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態行為解釋與分析模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兵學理論 Theory of Military Science 兵家述評 中國兵法烽火三國 三國鼎立 木子書屋 中華萬年網.
Advertisements

第五章 中山先生思想與台灣經驗 第一節 孫中山先生與台灣的關係
*客體關係理論*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味精傷神經.
閔肖蔓 執業諮商心理師 中央大學+交通大學+中原大學 杏陵基金會+八方文教
綜合活動領域 台北縣深坑國小 李岩勳、高禎苑、張家碧、張雅惠、劉瓊宜
道功的體系 與太極拳 1.標題—道功的體系與太極拳 台中養生會 林靜雄.
清末台灣竹塹詩人 林占梅及其詩歌藝術 指導老師:徐肇誠.
天津医科大学 精神医学教研室   赵朋.
心理治疗 刘德祥.
医 学 心 理 学 杨霞 2001年10月 1.
第三章 精神分析治療理論與技術 指導教授 林美蓉老師 組員: 吳伶玫 簡家燕 林雨潔 蕭淳方 侯洽守.
公共关系学 李盛 吉林大学.
有效學習計劃簡介 (學前).
第13课 宇宙的未来 史蒂芬·霍金.
第七章 氨基酸发酵工艺.
大学生择业价值观调查问卷.
全球環境變遷 – 看國際觀之重要性 文藻通識教育中心 萬政康.
第一組成員 蕭毓文(1號) :內壢高中 范美珍(4號) :平鎮高中 林宏茂(6號) :中壢高中 林桂鳳(18號) :竹北高中
字如其人 心手相通 ——笔迹分析技术 理解和描述人类的人格有两个基本的假设,一是个人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二是这些特点可以被评估和测量。由此,人格测验可以分为投射测验和客观测验两大类。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OCEAN CURRENT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策略研究
苏州市教育局组织讲座 后现代心理学 对教育工作的贡献
国际化的形象健康管理技能人才 面对新型市场化需求的挑战和机遇 William Lee
休閒心理學 教學目標: 本課程旨在協助學生明瞭休閒心理學的意義,藉此進入瞭解體驗經濟之內涵,以期衍生創意、規劃、行銷休閒產品之專業能力。
僅首頁出現本title即可 責任的故事(一年級) 一根釘子 簡報製作:瑞柑國民小學 鄭雙慧 文/ 張世茹.
走進無意識 文字取材:Valerie Landon Carine Peyrieres.
國立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 副教授兼所長 陳彥良
个案社会工作 张利增 社会工作系 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个案工作 赵继颖、肖大伟 马克思主义学院.
薏仁 三美二甲 張毓綺.
認 識 失 眠 陳易隆 國軍高雄總醫院 精神科主治醫師 台灣精神醫學會會員 衛生署審定精神科專科醫師 日 期: 102年5月27日.
第十章 娱乐体育原理与方法.
第三部分 博弈论 §3.1实验二:双方信任博弈 例如:一厂商支付给一名工人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并且期望这名工人能够回报以相应的更多的劳动。主动方厂商出于对被动方的信任,率先背离了标准的不合作博弈论所阐述的最优选择,若工人也提供了回报,则双方得到一个合作的结果。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酒店会给熟客赊账,而客人也不会赖账,我们将这一类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合作波已称为双方信任博弈。
第 教案 35 小组工作实训课程 (17).
海洋能的利用与对未来的设计展望 成员:刘睿、王知谦 钱庄、王星、杜俊达.
內容大綱.
第四課: 領袖的自處(二):金錢.
高雄中學家長讀書會 遇見未知的自己 高雄中學輔導中心艾韻華老師 99年1月7日上午9:30 作者:張德芬 出版社:方智.
銀行徵授信實務 主講人 傅德麟.
電 子 工 程 系 資料庫系統期末報告 門市人流管理系統 組員: 吳事佳 楊琮琪
壹、自我的成長 貳、通過儀式與成年禮 參、對成為成年公民的期待
社福場所的實地學習體驗 (與傷殘人士共融)
Horney:心理分析的社會理論 (1885- 出生於德國1952去世)
社會發展與教育 社會發展是指個體從小到大,在社會化的歷程中,人格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個體從一個自然人,經由與社會環境中人、事、物之間的互動,學習合乎社會規範的態度、觀念與行為,而成為一個社會人的發展歷程。 教育在社會發展上的意義:配合兒童社會發展的心理原則,實施社會規範教學,培養兒童推己及人的德育、群育基本精神。
3.1 胺基酸─通式及三度空間結構 構成蛋白質之胺基酸只有20種,且全部屬於α-型 胺基酸之特性由側鏈(side chain group, R group)決定。→Fig.3.1.
國際關係理論 國際關係理論的緣起 國際關係理論的建構 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 結 語.
第四章 工作動機.
幼兒社會學 幼兒的社會化.
第五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 §5.3 数理统计中的某些常用分布.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 招生策略與管考簡報 簡 報 人:李國良 簡報時間:106 年 3 月 21 日 歡迎委員蒞臨僑光科技大學會計資訊係指導
2014/11/12 傳記 你看過什麼傳記?.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第二单元 达标测试.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8课.
第八章 認知發展:訊息處理觀點 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陳薏如.
以剪貼仿作引導低年級學童提昇寫作之行動研究
康河畔 最深情的溫柔      再別康橋.
第2章 知識管理的主要理論觀點與架構模式.
1863年上海 “森泰像館 ”拍攝的 老 照 片.
Oprah Winfrey 歐普拉給年輕人的三堂課
生物與醫學的心理學 張利中 東海大學宗教所 副教授.
(Unit I: Prote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傅佩榮教授、江正彥講師‧合著 做一個心靈的達人 從儒家思維 看卓越管理 風雲再現 電 子 書 一本富涵生命情境、充滿著生活意境的經典書
圓舞曲之王 歡迎來到小約翰史特勞斯的世界.
生活輔導 壹、校園自殺事件之輔導策略 一、自殺成因 (一)生物學觀點 生理變化,內分泌功能不均衡,導致心
影響人際關係的因素 講師:蔡慧玲.
北美中國大陸新移民 牧養探求 張伯笠 牧師.
不可思議的(二).
第貳章 幼兒的社會化 陳薏如 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變態行為解釋與分析模式

