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重要的發展理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Advertisements

青少年社会工作 2008 年春季学期. 任课教师:潘颖秋 Ph.D 上课时间:星期五 10:00am - 11:40am 上课地点:南强二 109 教室 Office hour :周一下午 1:30pm – 2:20pm 参考书 : 费梅苹,《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2006 ,华东理工大学出 版社.
第五章 認知發展. 一、定義 「認知」( cognition ): 指人類如何獲取知識的過程,一個人出生後, 從無知到有知的中間歷程。認知發展是有 別於智力發展。不像在智力測驗中告知答 案( what ),重視的是結果,有點類似 「知其然」,而認知是針對這些答案背後 是如何形成的( how )重視的是歷程。因此.
生 长 发 育. 教学内容 本课程讲述人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过程,人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 生理、心理特点 包括两大部分: 胚胎学:受精卵 → 胎儿娩出前 生长发育:出生 → 死亡.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第3章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心理理論與應用 分組報告- 兒童期之社會情感 老師: 楊慧珍 老師 組員:工管四A A 趙偉強
第九講 一生的發展 (life-span development)
CHAPTER 2 行為的發展.
中老年人的心理建設 報告人 陳志勇 中老年人的心理建設.
第4章 幼兒認知能力評量與輔導.
成員:4A20H070 許瓊蓉 4A2I0016 李佳汶 4A2I0038 呂佳蓁 4A2I0039 李雨涵 4A2I0068 羅心妤
從生活數學談補救教學 板橋國小 江珮瑤.
社會學 – 社會化 10/8&10/9/2007.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人本服務初探 Raymond 11/2013.
量變亦是質變 智力是一個終其一生單向度變量的心理特質。意即人出生時的智力不高,但隨著年齡的增加,智力也就跟著成長,而隨著進入成年之後,智力的成長也就趨於平緩甚至是停止 。皮亞傑在他對兒童的深入觀察與研究之後,提出很不一樣的看法,也就是智力的變化與增長,不僅是隨著年齡而量變,並且會在生長的不同階段中有質變的情形發生。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在地老化 徐國強.
兒童發展與輔導的 影響因素及理論 正修科技大學 師資培育中心 吳百祿 博士.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17 類別資料的分析  學習目的.
咨询心理学 卫 博.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皮亞傑認知心理學 數位課程規劃與設計 指導老師:支紹慈 老師 班級:資訊傳播系 三A 學生:4970C001 陳亞琳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愛讀書的人 ---如何成為會思考的大學生 講員:周憲明老師.
藝術治療研習 台中榮總緩和醫療中心及兒童病房 藝術治療師 林曉蘋.
高雄中學家長讀書會 遇見未知的自己 高雄中學輔導中心艾韻華老師 99年1月7日上午9:30 作者:張德芬 出版社:方智.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
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兒童心理學家
社會發展與教育 社會發展是指個體從小到大,在社會化的歷程中,人格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個體從一個自然人,經由與社會環境中人、事、物之間的互動,學習合乎社會規範的態度、觀念與行為,而成為一個社會人的發展歷程。 教育在社會發展上的意義:配合兒童社會發展的心理原則,實施社會規範教學,培養兒童推己及人的德育、群育基本精神。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嬰幼兒認知發展與保育.
幼兒社會學 幼兒的社會化.
Database Systems 主講人:陳建源 研究室 :法401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達利.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Definition of Trace Function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經濟學 學經濟.
重複圖形.
葉育婷 Tina Yeh 美國兒童華語教學課室活動設計 葉育婷 Tina Yeh
競爭情報 LinkedIn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utting Social Networking to Real Use by RogerPhelps 圖資四 B 鄭艾妮 B 蒲碩瑩 B 楊淑涵.
一、生命週期 二、經濟需求 三、收支狀況 四、人身風險事故 五、人生八大規劃 六、財務規劃
三年級上學期英語科教學報告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方式 作業設計 評量方式.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周界的認識 四年級上學期.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班級:幼保一乙 組員:林璟薇4A3I0082 陳姿羽4A3I0085 曾喬亭4A3I0107 賴鈺雯4A3I0040 洪 敏4A3I0039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注音符號課程綱要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優質形象建立與溝通技巧 魏麗敏.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Creative Teachers Association (CTA) Limited 2016
學習英語的有效方法 二至四年級家長會
感謝 分享 家長委員會 校長 李玉惠 九十二年十月九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重要的發展理論

