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07 自然科學概論 第六版 Chapter 5 生 物 編著:杜平泉.方 慧.杜鳳棋.吳鎰州 唐幼華.柴御清.蔡忠賢
章 節 介 紹 5-1 生物與生物的特性 5-2 細 胞 5-3 遺 傳 5-4 演 化 5-5 生物的演化 章 節 介 紹 5-1 生物與生物的特性 5-2 細 胞 5-3 遺 傳 5-4 演 化 5-5 生物的演化 5-6 人類的遠祖 ─ 露西的發現 學習摘要
5-1 生物與生物的特性 生物必須具備下列的性質與特徵方能稱為生物: 1.所有生物皆由細胞所組成: 5-1 生物與生物的特性 生物必須具備下列的性質與特徵方能稱為生物: 1.所有生物皆由細胞所組成: 細胞 (cells) 是組成生物的最基本單位。生物 僅由一個細胞所構成,這種生物稱為單細胞生 物 (unicellular organisms) ,如變形蟲、草履 蟲、細菌等,但大多數的生物都是由多個、甚 至於成千至數兆個細胞所組成,這些生物被稱 為多細胞生物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如 花、木、魚、鳥、動物、人等。
5-1 生物與生物的特性 2.生物體需要吸收能量也消耗能量: 生物需要獲取能量以供器官的發展並維持其功 5-1 生物與生物的特性 2.生物體需要吸收能量也消耗能量: 生物需要獲取能量以供器官的發展並維持其功 能。如植物藉吸收太陽能行光合作用而茁壯; 其他的生物再藉著攝取這些植物或動物,而獲 得該生物生存所需要的能量與熱量。 3.生物體能進行繁殖行為: 生物體以繁殖的方式來延續後代,並使自身的 特徵與功能經繁殖而得以保持並持續下去。
5-1 生物與生物的特性 4.生物體受基因的控制: 生物體的後代由於繼承上一代的基因,而顯現 出類似上一代的特徵。基因決定我們的長相外 5-1 生物與生物的特性 4.生物體受基因的控制: 生物體的後代由於繼承上一代的基因,而顯現 出類似上一代的特徵。基因決定我們的長相外 觀、性格特徵、內部器官的結構與功能等。 5.生物體因成長而改變體型: 生物體為了生存,必須在它生命中的某段時期 中不斷的成長,並且不斷的改變體型。如毛蟲 變蝴蝶、蝌蚪變青蛙等。
5-1 生物與生物的特性 6.生物體可以適應外來的刺激: 適應外界環境的刺激是生物體能否生存的必要 條件,如動物選擇水澤地區聚居、落葉樹因天 5-1 生物與生物的特性 6.生物體可以適應外來的刺激: 適應外界環境的刺激是生物體能否生存的必要 條件,如動物選擇水澤地區聚居、落葉樹因天 冷而掉葉等。 7.生物體可以進行不同的化學反應: 生物體內進行的化學反應通稱為新陳代謝;即使是構造簡單如細菌的細胞也有進行上百化學反應的能力。所有生物體的化學變化都需要靠酵素 (enzymes)的作用,酵素是生物體內的催化劑,它可使生物體中的化學反應變快,有利於能量的轉換。
5-1 生物與生物的特性 8.生物體需維持穩定的內在環境: 生物體需有穩定的內部環境才得以生存。如細 5-1 生物與生物的特性 8.生物體需維持穩定的內在環境: 生物體需有穩定的內部環境才得以生存。如細 胞裡的流體若太鹹、太酸或是毒性過高,不但 細胞會死亡,而且生物體也可能遭遇相同的結 果。通常生物體內擁有自我調適的功能。
5-2 細 胞 西元1665年羅伯‧虎克 (Robert Hooke) 透過顯 微鏡觀察軟木塞切片時,發現上面有許多狀似蜂 5-2 細 胞 西元1665年羅伯‧虎克 (Robert Hooke) 透過顯 微鏡觀察軟木塞切片時,發現上面有許多狀似蜂 巢的小孔,他把它們稱為「細胞」(cell,即小孔 之意 ),這是人類第一次觀察到細胞。 1831年英國的植物學家布朗 (Robert Brown) 亦 在顯微鏡下觀察到植物的細胞核 (nucleus)。細 胞又可分成原核細胞 ( 沒有細胞核 ) 與真核細胞 ( 有細胞核 )。
5-2 細 胞 公元1838年德國植物學家史奈登 (Matthias Sch- leiden) 認為所有的植物皆由細胞所構成;德國 5-2 細 胞 公元1838年德國植物學家史奈登 (Matthias Sch- leiden) 認為所有的植物皆由細胞所構成;德國 的動物學家史恩 (Theodor Schmann) 將史奈登 的這項觀念延伸至所有的生物。 史恩認為: 1. 所有的生物是由一個或多個的細胞所組成。 2. 細胞是一切有機體構造和發育的基本單位。
