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 陳滄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课程:博弈论 教材:《经济博弈论》 《经济博弈论习题指南》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导论 博弈论定义 经典博弈模型 博弈结构与分类 博弈论历史与发展 博弈论在中国的发展.
Advertisements

酒店企业创新: 实现机理及作用机制研究 宋慧林 宋海岩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北京.
第七講 荀子. 荀子時代與稷下學派 荀卿(約周郝王二年 313BC -秦始皇九年 235BC ),名 況,字卿,趙國人,戰國後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漢朝人避宣帝諱,又稱其為孫卿。 荀子曾經遊歷燕國,可惜卻沒有受到燕王的賞識,而 後荀卿遊學齊稜下學宮,後來勸諫齊閔王無效,離齊 到楚。齊襄王( 283BC.
胡哲生 教授 輔仁大學 管理學院 社會企業研究中心 企管系 & 社會企業研究所 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秘書長 社會公益行動協會 秘書長
第五章 中山先生思想與台灣經驗 第一節 孫中山先生與台灣的關係
衛生方案的目標設定與規劃審議 Health Program: Goal Setting and Planning Review
第三编 法的起源和发展 法的起源(起点) 法的历史类型(时间) 法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空间) 法律继承(方式) 法律移植(方式)
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連廷嘉.
歷史上的法理學 楊智傑.
第四課 1 公共利益 彰化高中
政府組織、功能與權限 第三冊第三課.
帝苑梦华 紫塞明珠 承 德.
第二課 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 彰化高中 2010.
政治學導論 Week 2 國家論.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是以肘后外侧痛,前臂旋前及提、拉、端物等疼痛加重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本病又称为“网球肘”、肱桡滑囊炎、肱骨外髁骨膜炎、桡侧伸腕肌腱损伤。该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肘痛”、“肘部伤筋”等范畴。此病多发生于炊事员、网球运动员、家庭妇女、前臂用力的产业工人等。
第七章 選舉制度.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课标要求: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 公共选择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一、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常州市“十二五” 规划课题第二批课题 开题报告会.
政策過程與模型 成大政治系丁仁方.
第三課 人與人權 彰化高中 ˙人 是什麼…? ˙人權是什麼… ?
王業立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台灣的選舉制度與政黨競爭 王業立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公民與社會(第三冊) 政府與民主政治.
功利主義
民主與民主化 Georg Sorensen.
导 论.
湟中居民运动类型调查 高一(4) 班体育小组.
第二組:楊崧鼎 張宏福、呂政峰、范姜君豪、李崇鵬、翁志維
大卫.休谟(Ddvid Hume) (1711~1776) 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验 论哲学家、怀疑论者, 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 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等。 经验主义 温和的怀疑论 功利主义.
口腔衞生.
金融控股公司 黃健民 2013/03/05.
民主理論之意涵─ 近代民主之演進 沈宗瑞
第三部分 博弈论 §3.1实验二:双方信任博弈 例如:一厂商支付给一名工人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并且期望这名工人能够回报以相应的更多的劳动。主动方厂商出于对被动方的信任,率先背离了标准的不合作博弈论所阐述的最优选择,若工人也提供了回报,则双方得到一个合作的结果。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酒店会给熟客赊账,而客人也不会赖账,我们将这一类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合作波已称为双方信任博弈。
大綱 第一部 從麥芽作坊到英國貴族 第二部 關於人口論 第三部 劍橋第一位經濟學家 第四部 人口理論與經濟學理論 邏輯一致性 第五部 小 結.
1-3 賽局論.
课前准备:请同学们准备好一张草稿纸.
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朱青
第一章 国际法的性质、历史和 理论学说 北京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宋 英 2014年9月第一版.
口腔卫生.
幸福密碼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第四讲 政治主体论.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章 民主的基本概念.
授課教師:王鼎銘教授 比較選舉制度 第二章 民主國家的選舉制度 授課教師:王鼎銘教授
Chapter   One 政治社會化 政治文化與政治心理. Chapter   One 政治社會化 政治文化與政治心理.
政治哲學 劉俊麟 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Ware, pp.1-6 Duverger, Introduction 雷飛龍 (Sartori), Chapter1
貳 效益論.
傳播政治經濟學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98年度教育部中區中等學校 地方教育輔導計畫 「公民與社會」科教學研討會
The Power of Moral Theories
Week 3 政黨的意識型態.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讀書的藝術目錄 課文 注釋 問題與討論.
學習目標 瞭解什麼是賽局 知道賽局是如何發展成一們重要的學科 瞭解賽局的本質 熟悉賽局組成的要素 OBJECTIVES.
第十章 政治发展 第一节 政治发展的内涵 一、政治发展的概念
第四堂 功利主義「快樂計算法」: 職場倫理案例分析
政黨政治.
威廉‧瑞克與實證政治學研究 :政治聯盟理論
職場倫理 課程網頁: 第五週 道德理論Ⅰ: 效益主義.
威廉‧瑞克與實證政治學研究 :政治聯盟理論
一、引言 二、外交的起源 三、中世纪外交 四、近代外交
應用倫理學 第3週 道德理論 結果主義與非結果主義的理論.
理论分析框架 上海财经大学.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确立)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考纲 复习方向
自由主義第十講 課程網頁: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I) By John Rawls.
Chap. 4 倫理學與經濟學 Ethics and Economics
選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政治學 陳滄海

政治與生活 古代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予我何有哉?在現代法治的社會中,不論民主或極權國家,政治與人民的生活日益密切。 政治是目的?手段?還是管理? 政治是競爭?鬥爭?還是和解? 政治是權力?服務?還是私利?

政治的定義 拉斯威爾 (Lasscuel) 價值的形塑與分配 摩根索 (Morgenthan) 權力之爭 夏史奈德 (Schattschneider) 管理的藝術 衝突的藝術化

政治的定義 道爾 (Dahl) 權力、規則與權威的型態 伊斯頓 (Easton) 權威性的價值分配 蘭尼 (Ranney) 政府制定政策的過程

政治是一種決策 1.政治是一種社會活動 2.具有決策及執行的性質 3.具有權威性

權威 公眾 政府

權力的面向 強制力 交換行為 訴諸情感

權力可以主導議題的設定 決策與反決策的的攻防 利益團體的壓力與關說

權力就是思想的控制 意識型態的形塑 政府施政的包裝

政治學:研究政治的科學 政治自有人類就存在,兩前多年前,孔子的學說大部分就是在論述治國的理念,同時期西方赫洛多特斯(Herodotus)即提出君主、貴族及民主分類的政治學概念。其後二千多年,政治研究的發展,可分為兩大階段: 19世紀以前-政治學依附於史學、哲學、神學及其他社會研究。 19世紀以後-政治學成為獨立之科學,具有專業課程及研究。

19世紀以後的政治學有可分成三個階段: (一)十九世紀末:1.以國家概念為主,研究國家起源、 性質與分類;2.政府結構及其類型;3.憲法,偏 重制度研究法及法律研究法。 (二)兩次大戰:1.以權力概念作為研究方向,探討權 力形成、分配、執行;2.偏重心理學研究法及社 會學研究法。 (三)二次大戰後: 1.權力→政策:政府制定及執行政策的過程,以及 政府政策的性質及目的。 2.偏重行為研究法及決策研究法。 3.超行為主義(後行為主義)。

政治學的論辯 一、政治學是否以國家作為分析單位? 二、政治學是否為一種科學?抑或只是 一種政治主張?

