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血剂 概念: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 血作用,治疗瘀血和出血证的方剂,统称 理血剂。 立法依据: “血实者直决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月经过多. 诊断要点 症状妇科检查其他检查 妇科检查 盆腔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或子宫体稍增大 盆腔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或子宫体稍增大.
Advertisements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 效,常用于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 药或活血祛瘀药。活血化瘀作用较强者,称为 破血药或逐瘀药。 一. 含义:
理血药对. 桃仁 — 红花 桃仁 红花 组成 桃仁:苦甘而平,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 血 1. 配对机理 红花: 味辛而温,破血、行血、和血、调血.
第四章 虚证. 虚证的概念 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致 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分 类 气 血 阳 阴 治 法 虚者补之.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一、定义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泄 火、凉血、解毒以及滋阴透热等作用,主治里热证 的方剂,统称为清热剂 。 属于八法中的 “ 清法 ” 。 概说.
妇科趣记 刘英娇整理. 月经病. 月经先期 : 脾 肾 阳 阴 肝 薪水)补 ( 不) 固(够 ) 清 - 两张 丹 ( 账单 ) 脾气虚 补脾益气,摄血 调经补中益气汤/归脾汤 肾气虚 补益肾气,固冲 调经固阴煎/归肾丸 阳盛血热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 阴虚血热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 肝郁血热 疏肝清热,凉血.
化妆品解决不了的问题 —— 面色暗黄、色斑、暗疮 ……. —— 面色暗黄、色斑、暗疮 ……. 月经不调与色斑、暗疮的关系 内分泌 失调 月经 不调 色 斑 暗 疮 皮肤色素沉积面色黯淡无光皮脂分泌过多.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
大家是不是 想我啦,哎! 我又来了。. 第九章 安神剂 1 、定义: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 安神作用,以治神志不安疾患的方 剂,统称为安神剂。 2 、使用注意事项: ①神志不安虽有虚实之分,但常互 为因果,故宜注 意标本兼顾,即 重镇与滋养配合; ②重镇多为金石,滋养多属滋腻。 故不宜多服、久服。
讨论汇报 囤荣梁 唐人彦 王 彧 张伟伟 宋 磊 房梁柱.
常用中成药 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常用中成药 “ 汤者荡也 ” 、 “ 丸者缓也 ” 。 中成药的剂型种类很多,常用的传统 剂型有丸、散、膏、丹、酒、露、锭 等,先带剂型有片剂、针剂、冲剂、 糖浆、胶囊、橡皮膏等。 中成药:对证又对病,效果才会好.
第十四章 治燥剂第十四章 治燥剂. 功用主治 轻宣燥邪 燥证 外燥证 滋阴润燥内燥证 含义 燥证燥证 外燥 内燥 温燥(热 + 燥 + 风) 凉燥(寒 + 燥 + 风) — 感受秋 令燥邪 — 脏腑精 亏液耗 上燥 中燥 下燥 — 肾、大肠 —胃—胃 —肺—肺.
治风剂  概念 : 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  痉的药物为主组成, 有  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  的作用, 治疗风病的方剂, 统 称治风剂。  立法依据 : 外风宣散, 内风平熄。  适应范围 : 风证。
桂枝茯苓丸 《金匮要略》 桂枝茯苓丸 组 成 桂枝 桃仁 芍药 茯苓 丹皮 各等分(各 12g )
药 物 ―― 理血药 作 用 ―― 活血祛瘀、止血 病 证 ―― 血瘀证、出血证 定 义 血证血证 血虚 出血 血瘀 — 生成不足或耗散太过 — 血行不畅,瘀蓄内停 — 离经妄行 补血 止血 活血祛瘀 分类分类.
第十节 止血药 定义: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 常用以治疗出血证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适应证: 出血证可由多种原因造成,主要表现 为咯血、咳血、鼻出血、吐血、便血、 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等。 可分为:血热妄行所致出血;虚寒性 出血;出血兼有瘀滞。
1 止血药 一、含义 : 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 药,称为止血药。 二、功效 : 止血 。 三、分类 : 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 四、适应证:出血证。 五、配伍: 凉血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常配活血化瘀药,防止止血留瘀。 六、使用注意: 1 .因证选药。 2 .关于炒炭止血的问题。
中药复方治疗痛经 的统计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新华医院 中医科 倪建俐. [ 摘要 ]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 方法:收集近二十年来治疗痛经的中药复方 176 首,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 法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 结果:在所使用的 62 种中药中,活血化瘀类 中药和理气类中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 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统称为理气剂.