精神病態行為觀點的演進 古代觀點:惡靈附身 治療:把魔鬼從受害者身上驅逐。由巫 師或祭司主持。 古希臘或羅馬觀點:古希臘醫學之父 Hippocrate主張變態行為是由內在生理問題產生(某種形式的腦部病變、四種體液分泌的不平衡) 中世紀的歐洲:宗教迷信與鬼神學思想,由 教士主持。

文藝復興時期: 精神病理學現代研究的創始者:德國醫生 Johann Weyer (1515-1588) 認為人類的心靈就像身體一樣,也會生病。 十五世紀開始至十六世紀中,整個歐洲,宗教神殿用愛和人道治療心理疾病病人。 十六世紀中,把醫院和修道院並成收容所(asylum) ,作為照顧病人的主要機構, (病人人數變多,變成監禁機構,不人道 的處遇)

十九世紀:改革與道德治療 1793 法國醫生 Philippe Pinel 擔任第一個改革收容所的主任醫生,他認為患者都是生病的人 應該用愛和仁慈來治療。同時 在英國也有一位教徒 William Tuke 也在北愛爾蘭從事相同的改革。這種治療被稱為道德治療 (強調道德的指引、人道及尊重病人) 在美國推展道德治療最有影響力的是 Benjamin Rush (1745-1813) ---美國精神醫學的鼻祖。

十九世紀末,道德治療開始衰退。原因: 推動毫無章法、 進度太過快速,導致嚴重的財政和照顧人員的缺乏、病人恢復比率下降、醫院過份擁擠。 不正確的想法:認為主要接受人道及尊嚴的治療, 就能完全根治。 出現 對心理病人的偏見:社會大眾視病人為奇怪的和危險的,而且這些病人多為貧窮的外國移民,社會大眾沒多大興趣幫助他們。二十世紀初 在歐美, 道德治療幾乎停頓。

二十世紀早期:體因性和心因性觀點 體因性觀點(somatogenic perspective): 心理功能異常,有身體的原因。古希臘醫學之父 Hippocrate的觀點到了十九世紀末,開始受到廣泛的接受。有兩個因素促使這種觀點的重新出現: Emill Kraepelin (1856-1926)的研究成果。他在1883年的書中主張:生理因素是造成心理功能失常的原因。他也對變態行為的分類,建立第一個現代化系統。 生物醫學的新發現:梅毒導致全身輕性麻痺症。因此,研究人員和臨床人員質疑器質因素是許多心理疾患的主因,甚至是所有心理疾患的原因。但是一直到1950s, 一些有效的醫療被發現,體因性觀點才對病患帶來新的曙光。

心因性觀點:心理功能病態的原因是來自心理因素。 在古希臘時期即有人提出:許多心理疾病是由恐懼、對愛情的失望以及其他心理事件所造成。但直到催眠術的研究(歇斯底里症的治療),心因性觀點才受到重視。 維也納醫生 Josef Breuer 和Freud (創精神分析)

變態行為的 解釋與治療模式

心理疾病治療有效嗎?

