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第35封信 獨立宣言 龍應台
第一課 第35封信 獨立宣言 題 解 結構圖表 作者介紹 字詞辨正 內容注釋 修辭小舖 品評鑑賞 國學常識 問題討論 仿作練習
題 解 本文選自《親愛的安德烈》,旨在揭示兒子從少年轉變成大人尋求獨立時,作者所受到的衝擊與調適。
題 解 「獨立宣言」原指英屬北美殖民地在獨立運動中,由傑弗遜、富蘭克林等五人起草,於西元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發布的宣言。本文以此為標題,表現一個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母親,面對接受德國文化洗禮的兒子所作的宣示時,心中的震撼與衝擊。作者在這份親子關係背後,發掘出嚴肅而沉重的文化差異。經過反省與沉澱後,決定接納兒子的心聲並調整自己的作法。
題 解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集結龍應台和長子安德烈的三十六封電子家書,藉由母子的書信往來,搭起跨世代、跨文化的對話,是一本親子共同成長的筆記。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介紹 龍應台離開歐洲回臺工作時,安德烈才十四歲。而當她結束臺北市政府的工作,安德烈已經是一百八十四公分高、有駕照、可以進出酒吧的十八歲高校學生了。於是龍應台決定要好好的認識成熟的安德烈,他們母子倆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寫一個專欄。寫作的過程,非常辛苦,安德烈不認識中文,所以他們每一篇文章都要經過這幾道程序: 參考影片:親愛的安德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3sF2XgApOo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介紹 1.安德烈與龍應台互以英文通信。 2.龍應台將安德烈的信翻譯成中文。 3.龍應台用英文寫回信,傳給安德烈看,以便他做答。 4.龍應台將自己的英文信重新用中文寫一遍――只能重 寫,不能翻譯,翻譯便壞。 在這多道程序裡,他們母子有很多的討論和辯論。龍應台常批評安德烈的文風草率,「不夠具體」,安德烈則常不耐母親吹毛求疵。安德烈把寫作當「玩」,龍應台把寫作當「事」。二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也出現對比: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認真;龍應台有八分的認真,二分的知性懷疑。
作 者 龍應台 高雄縣(今高雄市)人。 生於民國四十一年。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
作 者 龍應台曾任臺北市文化局局長,亦擔任香港大學教授。目前現任文化部部長。 (民國101年5月20日就任第一任文化部部長) 龍應台早期作品文字辛辣,所著《野火集》,針砭社會弊端,風靡全臺,影響層面甚廣。近期文風趨向內斂,除繼續關懷民族文化議題,還書寫一系列關心女性和親子問題的文章,展現出柔軟而感性的寫作風格。著有《親愛的安德烈》、《目送》、《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等。
野火集 民國七十三、四年間,龍應台在沙士飲料事件(知名品牌沙士遭爆含致癌物)發生的時候,聽到一位民意代表在電視上說「應該照顧生意人」,反而置大眾的健康於不顧,於是她在氣憤下,以一篇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投遞到中國時報,引起讀者及評論界的熱烈迴響,並由此延伸為每週固定出刊的專欄。
野火旋風 野」取不受拘束之意,「火」取熱烈之意。龍應台希望自己的批評不受傳統跟規範的拘束,給讀者一種熱烈刺激的新思想 集結成野火集後,更造成銷售熱潮,當時輿論名之曰「龍應台旋風」或「野火現象」。該書至少賣了二十餘萬冊,成為八○年代最具影響力的書籍。