郁证 主要表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 痛, 或精神恍惚,易怒喜哭, 或咽中如有物梗塞。 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等
第十一章 二、止血药 (一)、含义:凡以制止机体内外出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止血药。
理血剂 【概念】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治疗瘀血和出血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痛经 目的要求 1·掌握痛经的定义、辩证要点及辨证论治。 2·掌握痛经的应急处理。 3·熟悉痛经的病因病机。
月经病.
第十八章 止 血 药.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 各 论 甘肃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李朝平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三章 热 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温经散寒话艾叶.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产后恶露不绝.
开窍剂 概念:凡用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治疗 神昏窍闭之证的方剂,统称开窍剂。 适应范围:闭证一口噤,握拳,脉有力等。
温里剂 【概念】   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属于“八法”中的“温法”。
中 药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医教研室 齐贺彬.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46、 痹 证.
崩 漏.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1. 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 A.湿滞脾胃 B.湿热中阻 C.外寒内湿 D. 脾虚失运 E.湿热下注
实 证 定义: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 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 表现的 病理概括。 包括气滞、血瘀、湿阻、痰、
痛 经 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 梁菁.
安神剂 【概念】   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称为安神剂。.
经行感冒.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1.含义:凡以清热凉血主要功效,治疗营分、血分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凉血药。
便秘.
气血同病辩证.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目的要求: 重点内容: ⒈了解惊悸、吐血、衄血、下血和瘀血的概念及合篇理由。
四、肝与胆病辨证 中医诊断教研室 修宗昌.
第七章 泻下剂 概念: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称为泻下剂。
痛经 目的要求 1·掌握痛经的定义、辩证要点及辨证论治。 2·掌握痛经的应急处理。 3·熟悉痛经的病因病机。
病 案 李某,女,30岁,2003年12月2日初诊。 主诉:月经周期提前5个月。
乳衄.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 降气的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 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 立法依据:
祛 湿 剂.
第 八 章 固涩剂.
月经先期.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中药学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消 食 剂.
【小组分工】 主讲人:刘易 ppt制作:罗廷、纪燕、张亚玲、曾红梅 查找文献、资料:彭婷、张春燕
堕胎 小产 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 赵颖 掌握堕胎、小产的定义、诊断与鉴别诊断。 掌握堕胎、小产的辨证论治。 熟悉堕胎、小产的病因病机。
第五章 实 证 概 述.
活血化瘀药.
易××,女,12周岁,1975年3月2日初诊。 主诉:近三月来月经过频过多,时间延长。2月28日月经来潮,势如泉涌。昨天曾服凉血止血中药,药后流血更多(一天用卫生纸一包多,并用很多棉花),不能坐立。经色鲜红夹有血块,腹微痛,汗多,疲乏,腰痠,自觉烦热口干,小便微黄。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舌淡红略胖,苔薄白润,脉细滑略弦。
第二十章 活血化瘀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理血剂 概念: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 血作用,治疗瘀血和出血证的方剂,统称 理血剂。 立法依据: “血实者直决之”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适应范围: (1)各种瘀血阻滞病证 (2)各种出血证 分类: 活血祛瘀----瘀血证 止 血----出血证。