政治學的研究方法 政治哲學(主觀的、應然):政治生活應該如何,價值的問題。 政治科學(客觀的、實然):政治生活與政治現象如何,事實的問題。 行為主義-以科學的實證方法、角色行為研究政治,主張價值中立,運用科際整合進行研究。 後行為主義-1960年代後興起,針對行為主義提出批評,認為個人價值判斷與實證研究不能截然分別,但並不形成一個學派。

社會科學理論的建立 魯德納(Richard S. Rundnes):凡是一套陳述或某些類似定律,其相互間具有系統上的關聯性及經驗上的可證性,便是一個理論。 必要條件:邏輯上的系統推演與經驗上的事實印證。例:太陽系星球運行的邏輯有實際的觀察及登陸月球的經驗

理論的概念:邏輯系統的推演性、經驗事實的印證性 理論建構過程 經驗的印證性 建構統一理論 整合理論 建構陳述製作概念 統一理論 理論 (法律、原理) 陳述 概念 邏輯的推演性 描述、解釋、預測 真實世界

政治學研究途徑 哲學的研究 經驗的研究 科學的研究 非客觀的研究 規範性的研究 描述性的研究 比較性的研究 規約性的研究 行為主義 (behaviouralism) 後行為主義

最近的研究發展 形式政治理論(formal political theory) 理性選擇理論(rational-choice theory) 公共選擇理論(public-choice theory) 新制度主義(new institutionalism) 賽局理論(game theory)

理性選擇理論 在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中,假設人是理性的。亞當斯密斯認為人的理性在於他在各項利益的比較中選擇自我的最大利益,以最小的犧牲滿足自己的最大需要。個人利益最大化是通過交易實現的。人們在追逐自我利益的過程中,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會使整個社會富裕起來。 韋伯區分了四種社會行動的理想類型: ① 目的合理性行動(也稱工具合理性行動); ②價值合理性行動; ③情感的行動; ④傳統的行動。

公共選擇理論 公共選擇理論乃是將經濟學理論用於政治決策的一套論述,它認為國家機關的人員會以追求自我利益極大化為其行為動機。是以,民選的的政治人物或政務官必以連任為目的,選票變成為他們施政的主要考量;而事務官僚體系則致力於管轄權、經費預算的擴張,以增加自己的地位、權利和利益。

新制度主義 新制度學派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60年代以後有較大的發展,它的前身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制度學派。 這個學派一方面繼承了制度學派的傳統,以制度分析法、結構分析法為標榜,並主張在資本主義現存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另一方面又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的新的政治經濟條件,比過去的制度學派更加注意資本主義的現實問題,批判資本主義的缺陷,並提出更為具體的政策建議。

新制度主義 新制度學派認為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當務之急是改變權力分配的不平等,即限制大公司的權力,提高小企業和個體生產者在經濟中的地位,使得大公司不能再利用手中的權力來剝削小企業和個體生產者。 新制度學派在批判資本主義現行經濟制度的缺陷並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張的同時,把實行改革的政治責任放在教育界和立法機構的肩上。在它看來,教育界可以在人才的培養目標方面和教育制度的改革方面發揮作用,而立法機構可以通過一系列有助於限制大公司和保護小企業的法律,使資本主義經濟中的改革付諸實施。

博弈理論 博弈理論是指個人或組織,面對一定的環境條件,在一定的規則約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從行為或是策略中,選擇相應結果或收益的過程,在經濟學上博弈論是個非常重要的理論概念。 具有競爭或對抗性質的行為成為博弈行為。在這類行為中,參加鬥爭或競爭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標或利益。為了達到各自的目標和利益,各方必須考慮對手的各種可能的行動方案,並力圖選取對自己最為有利或最為合理的方案。博弈論就是研究博弈行為中鬥爭各方是否存在著最合理的行為方案,以及如何找到這個合理的行為方案的數學理論和方法。

釣島博弈理性創造談判籌碼 中國時報  2012.09.26/A2 台灣漁民船隊浩浩蕩蕩自東海宣示漁權歸來,來台說明日方立場的日方代表今井正倉皇離境。從政治策略言,台灣在釣魚台爭議的真正利益不在曠日廢時的主權僵持,而在贏回漁民捕漁的權利,和那片海面下的豐富資源。現在看來過於溫和的護漁行動,正是接下來談判的籌碼。  對政府來說,這場海上維權行動看似和平落幕,背後卻經歷複雜的策略計算。首先,有主權才有漁權,確立了台灣對釣魚台主張的立論主軸。釣魚台主權寸步不讓,外交宣示和具體主張不可或缺,但軍警甚至民間的登島行為卻可能導致情勢急遽升高,支持漁民自發性宣示漁權,並控制在理性範圍內,是政府在有限選項中勝算最高的作法。雖是民間保釣行動,但代表公權力的海巡署全程護衛,一方面凸顯政府以國家之力護漁的立場,而在二浬範圍內對峙,更造成日方「非有效執行」的事實。      

另方面,此次行動前,政府與漁民已有默契在先:保的是中華民國的島、護的是台灣漁民的生存權,唯一的政治是中華民國主權,行動底線是不要引發不可控衝突。儘管不少人對沒有強行登島感到遺憾,但漁民的合作卻是行動得和平收場的關鍵。  換句話說,這是以漁權為包裝的主權宣示,對釣島爭議而言,政府採取的是以主權為槓桿的漁權博弈。  在這一回合的爭端中,日本政府顢頇隨政客起舞,導致情勢一發不可收拾;大陸民間保釣行動失控,大傷國際形象。中日雙方點燃「膽小鬼賽局(chicken game)」引信,日方的外交斡旋說明日本已成賽局中的「弱雞」,但失控衝撞之前雙方已是遍體鱗傷。  相較之下,台灣以外交宣示立場,以對話做為倡議,避免刺激中方、又給日方留了提高籌碼的空間,就是算準主權僵局既然無解,台灣應能在台日漁業談判中爭取更多實質利益。

囚犯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承認 不承認 囚犯 B A : 6 B : 6 A : 10 B : 0 A : 0 B : 10 A : 1 B : 1

納許均衡 (Nash Equilibrium) 甲、乙、丙、丁、戊 正哥 正妹 正哥 正妹 乙、丙 丁、戊 正哥 正妹 甲 正哥 正妹

政治學研究範圍 一、政治理論: 1.政治理論 2.政治思想史

政治學研究範圍 二、政治制度: 1.憲法 2.中央政府 3.區域與地方政府 4.公共行政 5.政府的經濟與社會功能 6.比較政治制度

政治學研究範圍 三、政黨、團體與輿論: 1.政黨 2.團體與組織 3.公民參與 4.輿論 四、國際關係: 1.國際政治 2.國際組織與行政 3.國際法

政治學理論 結構功能論 起源於生物學與生理學(文化人類學者首先發展)「功能」的概念,「社會生活有機生活的類比」。 派森斯(Talcott Parsons) 奧蒙(G. Almond)將結構功能引用到政治理論。

結構功能論 一切政治系統有四項特徵: 1.政治結構 2.都在履行功能 3.都具有多重功能 4.一切政治系統都是過渡的 功能有三個層次: 1.能力功能 2.變換功能 3.系統維持與調適功能

系統理論 伊斯頓(David Easton)把政治視為一個開放的系統,因為它受到環境的影響,如果能調整,系統維持,否則將解體。 系統:任何由互相關聯但可予區分的若干部分所組成有一定範圍的一個整體都構成系統。

