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诊法概要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陈茵.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节 切 诊 (一)脉 诊. (一)脉象的形成、脉诊的原理和临床意义 (二)脉诊的部位 独取寸口 1. 分部 2. 分候脏腑 寸、关、尺分候不同的脏腑 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 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 (命门) 3. 脉诊独取寸口的原理.
Advertisements

三、气血失常 (一)气失常 1 、气虚(量不足) 2 、气机失调(运动失常) 气滞 气逆 气陷 气闭 气脱.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中医教研室 王明越 辨 证辨 证 辨 证辨 证. 辨 证 第二部分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 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 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 判断病位、病性、正邪盛衰状 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第六章 按 诊 Palpation 按诊是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某些 部位,以了解局部冷热、润燥、软硬、 压痛、肿块或其它异常变化,从而推断 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情况的一 种诊病方法。
( 一 ) 八纲辨证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Eight Principles.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病历和体格检查要点 中西医结合儿科 儿科 廖若莎 芳村分院 大学城分院 二沙岛分院 珠海医院
诊 法 中医教研室 李宗信.
四、望二阴 后阴:指肛门,为排便之门户,与脾胃、肠、肾有关。 前阴:肾所司,宗脉所聚,太阴、阳明经所会。与肾、膀胱、肝、胆有关。
第二节 望 诊INSPECTION 概念: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审察,用以诊察了解疾病的一种方法。 原理: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以脏腑为中心,身形各部在经络的联系与沟通作用下,也“内属脏腑”,从而使内脏与形体各部之间构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观察机体表现的各种外象,便可测知脏腑功能强弱及气血阴阳盛衰,判断疾病情况。
第二节 局部望诊 包括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
第三节 望舌苔.
第六节 脏腑兼病辨证.
第十一章 产后病 第八节 产后恶露不绝 教师:张勤华 曙光医院妇科教研室.
中医望闻问切.
中医学讲座 沈世林 二0一0年三月.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教学目标 第八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熟悉:中医寒、热、湿邪的 性质和致病特点;肾 肝脾功能失常导致妇 科疾病的主要机制。
第 三 章 问 诊.
第三章 舌 诊 中基教研室 王军瑞.
中医诊断学 Diagnostics of TCM 第一章 问 诊 Interrogation
第三节:问 诊 一:问诊的意义 二:问诊的方法 三:问诊的主要内容.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脉象的鉴别、 相兼脉与真脏脉 中医四班第四组 段灵群 伍秀芸 李金艳 李海仁.
第五章 脾系病证 第五节 泄泻.
黄 疸 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梁 丽 娟.
第 五 章 四 诊 Four Diagnosis.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二节 闻 诊.
辨 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宗士群.
同学们好.
第三节 脏腑病机 一、五脏病机 二、六腑病机 三、奇恒之腑病机.
第八章 八纲辨证 中医学教研室.
望 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八章 病性辨证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肺结核.
看图识谱案例征集 姓 名 _______________ 医 院 _______________
第七章 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
经行感冒.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同病辩证.
第九章 脏腑辨证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虫积辩证.
第二章 诊法概要 主讲:雷 伟.
急性呼吸道感染.
第四章闻诊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六节 辨腑病证候.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胃阴亏虚.
 中 医 八 纲 辨 证 主讲人:副主任中医师古献民.
第十章第三节咳 嗽.
急性支气管炎 (acute bronchitis).
猩红热.
热烈欢迎专家教授 莅临指导 !.
模块五 中医诊断技术的应用.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积 滞 儿科教研室.
问 诊.
第五章 诊法述要 诊法: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种,简称“四诊”。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辨 证 论 治 阎 秀 菊.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周成斌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华南结构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与工作经历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儿科诊法概要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陈茵

目的要求: 通过课堂讲授,要求同学们对中医四诊内容有一定认识。掌握中医四诊中之望诊内容及其他三诊要点。熟悉四诊注意事项。

重点:四诊中之望诊 难点:对望诊中的面部望诊、五 色主病、指纹望诊的理解。

授课内容 一、望诊 1.定义:运用视觉,通过对患儿全身或局部的观察,获得与疾病有关辨证资料的一种诊断方法。 2.望诊内容:分整体与局部望诊 整体:望神色、望形态。 局部: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及看指 纹。