注意事项: (1)    治疗血证,必须探明寒热虚实,分清标本缓急,正确运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顾的法则。若逐瘀过猛,易伤正气;止血过急,易致留瘀。 (2)    使用活血化瘀剂,当辅以扶正之品,使化瘀 而不伤正;使用止血剂,又应适当配以活血化瘀之品,以防血止留瘀。 (3)    由于活血祛瘀剂性多破泄,故凡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

桃核承气汤 功用:破血下瘀 主治:下焦蓄血证。 少腹急结,小便自利, 甚则谵语烦躁,其人 如狂,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等。 病证解析: 瘀热互结----少腹急结 热在血分----至夜发热 膀胱气化未受影响----小便自利 瘀热上扰心神----心神不宁, 谵语如狂。 下焦蓄血

配伍意义: 大黄----破破泄热 桂枝----通行血脉, 臣 且可防寒凉凝血之弊 芒硝----泻热软坚 炙甘草----护胃安中, 桃仁----活血破瘀,瘀热并治 君 大黄----破破泄热 桂枝----通行血脉, 臣 且可防寒凉凝血之弊 芒硝----泻热软坚 炙甘草----护胃安中, 缓诸药峻烈之性

血府逐瘀汤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 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 失眠,急燥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 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病证解析: 气机郁滞----胸胁刺痛 郁滞日久,肝失条达----急燥易怒 郁而化热----内热烦闷,心悸失眠 入暮潮热 瘀血阻滞,清阳不升----头痛 瘀热上冲动隔----呃逆不止 血行不畅 胸中血瘀

配伍意义: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 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 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 枳壳、桔梗----开胸行气,载药上行 生地----凉血清热 甘草----调和诸药

补阳还五汤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 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病证解析 筋脉肌肉失却濡养----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气虚血滞,舌体失养-----语言蹇涩, 口角流涎 气虚失于固摄----小便频数, 遗尿失禁 脉络瘀阻 正气亏虚

配伍意义 生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 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 君 当 归一活血化瘀 臣 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一活血祛瘀 佐 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 君 当 归一活血化瘀 臣 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一活血祛瘀 佐 地龙一通经活络

复元活血汤 功用: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主治:跌打损伤。 瘀血留于肋下,痛不可忍 病证解析: 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肋下 血瘀气阻,不通则痛----痛不可忍

配伍意义: 酒大黄一荡涤留瘀败血,引瘀血下行 君 柴 胡一疏肝理气,兼引诸药入肝经 当归、桃仁、红花一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臣 酒大黄一荡涤留瘀败血,引瘀血下行 君 柴 胡一疏肝理气,兼引诸药入肝经 当归、桃仁、红花一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臣 穿山甲一破瘀通络 佐 天花粉一消瘀续伤,清热散结消肿 甘 草一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使

温经汤 功用: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病证解析 血凝气滞----月经不调,小腹冷痛, 经有瘀块 病证解析 血凝气滞----月经不调,小腹冷痛, 经有瘀块 宫寒----久不受孕 血不循经----月经先期,一月再行 或崩漏 经脉不畅----月经后期,闭经 失血阴伤---唇口干燥,入暮发热, 手心烦热 瘀血阻滞 冲任虚寒

配伍意义: 吴茱萸----散寒止痛 君 桂 枝----温经散寒,通行血脉 当归、川芎、芍药----活血祛瘀, 养血调经 臣 丹 皮----活血祛瘀,退虚热 阿 胶----养血止血润燥 麦 冬----养阴清热 佐 人参(甘草)----益气和中 半夏、生姜----温中和胃 甘草----调和诸药 使

生化汤 功用:化瘀生新,温经止血。 主治:产后瘀血腹痛。 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病证解析: 血虚受寒,寒凝血瘀,留阻胞宫----

配伍意义: 川芎一活血行气 臣 桃仁一活血祛瘀 炮姜一温经散寒止痛 黄酒一温散以助药力 佐 童便一益阴化瘀,引败血下行 甘草-调和诸药 使 当归一补血活血,化瘀生新 君 川芎一活血行气 臣 桃仁一活血祛瘀 炮姜一温经散寒止痛 黄酒一温散以助药力 佐 童便一益阴化瘀,引败血下行 甘草-调和诸药 使

桂枝获苓丸 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瘀阻胞宫证。 腹痛拒按,或漏下不止,血色 紫黑晦暗,或妊娠胎动不安等。 病证解析: 胞宫素有血瘀癥块,复因妊娠,阻遏经脉 ----血溢脉外 进而胎失所养----漏下不止,胎动不安

配伍意义: 桃仁一化瘀消癥 丹皮一散血行瘀、退热 臣 芍药一和血养血, 茯苓一消痰利水,渗湿健脾 佐 白蜜一缓和诸药破泄之力 使 桂枝一温通经脉 君 桃仁一化瘀消癥 丹皮一散血行瘀、退热 臣 芍药一和血养血, 茯苓一消痰利水,渗湿健脾 佐 白蜜一缓和诸药破泄之力 使