OUTLINE 一.  發展的意義 二.  發展的原則 三. 發展的理論

一.  發展的意義 人類隨著年齡增長,所發生身心變化的狀況,是種繼續不斷的改變歷程。

二. 發展的原則 (一).個體間的發展有其個別差異。 (二).個體發展有其共同模式。 (三).發展程序是漸進的。 二.  發展的原則 (一).個體間的發展有其個別差異。 (二).個體發展有其共同模式。 (三).發展程序是漸進的。 (四).發展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五).身心發展的滿足是行為發展的動力。

三. 發展的理論 (一).皮亞傑(J.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 (二). S. Freud 弗洛依德的心理分析論 (psychoanalytic theory) (三).E. Erikson艾瑞遜的心理社會發展論 (psychosocial stages of development) (四)Bruner表徵系統論(Systems of representation theory)

(一). 皮亞傑(J.Piaget)的 認知發展理論 1.生平 1896年生於瑞士,父親是一位歷史學家,先學生物,十歲時,即在科學雜誌發表1st paper,1920年開始心理學的專業生涯,以clinical method 觀察其女兒路席妮(Lucienne)如何在自然環境中對Piaget所設計之Task加以response。

2. 重要主張 (1)兒童發展以認知階段為主體。 (2)認知發展的產生: 個體內在的平衡作用造成認知的發展.

同化(assimilation): 將事物納入現有基模,個體以現有 的思考方式去解釋外在事物。 幼兒假裝木片是一艘船,將木片同 化到對船的概念。

順應(accommodatioon): 改變個體現有的基模,使之適應世界或新的刺激。

基模(Schema): 人類吸收知識的基本架構,個體用以瞭解周圍世界的認知結構。

* Schema: 用來表達儲存在記憶中的訊息結構。 為人類吸收知識的基本架構。

* Rumelhart 認為Schema具有五項特徵: 1.是知識的單位。 2.一個Schema含有許多知識成分 或概念成分。 3.Schema表徵知識的抽象層面。 4.Schema之間會重疊。 5.Schema是一種活動組織。

3、個體認知發展的階段 (1)感覺動作期 (sensorimotor stage) 0-2歲 個體傾向以動作行為表徵外在世界,以觸覺、視覺、聽覺認識外在世界。 object permanence:物體不能直接觀察到,但知道物體仍在。 7個月大的baby玩Toy,當面藏起來,試著去抓,沒抓到之後即不再找。

(2)前運思期 (preoperational stage) 2-7 歲 對事物的解釋只是單一特徵. b. 直覺感覺期 4-7 歲: 直覺與表面的認識,以自我為中心。 認為別人所知道的,和所知覺的都 和自己一樣。

*此階段特色有四: (a)具體性:用手指頭數數。 (b)不可逆性:問 4yr boy:「你有哥哥 嗎?」「有」「他的名字是什麼」 「小明」「小明有沒有弟弟?」「沒有」 (c)單一性:只注意單一特性。 (d)自我中心性:e.g.三山問題 *前運思期至具體運思期:具保留概念

(3) 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 stage) 7-11 歲 有能力運用簡單的邏輯觀念,解決些較 明顯的問題。 a.  具可逆性 b.具分類概念 c.具保留概念 d.對具體事物進行思考 補充:數目保留概念:物體雖經過重新排列,卻不會改變其數目。

(4) 形式運思期 (formal operation stage) 11-15 歲 找出一個數是2的倍數,但比8小。 b.具有假設─演繹思考:如果這個班是 第42班,它就是四年級。 c.組合思考能力:能分析個別因素,並 將因素組合來作思考問題解決。

4、Piaget 理論在教育上之啟示 (1).提供適合兒童發展的環境(具 體到形式) (2).編製適當課程,配合兒童認 知發展 (1).提供適合兒童發展的環境(具 體到形式) (2).編製適當課程,配合兒童認 知發展 (3).實施以 Children 為主的教學 活動讓兒童與環境事務互動, 透過同化與順應而成長。

(二).S. Freud 弗洛依德的 心理分析論 (psychoanalytic theory) 1.生平: 奧國精神醫學家。 2.重要主張: 人格發展主要的動力是性。

3.心理分析論: (1)口腔期(oral stage) 0–1歲 具有被動與依賴的特徵,由吸吮 來獲得滿足。

固著現象(fixation) 個體基本需求受到挫折所引起此種固著現象將會阻礙後期的人格發展此階段的固著現象係由父母或褓母過早斷奶、或過度滿足所致,會造成個體持續對吸吮的需索(e.g. 不停的啃指甲。)