第一段課文 親愛的安德烈: 你昨天的話是這麼說的:「MM,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你的心態啊。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
第二段課文 安德烈,那一刻,簡直就像經典電影裡的鏡頭,身為兒子的向母親做斬釘截鐵的獨立宣言,那飾演母親的,要不然就氣得全身發抖「刷」一個耳光打在兒子臉上,兒子露出愕然的表情,然後憤而奪門離去,要不然,母親愕然,然後眼淚潸潸而下,本來威武莊嚴的母儀突然垮了,慘兮兮地哭。 我也沒辦法應付這局面,安德烈,譬如你站在沙灘上,突然一個浪頭,天一樣高,眼睜睜看著它撲下來,你其實不知道躲到哪裡去,反正趴著躺著都會被擊倒。 愕然 驚訝的樣子。 母儀 為人母的典範。
第三段課文 你所不明白的是,你的獨立宣言,不僅只是美國對英國的獨立宣言,那畢竟是同一個文化內部的格鬥;你的獨立宣言——不知怎麼我想到一個不倫不類的比喻——是尼日向法國宣布獨立,是古巴向西班牙挑戰,是甘地向英國說「不」。 格 鬥 打鬥。 尼日向法國宣布獨立 西非尼日(Niger)於一八九○年被法國入侵,一九二二年淪為殖民地,一九五六年組織自治政府,一九六○年獨立。
第三段注釋 古巴向西班牙挑戰 一四九二年探險家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 率領軍隊登陸古巴巴里灣(Bariary Bay)後,宣布此島為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以血腥統治當地,使古巴人奮起抗暴。一八九二年由荷西瑪蒂(Jose Marti)組織革命黨爭取獨立,並對西班牙軍展開生死戰。 甘 地 西元一八六九~ 一九四八年。被尊稱為聖雄甘地,是印度的國父,帶領印度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邁向獨立。 甘地
第四段課文 你根本不知道大多數的亞洲母親是怎麼對待她們的兒女的。 你記不得你香港的數學家教?他是博士生了,談妥要來上班之前,還說要打電話回北京問他父母同不同意他做家教。你記不得大三的小瑞?她到臺北和朋友晚餐,結束之後還打電話問她媽准不准許她搭計程車回家,結果電話裡的媽說計程車危險,她必須搭公車。你記不記得大二的阿芬?拿著暑期創意營的選課單,說傷腦筋,不知道她媽會不會同意她選她真正想要的課程。 這些,都是典型的鏡頭;我不是這樣的母親。
第五、六段課文 但是同時,我也看見二十一歲的女兒跟母親手挽著手親密地逛街,看見十八歲的兒子很「乖」地坐在母親身邊陪著母親訪友,跟母親有說有笑。 老實說,安德烈,我好羨慕啊。 但是,我不敢企求,因為,我也覺得,剛成年的人跟母親太親近、太「乖」,恐怕代表著他本身的人格獨立性不夠完整。我渴望和你們保持兒時的親密,但是又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幻想。我其實是一個非常不典型的亞洲母親了,而且還一直認真地在上你和飛力普給我的「課」。
第七段課文 飛力普和我在香港生活了兩年,從他的十四歲到十六歲。他對我和朋友們的談話議題興趣很濃。譬如和中國來的記者談中國問題,或者和美國記者談國際局勢,十五歲的他都會很專注地傾聽、提問,也談自己的看法。 龍應台小兒子―飛力普
第八段課文 有一天,一群朋友剛離開,他說,「媽,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你的華人朋友的特徵?」 我說沒有。 有一天,一群朋友剛離開,他說,「媽,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你的華人朋友的特徵?」 我說沒有。 他說,「就是,當他們要問我什麼問題的時候,他們的眼睛是看著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卻用第三人稱『他』來稱呼我。」 嗄? 我其實沒聽懂他的意思,但是我們接著做了一次實驗。就是觀察下一次朋友來的時候所做的舉動。結果是這樣的: 教授甲進來,我介紹:「這是中文系甲教授,這是我的兒子飛力普。」
第八段課文 他們握手。然後甲教授對著我問:「好俊的孩子。他會說中文嗎?」 我說,「會,說得不錯。」 甲教授問,「他幾歲?」眼睛看著我。 他們握手。然後甲教授對著我問:「好俊的孩子。他會說中文嗎?」 我說,「會,說得不錯。」 甲教授問,「他幾歲?」眼睛看著我。 我說,「十五。」 甲教授說,「他讀幾年級呢?」眼睛看著我。 我說,「你問他吧。」甲教授這才轉過去看飛力普。但是沒說幾句, 又轉回來了,「他懂幾國語言啊?」 飛力普在一旁用偷笑的眼神瞅著我。 瞅 音ㄔㄡˇ,看。
