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 痛 控 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张晓乐 2007.06.05.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解热镇痛抗炎药 药理学教研室 张 峰. 镇痛解热抗炎 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 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肾上腺皮质激素 (甾体类抗炎药) 抗炎药.
Advertisement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 [ 药理作用 ] 1. 中枢兴奋作用 消除瞌睡 减轻疲劳 改善思维 (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大剂量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1 麻醉药品临床使用培训. 2 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 A 30 ~ 50 % B 40 ~ 60 % C 60 ~ 80 % D 70 ~ 90 %
以非甾体抗炎药示例 (BNF).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 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效应的药物, 由于它具有类似甾体类(皮质激素)药物 的抗炎效应,故称为非甾体抗炎药 它们的共同效应为解热、镇痛和抗炎。 它们的共同的作用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
癌痛的药物治疗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药剂科 王怀冲. 麻醉药品管理部分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相关法规 行政规章行政规章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 卫医发【 2002 】 24 号 2002 年 1 月 21 日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 卫生部 卫医发【 2005.
刘端祺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助理、副秘书长 北京抗癌协会常委 北京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概念 二、作用机理 三、药物的分类及代表性药物.
解热镇痛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正确使用药物.
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镇痛药 Analgesic Drugs 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张艳美.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麻醉性镇痛药 在癌痛及特殊人群中的合理应用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王玉栋.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二十章 解 热 镇 痛 抗 炎 药 antipyretic–analgesics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研究进展
Antipyretic,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疼痛 1、定义。 2、发生机制。 3、原因。 4、影响疼痛的因素。 5、 疼痛患者的护理。.
复 习 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机制?.
102均質化 職涯發展說明會 藝術群-科簡介 青年高中 實習主任 洪志耀.
癌症疼痛的规范化治疗 云南省肿瘤医院 肿瘤化疗研究中心 沈丽达.
按開憂鬱症的結 ---穴位玄機妙用 溫嬪容 醫師.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面試甄試準備要領 魯真 中興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
癌性疼痛及其规范化治疗 徐 萌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药剂科 鲍玉洁.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发热与退烧药 第五制作小组.
骨关节炎保健与治疗.
第十五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镇咳药.
张奉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院 风湿免疫科
大学英语教学在学分制教学的比重 类别 文科 理科 大学英语 《课程要求》 总学时 周学时 总学分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NCCN癌痛治疗指南解读.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傷 仲 永 王安石 S 孫子潔.
垃圾食品與肥胖的關係 敏盛綜合醫院 陳美月 營養師.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十五章 疼痛患者的护理 对于疼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切身体验,.
癌痛治疗的常见误区 湖北省抗癌协会 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 2008年.
WHO三阶梯止痛原则 与常用阿片类药物.
消化功能调节药.
病人的护理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病人的护理.
糖尿病流行病学.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疼痛的药物治疗 红旗医院麻醉科 王建民. 疼痛的药物治疗 红旗医院麻醉科 王建民 疼痛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时疼痛治疗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常用的疼痛治疗药物有: 麻醉性镇痛药、非麻醉性镇痛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及神经安定药、糖皮质激素类药、局部麻醉药以及其他药物。
第二十一章 镇 痛 药 analgesics.
甲状腺激素.
围手术期的基本药物治疗 郧西县人民医院消化、血液内科 陈伦虎.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第16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簡易水土保持申報書」 內容及送審流程之探討
解热镇痛药兼有抗炎作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兼有镇痛和解热作用。少数药物如扑热息痛只有解热、镇痛作用,而无抗炎之作用。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105年教育部熱血老師翻轉學生「教育愛」座談會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疼 痛 控 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张晓乐 2007.06.05

疼痛的定义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 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并非简单的生理 应答;