3.望诊内容分析 望神色:望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神”的含义、有神与无神、五色主病 有神:精神振作,二目有神,表情活泼,面色 红润,呼吸调匀,反应敏捷 无神:精神萎顿,二目无神,表情呆滞,面色 晦暗,呼吸不匀,反应迟钝

五色主病:红、白、黄、青、黑 *红色:热证 满面红赤—实热 午后颧红,手足心热—阴虚内热 两颧艳红,肢厥冷汗—虚阳上越

*白色:寒证、虚证 面白无汗兼表证—风寒外束 面白浮肿—阳虚水泛—阴水 面色惨白,四肢厥冷—阳气暴脱—脱证 面白无华,唇色淡白—血虚

*黄色:体虚、湿盛 面色萎黄,形瘦纳差—脾胃气虚 面黄无华虫斑,咬牙腹痛—虫证 色黄而鲜—阳黄 面目尿皆黄—黄疸 色黄晦暗—阴黄

*青色:主寒、主痛、主惊、主瘀 面色青白,愁苦哭闹—里寒腹痛 面青晦暗,神昏抽搐—惊风、癫痫 面青唇紫,呼吸急促—肺气闭塞,气血 瘀阻

*黑色:主寒证、水饮内停 面色青黑,手足逆冷—阴寒里证(重证) 面黑,腹痛呕恶—药物或食物中毒 面色青黑惨暗—危重,肾气将绝

望形体:头囟、躯体、四肢、肌肤、毛发、指(趾)甲等: n      望形态:观察形体和姿势动态变化来推断疾病。 望形体:头囟、躯体、四肢、肌肤、毛发、指(趾)甲等: 头方发少,囟门迟闭—佝偻病 头大,前囟宽大,头缝开解,眼珠下垂—解颅 皮肤干燥,前囟目眶凹陷—脱水 肌肤松弛,皮色萎黄,形体消瘦—脾胃气虚+ 腹大发稀,额上青筋—疳证 发枯易落—气血虚亏 指甲菲薄,苍白质脆—营血虚亏 指甲色紫或呈杵状—心阳不足,气血瘀滞

望动态:观察小儿身体各部分的动静姿态变化 小儿卧姿 仰面伸足,揭衣踏被—热证 踡卧缩足,喜复衣被—寒证 喜伏卧—乳食内积;喜侧卧—胸胁疼痛 仰卧少动,二目无神—久病重病 踡卧不安,捧腹哭叫—腹痛 端坐喘促,痰鸣哮吼—哮喘 咳嗽鼻煽,呼吸急促,点头呼吸—肺炎喘嗽

疳证

杵状指

审苗窍 ____ 舌象 苗窍:舌、目、鼻、口、耳及前后二阴 小儿望舌:舌体、舌质、舌苔。 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脾肾阳虚/水饮痰湿; 审苗窍 ____ 舌象 苗窍:舌、目、鼻、口、耳及前后二阴 小儿望舌:舌体、舌质、舌苔。 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脾肾阳虚/水饮痰湿; 舌体不能伸出唇外,语言不清 — 连舌(舌系带过短) 舌出唇外拌动,掉转不灵 — 弄舌(心气不足,智低) 舌上溃疡 — 心疳(心火上炎)

审苗窍 ____ 舌象 舌质 杨梅舌——疫毒炽盛(烂喉痧) 舌苔 白腻 — 寒湿(痰),食积 黄腻 — 湿热或食积化热 审苗窍 ____ 舌象 舌质 杨梅舌——疫毒炽盛(烂喉痧) 舌苔 白腻 — 寒湿(痰),食积 黄腻 — 湿热或食积化热 霉酱苔— 宿食内停,中焦气滞 剥苔 阴伤津亏 地图舌-胃之气阴不足 胃阴不足