系統理論 (輸出項) (輸入項) 環境 需求 決策與行動 政治系統 回饋 支持

對輸入項通常採取三種途徑: 1.例行的轉換 2.改變環境 3.修改政治系統

精英理論 精英理論的創始者為莫斯卡(G. Mosca)及柏雷圖(V. Pereto)。精英理論認為政治權力歸屬一個階層-精英。 基本假設:社會普遍存在精英階層與非精英階層。政治精英掌握權力,經濟精英掌握財富,學術精英掌握學術。

精英理論三個問題 1.如何把社會成員歸類 2.過分簡化治理精英與非治理精英 3.精英反民主? 精英理論有兩派: 1.規範精英理論者 2.務實精英理論者 治理精英與精英流動:精英的變動、淘汰,精英集團從低下階層吸收精英(布衣卿相)。

精英的特質 1.精英殘留質(residues):人的情緒或行動所反映的特質。 混合殘留質-反映智力、機詐、計謀與權術。 集合殘留質-反映力量、忠貞、愛國性與保守性。 2.精英衍生質(derivation): 政治公式-目的在獲得統治的正當性,用來證明人類行動合理性的藉口,譬如神意、天意、萬眾所歸。

決策理論 決策理論模式: 一、決策情境 二、決策人士 三、決策組織 四、決策過程 五、決策模式 五、決策評估 (一)理性模式;(二)有限理性模式;(三)漸進模式 (四)官僚議價模式;(五)垃圾筒模式。 五、決策評估

政治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Ideology): 係指一套嚴密連結而成一個封閉的系統的觀念,它被當作基本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價值,可作為理想的政治社會生活方式之基礎。意識形態涉及對政治體系的性質、政治權力的本質、個人的角色、個人與社會關係、經濟與社會體系的特性與社會生活目標的看法,它是一個信仰系統,一方面蘊含了社會的基本價值,而它本身也提供了一種信仰所賴的主要信條。

內涵-涉及生活方式、政治經濟體系、價值、 個人與社會互動關係。 意識形態 觀念-一個封閉系統的觀念。 價值-政治、經濟、社會的價值觀(共同 信仰)。 內涵-涉及生活方式、政治經濟體系、價值、 個人與社會互動關係。

共產主義 馬克斯的衝突論 原始共產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高階共產主義) 經濟-物質→基礎 生產項改變-社會隨之變遷 工人無祖國(無產階級) 上層階級:政治、社會、宗教、哲學 下層階級:物質(經濟)

共產主義的階級理論 1.人類除原始共產社會及在無產階級專政前,都是 階級社會,分為剝削與被剝削。 2.在階級社會中,階級鬥爭必然存在。 3.階級鬥爭為推動社會變遷的主力。

法西斯主義(Fascism) 一次大戰後,法西斯主義流行於南歐及中歐,例:義大利墨索里尼(1932)、德國希特勒(1933)、西班牙佛朗哥。 法西斯國家的特色:極權政府,一黨獨裁,強烈的民主主義,軍國主義,領袖的個人崇拜,理性否定,暴力。以強烈方式表現,是法西斯主義的特色。

自由主義 淵源: 1.宗教信仰的自由、行動自由(對抗國家與 主權)。 2.中產階級欲擺脫政府干預。 3.資本主義的盛行(放任經濟)。 採行國家:十七世紀的英國、法國、荷蘭。 思想依據:盧梭的天賦人權說,隨著資本主義的 盛行而發展。

自由主義思想基礎: 普遍主義、個人主義、平等主義、改良主義 1.個人主義:減少制度的束縛。 2.政治-有限政府,人權保障,管事最少的政府就 是最好的政府。 3.經濟-自由市場,政府少干預。 古典自由主義-占有式個人主義。 受批評-不應只強調消極的自由,而應有積極的 人權(福利國家)。 現代自由主義-大有為政府。

自由主義的理性界定 在何種限度內,一個主體可以做他想做的事,而不受到別人的干-自由乃外在干預之解除。 什麼人有權決定某人應該去做這件事或成為這種人,而不應該做另一件事或成為另一種人-自由乃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

保守主義 保守主義出現在18世紀末,對政治、經濟快速邊遷感到憂慮,所以渴望回到舊體制,抗拒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捍衛傳統的傳統社會秩序。 保守主義的要素:傳統、實用主義、強調人類的不完美性、社會機制的有機論、階層性、權威。 家父式保守主義-、貴族、權威。 新右派-反革命。

民主社會主義 二十世紀中葉,民主社會主義興起。 合作社-防止產業兼併與財富過度集中。國營事業就是其中一種。 英國費邊社會主義(Fabian Socialism) 理念:民主、漸進、合於道德、合憲與和平。以緩和手段達成社會資源共享目的。

民主政治 壹、民主的基本概念 一、民主的意涵:民主是一種政治制度、社會 習慣與生活方式。 二、民主的理論: 1.古典的民主理論 2.修正的民主理論 3.參與的民主理論 4.驗證的民主理論

民主的理論 古典的民主理論 假設人民是理性的,而且人人均樂於參政,而民主是 多元性的。

民主的理論 修正的民主理論 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 1.民主是一種方法,為了達成政治立法和決策的 一種制度安排。 2.政府決策之所以有權決定,乃是藉著人民選票 的競爭而獲得。 3.普選權未必是重要,限制財產、種族、宗教的 選舉符合民主。 4.有選舉權的群眾沒有行動能力,因此領導者必 須是活躍、創新、能決策的人。 5.領導者之間為選票所做的競爭,是政治方法的 民主要素。

民主的理論 參與的民主理論 是一種政治制度上的安排,此種政治方法特有的民主要素是領導者(社會精英)在定期、自由、普遍的選舉中,為獲得人民支持所從事的競爭。 保護性功能─ 保護個人選擇決策者的權利。 ─ 保護決策者的合法性。

民主的理論 驗證的民主理論─實踐三段論 A.凡能作每人平等自由的政府體制,就是 好的政府體制。 B.民主政治乃是使人平等自由的政府體制。 C.民主政治是好的政府體制。

貳、民主的原則與參與 一、民主的原則: 1.人民主權 2.政治平等 3.大眾諮商 4.多數統治 5.責任政治

東京都知事豬瀨直樹辭職 東京都知事豬瀨直樹接受連鎖醫院德洲會5000萬日元,他把這筆款項形容為個人貸款。他已經償還了德洲會的貸款。豬瀨直樹表示,他是為了避免對2020年夏季奧運會的凖備工作造成影響而辭職。 他去年12月當選成為東京都知事,被看作是東京成功贏得2020年奧運會主辦權的關鍵人物。 他在宣佈辭職時表示:「我應不再拖延東京政務或奧運會及殘奧會的凖備工作」。

二、民主的參與尺度: 1.民主的廣度 2.民主的深度 3.民主的範圍

參、對民主的誤解 國會議員選舉 美國總統選舉 投票率問題 總統選舉的廢票策略 一、現代民主國家法治並不確保多數意見獲勝 二、獲得多數當選者不一定是多數民意支持者 投票率問題 總統選舉的廢票策略

參、對民主的誤解 三、多數當選者不表示多數支持其政策 四、民意真相難明 五、許多問題沒有多數民意 六、多數支持者的政策未必是正確的政策

民主的前提與要件 社會環境前提 理性參與前提 物質的條件 法制的條件 智力的條件 心理的條件 保護性條件

社會環境前提 社會環境的前提,指在社會規範的範圍內進行活動的關係。 群體 家庭、種族 政治的 利害關係 團體、宗教 群體     家庭、種族    政治的 利害關係   團體、宗教        成員身分辨識 國家城市(自治) 非政治的

