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与膀胱 中医学教研室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 。 “腰者,肾之府。” 主要生理功能: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 。
主要生理功能 (一)主藏精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精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精华物质(先天、后天之精) 精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精华物质(先天、后天之精) 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水谷精微) 藏精――肾具有贮藏(封藏)肾中精气的功能。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之精,生下就有,又称“生殖之精”。 作用:形成胚胎,促进胚胎发育。 肾藏精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之精,生下就有,又称“生殖之精”。 作用:形成胚胎,促进胚胎发育。 后天之精:由脾胃所化生,生下后有,又称:“脏腑之精”。 作用:促进生长、发育。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资助推动 充分培育 肾中精气 主要生理功能 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 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完成这一生理功能,主要取决于肾中所藏的肾精与肾气。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肾精 年龄
病理:肾精不足 幼年:生长发育迟,智力低下,“五软”、“五迟” 成年:未老先衰症状:腰痛、脱发、耳鸣、牙齿松动、记忆力减退、性功能低下。 青春期:月经初潮迟,男子不能排精,女子不能排卵,不孕不育。
肾精 肾气 营养物质、属阴 生命原动力,属阳 肾阴(元阴、真阴) 肾阳(元阳,真阳) 对脏腑、组织器官 对脏腑、组织器官 起滋润、濡养作用。 起温煦、促进作用 “为一切阴液的根本” 为一切阳气的根本” “雨露” “阳光”
肾能藏精,是生命活动之源,又是人体脏腑阴阳的根本,故肾又称为“先天之本”。 病理: 肾中精气亏损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表现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肾精不足(肾虚无热):五迟、月经初潮迟,女子不能排卵,男子不能排精,眩晕、耳鸣、齿松、发白、发脱。 ②肾气不足(肾虚无寒):尿少或尿多、尿失禁、水肿、白带清稀 ③肾阴不足(肾虚有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口燥咽干、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小便短黄。 ④肾阳不足(肾虚有寒):畏寒、踡卧、形寒肢冷,萎糜不振,口淡不渴、嗜睡、大便下利清谷、小便清长。 共证:腰酸或痛
由于肾阴和肾阳是各脏阴阳之本,故在肾的阴阳失调时,会因此导致其它各脏的阴阳失调。 肾阴虚 心火亢盛、肝阴虚、 肺阴虚 肾阳虚 脾阳虚、心阳虚 反之,其它脏腑的功能失调,日久也会累及肾,导致肾的阴阳失调。“久病及肾”
(二)主水 肾对水液代谢起重要调节作用。肾的这一功能,主要是靠肾气的气化作用。主要方式是“升清降浊”。 升清:肾的蒸腾,使“浊中之清”上升到肺,输布于全身,以滋养脏腑、组织器官。 降浊:肾的气化,使“浊中之浊”,下注膀胱而排出体外 。
水液代谢示意图 宣发 津液:濡养全身 多余水份:汗 肺 水饮 清 浊 肃降 脾 胃 蒸腾、升清 小肠 肾 膀胱 尿 降浊
生理:气化力强,开合适度――贮尿、排尿正常。 开:利水———排尿 合:制水———贮尿 病理:肾气虚,气化力弱,开合失度。 制水不足——多尿、尿失禁、遗尿 利水不足——尿少、水肿
(三)主纳气 肾具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而调节呼吸的功能。 “肺为气主,肾为气之根” 生理: 肾气旺盛 → 肺吸入清气由肾摄纳,呼吸才平稳深沉。
病理: 肾气虚,摄纳无力 呼吸表浅, 呼多吸少,动则气喘。 (肾不纳气)
系统联属 (一)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 生理:肾中精气充足 1、髓旺:骨坚固有力,牙齿坚固 ; 精力充沛,智力发育良好。 2、血足:毛发黑亮, “齿为骨之余”、 “发为血之余”。
病理:肾精不足 1、髓源不足――骨软无力,牙松动、脱落。幼儿囟门迟闭;思维迟钝、智力衰退 。 2、血液化生不足――毛发稀疏、毛发早白、脱发。
(二)开窍于耳,司二阴。 生理:肾精旺盛――听觉功能正常,生殖 及二便正常 病理:肾精不足――听觉功能下降,耳鸣 耳聋;生殖功能低下, 二便失常(排尿、排便异常)
膀胱 主要功能:贮尿、排尿 生理: 肾气充足,膀胱气化正常――贮尿、排尿正常。(开合有度) 病理: 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开合失度。 尿频、尿急、尿痛、小便不利、 甚至尿闭;遗尿、甚至小便失禁。
肾与膀胱 的关系 1、表里关系 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阴,里 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阳,表 2、生理相关 3、病理影响
心与肾 的关系 1、生理上――“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心火 下温 上济 肾水
2、病理上——“心肾不交”、“水火失济”。 心火亢盛:失眠、心悸、多梦 失 失 济 温 肾水寒凝:心悸、水肿
肺与肾的关系 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 肺——主气,气之主 水之上源 气的运动 水液代谢 肾——纳气,气之根 水之下源
病理上: ①肾精气不足 摄纳无权,气浮于上,呼吸表浅 肺气久虚 久病及肾 肾不纳气,动则气喘 ②肺失宣降 通调水道失职 累及肾:尿少或水肿。 肾气化不利 水肿 影响肺之宣降:咳喘。
肝与cihcicih肾的关系 1、“肝肾同源”、“精血同源” 肝 —— 藏 血 互化 肾 —— 藏 精 2、病理上,肾精亏损 肝血不足
脾与肾的关系 先天与后天相互滋生的关系 脾 —后天之本 — 化生精微 —脾 阳 肾 —先天之本 —藏 精 ——肾 阳
病理上: 肾阳不足 不能温煦脾阳: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 脾阳久虚 损及肾阳 脾肾阳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