5-2 細 胞 5-2-1 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德國的物理學家比爾秋 (Rudolf Virchow) 根據上 5-2 細 胞 德國的物理學家比爾秋 (Rudolf Virchow) 根據上 述之理論,認為所有的細胞皆由原有的細胞經分 裂而產生。生物學上將史恩和比爾秋的理論統稱 為細胞理論 (cell theory)。 5-2-1 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細胞的構造可分為細胞膜 (cell membrane)、細 胞質 (cytoplasm) 與細胞核 (nucleus) 等三部分 (如圖5-1)。
5-2-1 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細胞膜是由雙層磷脂質與其它的脂質所構成,另 有許多不同的蛋白質嵌在雙脂層內,或附著在膜 5-2-1 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細胞膜是由雙層磷脂質與其它的脂質所構成,另 有許多不同的蛋白質嵌在雙脂層內,或附著在膜 的表面上 (如圖5-2)。 細胞膜主要的功能: (1) 對細胞產生保護作; (2) 維持細胞與外界交換物質。 如細胞賴與維生的氧氣和葡萄糖藉由細胞膜進入細胞,經細胞消化後,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再 經由細胞膜釋出外界。
5-2-1 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細胞核呈球狀,表面有雙層多孔而薄的核膜 (nucleardevelopment),核膜有許多小孔,可讓 5-2-1 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細胞核呈球狀,表面有雙層多孔而薄的核膜 (nucleardevelopment),核膜有許多小孔,可讓 物質進出。內含有一至數個核仁 (nucleolus), 核仁為製造核醣體的地方。細胞核中存有基因物 質 ─ 染色體(chromosomes),由去氧核糖核酸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與蛋白質所組 成,是決定細胞類別的遺傳物質。
5-2-1 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細胞膜與細胞核之間,有透明膠態的物質稱為細 胞質。細胞質中包含粒線體(mitochondria)、核 5-2-1 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細胞膜與細胞核之間,有透明膠態的物質稱為細 胞質。細胞質中包含粒線體(mitochondria)、核 醣體 (ribosomes)、內質網 (endoplasmic reticul- um)、高基氏體(Golgi complex)、中心粒(centri- ole)、液泡 (vacuoles)等。 粒線體又稱細胞的能量工廠,是細胞呼吸作用的 場所,細胞藉此過程將醣類、脂肪在有氧的條件 下產生ATP,再將能量放出來 (ATP:腺核苷三 磷酸 (Adenosine triphosphate),是讓細胞能做 功的重要能源 ) 。
5-2-1 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大多數的細胞都含有數百到數千不等的粒線體, 粒線體內也含有DNA ( 去氧核糖核酸 )。如同發 5-2-1 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大多數的細胞都含有數百到數千不等的粒線體, 粒線體內也含有DNA ( 去氧核糖核酸 )。如同發 電廠將煤或燃料油等高能量的物質轉變成電力, 轉變成細胞活動所需的能量。 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最大的不同,在於植物細胞 於細胞膜外還有一層細胞壁。細胞壁為纖維素所 組成,主要功能為保護細胞。植物細胞內並含有 葉綠體,是植物行光合作用與能量轉換的胞器。