审苗窍 ____ 目 眼神: 有神 无神 瞳孔 缩小: 不等: 散大: 眼睑、内外眦、白睛、瞳仁 双目上窜 巩膜蓝斑 睡卧露睛 麻疹眼泪

审苗窍 ____ 口 口唇:唇色、润燥、外形 淡白—脾虚气血不足;青紫—血瘀 樱红—暴泻伤阴; 干燥—伤津 齿:逾期不出—肾气不足 审苗窍 ____ 口 口唇:唇色、润燥、外形 淡白—脾虚气血不足;青紫—血瘀 樱红—暴泻伤阴; 干燥—伤津 齿:逾期不出—肾气不足 齿龈红肿—胃火上冲; 咽喉 咽红 乳蛾红肿白腐 白喉 口舌粘膜 口疮 鹅口疮 麻疹粘膜斑

审苗窍 ____ 鼻 要观察鼻内分物和鼻形的变化 鼻塞流清涕—风寒;流黄涕—风热 流浊涕—肺经有伏热; 鼻煽—肺气郁闭;鼻孔干燥—燥热 审苗窍 ____ 鼻 要观察鼻内分物和鼻形的变化 鼻塞流清涕—风寒;流黄涕—风热 流浊涕—肺经有伏热; 鼻煽—肺气郁闭;鼻孔干燥—燥热 鼻衄—血热妄行/气不摄血 鼻准出疹—麻疹向外透发,顺证

审苗窍 ____ 耳 外形:体质强弱 耳内疼痛:肝胆热盛 耳背络脉隐现,高热眼泪汪汪:麻疹先兆 耳垂下漫肿硬结疼痛:痄腮

审苗窍 ____ 二阴 阴囊松驰—体虚/发热 阴囊时肿时复—疝气 阴囊肿大,透光试验阳性 — 水疝(鞘膜积液) 阴囊阴茎均肿—水肿 审苗窍 ____ 二阴 阴囊松驰—体虚/发热 阴囊时肿时复—疝气 阴囊肿大,透光试验阳性 — 水疝(鞘膜积液) 阴囊阴茎均肿—水肿 前阴红赤—下焦湿热 潮湿瘙痒—蛲虫病 肛周潮湿红痛—尿布性皮炎 肛裂 脱肛

辨斑疹 斑:形态大小不一,不高于皮面,压之不退色 疹:形小如粟米,高出皮面,压之退色 细疹:麻疹 奶麻 风痧 丹痧 疱疹:水痘 脓疱疮 细疹:麻疹 奶麻 风痧 丹痧 疱疹:水痘 脓疱疮 斑疹: 风团: 白痱:

察二便 ____ 大便 小婴儿:糊状便 正常小儿:成形软便 稀薄有凝块—乳食内伤; 稀薄秽臭—湿热 赤白粘冻—痢疾;果酱便—肠套叠

察二便 ____ 小便 正常小便:淡黄色 短赤,尿痛—湿热下注 色红/茶褐色—血尿 深黄—黄疸 尿浊有泡—蛋白尿 察二便 ____ 小便 正常小便:淡黄色 短赤,尿痛—湿热下注 色红/茶褐色—血尿 深黄—黄疸 尿浊有泡—蛋白尿 夏季尿清量多,口渴多饮,长期高热—夏季热

看指纹 指纹:虎口直到食指内侧的桡侧浅静脉, 可分为风、气、命三关。 适用于3岁以内小儿 诊察方法:从小儿食指的命关推向风关 正常指纹: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之上 患病后指纹: 浮沉分表里 红紫辨寒热 淡滞定虚实 三关测轻重

麻疹

寻麻疹

麻疹

斑2

水痘

4.望诊注意事项 注意望诊顺序及技巧 应在自然光下 指纹适应年龄及与症、舌的关系

二、闻诊 1.定义:运用听觉与嗅觉辅助诊断疾病的方法。 2.闻诊内容:听语言声、啼哭、咳嗽、呼吸声 嗅气味:嗅口气与二便

闻诊 ____ 啼哭声 健康小儿哭声: 清亮,有泪 健康婴儿啼哭:尿,饿 阵发性哭闹—腹痛 哭声嘶哑,呼吸不利—咽喉水肿 哭无泪—脱水 闻诊 ____ 啼哭声 健康小儿哭声: 清亮,有泪 健康婴儿啼哭:尿,饿 阵发性哭闹—腹痛 哭声嘶哑,呼吸不利—咽喉水肿 哭无泪—脱水 哭声微弱—体虚