第八段課文 這個實驗發生了之後,我也變敏感了。記不記得,你剛到香港時生病了,我陪你去看醫生。我們兩人一起進去,你坐在醫生對面,我一旁站著。醫生看了你一眼,然後抬頭問我:「他哪裡不舒服?」我趕忙說,「請你問他。」 那時,你二十歲。
第九段課文 十六歲的飛力普,在我們做過多次的實驗後,曾經下過這樣的觀察歸納,他說:「媽,我覺得,差別在於,歐洲人是看年齡的,譬如在德國學校裡,你只要滿十四歲了,老師便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人看的不是年齡而是輩分,不管你幾歲,只要你站在你媽或爸身邊,你就是『小孩』,你就沒有身分,沒有聲音,不是他講話的對象。所以他才會眼睛盯著你的媽或爸發問,由『大人』來為你代言。」 飛力普做這歸納的時候,安德烈,我這有名的社會觀察家,真的傻了。 此後,即使站在朋友身邊的孩子只有醬油瓶子那麼高,我也會彎下腰去和他說話。
第十段課文 你老弟從一本英文雜誌裡抬眼看我,說,「媽,我要不要上廁所,自己不知道嗎?需要媽來問?」 飛力普給我另一次「震撼課」,是在墾丁。我們一大幫人,包括奶奶舅舅表弟表妹們,幾輛車到了墾丁海岸。大家坐在涼風習習的海岸咖啡座看海。過了一陣子,我聽見一旁舅媽問她讀大學的女兒咪咪,「要不要上廁所?」我也想去洗手間,起身時問飛力普:「要不要上廁所?」 你老弟從一本英文雜誌裡抬眼看我,說,「媽,我要不要上廁所,自己不知道嗎?需要媽來問?」 習 習 微風和煦的樣子。
第十段課文 喔,又來了。我不理他,逕自去了。回來之後,他還不放過我,他說,「媽,咪咪二十歲了,為什麼她媽還要問她上不上廁所?」 嗄? 喔,又來了。我不理他,逕自去了。回來之後,他還不放過我,他說,「媽,咪咪二十歲了,為什麼她媽還要問她上不上廁所?」 嗄? 「第一,這種問題,不是對三歲小孩才會問的問題嗎?第二,上廁所,你不覺得是件非常非常個人的事嗎?請問,你會不會問你的朋友『要不要上廁所』?」 逕 音ㄐㄧㄥˋ,直接。
第十段課文 我開始想,好,如果我是和詩人楊澤、歷史學者朱學勤、副刊主編馬家輝、小說家王安憶一起來到海岸喝咖啡,當我要去上廁所時,會不會順便問他們:「楊澤,朱學勤,馬家輝,王安憶,你要不要上廁所?」 飛力普看著我陰晴不定的表情,說,「怎樣?」 我很不甘願地回答說,「不會。」 他就乘勝追擊,「好,那你為什麼要問我上不上廁所呢?你是怕我尿在褲子裡嗎?」
第十段注釋 本名楊憲卿。生於一九五四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現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 楊 澤 楊 澤 本名楊憲卿。生於一九五四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現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 楊 澤 朱學勤 朱學勤 生於一九五二年。復旦大學史學博士。現為上海大學歷史教授。
第十段注釋 生於一九六三年。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臺灣及香港報刊專欄作家。 馬家輝 生於一九五四年。中國當代女作家。 王安憶 馬家輝 王安憶 王安憶 生於一九五四年。中國當代女作家。 乘勝 追擊 趁著勝利時追逐攻擊敵方。乘,音ㄔㄥˊ,趁著。
第十一、二段課文 我們之間的矛盾,安德烈,我想不僅只是兩代之間的,更多的,可能是兩種文化之間的。 我們之間的矛盾,安德烈,我想不僅只是兩代之間的,更多的,可能是兩種文化之間的。 我常常覺得你們兄弟倆在和我做智力對決,價值拔河。譬如你的中文家教來到家中,我看見你直接就坐下來準備上課;我把你叫到一旁跟你說,「安德烈,雖然你的家教只比你大幾歲,你還是要有一定的禮節:給他奉上一杯茶水,請他先坐。他離開時,要送客送到電梯口。」你顯然覺得太多禮,但你還是做了。
第十二、三段課文 我也記得,譬如住在隔壁的好朋友陳婉瑩教授來到家中,你看她進來,對她說了聲「嗨」,還是坐在椅子上讀報。我說,「不行,再熟她都還是你的教授,在中國的禮儀裡,你要站起來。」你也接受了。 我們之間,有很多價值的交流,更何況,德國的傳統禮節不見得比中國的少,歐洲社會對親子關係的重視,不見得比亞洲人輕,對吧?