民主的模型 古典式民主 保護式民主 發展式民主 人民式民主

古典式民主 (classical model of democracy) 古典民主模式係立基於古希臘的城邦政治(polis, or city-state),特別是由當時最強大的城邦國家--雅典所發展出的統治制度。

保護式民主 (protective democracy) 當民主的觀念於十七、十八世紀再度復興時,它們以迥異於古希臘時期古典式民主的形式出現。特別是民主不再被視為大眾能藉以參與政治生活的機制,而被視為是公民賴以保護自己免於政府侵害的手段,此即是保護式民主的論點。

保護式民主 (protective democracy) 功利主義(utility) 是由功效主義理論家如邊感(Jeremy Bentham)和詹姆士‧彌爾(James Mill, 1773-1836)所提出。功效主義認為民主基於保護或增進個人的利益,邊沁相信由於所有人皆是趨樂避苦,因此達成「最大數人的最大幸福」的唯一方法就是普遍的選舉權。

發展式民主 (developmental democracy) 雖然早期的民主理論將焦點放在保護個人權利與利益的需要上,但隨即發展出另一種關注焦點:對人類個人與社群(community)的關心。由此產生新的民主統治模式。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我們可稱之為發展式民主。

發展式民主 (developmental democracy) 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認為民主,在「服從於自我約束的法則」(a law one prescribes to oneself)的意涵上,民主終究是一種手段,人類可以藉由這個手段達到自由或是自主。換言之,只有當他們直接且持續地參與去塑造他們的社群生活時,公民才是自由的。在此原則下,不但要求政治平等,亦要求經濟平等(沒有公民應富到能夠買下另一個公民,也不應有人窮到被迫出賣自己)。

人民民主 (people’s democracy) 人民民主一詞係源於二次大戰戰後出現在蘇維埃模式(Soviet model)的正統共產主義政權。 馬克思主義由於明確的平等主義訴求,因而被認為具有民主的概念或理念。相對於「政治」民主僅以平等作為幌子,人民民主一詞特別凸顯出社會平等的目標,並且透過財富的共同所有權制(common ownership of wealth),【 其原始的意義就是指社會民主(social democracy)】,來達成目標。

人民民主 (people’s democracy) 二十世紀共產主義國家的民主模式,卻大多取材自列寧(V. I. Lenin)的理念,而非馬克思的思維。 列寧於一九一七年提出「所有權力都屬於蘇維埃」(All power to the Soviets)蘇維埃是工人的、軍人的和船員的會議)的口號,使共產主義的民主理念尚保留一線生機。

國家的理論 一、國家為倫理的機體 二、國家為壓迫者的工具 三、國家器械論(契約論) 四、國家職能說(Functionalism)功能 五、國家有機論 六、國家演進說

國家的類別 以運用主權的人數區分 以國家目的為分類標準 馬季佛(Maclver)的分類 憲法上的區別 國家經濟條件 社會基礎差別 主權組合形式

國家的類別 以運用主權的人數區分 以國家目的為分類標準 1.君主、專制:權力集中在一人 。 2.貴族、寡頭:權力集中在少數人。 3.民主、暴民:權力受到多數群眾的影 響。 以國家目的為分類標準 1.消極的國家:警察的、司法的。 2.積極的國家:文化的、福利國的。

國家的類別 馬季佛的分類 憲法上的區別-實指政府的組織 國家經濟條件與社會基礎差別可歸併為 社會經濟基礎-封建國家、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教權國家、市府國家、民族國家、多民族國家 主權組合形式- 1.單一國 2.複合國(聯邦、邦聯、國協 等)

國家的類別 單一國-未與其他主權國相聯合 聯邦(Federal State)有幾個特徵: 聯邦與份子的權力明定於憲法,修憲經 雙方同意。 各份子的財政權獨立,預算不受聯邦支 配。 聯邦有超然的司法機關。

國家的類別 3.邦聯(Confederacy):較鬆散,各份子國擁有大部分主權,各國使節參加邦聯會議,但其決議沒有約束力。 例:連戰主張組成大中華邦聯。 4.國協(Commonwealth Nations):不列顛國協不定期召開帝國會議(Imperial Conference) *歐盟→比邦聯及國協更緊密,比聯邦更鬆 散。

國家的組成要素 一、領土 領土:固有疆域。 領土變更情況: 1.國際關係:割讓、合併、變更。 2.自然變更:限縮、地震。 3.條約:立法院議決。

我國領土的問題 中華民國於1922年創建時,領土不包括台灣,現在的問題則是領土是否包括大陸? 司法院釋字第328號解釋認為此為政治問題,不予解釋(統治行為如何界定,涉及兩岸事務;依權力分立行為,不受司法審查)。

司法院釋字第328號解釋 82年11月26日 中華民國領土,憲法第四條不採列舉方式,而為「依其固有之疆域」之概括規定,並設領土變更之程序,以為限制,有其政治上及歷史上之理由。其所稱固有疆域範圍之界定,為重大之政治問題,不應由行使司法權之釋憲機關予以解釋。 國家領土之範圍如何界定,純屬政治問題;其界定之行為,學理上稱之為統治行為,依權力分立之憲政原則,不受司法審查。我國憲法第四條規定,「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對於領土之範圍,不採列舉方式而為概括規定,並設領土變更之程序,以為限制,有其政治上及歷史上之理由。其所稱「固有之疆域」究何所指,若予解釋,必涉及領土範圍之界定,為重大之政治問題。本件聲請,揆諸上開說明,應不予解釋。

國家的組成要素 二、人民 國民可分為國民、公民、人民三種。 國民身分的認定有三種: 1.屬人主義 2.屬地主義 3.折衷主義

國籍取得之方式 一、固有取得(原始取得) 九年以生父國籍為主,八十九年之後改以 父或母之國籍為主。 1.屬人主義(歐陸為主):我國在民國八十 九年以生父國籍為主,八十九年之後改以 父或母之國籍為主。 2.屬地主義(英美):無國籍(父母不可考, 如棄嬰)者。

二、歸化取得:公法、自願 歸化為我國國籍的條件: A.居留我國領域每年達183日以上,且: 1.居留五年以上 2.20歲以上 3.品行端正無犯罪紀錄 4.有相當財產及技能

B.居留我國領域每年未達183日,但: 1.在我國出生 2.父或母出生於我國 3.合法繼續居留十年以上 C.居留我國領域每年183日以上,居留三年, 符合以下條件者,得為特殊歸化: 1.國民之配偶。 2.父或母現為或曾為我國國民,未成年者 可隨父母歸化而歸化。

奧斯汀(Austin)認為,命令受制於法律,法律至高無上,故法律應是國家主權。 國家的組成要素 三、主權 1.君主主權 布丹(Jean Bodin)倡言國家獨立,教皇不可干涉,因為國家有主權。 霍布斯(Hobbes)主張君主主權(政治 契約論)。 2.法律主權(議會主權) 奧斯汀(Austin)認為,命令受制於法律,法律至高無上,故法律應是國家主權。

3.多元主權 多元主權論盛行於十九世紀末葉。 德國學者葛克(Gierk)認為商業組織有自我管理權。 英國學者費祺斯(Figgis)力倡宗教不在國家管轄之內。 耿驥特(Duguit)主張法律必須合於社會聯帶關係。 賴斯基(H. J. Laski)認為國家應有能力謀求人民福利,否則人民無法服從義務。 克拉勒(Karabbe)法律係表現社會普遍正義。