生物學模式 □重視腦部結構(神經細胞)、腦部化學作用(神經傳導物質:傳遞激發/壓制的訊息;賀爾蒙分泌)和遺傳(基因) □治療: 1.精神藥物治療 主要效能:影響情緒和思想的過程 主要藥物: 抗焦慮症 (減輕緊張和焦慮) 抗憂鬱症 (改善情緒) 抗雙極症 (幫助穩定情緒) 抗精神病藥物 (減少錯亂 幻覺和妄想) 2.電痙攣療法 3.精神外科 :腦部手術 □模式評估:限制了對變態功能的瞭解 、仍不完整, 尚未獲致最後結論、可能有不良的結果(例如藥物的副作用)。

心理疾病與遺傳 Q:父母都沒有顯現精神疾病症狀,就表示沒有遺傳的可能性嗎? 錯。基因有顯性和隱性之分,有些精神疾病的基因會躲藏在隱性基因上。只有雙親都同時有此基因才會發病和顯現出來。

心理疾病的遺傳機率 以精神分裂病患為例 手足罹病率 7-15% 父母一方患病,其子女罹患率 16% (一般人為0.1-0.3%) 資料來源:聯合報891218 何志培醫師 以精神分裂病患為例 手足罹病率 7-15% 父母一方患病,其子女罹患率 16% (一般人為0.1-0.3%) 父母雙方均罹病,其子女罹病率40-68% 同卵雙胞胎的罹病率 47%,即使是在不同環境下長大,其發病率也是47%

一般人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機率:.86% 振興醫學復健中心精神科主任毛衛中指出: 父母之一有精神病者的罹病率為一般人 的16倍。 振興醫學復健中心精神科主任毛衛中指出:  一般人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機率:.86% 父母之一有精神病者的罹病率為一般人 的16倍。 父母雙方皆為精神病者的罹病率為一般 人的40倍 兄弟姊妹有精神病者的罹病率為一般人 的10倍

台大醫院優生保健部醫師胡務亮 指出:   家族成員任一成員曾患 精神病,家族中的再發機率為10 %-15 % 如果雙方家族都曾有精神病史,再發機率會三級跳。  

目前確定與遺傳的相關性 較明確的精神病包括: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躁鬱症 嚴重的酒癮

丘腦為大腦中樞,接收感官蒐集到的資訊,再傳給腦中正確的部位處理。精神分裂病患者往往難以正確消化新吸收的資訊。 據民生報900102引自路透倫敦一日電報導:英國精神病學家發現:利用核磁共振掃瞄技術可看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腦部主要知覺過濾組織 ---丘腦,通常較常人為小。這項發現有助於早期診斷。 丘腦為大腦中樞,接收感官蒐集到的資訊,再傳給腦中正確的部位處理。精神分裂病患者往往難以正確消化新吸收的資訊。 本研究報告刊載於 美國精神病學期刊

Q:精神疾病是否可以以現代科技技術找出治病基因,並加以改造,以防發病呢? 正在努力中,但尚未成 功。

生物性病因(潛在病因) 包括: 遺傳上的缺陷(染色體異常、不良基因) 構造上異常 功能異常 體質上的弱點 腦部功能障礙 身體的傷害與疾病 遺傳上的缺陷(染色體異常、不良基因) 構造上異常 功能異常 體質上的弱點 腦部功能障礙 身體的傷害與疾病 神經傳導物質分泌異常

興奮及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 在中樞神經系統方面,興奮性神經傳導物質是乙醯膽胺和麩胺基酸(glutamic acid) ;而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則有γ-胺基酪酸 (γ-aminobutyric acid) 、甘膠酸(glycine) 、serotomin、多巴胺(dopamine)等。 周邊神經系統只有在傳導物質和接受器形成複合物後,才能看出該傳導物質是興奮性或是抑制性。

特異質-壓力病理模式 特異質: 容易引發某種疾病的 遺傳傾向。 這是一種神經上的遺傳性缺陷,致使個體容易產生某種心理疾病,但是這些人未必會有心理疾病的發作,只有在不利環境下(即強大的壓力)時,才會發作該心理疾病。(這是一種概念性的解釋)

特異質-壓力病理模式所顯示的意義是--- 精神疾病的起因必須同時考量個人的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兩者的交互影響。