第十四段課文 可是昨天發生的事情,還是讓我難以消化,隔了一夜還覺得鬱結在心中。 可是昨天發生的事情,還是讓我難以消化,隔了一夜還覺得鬱結在心中。 你和飛力普到上海來做暑期實習,我也興高采烈地把自己的研究行程安排到上海來。一個做母親的快樂想像:母子三人共處一室,在上海生活一個月,多幸福。讓我來引導你們認識中國,多愉快。 我怎麼會想到,你們的快樂想像和我的剛好相反。 鬱 結 積聚不舒暢。
第十四段課文 你說,「我好不容易可以有自己的獨立空間,為何又要和媽住一起? 而且,難道以後我到某一個城市去工作了,做媽的都要跟著嗎?」
第十四段課文 十八歲的飛力普,剛從德國降落,天真的眼睛長在一百八十四公分的身軀上,認真地說,「我不要你牽著我的手去認識中國,因為你什麼都知道,什麼都安排得好好的,但是真正的世界哪裡能這樣。我要自己去發現中國。」 我聽見自己可憐巴巴的聲音說,「難道,連一個週末都不肯跟我去玩?青島?蘇州?杭州?」你們眼睛都不眨一下,異口同聲說,「媽,你能不能理解:我們要自己出去,自己探索?」 巴 巴 形容迫切、盼望的樣子。
第十五、六段課文 安德烈,我在面對你們的「歐洲價值」,心裡覺得徹底地失落。可是,轉念想想,你們倆,是否也在努力抵抗你們母親身上的某些「亞洲價值」而覺得「有點累」呢? 昨晚,我一個人去散步。從梧桐樹夾道的興國路一直走到淮海中路,月亮黃澄澄的,很濃,梧桐的闊葉,很美。我足足走了一個小時,然後叫車到你倆麗園路的住處,看見你們自己洗好的衣服襪子凌亂地散在沙發上。我想,「不行,我也不能幫你們清理家裡。」 黃澄澄 形容顏色金黃。
第十七段課文 在沉沉的夜色裡,飛力普送我到大馬路上搭車。他忍受我一個深深的擁抱,然後大踏步走到馬路的對岸。 在沉沉的夜色裡,飛力普送我到大馬路上搭車。他忍受我一個深深的擁抱,然後大踏步走到馬路的對岸。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品評鑑賞 二○○三年,龍應台和長子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共同撰寫一個專欄,藉此溝通了解。《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收錄母子間共同往返的三十六封信,而〈獨立宣言〉是其中的第三十五封。原以為透過這樣的書信交流,親子間的了解應該比以前更多,不過在本書的結尾,我們依然能感受到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及溝通的困難依然存在。
品評鑑賞 當二十一歲的安德烈向母親大聲宣告:「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又說:「我好不容易可以有自己的獨立空間,為何又要和媽住一起?而且,難道以後我到某一個城市去工作了,做媽的都要跟著嗎?」一個在中國傳統教育下成長的母親所受到的驚嚇自然無法言喻,她將自己所受到的撞擊以中國的電影鏡頭結合在一起,可見內心衝突之大。然而驚嚇後的沉澱與回憶,也讓她不禁承認內在的動機與心態——這一切都是來自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
品評鑑賞 於是龍應台選擇改變,用實際的改變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獨立空間,雖然還是會失落與不適應,但這樣改變的一小步,或許就是她親子關係的一大步。 然而在本文中,或許讀者有意外的發現,那就是相較於安德烈的直接,弟弟飛力普顯然像個局外人與觀察家,龍應台插敘「你幾歲」、「要不要上廁所」二例凸顯中西教育的不同,然因飛力普的描述與理性具體說明,不斷地提供龍應台思考的空間,所以很快地讓龍應台理解與接受,這或許也說明溝通模式深深地影響彼此的關係。
品評鑑賞 真正的「和好」應是來自於包容與體諒,所以當龍應台意識到親子關係的失落與勞累是來自於價值拔河時,那一開始所受到的衝擊就冷卻多了。這或許也是現代親子必作的功課——即使是中國小孩與中國父母面對面。 本文的情感隨著作者時起時伏,更顯現父母在教養上的辛苦,為人子女也應多感念,如此親子的溝通就容易和諧順暢。