4.國家主權 德國學說,認為國家為法人,可享權利、負擔義 務。

一元論對主權的主張 多元論對主權的主張 主權的屋頂理論 一、永久性 二、普遍性 三、不可分割 四、主權的不可限制性與最高性 五、主權不可轉讓 主權的可約束性-遵守聯合國憲章 (國際公約、雙邊協定、國際慣例) 雙層性理論 1.高層次 2.低層次 主權的屋頂理論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可分為以下幾種: 1.內閣制 2.總統制 3.雙首長制 4.委員制

中央政府體制模型

內閣制 內閣制的起源:1937年的法律始提及「內閣制」,由政治慣例一點一滴累積起來。 內閣制又俗稱「巴力門政府」(Parliamentary Government) 議會與內閣同出一源,皆從「貴族會議」(Curia Regis)演化而來。

內閣制 最初由君主掌握大權,貴族會議有三項特點: 1.君主大權旁落後,成為國王的諮詢機關。 2.多數成員不能追隨國王遊幸各地,少數陪 侍左右,稱「小會議」。 3.原來會議在一定時地開會,稱「大會議」。 小會議-處理機要→行政部門 大會議-討論原則→立法部門

內閣制 大會議→國會 小會議→改稱樞密院-代英王處理公務 光榮革命→國王由議會擁立,威信消退。 1742年→首相華爾波蘭因提案未獲議會通 過而辭職,始開始首相向議會負責。

內閣制的特徵 (1)任命首相(總理)及內閣閣員,無選 擇權。 (2)內閣總辭或提請解散議會,無拒絕權。 (3)議會通過法律,不得拒絕公布。 1.虛位元首 (1)任命首相(總理)及內閣閣員,無選 擇權。 (2)內閣總辭或提請解散議會,無拒絕權。 (3)議會通過法律,不得拒絕公布。

內閣制的特徵 2.內閣為行政與立法的連鎖 (1)內閣閣員有權出席議會,為政策辯護。 (2)內閣有充分提案權。 (3)內閣向議會負責: 政策如為議會否決,內閣辭職; 議會通過不信任案,內閣辭職。 (4)內閣得解散議會,理由: 選民公斷; 整肅遊離份子; 警告在野。

內閣制的特徵 3.議會至上 (1)預算權 (2)控訴 (3)質詢(Interpellation) 混合內閣(Coalition)、一黨內閣、少數派政府(Minority Government)

總統制的特徵 立法與行政分立 1.內閣閣員不得出席國會(行政不能領導 議會)。 2.總統不得解散國會。 3.國會不能強迫總統去職。

總統制的特徵 行政與立法的互相制衡 1.總統的覆議權或否決權(Veto): 袋中否決、咨文否決。 2.總統的咨文權。 3.參議院的任命同意權: 休會任命(Recess Appointment)。 4.參議院的條約批准權:三分之二同意批准。 5.兩院的立法權。

總統的地位 1.元首、行政首長(外交、行政、軍事)。 2.內閣為總統的幕僚。 總統制的特徵 司法對行政、立法機關的制衡作用 1.國會的彈劾權 2.司法的違憲審查權。 總統的地位 1.元首、行政首長(外交、行政、軍事)。 2.內閣為總統的幕僚。

美國違憲審查制度 美國違憲審查制度建立於1803年的馬伯瑞控訴麥迪森案(Marbury v.Madison)判例。 1800年,美國總統大選中,亞當斯(Admas)未獲連任,副總統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獲勝,成為美國第三任總統。在總統交接前,亞當斯提名當任的國務卿馬歇爾(Marshell)繼任首席大法官,並迅速任命42名聯邦黨人出任聯邦法官,被稱之為「午夜法官」。但是由於當時的交通和通訊條件,仍有幾位法官的委任狀未能送出,馬伯瑞就是其中一位。傑弗遜就職後,立刻扣發尚未送出的法官委任狀。

美國違憲審查制度 馬伯瑞根據1789年制定的「司法條例」第13條:「美國最高法院具有受理針對美國官員的排他管轄權,可以針對美國政府官員下達強制令。」之規定提起訴訟,請求最高法院對國務卿麥迪森下達法院強制令,強制他發給馬伯瑞等人委任狀。 馬歇爾大法官於1803年做出判決:根據美國憲法第3條規定:「最高法院對於涉及大使、其他公使和領事的一切案件及以州為當事人的案件有初審管轄權。其他案件,最高法院上訴管轄權。」因此判定司法條例抵觸憲法規定的條文違憲,而駁回了馬伯瑞的請求。進而成為違憲審查的判例。

左右共治 總統 右派 左右共治 任命 任 命 總理 總理 右派 左派 國會 國會 左派 右派

雙首長制的的特徵 行政權分割 行政權分權:總統-總理 內閣對國會負責 元首任命以國會多數為原則 解散、不信任案 浮動制:左右共治

第一次左右共治 1986.3.16:法國國民議會改選,右派聯盟獲勝,迫使社會黨之密特朗總統任命右派聯盟領袖席哈克出任總理,形成第一次左右共治。 1988.5:法國改選總統,密特朗連任,解散國會,左派聯盟獲勝,結束第一次左右共治。

第二次左右共治 1993.3:法國選舉國民議會,右派聯盟獲勝,總統密特朗再度任命右派聯盟領袖巴拉杜出任總理,為第二次左右共治。 1995.5:席哈克當選總統,結束左右共治。

第三次左右共治 1997.3:席哈克總統因國會內部派系問題,解散國會,卻選出中間偏左的國會,只好任命左派的喬斯班為總理,形成第三次左右共治。 2002.3:國會改選,右派聯盟獲勝,結束第三次左右共治。

我國與法國雙首長制之比較 我 國 法 國 不須副署 發布緊急命令 院與院爭議 任命行政院長 覆議核可 我    國 法    國 不須副署 發布緊急命令 院與院爭議 任命行政院長 覆議核可 提名司法、考試、監察各院院長及重要官員、審計長、檢察總長 解散立法院 緊急處置 調停權 任命內閣總理 法案提交人民複決 提名憲法委員及其主席 將法案提請憲法委員會解釋 解散國會

我國與法國雙首長制之比較 我 國 法 國 須副署 公布法律 發布命令 締結條約、宣戰、媾和 宣布戒嚴 大赦、特赦、減刑 任免文武官員 我    國 法    國 須副署 公布法律 發布命令 締結條約、宣戰、媾和 宣布戒嚴 大赦、特赦、減刑 任免文武官員 授予榮典 統帥軍隊 派遣使節 赦免權

我國與法國雙首長制之比較 我 國 法 國 行政對立法負責 立法院得對行政院院長提不信任案 行政院院長施政應對立法院負責 我    國 法    國 行政對立法負責 立法院得對行政院院長提不信任案 行政院院長施政應對立法院負責 立法院得對行政院質詢及提出重要決議 立法院監督行政院(一般政策不予通過) 國會得對總理提不信任案或信任案 總理對國會負責 總理得對重要法案先行提出建議

委員制(以瑞士為例) 議會至上 議會可分為: 1.聯邦院:瑞士有十九郡,各郡自行規定任期。 完全 郡每郡由二人代表參加議會,六個 「半那」, 每郡一 人代表。 2.民族院:共一百九十人,依人口比例選舉之 (二萬二千選民選一人)。

