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识别、处理和预防.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高血壓中醫保健 高血壓中醫保健 什麼叫血壓? 血壓就是血管裡的壓力,就像水管裡有水 壓一樣 …… 血壓就是血管裡的壓力,就像水管裡有水 壓一樣 …… 血壓就像股價,會上下震盪,偶有波動 血壓就像股價,會上下震盪,偶有波動 – 睡覺平靜時︰低一點 – 運動、走路、生氣時︰高一點 – 天氣冷︰高一點.
Advertisements

第三节、内分泌系统中 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1 、人体内分泌腺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特殊物质 。 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作用于特 定的器官(靶器官或靶细胞)。激素 是微量的,但生理作用却很大。
柴胡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 湖南省湘乡市邓志强中医内科诊所 邓志强. 柴胡体质: 是柴胡证及柴胡类方证出现频度比较高的体质类 型。由于柴胡类方证比较复杂,患者的主诉繁多, 体质类型的辨别能够较快的抓住疾病的本质。 外观特征: 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暗黄,或青白色,缺乏 光泽,精神抑郁或紧张,皮肤比较干燥,肌肉比.
1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哪些呢?  急性感染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 乳酸性酸中毒  低血糖.
12.7 脂肪食物與健康 我的膽固醇偏高, 不宜吃這些快餐食 物啊! 爺爺,我想集齊 這套玩具啊!不 如進去吃吧! 為甚麼膽固醇偏高的人 不宜吃過多快餐食物?
油脂水解主要成份為脂肪酸,在自然 界脂肪酸其碳數多為偶數且以直鏈結 構存在 脂肪酸有三種 (1) 飽和脂肪酸 (2)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對人體健康需求 (1) 必需脂肪酸 (2) 非必需脂肪酸 1. 油脂功能與成分.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 演讲者:郭婷婷. 内容提要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饮食的目的 糖尿病饮食 发生低血糖如何急救 血糖的正常值.
糖尿病健康教育 主讲人 : 李 杰 ( 副主任医师 ) 朔 里 镇 卫 生 院朔 里 镇 卫 生 院.
运动与生命 阳光、空气、水和体育 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 泉 有氧运动在美国 高血压发病率下降 30 %以上 高血压发病率下降 30 %以上 心梗死亡率下降 37 % 心梗死亡率下降 37 % 脑卒中死亡率下降 50 % 脑卒中死亡率下降 50 % 人均寿命延长了 6 年 人均寿命延长了 6 年.
糖尿病自我管理. 思考题 1. 糖尿病病人饭吃得越少越好吗? 2. 糖尿病病人到最后一定会出现并发症吗? 3. 瓜子花生等可以多吃吗? 4. 在家测血糖应测什么时候的血糖? 5. 没有不舒服就表示血糖控制得很好吗?
护理病历 题目: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实习护士 梁佩霞 病历指导教师 石姝梅老师 专业负责人 胡宪法老师 实习医院 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常见的内科疾病 科大医院 陆建芹. 提纲 肺炎球菌肺炎 病毒性心肌炎 高血压病 糖尿病 复习题 肺炎球菌肺炎 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寄生 虫等感染及其它有害物质所导致的肺实质性 炎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其中 以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最为常见,这种肺炎 称之为肺炎球菌肺炎。
高血压的自我保健 衢州市中医院 呼吸内科 王水有. 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 产生的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说的血压是 指动脉压。 影响血压的因素既动脉血压调节系统,主 要通过增减血容量,或扩宿血管,或两者 兼有之。当心脏加强收缩射血时,动脉内 的压力最高,此时压力称为收缩压,也称.
急性酒精中毒患 者的护理. 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 再来一杯 二锅头 ! 急性酒精中毒 案例 16-4  张泽举, 48 岁,患有高血压病 3 年,嗜烟酒 20 余年。因参加宴席饮高度白酒约 300ml ,呕吐 胃内容物 4 ~ 5 次,昏迷 0 . 5h 急诊人院。人院查 体: T37.
糖尿病患者生活常识. 本次课程可以学到哪些知识? 糖尿病患者旅行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驾驶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如何应酬 糖尿病患者生病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如何应对常见的心理问题 糖尿病患者的其它生活小常识 22.
疾病离我们有多远? 张晓林. 我们的健康出了什么问题? 高科技、高收入带来了什么? “ 五高现象 ” 长寿命、老龄化催生着什么? 健康维护 快节奏、快经济发达影响着什么? 心理健康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体重、高尿酸 生活指导、健康咨询、康复训练、有效防护 适应生活工作的节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恰当.
脑血管病的防治. 概 念  脑血管疾病 — 是各种原因使脑血管发生病 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 脑血管病发病率  HE 等对中国 名 40 岁以上成人队列 的死亡原因和可控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显示, 脑血管病位居主要死亡原因的第三位。
泌尿系统与肾脏疾病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 泌尿系统疾病概述 肾和输尿管结石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附睾炎及睾丸炎 膀胱炎及肾盂炎 肾病综合征 各种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损伤 终末期肾脏病.
劉雪婷醫生 ( 瑪嘉烈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 ) 愛心護心齊關心 護心之道, 在乎了解 …. 心臟血管疾病 危險因素 預防方法.
莊曜聰 醫師 高血壓與高血脂. 92 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及每日死亡人數 NO.2 腦血管疾病 ( 每 42 分 22 秒有 1 人死亡 ) 34 人 / 日 NO.3 心臟疾病 ( 每 44 分 36 秒有 1 人死亡 ) 32 人 / 日 NO.4 糖尿病 ( 每 52 分 30 秒有 1 人死亡.