失笑散 功用: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瘀血停滞。心胸刺痛,脘腹疼痛,或产后恶露 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 病证解析: 不通则痛----心胸刺痛,脘腹疼痛 脉道阻滞----产后恶露不行 血行不畅----月经不调,腹痛 配伍意义: 五灵脂----通利血脉而散瘀血 蒲 黄----活血止血 酽 醋----利血脉,化瘀血 瘀血停滞

丹参饮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血瘀气滞,心胃诸痛。 病证解析: 气血瘀滞,互结于中一心胃疼痛 配伍意义: 丹参一活血化瘀止痛 君 丹参一活血化瘀止痛 君 檀香、砂仁一行气止痛 臣

十灰散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 吐血、咯血、嗽血、衄血。 病证解析: 火热炽盛,灼伤血络,迫血妄行----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 吐血、咯血、嗽血、衄血。 病证解析: 火热炽盛,灼伤血络,迫血妄行---- 吐血、咯血,嗽血,衄血。

配伍意义: 大蓟、小蓟、荷叶、茜草、 侧柏叶、白茅根 凉血止血 棕榈皮----收涩止血 栀 子----清热泻火 栀 子----清热泻火 大 黄----导势下行,折其上逆之势 丹 皮----凉血祛瘀 凉血止血

四生丸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 吐血、衄血,血色鲜红,口干 咽燥,舌红或绛,脉弦数。 病证解析: 火热迫血妄行,,损伤脉络,血不循经 ----吐血、衄血

配伍意义: 侧柏叶----凉血止血 君 生 地----凉血清热,养阴生津 臣 荷 叶----凉血化瘀止血 佐 生艾叶----祛瘀止血

咳血方 功用: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咳嗽痰稠带血,咯吐不 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 舌红苔黄,脉弦数。 病证解析: 肺络受损----咳血 肺津受灼----咳痰黄稠难咯 肝火内扰----心烦口苦,颊赤便秘, 苔黄脉弦数 肝火灼肺

配伍意义: 栀 子----泻火除烦凉血 瓜蒌仁----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臣 海 粉----清金降火,软坚化痰 青 黛----清肝凉血 君 栀 子----泻火除烦凉血 瓜蒌仁----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臣 海 粉----清金降火,软坚化痰 诃 子----清热下气,敛肺化痰 佐

小蓟饮子 下焦瘀热 主治:血淋、尿血。 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等。 病证解析: 损伤膀胱血络----尿中带血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血淋、尿血。 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等。 病证解析: 损伤膀胱血络----尿中带血 热聚膀胱,气化失司----- 小便频数,赤涩疼痛 下焦瘀热

配伍意义: 生地----凉血止血,养阴清热 君 小蓟----凉血止血 臣 藕节、蒲黄----凉血止血,并能消瘀 生地----凉血止血,养阴清热 君 小蓟----凉血止血 臣 藕节、蒲黄----凉血止血,并能消瘀 滑石、竹叶、木----清热利水通淋 栀子----清泄三焦之火 佐 当归----养血和血,引血归经,且可防诸药 寒凉太过之弊 炙甘草----和中调药 使  

槐花散 功用:清肠凉血,疏风行气。 主治:肠风脏毒下血。 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 出血,血色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血色新鲜或 晦暗。 肠风,大便出血,血清而色鲜者。 脏毒,大便出血,血浊而色暗者。 病证解析: 风热与湿热毒邪壅遏肠道,损伤脉络,血渗外溢 ----便血,痔疮出血等。

配伍意义: 槐 花----泻热清肠,凉血止血 侧柏叶----清热凉血,燥湿收敛 荆芥穗----疏风理血 枳 壳----宽肠行气

黄土汤 脾阳不足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阳虚便血。大便下血,先便后血,或吐血、 衄血,及妇人崩漏,血色暗淡, 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 苔白,脉沉细无力者。 病证解析: 失去统摄之权----吐血、衄血、崩漏 脾气虚寒----血色黯淡,四肢不温,脉 沉细无力 阴血不足----面色萎黄 脾阳不足

配伍意义: 白术、附子----温阳健脾 臣 生地、阿胶----滋阴养血止血 佐 黄芩----止血,并制约术、附温燥之性 甘草一益气调中 使 灶心土----温中、收敛、止血 君 白术、附子----温阳健脾 臣 生地、阿胶----滋阴养血止血 佐 黄芩----止血,并制约术、附温燥之性 甘草一益气调中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