直接民主 一、複決-人民對國會通過的法律再次投票決定是否同意。 1.憲法-應公民及郡議會複決(強制複決) 2.法律-得公民複決(任意複決) 二、創制-人民對國會未立法的事項得提 案請國會制定法 案。 1.原則:①兩院贊成-制定具體條文-郡議會及公民複決。 ②若一院反對此創制原則,則再交付公投,若通 過,解散兩院,改選後再研擬條文。 2.具體條文: ①兩院贊成-郡議會及公民複決。 ②若國會有意見,可提修正案,一併交付公 民及郡議會複決。

政黨的定義與功能 定義 功能 政黨是有一群有共同政治理念人,以獲得政府權力為目標而形成的組織。 政黨是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機制;政黨在人民以及政府之間扮演整合利益角色。 功能 1.民意的表達與匯集。 2.提供全盤決策。 3.提供領導者。 4.監督政府。 5.其他(社會動員、活動)。

政黨體系 體系具有個體所沒有的整體特徵,而且體系內的組成部份必定有互動。 政黨是一個次體系(subsystem) ,和政治體系中的其他次體系互動。 政黨本身可視為一個體系。 當這個體系內只有一個政黨時,就成為政黨-國家體系(party-state)。 當政治體系有多個政黨時,控制國家的政黨就成為執政黨,其他次體系的政黨就成為反對黨,相互制衡、競爭。

政黨內的派系 當一個政黨夠大, 不同意見的人將結合成為派系, 互相具有敵意, 且不容易制度化。 派系政治的特徵是個別領袖對領袖, 而不經過選舉洗禮, 類似私下解決而非公開競爭,不利於民主政治。

政黨起源的途徑 現代化 現代化(modernization) 促使經濟發展,加速社會流動以及教育普及。在政治上, 君主或獨裁政體無法繼續維持,因為社會現代化後需要更有效率的政府,以及回應人民的參與要求。 再者,政黨若遭到鎮壓,可以轉為地下活動,依賴社會的支持而繼續生存。 政治發展 政黨是政治發展的指標,也是政治發展的產物。 雖然政黨出現在各種不同的政體,但是共通的條件就是政治複雜化,而且民眾的參與要求提高。 政黨可能以不同面貌出現,目的都是以有組織有系統的方式處理政治現代化之後的問題,例如投票、提名候選人等。

英國的政黨起源 在1678-1681,James II 試著回復羅馬天主教,造成教會與國王之間的緊張。1688年光榮革命,國會迎回在荷蘭的Mary公主與其丈夫William , 重新恢復新教。 當時揮格黨(Whig)代表較開明而擁護商業發展的一派,托利黨(Tory)則是支持王權而屬於土地貴族,兩者在國會及內閣互相競爭。 1832年的改革法案(Reform Act),重畫選區以及擴大選舉權之後,托利黨被稱為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並且打敗長久多數但已經沒有新的改革理念的揮格黨。投票權擴大後,政治組織幫助政黨登記選民或提名候選人,地方政黨忙於登記選民,不管是有地位或是沒地位的選民,政治組織將地方與全國政治連結起來,成為現代政黨的濫觴。

政黨與民主 民主國家的定義是,政黨參與選舉,獲得多數選票的政黨組成政府,選輸的政黨不以武力推翻政府 執政黨不隨意限制人民的權利,因此,民主與政黨可說密不可分。

政黨的理性 由於政黨成員的共同目標是獲得政權,因此必須要贏得選舉。 為了贏得選舉,政黨必須擬出政見,但是政見只是贏得選舉的工具。 也就是說,政見的產生是為了贏得選舉,而不是為了實踐政見而贏得選舉。

Downs的理論 民主的必要條件是政黨競爭。 政黨競爭乃以理性為基礎,政黨以政見爭取最多的選民。 政黨由一群尋求自我利益的人所組成,而最終目的即是讓該政黨成為執政黨。 根據這些理論,可以推導出政黨會依選民的偏好而做出行動抉擇。 2005/10/26 政黨與選舉

偏好與選擇(政黨的行動) 個人 政黨A 政黨B 議題 如果某一議題是惟一的考量,當多數人集中在中間時,政黨會向中間靠近。

偏好與選擇(政黨的行動) 個人 個人 政黨A 個人 政黨B 議題 如果某一議題是惟一的考量,當選民分布在各個立場時,政黨會維持在兩端。

政黨的分類 依據理念 依據黨員參加方式 依黨員對黨的關係 依對黨員的控制程度 使命黨(堅持追求某種特定的理想或原則)。 掮客黨(因地制宜為爭取多數選票)。 依據黨員參加方式 直接政黨(黨員以個人身分直接入黨)。 間接政黨(以組織成員身分而變成黨員,例如英國工黨是由工會身分間接入黨)。 依黨員對黨的關係 幹部黨(吸收精英份子,平日只需少數積極份子)。 群眾黨(致力吸收黨員,必要時才動員黨員)。 依對黨員的控制程度 剛性政黨 柔性政黨

政黨的分類 依黨的產生狀況與權力 依是否執政 依政黨功能分 依政黨數目 內造政黨 外造政黨 執政黨 在野黨 代表性政黨(以個別利益為主要功能) 整合性政黨(代表全民利益自居) 依政黨數目 一黨獨大 兩黨制 多黨制

政黨政治實例 希臘兩黨惡鬥,歐盟也看不懂 反對黨保證,撙節案不搞破壞 —撙節案執行的關鍵人物,希臘反對黨「新民主黨」 黨主席沙馬哈斯。 —沙馬哈斯:反對加稅,要求刺激景氣 —歐盟:希臘目前需要團結,但從未見歐洲政治史上, 兩政黨可以如此仇恨。 反對黨保證,撙節案不搞破壞 —新民主黨經濟政策主任馬他拉奇表示,希臘目前債務三千多億歐元,新民主黨不相信撙節案可以解決希臘債務問題,因為希臘目前經濟是負成長,一味加稅,經濟只會陷入更深的衰退,但案子既然已低票通過,新民主黨只有堅督政府按計畫說到做到。

政黨政治實例

各國選舉制度 我國:單一選區兩票制 日本模式: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 德國模式:單一選區兩票聯立制

選舉制度 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nsentation) 單一選區制(Single-member election) 複數選區單記非讓渡投票制 (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under multi- member district system)

政黨比例代表制 封閉式政黨名單 (closed party list) 開放式政黨名單 (opened party list) 此制為挪威、冰島所採用,選民只能夠投票給各政黨,而不能在政黨名單中選擇個別的候選人,各政黨也只能依據當選名額,就選前所排定的訓序依次當選。 開放式政黨名單 (opened party list) 丹麥、芬蘭採行之,允許選民可在某一個政黨名單中,甚至不同的政黨名單中,選擇一位或數位候選人。

單一選區兩票制(日本的並立制) 日本最早於明治23年7月(1890年)舉行第一次眾議院選舉係採小選區制,眾議員名額為300席。至明治33年(1900年)修正眾議院議員選舉法,將眾議員名額改為369席,並改採府、縣為單位之大選舉區制。大正14年3月(1925年)通過男子普通選舉法,將議員名額增466席,並改採一選舉區選出三至五席之中選舉區制,共劃分為122區。