心理動力模式 強調需求滿足的挫折/衝突/過度滿足 壓抑、停滯 不適應的防衛 惡性循環 最具影響力的理論 強調需求滿足的挫折/衝突/過度滿足 壓抑、停滯 不適應的防衛 惡性循環 最具影響力的理論 Ego psychology,self psychology,object relations theory 治療:自由聯想、治療師的解析 (抗拒、移情和夢)、宣洩、重構(work through) 、短期的心理動力治療 理論模式評估:

行為的模式 以制約作用(古典制約、模仿、操作制約)觀點解釋所有行為。功能失常的行為源自錯誤的學習。 行為治療: 系統減敏感 行為塑造 理論模式評估

認知的模式 認知上的扭曲(不適當的假定、不合邏輯得思考歷程) 不適應的防衛 惡性循環 認知治療:幫助病患認識及改變他們的錯誤想法及思考歷程 認知上的扭曲(不適當的假定、不合邏輯得思考歷程) 不適應的防衛 惡性循環 認知治療:幫助病患認識及改變他們的錯誤想法及思考歷程 理論模式評估: 認知在心理功能上的精確角色尚未被確定。認知也可能是結果而非原因。 不一定對每一個人都有幫助。 在解釋人類功能上,思考層面過於狹隘。

人本-存在主義模式 人本主義者認為個人的自我實現驅力受干擾時,可能產生異常的行為。 存在主義者認為變態行為的產生是個人逃避生活責任所致。 治療: 個人中心治療 (誠實審視自己和接納自己,打開自我實現之門) 完形治療 (認識及接納自己的需求) 存在治療 (鼓勵人們接受生活中的責任、瞭解自己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目標) 理論評估:很難得到實證的檢驗和支持

心理-社會的病因 包括: 偏差的自我概念與思考型態 早期的剝奪與創傷經驗、 不當的父母管教、不良的親子關 係、不良的家庭結構 以及不良的同儕關係等 不愉快的學習經驗

社會文化的模式 瞭解異常行為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據影響個人的社會和文化力量。要瞭解變態行為,必須細查個人的社會環境。 從家庭結構和溝通、社會組織網絡、社會情況、社會標記和角色等方面瞭解個人的變態行為。

家庭結構和溝通: 家庭系統理論指出家庭是各 個家庭成員互動的系統 --- 家庭各份子是以能 使系統本身維持和生存的方式互動。 (所謂的 平衡狀態) 某些家庭系統特別容易使成員產生異常的功能。例如有些陷網 (enmeshed)的家庭結構,其家庭成員過份涉入彼此之間的活動、思想以及感覺。結果導致孩子在他們自己的生活中很難獨立。 有些家庭成員彼此疏離,彼此間有很嚴格的界限。從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很難在一個小團體中有良好功能。

社會組織網絡與支持 研究發現:社會組織網與個人的功能缺陷有重大關係。例如:在生活中被孤立或缺乏社會支持和親密關係的人,在面對強大壓力時,相較於有較多支持的人,較可能變為憂鬱,而且維持憂鬱情緒的時間也較久。

社會的情況 某些廣泛性的社會情況(例如低社經地位),所形成的特殊壓力,可能會增加某些社會成員功能異常的可能性。例如:嚴重的心理異常,在低社經階層比高社經階層更常見。另外,偏見與歧視,也會促成某些形式的異常功能,如焦慮和憂鬱症。另外,如經濟和失業問題以及社會的變動和不確定性等也都可能導致所屬成員的嚴重心理功能異常。

社會的標記和角色 給有障礙者貼標記和分派角色,對異常的功能有重大影響。 偏離社會規範就認為這個人「病態」或「心理有病」,會影響到別人對這個人的對待態度。

社會文化模式的治療取向 團體治療 自助團體 (有相似問題的人在一起互相幫助) 家族治療:協助整個家庭改變 婚姻治療 社區心理健康治療:讓病人在熟悉的環境中接受治療

社會文化模式評估: 社會文化研究發現,經常難以解釋(無法確定因果關係) 對於特異的個人無法預測其異常 (例如:為何只有少數人會因別人的 歧視而導致焦慮?)

Inductive model : 著重個體人格特質(例如:五因素論OCEAN)與不適應行為之間的關係

綜合以上的理論模式分析,對於心理疾病/變態行為形成原因,需要『多元病因的考量』。

多重因素考量 幾乎沒有單一的因素,可以完全解釋心理疾病的形成。大體上,心理疾病的形成,很可能是下列幾種因素間的交互影響的結果: - 1.個人身心因素 - 2.家庭因素 - 3.學校因素(包括:教師和同儕 兩方面) - 4.社會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