疼痛的机理 疼痛是由痛觉感受器,传导神经和疼痛中枢共同参与完成的一种生理防御机制 痛觉感受器为游离的神经末梢 A-神经纤维有髓,传导速度快(35M/sec)定位明确 C纤维无髓,传导速度慢(0.5M/sec),定位模糊 机械损伤 温度变化 化学因素 A-纤维 释放降低痛阈物质PG、K+、5-HT缓激肽、组织胺等 皮肤 内脏 肌肉 骨 关节 C纤维 脊髓 丘脑 大脑 有害刺激 局部组织损伤 痛觉感受器 疼痛 中枢 新发的、尖刺样局限性疼痛 继发的、烧灼样酸痛

疼痛的分类-1 依疼痛持续时间分类 急性疼痛 慢性疼痛 短期存在,少于2个月 多起源于新近的躯体损伤,是损伤的直接作用如手术、创伤后疼痛等 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对患者有保护作用,提醒患者寻求医疗帮助 慢性疼痛 持续3个月或以上 多数与以往的损伤有关,但不仅是损伤本身的影响,还受许多其它的因素影响(心理、社会、经济等) 目前被认为是一种疾病

疼痛的分类-2 依疼痛发生部位分类 内脏性疼痛 躯体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钝性、绞榨样疼痛,定位不准确 定位明确,刀割样、针刺样疼痛 常见骨痛和软组织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自发的、烧灼样、触电样疼痛

“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人权” 2001年2月第二届亚太地区疼痛控制会议上学者提出

疼痛为第五大生命指征 2002年第十届国际疼痛大会上达成如下共识: 疼痛被列入五大生命指征: 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疼痛

疼痛控制日益受到重视 2000年美国第106次国会批准2000-2010年为“疼痛控制与研究的十年”(Decade of Pain Control and Research) 欧盟确定2000年为疼痛年(2000 Europe Against Pain) 国际疼痛学会从200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 2004年美国政府又批准每年的9月为“疼痛月”(Pain Month) 2004年加拿大国会批准2004年底在全国实施“国家疼痛宣传周”(National Pain Awareness Week) 2004年加拿大BritishColumbia省立法会也通过每年的11月为“疼痛月”(Pain Month) 中国目前对疼痛的研究尙缺乏明确的认识及足够的重视,医学界准备响应“世界疼痛日”倡议,决定将10月11日-17日定为“中国镇痛周”

WHO癌痛的三阶梯治疗原则

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按阶梯给药 口服给药 按时给药 个体化给药

按阶梯给药 选择镇痛药应从低级向高级顺序提高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不同程度的疼痛选择相对应阶梯的药物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不同程度的疼痛选择相对应阶梯的药物 第一阶梯代表药为阿斯匹林、扑热息痛 第二阶梯代表药为可待因,曲马多(奇曼丁100mg) 第一、二阶梯用药有“天花板效应” 以吗啡[美施康定(硫酸吗啡控释片)10mg,30mg]为代表的第三阶梯药物,无“天花板效应”

口服给药 是主要的、首选的无创给药途径 简单、经济、易于接受 稳定的血药浓度 与静脉注射同样有效 更易于调整剂量、更有自主性 不易成瘾、不易耐药 Portenoy RK: Compr Ther 1990; 16:60; Principles of Analgesic Use, ed 3. Skokie. III, APS, 1992, p 10: Rane A et al: Acta Anesthesiol Scand 1982: 74(suppl):102.

按时给药 即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如每隔12小时一次,无论给药当时病人是否发作疼痛 而不是按需给药 保证疼痛连续缓解

镇痛药的给药原则 PRN给药方案 持续预防疼痛疗法 过量 镇痛 疼痛 疼痛病人需要新的药量 时间 时间 疼痛发作,需要服止痛药 Tonessen TI: Control of Pain and Other Symptoms in Cancer Patients. New York, Hemisphere Publishing, 1990, p 51, adapted from Twycross, 1982.