單一選區兩票制(日本的並立制) 二次大戰後,1945年將眾議員席次改為468席,並採取各都道府縣各自構成一選舉區之大選舉區制限制連記制。惟旋於1947年又再次改採中選舉區制,並實行至1994年改採小選舉區制為止。 1994年日本通過有關小選區比例代表並立制。將眾議員席次改為500席,其中300席由小選舉區各選出,其他200席為全國比例代表選出。平成12年2月(2000年)又修正公職選舉法,將眾議員名額減少20席,即比例代表方式選出改為180席成為480席。

單一選區兩票制(日本的並立制) 日本於1994年推動「政治改革四法」,將眾議院議員改採單一選區兩票制時,為維繫派閥政治,確保大黨利益,並採行「雙重提名制度」,即規定各政黨可將小選舉區之候選人,同時列入不分區議員名單之中。此一制度源於德國,亦被稱為「敗部復活制」,候選人縱使小選舉區落選,倘比例代表名單列名在前,亦有當選可能。 凡政黨符合下列兩項條件之政黨,即允許雙重提名: 1.其所屬國會議員需有五人以上。 2.前屆眾議員選舉,或任何一次參議院選舉,得票率 達2%以上。

單一選區兩票制(日本的並立制) 日本制的特色在於,兩個以上雙重提名人亦可在比例代表名單上列於同一順位,此時以「惜敗率」較高者為當選人。所謂「惜敗率」,乃雙重提名人得票數與小選舉區當選人(最多得票者)得票數之比率。例如某選區當選人得票數為5萬票,則得票數4萬而落選之候選人惜敗率為八O%。準此,倘某黨在三個選舉區分別提名甲、乙、丙三人為候選人,並將三人同列於比例代表的第二順位。在小選舉區選舉中甲當選,乙、丙則各以七O%、八O%之惜敗率落選。若該政黨可有兩名比例代表當選,甲因已當選不再占不分區名額,則該黨第二順位當選人為惜敗率較高的丙。

日本眾議院議員選區劃分及名額 地 區 小選舉區名額 政黨比例名額 合計 北海道 13 9 22 東北 26 16 42 北關東 31 21 地 區 小選舉區名額 政黨比例名額 合計 北海道 13 9 22 東北 26 16 42 北關東 31 21 52 東京都 25 19 44 南關東 32 23 55 北陸、信越 20 33

地 區 小選舉區名額 政黨比例名額 合計 東海 34 23 57 近畿 47 33 80 中國 21 13 四國 7 20 九州 38 61 300 200 500

單一選區兩票制(德國的聯立制) 西德於1956年公布的眾議院選舉法,首開「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先河。德國國會自從2002年起,應選國會議員598席,其中的一半299席,是所謂的第一票,由全國劃分299個選區選出,每個選區選出一人,由該選區得票最高者當選。 另外一半299席,是所謂的第二票,按各邦的人口比例分配席次,各政黨必須在選前提出邦名單(相當於我國的不分區立委名單),在公告之後就不能更動。第二票用來選黨,至於各黨「邦名單」上的排序由各政黨自己決定,選民不能更變。

單一選區兩票制(德國的聯立制) 聯立制(Mixed-Member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MMP)又稱「補償制」(Compensatory system)。各政黨總當選名額,以全國總應選名額依各政黨在第二張投政黨名單的得票比率分配,扣除該黨在選舉區已得議席,其差額再由政黨比例代表名額中補足。此選舉制度弱點與比例代表制一樣,容易導致無一黨得過半數議席。

單一選區兩票制(德國的聯立制) 德國的選制有如下特色: 「雙重提名」為德國選制的另一特點,也就是允許候選人既是區域選舉票的候選人,同時也是政黨票的候選人。歷屆選舉均有60%左右的候選人具有「雙重提名」身分,特別是大黨的重量級人物,主要在確保黨內幹部的議席。例如1983年3月6日的聯邦議會選舉中,時任總理的基督教民主同盟的黨魁柯爾,雖然在小選區中落選,但卻因列於名單的上位而當選。 德國的選制有如下特色: 1.聯立制。 2.雙重提名。 3.五%的政黨門檻條款。 4.區域選舉獲得3席以上才能分配政黨席次。

單一選區兩票制

選舉制度對政黨的影響 比例制或大、中選區,對小黨有利。 採行小選區者,必須搭配比例代表制,小黨才可能得到一些席次。

傑利蠑螈(Gerrymandering)的選制 1812年美國麻薩諸塞州的Elbridge Gerry州長採取一種不規則的選區劃分,將在野黨州議員的鐵票選區劃得四分五裂,猶如蠑螈(salamander)的變形蟲一樣,而有助於執政黨州議員增加的席次,被批評為「只顧所屬黨派私利的選區劃分」;所以,有人就將這種不公平的選區劃分稱為「傑利蠑螈」(gerrymandering),也就是州長Gerry和 salamander 兩字合組而成。

壓力團體(利益團體) 壓力團體與政黨的差異: 1.政黨有全盤政策意見;壓力團體通常只就其團體利益或目的發表政治意見。 2.政黨要提出候選人,爭取當政機會;壓力團體原則上不提候選人(也有例外)。 3.政黨主要目的在取得執政;壓力團體則只要其目標實現即可。

壓力團體的種類 (一)經濟性的壓力團體 1.工會 2.企業公會(trade associations) 3.專門職業組織 4.其他 (二)非經濟性的壓力團體

壓力團體的活動方式 1.遊說 2.宣傳 3.助選 4.遊行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賦予政治過程秩序與意義的一組態度、信仰、情感,它包含政治體系的政治理想與運作規範,因此,政治文化是以集合方式表現的心理層面。 其內涵包括認知、情感、評價、態度、信念、偏好等主觀意識。 其對象包括國家、憲法、政府、政治人物、政府決策;對其他公民、對公民權利義務的認知與態度;及對自我政治能力的判斷等。

政治文化的類型 1.參與型的政治文化 具備此種文化的公民,會以該國的政治體系為榮,並有公民政治能力,知道如何透過參與政治實現國家目標,公民也願意參與社區與國家的政治活動。 2.臣屬型的政治文化 具備此種文化的公民,了解其為社會的公民,也會留意政治,但多屬被動方式參與政治,民眾不認為自己對政治有影響力,僅處於服從而非積極參與的角色。 3.偏狹型的政治文化 具備此種文化的公民,不會以該國的政治體系為榮, 也不期或不認同政府對人民的作為;民眾無心參與政治,或過渡激端。

公民文化(civic culture) 「適當」的政治文化被界定為: 人民對政治體系一方面支持,但並不狂熱支持。 一方面批評,但並不完全排斥。 人民對政治參與具有興趣,但並不全心參與,而雜有某種程度的「冷漠」。 人民對政治體系有其期望,但並不過份有不切實際地期望。 在人口中,多數人具參政意識,但也有數目不算小的少數人是不想參政的。

政治社會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 指的是一個社會的成員學習政治文化的發展過程;是上一代將其政治文化傳遞給下一代的過程。它是該社會政治文化得以延續的手段。

政治社會化的角色 1.對個人的訓練。 政治社會化將社會中主要的價值灌輸給個人,使其成為政治體系的成員。透過社會化,一個成員得以瞭解其權利與義務,如守法、服兵役、納稅、參與地方事務、投票等。 2.培養個人對現有政治體系的支持。 透過教育民眾守法、扮演適當角色,與培養對國家的認同,政治體系之合法性得以因此而提高,亦得以維持穩定之運作。

政治社會化的途徑 家庭 家庭是我們首先接觸到的政治社會化機構,它對我們政治取向的影響也最深遠。而父母親對子女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影響,有非意識的,亦有意識性的。 學校 學校所扮演的係有意識的教化角色。透過學校,政府有計畫地教育民眾對國家之認同、對政府之效忠與對政治之信仰、態度和價值。

