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定义 泄泻亦称“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 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
病因病机 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脏腑虚弱。 1. 急性泄泻: 多由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或兼受寒湿暑热等邪,客于肠胃,邪滞交阻,气机不和,胃肠的运化与传导功能失常,以致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2. 慢性泄泻: 脾胃素弱,或久病气虚,中焦健运衰退,食物难以消磨。或因肾阳不振,命门火衰,不能熟腐水谷,亦能导致泄泻。
西医认为,根据病理生理,腹泻可分为:高渗性、吸收障碍性、分泌性、运动性四类。每日肠道内增加数百毫升水分就可引起腹泻。
辨证 1、急性泄泻 主症:发病较急,便次与数量增多,如偏于寒湿则使便质清稀,水谷相杂,肠鸣腹痛,口不渴,身寒喜温,脉迟,舌淡苔白滑;偏于湿热,则所下黄糜热臭,腹痛,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脉象濡数,舌苔黄腻,或兼身热口渴等证。
2、慢性泄泻 主症:发病势缓,或由急性泄泻转变而成,每日便泄次数较少。如脾虚则面色萎黄,神疲肢软,不思饮食,喜暖畏寒,大便溏薄,脉濡软无力,舌嫩苔白;如属肾虚每于黎明之前腹中微痛,痛即泄泻,或肠鸣而不痛,每晨一次或数次,腹部和下肢畏寒,脉沉细,舌淡苔白等。
辨证论治 (1)急性泄泻 【治法】除湿导滞,通调腑气 【主穴】天枢 上巨虚 阴陵泉 水分 【配穴】寒湿加神阙,湿热加内庭,食滞加中脘。 【操作】毫针泻法,神阙隔姜灸。
(2)慢性泄泻 【治法】健脾温肾,固本止泻 【主穴】神阙 天枢 足三里 公孙 【配穴】脾虚加脾俞、太白,肝郁加太冲,肾虚加肾俞、命门。 【操作】灸神阙,补足三里、公孙。
2、其他治疗 (1)穴位注射法: 选穴:1)大肠俞 天枢;2)脾俞 足三里。 选穴:1)大肠俞 天枢;2)脾俞 足三里。 药物:急性用庆大霉素、0.5%普鲁卡因、盐酸异丙嗪、阿托品等,慢性用VitB1、当归。 (2)耳针法 选穴:大肠 小肠 下脚端 肺 脾 方法 :每次选2-3穴,捻转中、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本法适用于肠炎腹泻。
(3).拔火罐 选穴:天枢 关元 足三里 上巨虚 下巨虚 大肠俞 小肠俞 方法:按腧穴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火罐施拔罐法。本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泄泻。
按语 1.急性泄泻治疗期间须控制饮食。针灸对泄泻有较好疗效。 2.泄泻频繁有失水现象者,可给予输液。 3.平时注意饮食卫生。 4 .针灸的作用机制有调整肠管运动,影响消化道分泌及抗炎作用(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及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