闻诊 ____ 咳嗽声 咳声清扬,流清涕—风寒 咳声重浊,痰稠色黄—风热 干咳无痰—肺燥 咳嗽阵作,鸡鸣样回声—百日咳 闻诊 ____ 咳嗽声 咳声清扬,流清涕—风寒 咳声重浊,痰稠色黄—风热 干咳无痰—肺燥 咳嗽阵作,鸡鸣样回声—百日咳 犬吠样咳嗽—喉炎、喉白喉

闻诊 ____ 语言声 语言声:清晰响亮为佳 语声低弱—气虚;呻吟—身有不适 高声尖呼—剧痛;谵语—邪热入营 声嘶—咽喉、声带疾患

闻诊 ____ 嗅气味 嗅口气、大小便气味 口气臭秽—肺胃之热上蒸,浊气上升 口气臭腐,牙龈肿烂—牙疳 口气酸臭—伤食; 口气腥臭—血证 闻诊 ____ 嗅气味 嗅口气、大小便气味 口气臭秽—肺胃之热上蒸,浊气上升 口气臭腐,牙龈肿烂—牙疳 口气酸臭—伤食; 口气腥臭—血证 大便秽臭—湿热积滞;酸臭而稀—伤食 下利清谷,不臭—脾肾两虚 小便短赤臊臭—湿热下注 清长少臭—脾肾两虚

3.闻诊注意事项: 听声音中的语言声与啼哭声,应掌握寒热虚实总的原则 须排除非疾病所致的啼哭

问诊 ____ 问病情 问年龄性别 问寒热 问汗:自汗 盗汗 问头身 问饮食 问胸腹 问二便 问睡眠

问诊 ____ 问其他病史 个人史(出生史,喂养史,发育史,预防接种史) 既往史 家族史 传染病史

4.问诊注意事项: 乳幼儿不会用语言表达 大儿童表达欠全面和条理 问病情须结合其他临床表现

切诊 ____ 切脉 年龄:3岁以后的小儿 方法:一指定三关 切诊 ____ 切脉 年龄:3岁以后的小儿 方法:一指定三关 医者用食指或拇指同时按压寸、关、尺三部,取轻、中、重三种不同指力体会脉象变化,时间不少于1分钟。 病理脉象 浮、沉、迟、数、有力、无力

切诊 ____ 按诊 内容:按压和触摸头颅、颈、腋、四肢、皮肤、胸腹 按头颅 囟门大小、凹陷、隆起 按颈腋 痰毒 瘰疬 按四肢 按皮肤 切诊 ____ 按诊 内容:按压和触摸头颅、颈、腋、四肢、皮肤、胸腹 按头颅 囟门大小、凹陷、隆起 按颈腋 痰毒 瘰疬 按四肢 按皮肤 寒、热、汗

切诊 ____ 按诊 按胸腹 胸骨高突—鸡胸;胸骨凹陷—漏斗胸 脊柱高突,按之不痛—龟背 虚里搏动太强,节律不匀—宗气外泄,病重 切诊 ____ 按诊 按胸腹 胸骨高突—鸡胸;胸骨凹陷—漏斗胸 脊柱高突,按之不痛—龟背 虚里搏动太强,节律不匀—宗气外泄,病重 搏动微弱—宗气内虚; 搏动过速,喘急—宗气不继,病危 肋骨串珠、肋缘外翻—佝偻病 腹痛喜按—虚痛;腹痛拒按—里实 索状包块—虫证;腹胀形瘦—疳证 腹胀叩之鼓声—气滞;移动性浊音—腹水

3.切脉注意事项: *切脉应在入睡或安静时。 *腹部按诊必须在不哭时进行,而且手法应轻柔、并注意保暖,还要边检查边注意小儿表情。 *囟门未闭时应注意凹陷和突出。

参考文献: 1.罗笑容、许尤佳主编.《中医儿科疾病证治》 2.江育仁、张奇文主编.《实用中医儿科学》 3.张梓荆主编.《实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4.王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 5.江育仁主编.《中医儿科学》五版教材

复习提纲: ①简述小儿望诊的内容。 ②分析望诊中望神色的内容及意义。 ④简述舌诊要点及陈飞霞望指纹观点。 ⑤试述四诊注意事项。 ⑥如何鉴别小儿啼哭声。 ⑦简述问诊内容。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