个体化给药 对麻醉药品的敏感度个体间差异很大,所以阿片类药物并没有标准用量; 凡能使疼痛得到缓解并且副反应最低的剂量就是最佳剂量;

科学评估疼痛是规范化治疗的关键 癌痛评估内容 疼痛部位及范围 疼痛性质 疼痛程度 疼痛发作的相关因素 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疼痛治疗史

止痛药分类 止痛药大体可分三类。第一类为非甾体抗炎止痛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如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第二类是中枢性止痛药。以曲马多为代表,是人工合成的中枢性止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列为非麻醉性止痛药。曲马多的止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热止痛药要强,但又不及麻醉止痛药,其止痛效果为麻醉止痛药代表性药物———吗啡的1/10。主要用于中等程度的各种急性疼痛及手术后疼痛等。第三类是麻醉性止痛药。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这类药物止痛作用很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国家对这类药物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不能随便使用,主要用于晚期癌症病人。   除上述三类止痛药外,还有其他一些止痛药,如中药复方止痛药,肠痉挛腹部疼痛使用的山莨菪碱等。

止痛药物分类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作用机制:减少感觉伤害性刺激,达到止痛效果 疼痛刺激向神经传递 环氧化酶(-) (-) 花生四烯酸 前列腺素+白三烯 疼痛刺激向神经传递 阿片类药物 作用机制:与感觉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P物 质释放,阻断疼痛感觉传入大脑,达到止痛效果 (-) 环氧化酶(-) NSAIDs

NSAIDs 分类 NSAIDs 布洛芬 传统NSAIDs (非选择性NSAIDs) 水杨酸类 阿司匹林 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 非那西林 有机酸类 奈基烷酸 奈丁美酮 昔布类 塞来西布 吲哚类(酪酸) 消炎痛 舒林酸 昔康类 美洛昔康 丙酸、苯乙酸 奈普生 布洛芬 双氯芬酸 COX-2抑制剂 (选择性NSAIDs) 传统NSAIDs (非选择性NSAIDs)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非阿片类药物 NSAIDs为癌痛治疗基础用药; 解热、止痛及抗炎作用; 无耐药性和依赖性; 有剂量极限性(天花板效应); 如出现天花板效应,应改用或合用阿片类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 血液系统 胃肠道反应 对肾脏的影响 肝功能的影响 老年人-体内代谢能力下降,而致血药浓度上升 COX-2 抑制剂-可致肾功能损害及心肌缺血

阿片类药物分类 临床分类:强阿片药物,弱阿片药物 按对受体的作用分类 激动剂:吗啡(美施康定)、羟考酮(奥施康定)、芬太尼、哌替啶、可待因 部分激动剂:曲马多(奇曼丁) 拮抗剂:纳络酮

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 癌痛治疗基础用药 供选择种类多、剂型也多 无剂量极限性(无天花板效应) 剂量滴定个体差异明显 首选口服途径给药

阿片类药物使用的注意 基础用药与处理爆发痛用药结合使用; 剂量滴定要注意个体化,包括初始剂量的确定和滴定过程; 剂量滴定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最好3天内完成;

阿片类药物初始剂量滴定 即释吗啡滴定方案: 第一天:固定量=吗啡即释片5-10mg q4h 解救量= 吗啡即释片2.5-5mg q2-4h 第二天:总固定量=前日总固定量+前日总解救量 (总固定量分6次口服,即q4h)      解救量=当日总固定量的10% 依法逐日调整剂量至疼痛≤2,改用等效量控释吗啡

阿片类药物初始剂量滴定 控释吗啡滴定方案: 第一天:固定量=吗啡控释片10-30mg q12h 解救量=吗啡即释片2.5-5mg q2-4h 第二天:总固定量=前日总固定量+前日总解 救量(总固定量分2次口服,即q12h)      解救量=当日总固定量的10% 依法逐日调整剂量至疼痛≤2

阿片类药物剂量换算表 药物 口服 非胃肠给药 等效剂量 吗啡 30mg 10mg 非胃肠道:口服=1:3 可待因 200mg 130mg 非胃肠道:口服=1:1.2 吗啡:可待因=1:6.5(口服) 羟考酮 吗啡:羟考酮=1:0.5(口服) 芬太尼透皮贴剂 25g/h 芬太尼透皮贴剂g/h q72h剂量=1/2X口服吗啡mg/d剂量 10mg

