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传播的结构模式与功能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邓相超
第一节 传播的结构模式 一、什么是结构? 所谓结构,即构成一个事物整体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节 传播的结构模式 一、什么是结构? 所谓结构,即构成一个事物整体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这一概念源于哲学的“结构主义”和社会学领域的“结构功能主义”。 ——其主旨是,万事万物均具有一定的结构。
二、什么是模式 所谓模式,是一种再现现实的具有理论性的简化形式。
——“理论”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概括; ——“模式”则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方法。 ——模式的作用:为清楚地说明各种理论而提供的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
——模式方法是深入研究传播的有效方法之一。 模式方法是通过科学的抽象,把传播的全过程分解为若干组成要素,然后分别研究各个组成要素在传播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并用最简要的方式描述出来 。
三、传播模式 (一)线性模式 1.拉斯韦尔模式 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构造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传播过程的"5w"模式,即:
谁(Who),说了什么( 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 ,对谁(To Whom ),取得了什么效果( With What Effect)。
图解该模式(图1)
2.申农-韦弗传播模式 1949年,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及同事韦弗在研究信息流通过程时,提出了通信的数学原理。他们研究的是技术科学中通信的信息传送问题,本来是一个与社会系统无关的纯技术模式,但该理论在传播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有关传播模式与理论的发展,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和启迪作用。(如图)
(图2)
线性传播模式的缺陷: ——单向,缺乏反馈; ——静态,忽视互动。
3.格伯纳的传播总模式 传播总模式由美国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提出,其目的是要探索一种在多数情况下都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模式。该模式能够依具体情况的不同而以不同的形式对千变万化的传播现象进行描述。
格伯纳模式有不同的图示。而他的文字模式则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其图解模式的构造: ①某人②对某事有所感知③然后作出相应的反应④在某种状况下⑤通过一定的途径或借助于某种工具⑥获取某些可资利用的材料⑦采取某种形式⑧在一定的环境和背景中⑨传达某些内容⑩得到某种效果。
该模式的优点是适用广泛。它既可以描述人的传播过程,也能够描述机器如电脑的传播过程或人与机器的混合传播。依照这一模式,整个传播过程中所有的信息都始终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可见人类传播是具有开放性的系统,而传播也是对纷繁复杂的事件、信息加以选择和传送的选择性的、多变的过程。
该模式只是对单向线性模式的改进,仍然缺乏对传播活动中反馈和双向性的描述,这是其不足之处。
(二)控制论传播模式 1.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人际传播) 循环模式是施拉姆在奥斯古德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了这个新的过程模式。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对以前单向直线模式是一个突破。
奥古斯德—施拉姆循环模式
对单向直线模式的突破: 其一,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 其二,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 ▲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其缺点是: 第一,未能区分传受双方的地位差别,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传授双方的地位很少是完全平等的; 第二,这个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体现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对大众传播过程却不能适用。
施拉姆认为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2.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施拉姆认为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 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 ●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没有重视干扰(噪音)要素的研究。
(三)系统论传播模式 1、赖利夫妇模式 美国社会学家赖利夫妇于1959年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大众传播是各种系统中的一个系统。把传播过程放到整个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确实是赖利夫妇的一大创举。
将传播过程看作是庞杂的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对传播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进行了考察。他们的这种模式将大众传播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莱莉夫妇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观点是,传播过程是处于社会系统中并受其影响的一个子系统,所有的传播过程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的活动。传播系统既与社会中其它系统相联系,又具有自身相对的独立性。
——从这样的角度看来,传播过程中传授双方都是具有人内传播的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之间相互影响,构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又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从属于各自的群体,这样,群体系统之间又形成群体传播;而个体、群体又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总是在社会中运行,因而又与总的社会系统有着互动关系。
赖利夫妇这一模式的提出意义极为深远: 微观——>宏观 这一模式开启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新面貌。
第二节 传播的功能和层次 关于传播的功能有“二功能说”、“三功能说”、“四功能说”等。 ●娱乐性传播——消遣性——代表人物:W•斯蒂芬森。 第二节 传播的功能和层次 关于传播的功能有“二功能说”、“三功能说”、“四功能说”等。 1.二功能说 ●实用性传播——工具性——代表人物:E•托尔曼; ●娱乐性传播——消遣性——代表人物:W•斯蒂芬森。
2.传播功能的三个层次 工具性 消遣性 个人层次 组织层次 社会层次 了解环境,学习规范和知识 调剂身心 为决策提供依据,协调组织成员 调剂组织成员情绪 社会层次 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各部分,传递社会遗产。 提供娱乐
3.三功能说(见拉斯韦尔) 4.四功能说 (见拉斯韦尔)
●功能的双向性和相对性 ——双向性:上述功能均表现为单向性,而实际状况使大多数传播及其功能都是双向性的; ——相对性:实际在传播中,“工具性”和“消遣性”往往重合在一起,很难截然分开。
5.三功能说:负功能研究 拉扎斯菲尔德和R•默顿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一文中提出: (1)授予地位——无论个人、组织、时间,一旦上“报”或登“台”,即名扬天下;
如易中天、李宇春
(2)促进社会规范的实行——凡违背社会规范,且坚持不改的“越轨”行为,一旦被媒体曝光,就会迅速有效的得到制止;
(3)麻醉精神——浪费时间,耗费精力,难以深思,沉湎网络。
6.“两个环境”理论 W•李普曼《舆论学》人们生活在两个环境里: ——现实环境: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亦即“直接环境”; ——虚拟环境:需要通过他人,才能间接体验的环境,亦即“间接环境”。
▲李普曼说:“我们的认识是何等的间接!” “我们大家都直接接触消息,而不是接触我们看不到的外界环境。”
▲W•托马斯:“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 ▲默顿:如果人根据对状况的错误理解开展行动,结果就可使这一错误理解成为现实。
●作为受众该怎么办? 其一,不可轻信大众媒介的信息,要认识到它是一种“虚拟环境”; 其二,尽可能多接触各种媒介。在比较、鉴别、思考中,迫近事实的真相。
何谓结构主义?广泛来说,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一种发展迅速但争议不断的一种运动或称风潮,企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结构)被表达出来。根据结构理论,一个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现造是透过作为表意系统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结构主义在1960年代崛起,在1980年代便失去风采。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社会科学中的功能主义有着长期的历史。A▪孔德和H ▪斯宾塞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论述。迪尔凯姆、A ▪ R ▪拉德克利夫-布朗和B ▪ K ▪马林诺夫斯基对功能主义也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现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是在以往的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齐鲁晚报»: 视点:人大代表委员看望网瘾小伙(1) 省人大代表高民勤(右后)、省政协委员邓相超(左二)与刘蒙的母亲(右前)一同看望刘蒙。
2007年2月12日,省人大代表高民勤、省政协委员邓相超到济南的几家网吧进行调研,并看望了曾经报道的网瘾小伙刘蒙(化名),还赶到山东新闻大厦,与济南市文化局、“两会博客”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