問題討論 一、安德烈說:「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你的心態啊。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這番話語透露出作者對兒子的何種態度? (參考答案見下頁)
問題討論 答:中國父母在教養子女時,其實常潛在著「孩子是屬於我的」的心理,因著這樣的心理,威權就逐步形塑,所以即使孩子已經長大了,父母仍然喜歡介入與干涉,包括所交的朋友、所選的課程,這樣的教養方式看似愛,卻讓孩子不敢選擇、不敢獨立,甚至剝奪孩子犯錯的權利。父母常像拉著風箏的人,表面上給予孩子飛翔的自由,實際上卻掌控孩子飛行的方向;又像直升機父母一樣,隨時盤旋在孩子頭上觀測。那種潛藏在中國父母內心中的重擔與責任有時會讓孩子感到窒息。中國父母對孩子成長後實屬於一個獨立的人、有獨立的自主權力體認淡薄,也是因為他們複製當年所受到的教養態度而來。
問題討論 二、作者說:「你的獨立宣言,不僅只是美國對英國的獨立宣言,那畢竟是同一個文化內部的格鬥;你的獨立宣言——不知怎麼我想到一個不倫不類的比喻——是尼日向法國宣布獨立,是古巴向西班牙挑戰,是甘地向英國說『不』。」你認為這個比喻的意涵為何? 答:因為安德烈在德國的教育環境長大,而龍應台卻是受傳統中國教育的薰陶,傳統中國教育強調威權、輩分,所以子女在父母親面前不能頂撞、挑釁,龍應台在這樣的體系下長大,自然就會對安德烈帶給她的衝撞感到震撼,即使她們母子彼此都在意、深愛對方,她卻無法接受這樣的對待模式。
問題討論 三、文末說:「叫車到你倆麗園路的住處,看見你們自己洗好的衣服襪子凌亂地散在沙發上。我想,『不行,我也不能幫你們清理家裡。』」又說:「在沉沉的夜色裡,飛力普送我到大馬路上搭車。他忍受我一個深深的擁抱,然後大踏步走到馬路的對岸。」分別意味著什麼? 答:對母親而言,要學習改變需要理智、思考,雖然這樣的改變讓她有些難受;對兒子而言,他只是繼續扮演他自己所渴望的角色,作他自己罷了。這裡我們看到一個亞洲母親在面對一個已經成長的歐洲兒子的困難。
結構圖表 第35封信 獨立宣言 主旨|揭示兒子從少年轉變成大人尋求獨立 時,作者所受到的衝擊與調適 第35封信 獨立宣言 結構圖表 主旨|揭示兒子從少年轉變成大人尋求獨立 時,作者所受到的衝擊與調適 補敘:母子上海一遊,安德烈以另一種方式宣示他獨立的主權,母親在認清事實後決定學習改變 結論:母子間思想的歧異肇始於文化背景的不同 飛力普的冷眼旁觀,提供母親深思的空間。包括中國人重輩分、不重年齡、不重隱私 母親 以安德烈的獨立宣言起興,呼應下文的歐洲價值 陷入亞洲親子文化的矛盾中 以歷史作聯想 以亞洲電影常見的畫面來反應她所受的衝擊
字詞辨正 愕 驚惶、驚駭 驚「愕」 諤 正直的言詞 「諤諤」 噩 驚恐而嚇人的 「噩」耗 撼 搖動 震「撼」 憾 心中不完滿的感覺 缺「憾」 形 音 義 例詞 愕 ㄜˋ 驚惶、驚駭 驚「愕」 諤 正直的言詞 「諤諤」 噩 驚恐而嚇人的 「噩」耗 撼 ㄏㄢˋ 搖動 震「撼」 憾 心中不完滿的感覺 缺「憾」
字詞辨正 瞅 看 不「瞅」不睬 愀 臉色突然凝重的樣子 「愀」然 揪 扭扯、抓住 「揪」住 啾 形容蟲鳥或鈴鐸等細碎嘈雜的聲音 啁「啾」 逕 義 例詞 瞅 ㄔㄡˇ 看 不「瞅」不睬 愀 ㄑㄧㄠˇ 臉色突然凝重的樣子 「愀」然 揪 ㄐㄧㄡ 扭扯、抓住 「揪」住 啾 形容蟲鳥或鈴鐸等細碎嘈雜的聲音 啁「啾」 逕 ㄐㄧㄥˋ 直接 「逕」至 徑 小路,或泛指道路 幽「徑」 脛 從膝蓋到腳跟的部分。俗稱「小腿」 「脛」骨
修辭小舖 (一)排比、類疊 排比:用結構相似的句法,接二連三地表出同範圍同 性質的意念。 類疊:同一個詞彙、語句,接二連三反覆地使用著。 (一)排比、類疊 排比:用結構相似的句法,接二連三地表出同範圍同 性質的意念。 類疊:同一個詞彙、語句,接二連三反覆地使用著。 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 那飾演母親的,要不然就氣得全身發抖「刷」一個耳光打在兒子臉上,兒子露出愕然的表情,然後憤而奪門離去,要不然,母親愕然,然後眼淚潸潸而下。 是尼日向法國宣布獨立,是古巴向西班牙挑戰,是甘地向英國說「不」。 你記不得你香港的數學家教?……你記不得大三的小瑞?……你記不記得大二的阿芬?