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 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 杨金奎 慢病管理与社区糖尿病防治. 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
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 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 杨金奎 社区糖尿病防治指南及一体化管理. 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 第一部分 社区糖尿病的预防 第二部分 社区糖尿病的检出 第三部分 社区糖尿病的评估与治疗 第四部分 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
現代殺手心血管疾病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 何一成 陽明大學醫學士 陽明大學傳統醫學碩士
围手术期处理 一附院 李章红. 严于术前 慎于术中 善于术后 严于术前 慎于术中 善于术后 概念 一般指入院后准备手术及手术后基本 恢复的一段时间,根据手术大小,时间长 短不一。 概念 一般指入院后准备手术及手术后基本 恢复的一段时间,根据手术大小,时间长 短不一。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
糖尿病 小知识. 什么是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 特征的代谢紊乱。空腹( ≥8 小时无进食) 血糖 ≥7.0mmol/L 为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 特征的代谢紊乱。空腹( ≥8 小时无进食) 血糖 ≥7.0mmol/L 为糖尿病。
40 多岁的王先生, 最近一年来, 开车 时偶尔会有一点点胸闷、背痛的 感觉, 他以为自己应该是工作太累 了, 且往往休息一下就没事, 所以并 不以为意。有一次从林口开车返 回台北, 在山路上, 突然觉得胸口疼 痛不已, 还好车内刚好有顺路搭他 便车的同事, 立刻将他送到医院, 照 心电图发现心脏缺氧,
糖尿病教育系列讲座(五) 糖尿病相关的检查 及生存技巧掌握.
常见病及多发病讲座 大连市体检中心 张文洁.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警惕无声的杀手 三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蒲 金 海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深圳市中医院 治未病中心主任 汪栋材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 (Hypertension) 汪道文 学时数:2学时.
心血管病常见用药误区(1) —盲目给药、主次不清
心血管系疾病 李世骐教授主讲.
课前小视频——珠江路地铁站名称来源?.
原发性高血压.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原发性高血压 内科 罗兴莲.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 时大夫.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临床实验 控制 Nathan Wong 翻译:郑威扬 校对人1:李丽莎 校对人2:王望.
第十四章 若干疾病与运动.
脑卒中的预防 汉中市疾病预防疾控中心 慢性病防制科
中 风 黄冈市三医院 孙卫军.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老年科 余良甫.
認識反式脂肪酸 資訊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認識反式脂肪酸 資訊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缺血性卒中的防治 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
认识糖尿病.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复旦大学校医院防保科 张一梅 健康院系行.
毛季萍,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1993年赴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研修1年。曾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和中华糖尿病学会足病学组委员。 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从事内科学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培养研究生11名。曾参与国家“九五”攻关重大疾病防治研究项目,完成省卫生厅、省科技厅科研课题4项,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在.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 黄绍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高血脂与心血管病的防控 宜兴市疾控中心 健 康 教 育 所 周 茜.
《实用药物学基础》课程单元设计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 刘艳玲.
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北京市心血管疾病防治办公室 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考核指标 (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 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高运生.
糖尿病的综合防治 健 康 大 课 堂.
鄉村型社區中風衛生教育介入模式建置與評估 演講者:慈愛綜合醫院 蔡松彥 院長
脑血栓的前兆与预防.
病例标题:糖尿病病例讨论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大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 提供人:童医生| 来源:宝丰县中医院| 时间:
晕 厥 ( 昏 厥 ) 赵永辉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你达标了吗? 您在医院看病时可能会听到医生说“血糖达标”这个词,什么是血糖达标?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陈宽林 2017/3/20.
如何預防膽固醇 從 專 業 醫 療 到 無 限 關 懷 ! ●何謂膽固醇? ●膽固醇的參考值 膽固醇可分二種,LDL(低密度脂蛋白膽
防治高血脂 鸽子.
冠心病的预防保健 知识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 刘华主任医师.
心血管病常见用药误区 (3) —用药配伍不当,治疗效率低下
一例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治疗.
高血压病的诊治  .
运动与健康.
高血压 田野.
√ √ 习题 1.下列情况引起负误差,且为系统误差的是: (1)砝码锈蚀; (2)滴定过程中从锥形瓶中溅出少量试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识别、处理和预防