(2) 肛門期(anal stage) 1–2.5歲 兒童正在學習掌握自己及控制環境, 如父母或褓母過度地從事大小便訓練, 可能造成兒童的固著現象 缺點:不是過度規律便是過度草率

(3) 性器期(phallic stage) 2.5–5歲 首次感受到玩弄性器官所帶來的愉悅感幼稚園兒童長表現出強烈依戀不同性別的父母之感情

(4) 潛伏期(latency stage) 6–12歲 兒童將愛與注意力分散到家庭以外的友伴身上對異性興趣減低,對同性興趣增加。

(5) 兩性期(genitalstage) 12歲 青春期開始,對異性的興趣增強

(三).E. Erikson艾瑞遜的心理 社會發展論 (psychosocial stages of development) 1. 生平 美國心理學家,是弗洛依德的學生 2. 重要主張 從社會適應的觀點探討人格發展的歷程繼承心理分析論的觀點並兼顧社會文化的重要

人的一生共分成八個時期在每 一時期個體表現上如能符合社會文化的要求即可順利入進入另一時期;反之將遭遇困難,心理上出現危機,又稱發展危機論 3. 理論 人的一生共分成八個時期在每 一時期個體表現上如能符合社會文化的要求即可順利入進入另一時期;反之將遭遇困難,心理上出現危機,又稱發展危機論

危機點(crisis points): 個體發展歷程中具有敏感期個體如無法通過這些危機點困擾便無法解除

(1).Trust vs. mistrust 0-1歲 兒童對所處的環境及人產生trust or mistrust之感受。父母表現溫暖與關懷的態度會增加兒童往後產生信賴感的能力。

(2).Autonomy vs. doubt 2歲 兒童發展他對環境的控制能力。 父母若未能妥善防護兒童而使他受到傷害會保護過度,而使兒童缺少學習及練習的機會,都可能發展出懷疑、恐懼,並概化到他們生活中的新情境。

(3).initiative vs. guilt 0-5歲 兒童企圖操弄嘗試週遭世界,父母或教師若過份禁止,會造成guilty。

(4).industry vs. inferiority 6-青春期 個體若未能完成重要工作,會造成長期的自卑感若能成功完成,則會產生滿足並發展出自信。

(5).indentity vs. confusion 12-18歲 個體的社會適應及自我形象。

(6).intimacy vs. isolation 19-25歲 形成或未形成其後相伴相隨的親密伴侶時期。

(7).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 26-40歲 學會或未能學到如何照顧他人。

(8).integrity vs. despair 40歲以後 統整前述七個階段的結果,能夠順利解決早期危機者,在此階段甚少遭遇困難。

(四)Bruner表徵系統論(Systems of representation theory) 1.動作表徵期(enactiverepresentation stage) 0-3歲 以動作了解周圍世界。

2.形像表徵期(iconic representation stage) 運用感官對事物所得的心像以了解周圍世界。

3.符號表徵期(Symbolic representation stage) 較成熟時能運用文字、數字、圖形代表他的經驗知識。 布氏強調語言符號的重要性

4. 在教育上之含義: (1)人格是社會文化環境的產物,說明教育對人的重要性 ( 2 )人格發展是循序而進說明幼年教育的重要

表2‑1 弗洛依德和艾立克遜的心理― 社會發展階段比較表 表2‑1 弗洛依德和艾立克遜的心理― 社會發展階段比較表 來源:本表依據艾力克遜 (Erikson,1963) 的描述整理而成。 圖表 : (下一頁)

年齡與階段 弗洛依德 艾立克遜 重要相關者 可能最佳的發展結果 1歲:1 口腔期 對人信賴不信賴期 母親或奶媽 信任感及樂天派。 2歲:2 肛門期 活潑自主對羞愧懷疑期 父母 自我控制感及表現得當的感覺。 3‑5歲:3 性器期 自動自發對罪咎感期 家庭 有目的的,有方向的,具有主動 活動的能力。 6歲‑青春期:4 潛伏期 勤奮努力對自卑感期 學校、朋友 具有和學校生活有關的技巧和能力。

青少年期:5 兩性期 統合形成對角色錯亂期 同儕 具有獨一的自我形象,成為領導 的榜樣。 成年早期:6 友愛親密對孤獨疏離期 朋友,性伴侶,競爭者,合作的夥伴 具有形成親密關係的能力及承諾獻身某種生涯。 成年中期:7 富生產力對停滯不前期 勞務分擔及家庭經濟負擔 關心家庭、社會及未來的世代。 成年晚期:8 完美無缺對悲觀絕望期 人類全體 充實豐盈感,能坦然面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