修辭小舖 (二)譬 喻 凡二件或二件以上的事物中有類似之點,說話作文時,運用「那」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方說明「這」件事物。譬喻可分為四種: (1) 明喻:凡喻體、喻詞、喻依三者具備。 (2) 隱喻:只具備喻體、喻依,而喻詞由繫語如「是」、 「為」代替者。 (3) 略喻:省略喻詞,只有喻體、喻依。 (4) 借喻:省略喻體、喻詞,只剩下喻依。 安德烈,譬如你站在沙灘上,突然一個浪頭,天一樣高,眼睜睜看著它撲下來。(明喻)
修辭小舖 (三)誇 飾 語文中誇張鋪飾,超過了客觀事實。 突然一個浪頭,天一樣高。 即使站在朋友身邊的孩子只有醬油瓶子那麼高。
修辭小舖 (四)映 襯 在語文中,把兩種不同,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對列起來,兩相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使意義明顯。映襯的修辭方式分為三類: (1)反襯:對於一種事物,用恰恰與這種事物的現象或本質相反的觀點,加以描寫。 (2)對襯:對兩種不同的人、事、物,用兩種不同或相反的觀點加以形容描寫。 (3)雙襯:將同一人、事、物的雙重性質、相對現象,放在一起,使之凸顯。 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龍應台代表作品簡介 作品 簡 介 野火集 本書嚴厲批判1980年代臺灣社會的種種問題,以1984年11月20日在中國時報的「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開始,龍應台批評生活在台灣的是「一千八百萬懦弱自私的中國人」。 百年思索 書中反應出長期浸淫中西文化,並作深刻思考的生活背景,使她能超越時間、空間的拘限,分辨不同文化間的差異,並關懷自己民族文化的存續與發揚。 目送 書中七十四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龍應台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臺灣女作家 姓名 風 格 作 品 琦君 多懷舊作品,以寫故鄉、童年、親人、師友的回憶散文最為人稱道。風格含蓄溫厚,情感委婉真摯,文字雅潔清麗,寫人細膩生動。 散文集:《煙愁》、《三更有夢書當枕》、《紅紗燈》、《桂花雨》 小說:《菁姐》、《錢塘江畔》 林文月 散文情思細膩,風格樸實。精通日語,翻譯日本古典文學作品。 散文集:《午後書房》、《遙遠》 譯作:《源氏物語》、《枕草子》 簡媜 筆觸敏銳細膩,文辭活潑靈巧、典雅流麗,生動圓美,想像縱恣多情,長於探索田園、都會生活與女性內心世界。為臺灣「閨閣散文」增添新姿采,同時也突破「閨閣散文」格調,表現「中性」風格。 《水問》、《月娘照眠床》、《女兒紅》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吃朋友》
臺灣女作家 姓名 風 格 作 品 龍應台 著述以雜文和文學評論為主,所著野火集,揭開社會種種弊端,文字辛辣,引起各方批駁與省思;後期文風則趨向委婉內斂。 《野火集》、《百年思索》、《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張曉風 早期筆致清新柔美,其後增添一些深度、陽剛、平實的格調,突破女性作家的纖秀。所作散文、小說、戲劇創作,都流露出美喜的人性,文辭精審,態度謹嚴。余光中譽之「亦秀亦豪,健筆縱橫」。 散文集: 《地毯的那一端》、《步下紅毯之後》、《從你美麗的流域》、《我在》 小說:《哭牆》、《曉風小說集》 洪素麗 早年詩文並進,後以散文享譽文壇,集作常附有自己的版畫。散文閒雅從容中常見陽剛雄勁,其抒發生態及保育理念,關注臺灣人文史地,頗能引發共鳴。 散文集:《昔人的臉》、《港都夜雨》、《臺灣百合》 詩集:《十年詩草》、《盛夏的南臺灣》
仿作練習 給老師(或○○)的一封信 閱讀完龍應台與安德烈的家書後,其間的親子關係,面對的文化差異與衝突,作者的調適與體諒,都令讀者印象深刻。而其實人生在世,與周遭的人周旋俯仰一生,或有情感糾葛,抑或問題摩擦,總是有不盡人意之處。 現在就請提筆,寫一封信,給你最想回應想法的人,告訴他,你的心情感受與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