本次课程可以学到哪些知识? 糖尿病有哪些慢性并发症 如何识别、处理和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肾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

糖尿病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进展性疾病 2017/2/28 糖尿病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进展性疾病 慢性高血糖可以导致各种脏器,尤其是眼、肾、神经及心脑血管的损害、功能不全和衰竭 徐曼音主编.糖尿病学(第2版).上海科技出版社,2010年5月;第12页.

糖尿病有哪些慢性并发症和伴发病? 心脑血管疾病 肾脏病变 视网膜病变 神经病变 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第37-46页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早期有哪些表现? 静息状态下心率加快,通常>90次/分 体位性低血压:一般在起床和下蹲时出现头晕、黑蒙,甚至晕厥 2017/2/28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早期有哪些表现? 静息状态下心率加快,通常>90次/分 体位性低血压:一般在起床和下蹲时出现头晕、黑蒙,甚至晕厥 不稳定性心绞痛 胸闷、胸痛 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155-157页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早期有哪些表现? 单眼或双眼短暂性发黑或视物模糊 视物模糊、复视或伴有眩晕 活动受限或伴有肢体无力 说话口齿不清楚 突然跌倒,或伴有短时意识丧失 眩晕 肢体麻木 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155-157页

如何处理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降压:首选ACEI或ARB类降压药 调脂:使用他汀类调脂药 抗凝:遵医嘱小剂量阿司匹林长期治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第29-32页

怎样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科学饮食 合理运动

怎样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 血糖控制目标值 2. 控制高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0% 空腹血糖 3.9~7.2mmol/L 非空腹血糖 ≤10.0mmol/L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第15页

怎样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3. 血压、血脂达标 控制高血压 纠正血脂紊乱 2017/2/28 一般控制在140/80mmHg以下 血脂指标 控制目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男性 >1.0mmol/L 女性 >1.3mmol/L 甘油三酯 <1.7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未合并冠心病 <2.6mmol/L 合并冠心病 <2.07mmol/L 根据新指南血压控制在140/80,即可。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第15页

怎样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4. 定期监测 定期测量体重、腰围、血糖、血压、血脂、心电图

怎样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5. 保持情绪稳定 调整心态,保持乐观、豁达、开朗的情绪 烦躁易怒或悲观厌世,可以导致血糖的升高,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我国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病率已达到34.7% 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时发生 肾脏损害逐渐加重可以引起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肾脏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肾功能衰竭 肾脏损害加重: 大量的蛋白尿 肾脏早期损害: 微量的蛋白尿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第37-38页.

