 芳酮一般不发生氯甲基化反应,但有给电子基存在时可使芳环活化,而能进行氯甲基化反应。

2.氯甲基化试剂 甲醛缩二甲醇 甲醛缩二乙醇 甲醛或多聚甲醛 氯甲醚 二氯甲醚

应用 抗肿瘤药消卡芥中间体的制备

在一个饱和的碳原子上含有两个或一个强的吸电子取 三、羰基化合物的α位C-烷基化 1.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概念 在一个饱和的碳原子上含有两个或一个强的吸电子取 代基时,常被称为活性亚甲基化合物。 常见的活性亚甲基化合物: β-二酮、β-羰基酸酯等

2.主要影响因素 催化剂 溶剂 烷基化试剂及被烷基化物的结构 引入烷基的次序 不同醇钠的碱性顺序 用醇钠作催化剂,则用相应的醇作溶剂 1.如若引入两个不同的伯烷基时,应先引较大的伯烷基,后引较小 的伯烷基

2.引入的两个烷基一为伯烃基一为仲烃基时,则应先引入伯烷基,再后 入引仲烷基。 3.若引入的两个烷基都是仲烷基,使用丙二酸二乙酯收率低,需改用活 性较大的氰乙酸乙酯在乙醇钠或叔丁醇钠存在下进行。

3.应用 抗菌增效剂TMP的制备 镇咳药喷托维林(咳必清)中间体(28)等的合成

工业应用实例: 3-噻吩甲基丙二酸二乙酯的工业生产 反应原理

流程方框图

注意事项 反应终点的判断:一般用湿的石蕊试纸检测,待试纸显中性时,反应即达终点。小试制备过程一般回流9h左右,工业化生产则需要11h左右。 用水洗涤时,如果分层不明显,则可加入适量的盐,使水与酯分层明显。

四、炔烃的碳烃化 反应过程 操作中,乙炔钠在液氨中第一次烃化得1-炔后,不必分离,再加入悬 浮在液氨中的氨基钠,然后再加入与第一次烃化相同或不同的卤代烃 (或羰基化合物),即可得很好收率的相应的炔。

影响因素 1.烷基化剂 2.溶剂 金属炔化物与卤代烃的反应比较容易进行,而卤代烃的结构对反应有一定的影响。 卤代烃的活性随卤素原子量的增加而增大 芳卤化物不能用来烷基化炔离子 2.溶剂 常用溶剂:液氨 注意:需无水操作

应用 利用本反应可以增长碳链 长效避孕药18-甲基炔诺酮中间体(49) 利用格氏试剂与金属锂也可以对炔烃进行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