辅助镇痛药物的使用 辅助用药: 辅助镇痛作用,适于三阶梯治疗任一阶梯 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用药量及不良反应 改善终末期癌症患者其他症状 显效多缓慢(除皮质醇类外) 缺乏统一用药标准

辅助镇痛药物类型 皮质类固醇:抗炎镇痛、增加食欲、减轻脑水肿 抗惊厥药: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 抗抑郁药:灼痛、麻木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改善睡眠 NMDA受体拮抗剂:提高吗啡疗效 抗心律失常药: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常见于用药初期或过量用药时; 不良反应发生及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大; 积极预防性治疗可减轻或避免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 防治不良反应是止痛药物治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 首先应排除可能引起类似临床症状的其他原因; 注重预防 恰当处理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从小剂量用起,规范剂量滴定方法 合用对症药物:如缓泻剂等 恰当处理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要及时发现处理;

便秘 最常见,一般不能形成耐受; 预防 治疗 多饮水、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适当活动; 预防性给予缓泻剂 评估便秘原因及程度 根据便秘程度选择缓泻药 必要时灌肠 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便秘的发生率很高,且不能逐渐耐受, 但是多数可以控制。 对于便秘强调预防为主,在决定长期应用强阿片药时,就应该 同时给予通便药预防便秘的发生,同时,注意多食纤维含量高的 食物、适当多饮水,可以活动的适当活动。 对于已经发生便秘的患者,首先要评估便秘的原因,是胃肠蠕 动减慢,还是直肠括约肌紧张度增加,及其严重程度,在此基 础上选择缓泻剂,必要时给予灌肠。

恶心、呕吐 原因 一般在用药后3-7天可以逐渐减轻和耐受; 预防及治疗 服阿片类药物初期,兴奋呕吐中枢所致; 可以同时予胃复安等口服3-5天以预防其发生; 轻度治疗 :胃复安、氯丙嗪等 重度治疗:恩丹西酮 等 恶心、呕吐是服用阿片类药物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原因是由于 服药初期,阿片类药物对呕吐中枢的兴奋性所致,对大多数 患者来说,一般在用药后3~7天内症状减轻至消失。 对一些敏感的病人,可以预防性地给予止吐剂。如:胃复安 3-7天。如果病人恶心呕吐严重,可以给予恩丹西酮等,对症处理。

过度镇静 表现:思睡、嗜睡 原因: 预防:初次用药剂量不宜过高,规范进行剂量调整 治疗:减少阿片类药用药剂量,或减低分次剂量, 长期的疼痛导致失眠,疼痛理想控制后的表现 若症状持续加重,警惕药物过量 预防:初次用药剂量不宜过高,规范进行剂量调整 治疗:减少阿片类药用药剂量,或减低分次剂量, 增加给药次数,或换用其他止痛药,或改变 用药途径 必要时给予兴奋剂:咖啡因100-200mg口服 Q6h 过度镇静一般有思睡、嗜睡等过度镇静的症状, 其原因:一方面是长期的疼痛折磨导致失眠,疼痛理想控制后的表 现,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则应警惕药物过量。 预防的方法:初次用量不宜过高,进行规范的剂量调整。 一旦出现的治疗方法:减少阿片类药用药剂量,或减低分次剂量 增加给药次数,或换用其他止痛药。同时可以加用中枢兴奋剂 ,如:咖啡因等。

尿潴留 发生率低于5% 预防: 处理方法: 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定时排尿 诱导自行排尿:流水诱导、会阴部冲灌热水、膀胱区轻按摩 一次性导尿:后嘱定时排尿 尿潴留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从小剂量用起,逐步增加剂量; 养成定期排尿的良好习惯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生, 可以采取流水诱导等非药物措施来治疗,如果仍不能解决, 可以一次性导尿,然后嘱定时排尿。 如果原发病已导致尿潴留,就不要选择阿片类药物镇痛。