如何早期识别糖尿病肾病? 晨起眼睑、颜面部浮肿 食欲减退 乏力 记忆力下降

如何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蛋白测定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手段 其他检查项目如尿常规、β2-微球蛋白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 肾功能等也应该定期检查 并注意测量血压、进行眼底相关检查

如何预防及处理糖尿病肾病? 改变生活方式 低蛋白饮食(选择优质蛋白) 控制血糖 控制血压 纠正血脂紊乱 减少蛋白尿 透析治疗和肾移植 2017/2/28 如何预防及处理糖尿病肾病? 改变生活方式 低蛋白饮食(选择优质蛋白) 控制血糖 控制血压 纠正血脂紊乱 减少蛋白尿 透析治疗和肾移植 还是低蛋白容易解释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第37-38页

糖尿病合并眼部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青光眼 白内障 视网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第38页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毛细血管发生增生和血管瘤形成 每年有5%~1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视网膜病变 视力减退直至失明 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视物模糊, 视力减退 双眼视野缩小 失明 眼前黑影, 眼底黄斑受损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第39页

如何早期识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早期一般没有症状,常常忽略 视力下降 复视 眼前有黑色的物体漂浮感 眼部胀痛,阅读障碍

如何处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控制血糖:对早期患者有促进逆转作用 药物治疗:减缓病变发展速度 激光治疗:保存视力和防止失明的有效手段 手术治疗:不适合激光治疗时尽早与眼科医生联系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201页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 每年一次到医院进行眼底检查 控制好血糖、血压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高糖高脂饮食等) 运动时避免跳水、举重等活动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 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视疲劳 眼底检查的项目 每日看电视、用电脑不超过8小时 经常眨眼 视力检查 眼底检查 眼底荧光造影 眼压测量

如何识别糖尿病神经病变? 四肢末端对称性麻木、刺痛、烧灼感及感觉异常 皮肤色泽黯淡,汗毛稀少,皮温较低或泌汗异常 痛温觉、振动觉减退或缺失 肌肉无力,萎缩 腹胀(上腹饱胀感)、便秘及腹泻 排尿障碍、尿潴留、尿失禁 性欲减退、阳痿、月经紊乱 休息时心率增快,体位性低血压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201页

如何处理糖尿病神经病变? 早期的神经病变具有可逆性,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早期严格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关键 使用药物进行神经修复、抗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环等 对于症状比较严重者增加对症治疗 大夫,手麻 是怎么回事? 注意血糖控制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207-208页

如何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 良好地控制血糖、纠正血脂异常、控制高血压 诊断糖尿病后,至少每年1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查 病程较长或合并眼底病变、肾病等,应每隔3~6个月进行复查 已经罹患周围神经病变者,做好足部的护理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208页

如何识别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表现为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常伴冠状动脉疾病和脑血管疾病 早期表现有: 间歇性跛行 静息痛 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 足部苍白 足趾冰凉、皮肤温度低 与体位有关的皮肤呈暗红色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209页

如何处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间歇性跛行者鼓励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吸烟者必须戒烟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209-210页

如何预防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控制高血压 纠正血脂异常 应用阿司匹林治疗 戒烟 限制酒精摄入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209页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主要由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引起 严重者可以导致截肢,其风险是非糖尿病者的40倍 糖尿病足的识别在于对高危因素的识别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第44-46页

如何识别引起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 以往有过足溃疡或截肢的病史 下肢的麻木、刺痛或疼痛,尤其是夜间疼痛 间歇性跛行、静息痛 皮肤暗红、温度降低、水肿、趾甲异常、溃疡等 骨或关节畸形 鞋袜不合适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210页

如何处理糖尿病足? 内科治疗: 外科治疗: 控制高血糖,改善微循环 改善神经功能 抗感染、局部清创、高压氧等治疗 创面的局部处理 介入治疗:血管再通 必要时需截肢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第44-46页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定期到医院检查,排除糖尿病足病的潜在危险 向医生详细询问危险因素,充分认识潜在危险 认真学习糖尿病足的防护知识,并让家人也一同学习,帮助自己更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穿合适的鞋袜 努力改正引起糖尿病足病的不良习惯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21页

预防并发症 享受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