政治社會化的途徑 同儕團體 除了父母、老師外,另一我們經常接觸的對象就是同儕團體,如同學、同事與朋友等團體。具有某些重要的相同特徵,其成員行為亦有相同之處。隨著社會的日趨現代化,家庭與老師的社會化功能與重要性已減低,而同儕團體對成員之影響力則有增加的趨勢。 大眾傳播媒體 這包括了電視、廣播、報紙(電子報)、雜誌等媒體。所謂「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其所仰賴的就是傳播媒體;而電視、廣播與報紙(含電子報)更是大多數人政治訊息的主要來源。故掌握政權的人無不設法控制媒體或拉攏媒體,以為其政黨作宣傳。

政治社會化與個人 政治自覺的形成: 由於政治社會化,兒童漸漸瞭解自己在政治社會中的角色與地位。在一個先進民主國家,他會知道自己一旦成人,就是一個具有參政權的「國家主人」,有一定的權利與義務。「政治自覺」也包括民族主義、階段……等的自覺。

政治社會化與個人 政治興趣與參與慾望的培養: 政治社會化的另一功能是政治興趣與參政慾望的培養(或壓抑)。在民主的社會或其他對人民政治參與加以鼓勵的社會,大體上政治社會化是有助於人民政治興趣與參政慾望的培養的。

政治社會化與個人 政治知識的提供: 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個人的政治知識逐漸增加,對政治環境的認識之視野漸漸擴充。由於知識的增加,個人的參政興趣會提高(或壓抑),個人的政治態度也會隨之形成。

政治社會化與個人 政治能力的栽培: 社會化過程中,人的政治能力逐漸被栽培,得以扮演不同的政治角色。最基本的能力是扮演一般性政治角色(公民與選民角色)的能力。

政治社會化與個人 政治態度的形成: 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人的基本政治態度逐漸形成。從基本政治態度之取向來看,我們也許可以把人民劃分五類: 支持現制的積極份子(或稱「忠貞」份子)。 支持現制的消極份子(或稱順民)。 反對現制的積極份子(或稱激烈改革者或革命者) 反對現制的消極份子(或稱犬儒份子)。 既不支持也不反對現制者(冷漠者)。

政治社會化與社會 政治體系「共識」(consensus)之維繫或獲致: 任何政治社會,都必須具有某種程度的「共識」,才能凝結為一,成為一個能追求共同目標的整體,藉政治社會化,來維繫「共識」,減少懷疑主義的影響力,被這些先進國家的當權者或精英份子視為不可忽視之事。

政治社會化與社會 新一代人認同的培養: 政治社會的存在,仰賴成員對它的認同,政治社會化在使新一代的成員對其產生認同感,此種認同感的培養是透過對象徵性符號(如國旗等)的情感,對基本價值與規範(如憲法中蘊含的價值等)之接受而達成的。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重視共識的培養與認同感的維持,也應顧及個人創新精神的維繫與批判能力的發展。

民族是何物 民族是文化共同體 民族是政治共同體 民族是結合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來界定的。就文化的角度而言,是指人民經由共同語言、宗教、歷史與傳統所連結而成的團體。然而,民族終究得透過共同分享的公民意識此一存在狀態來自我認定,傳統上的表現方式是渴望去獲致或維繫其國家地位。

文化民族主義與政治民族主義之區分 文化民族主義與政治民族主義可以明確地區分出來。 文化民族主義強調的是以民族為單一的歷史有機體,據此信念將民族改造成獨特的文明。 政治民族主義則是將民族界定成一個各別分立的政治社群,進而結合著主權與自決等理念。

民族主義 自由主義式民族主義 立基於普遍自決權的信念之上 保守主義式民族主義 珍惜民族的愛國主義能力,以傳遞社會凝聚與政治 團結。 擴張主義式民族主義 侵略與帝國征服的推動力 反殖民主義式民族主義 伴隨著民族解放鬥爭,並經常與社會發展相結合。

種族主義(Racialism racism) 指從生物學觀點,將人類區分明確種族,依此一觀念提出政治或社會結論,並據此形成信念或義理。 就政治的用語而言,種族主義被用來宣示種族隔離的訴求,乃至「血統」良莠的義理。

民族國家的未來 民族國家現在面臨諸多挑戰。民族國家遭受來自族群政治滋長所引發的離心壓力。就外部而言,面臨的挑戰來自於: 跨國組織日增的權力挑戰。 經濟與文化全球化的進展。 環境危機尋求解決的需要。

國家的黃昏 現代國家面臨著許多威脅,其中最主要的有: 基於經濟互賴方式與跨國組織所呈現出來的全球化。 將國家職責掏空而轉移至私有制度之方式的民營化。 緣於職責從中央轉移至地方或社區層級方式的地方化。

世界主義(Cosmospolitanism) 字義上-四海皆兄弟或「世界國家」。 通常用來指稱更為溫和的目標,例如建立民族間的和平與和諧,以增進彼此的瞭解、容忍和互賴。 學理上主張各團體間進行自由貿易,藉此促成國際的瞭解以及經濟的互賴,最終將消弭戰爭。 許多超國家組織提倡世界主義,其目標是促進各民族之間的合作,以消除民族國家的藩籬。

愛國主義(Patriotism) 是一種對自身民族的情感、心理依附。 提供某種情緒基礎,因此,愛國主義支撐了所有類型的民族主義。 就政治的自主性而言,一旦缺少最低程度的國家忠誠或民主意識時,民族團體的需求就難以獲致。

政治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係源自於國家機關與市場二者之同時存在,及二者之間存在互動關係所致。 如果沒有國家機關,市場力量與相對價格機能,將透過個人追求自利的形式,來決定經濟活動之結果,這是一個純屬經濟學的世界。

政治經濟學 如果沒有市場,則國家將根據其政治與社會目的,透過預算的形式,對可用與稀少的經濟資源加以分配,這是一個純屬政治學者的世界。 然而,事實上,國家機關與市場從來未曾獨立存在過,而二者之相對力量也會因時因地而異。

國家機關的經濟角色 提供經濟之基本設施-市場之存在並非自然現象,它有賴政府提供基本的機構、規則與安排,俾使資本主義經濟體系能完善運作。例如關於財產權之定義與保護、契約之執行、提供標準貨幣、建立單一度量衡、建立破產程序、保護專利與智慧財產權,甚至透過法律維護秩序,均對市場之完善運作具有重大影響。

國家機關的經濟角色 提供集體財與服務-如國防、道路、橋樑、港口、防洪設施與交通管制等等。這些財貨對於現代社會與經濟體系之福祉至為重要。此外,政府關於商品之標準所作的規定,也會影響市場之生產效率。

國家機關的經濟角色 解決與調解團體衝突-當經濟愈趨複雜時,人與人之間以及團體與團體之間的衝突也會隨之增加,甚至會變得更嚴重,如勞資、借貸、或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衝突。是以政府必須採取有效行動來規範團體間之關係,仲裁衝突雙方之差異,或均化團體之力量。

國家機關的經濟角色 維持競爭-就資本主義經濟體系而言,競爭係其存在之主要前提之一,而且也世代替政府規範的一種管制企業的形式。然而問題是,經濟競爭本身是無法自我維持的。無限制的競爭可能導致競爭被摧毀。這是為何需要透過制定反托拉斯政策或法案,來維持市場中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