呼吸抑制 一般口服阿片药很少发生 口服給药,必要时可洗胃 解救治疗 建立通畅呼吸道,辅助或控制通气 呼吸复苏 使用阿片拮抗剂 纳络酮0.4mg+NS10ml IV慢(呼吸次数:≦8次/分) 呼吸抑制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一般是可以得到耐受的,极为 严重的可以洗胃。医生需要保证呼吸道通畅,有时可以进行机械 辅助呼吸。因为纳络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因此用络酮0.4mg加 生理盐水10毫升静脉注射,要求慢推。

耐药性 定义:反复使用药物后,药效下降,作用时间缩短,此时,需逐渐增加剂量或缩短给药时间,才能维持其治疗效果; 耐受性是阿片类药物的正常药理学现象,不影响药物的继续使用;

躯体依赖 躯体依赖是一种生理状态的改变, 表现为用药一段时间后,突然停用 阿片药后出现的一系列戒断症状; 很容易通过逐渐减少剂量来避免戒 断症状; 身体依赖和耐药性并不妨碍医生有 效地使用强阿片类药物;

心理依赖(成瘾) 大量国内外临床实践表明:癌症病人镇痛使 用阿片药,成瘾者极其罕见; 其特征是持续地、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 物,目的不是为了镇痛,而是为了达到“欣快 感”,这种对药物的渴求行为导致药物的滥用; 对心理依赖(成瘾)的过于担心,是导致医护人员未 合理使用阿片药物的重要原因; 大量国内外临床实践表明:癌症病人镇痛使 用阿片药,成瘾者极其罕见; WHO 1996,luturrist 1989

WHO、EAPC推荐 口服是癌痛治疗的最佳选择 能口服的患者尽量选择口服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社区的应用 骨关节炎是社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上海某社区骨关节炎发病率13% 北京某社区骨关节炎发病率38.7% 6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高达78.5% 骨关节炎反复发作时,需要使用止痛类药物缓解症状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社区应用广泛,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普遍认可 Source: 《骨关节炎治疗新进展》,邱贵兴,杨庆铭

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使用广泛、疗效确切,用于一般常见的疼痛,不具有成瘾性。 目前非甾体抗炎止痛药是全球使用最多的 药物种类之一。 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使用广泛、疗效确切,用于一般常见的疼痛,不具有成瘾性。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目前非甾体抗炎止痛药是全球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之一,全世界大约每天有3000万人在使用。 随着使用的增多,这类药物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临床上报告的不良反应,大多是这一类止痛药造成的。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药物作用机理 优点 抑制COX-1和COX-2 同功酶,从而抑制 前列腺素生成1 抗炎、止痛1 药物作用机理 优点 抑制COX-1和COX-2 同功酶,从而抑制 前列腺素生成1 抗炎、止痛1 具有非麻醉品安全性1 有效减轻运动疼痛1 多方面起效1 1Power I et al. Surg Clin North Am. 1999;79(2):275-295. 2Atcheson R et al. Manage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Pain. 1998:23-50.

骨关节炎治疗金字塔模式 手术 处方 NSAIDs 非处方 NSAIDs 对乙酰氨基酚 患者的教育 减肥 锻练 理疗 减肥 锻练 理疗 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院推出骨关节炎治疗的金字塔方案。药物治疗是骨关节炎的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如果人们重视相关的健康教育,它对于减轻疼痛、减少看病次数、提高生活质量、维持关节功能有着较好的效果,药物并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通过患者改变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物理治疗、减轻体重,增强肌肉力量,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症状、延缓关节的退变。在休息或日常活动时出现疼痛时使用消炎镇痛药有助于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各种治疗方法无效、患者休息及夜间持续性疼痛并有严重的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者应考虑行关节置换治疗。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张晓乐 xiaolezhang@126.com 010 62017691-8518,13910969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