5-2-2 細胞的增殖 細胞分裂的方式有兩種:有絲分裂 (mitosis) 與 減數分裂 (meiosis),而大多數的細胞係進行有 5-2-2 細胞的增殖 細胞分裂的方式有兩種:有絲分裂 (mitosis) 與 減數分裂 (meiosis),而大多數的細胞係進行有 絲分裂。有絲分裂需先產生相同數目染色體的細 胞核後,再行分裂;而減數分裂則產生一半數目 染色體的細胞核後,再產生分裂現象,通常生殖 細胞的產生均由減數分裂而來。 有絲分裂可以區分為四個階段 ( 如圖5-3):前期 (prophase)、中期 (metaphase)、後期(anapha- se) 與末期 (telophase)。
有絲分裂可以區分為四個階段 1. 前期 (prophase) 的過程複雜而且需時最長, 在此過程中各染色體複製成兩條,並且糾纏 在一起。此時動物細胞也複製出一對中心粒 ,並向細胞的兩端移開。兩個中心粒相互間 由成紡錘狀,稱為紡錘體 (spindle) 的絲狀 物相連在一起。 2. 中期 (metaphase) 時,各染色體移動並排列 在紡錘體的中央。
有絲分裂可以區分為四個階段 3. 後期 (anaphase) 階段時,複製的染色體各向 紡錘體的兩極移動而產生分離現象。 4.末期 (telophase) 的過程,開始於當染色體完全到達紡錘體的兩極時。此時複製完成的染色體彼此完全分開,而包圍染色體的核仁以及核膜相繼產生後,細胞即行分裂產生兩個獨立的細胞。
5-3 遺 傳 親代經生殖所產生的後代,其性狀和親代的性狀 產生異同的現象稱為遺傳 (inheritance)。 5-3 遺 傳 親代經生殖所產生的後代,其性狀和親代的性狀 產生異同的現象稱為遺傳 (inheritance)。 公元1866年奧地利神父孟德爾 (Gregor Men- del),利用豌豆進行交配實驗,因而確立了遺傳 的理論,因此孟德爾被尊稱為「現代遺傳學之 父」。
5-3-1 性別與性聯遺傳 所有的生物和植物一樣,性狀均由於遺傳而來。 由低等至高等生物,雖然有不同的遺傳性狀,但 5-3-1 性別與性聯遺傳 所有的生物和植物一樣,性狀均由於遺傳而來。 由低等至高等生物,雖然有不同的遺傳性狀,但 遺傳的基因都是存於染色體內。例如果蠅有4對 的染色體,而人類則有23對的染色體。每一個染 色體上含有多個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基因,這些 基因在染色體上成直線排列。 當生物的細胞行減數分裂時,各成對的染色體相 互分離並存於精子或卵子中,卵子受精後,存於 精子及卵子中的染色體再組合成一對。
5-3-1 性別與性聯遺傳 人類的染色體中,有22對的染色體男女皆一樣, 另外的一對稱為性染色體 (sex chromosomes), 5-3-1 性別與性聯遺傳 人類的染色體中,有22對的染色體男女皆一樣, 另外的一對稱為性染色體 (sex chromosomes), 則男女有別。於女性的細胞中,這對性別染色體 完全相同稱為X染色體;而於男性細胞中,這對 性別染色體,只含有一個X染色體,另外一個則 為體型最小的染色體,稱為Y染色體。 因此後代的性別,端視精子所帶的染色體來決定 ,也就是說決定生男生女,完全取決於父親的精 子而定。
5-3-1 性別與性聯遺傳 X染色體擁有在Y染色體所沒有的許多決定性狀 的主要基因。 對於女性而言,X染色體的隱性基因不會顯現出 5-3-1 性別與性聯遺傳 X染色體擁有在Y染色體所沒有的許多決定性狀 的主要基因。 對於女性而言,X染色體的隱性基因不會顯現出 來,除非另一個X染色體也有相同的這個隱性基 因;但男性只要X染色體有隱性基因存在,性狀 就會顯現出來,這種現象稱為X- 性聯遺傳 (X- linked characterictics),色盲就是此種性聯遺傳 的例子 ( 如圖5-5)
5-4 演 化 生物的構造及特徵,經世代的演進而改變的現象稱 為演化。生物的演化是由於對偶基因的改變所致, 5-4 演 化 生物的構造及特徵,經世代的演進而改變的現象稱 為演化。生物的演化是由於對偶基因的改變所致, 公元1908年英國的數學家哈迪 (G.H.Hardy)和德國 的生物學家溫伯格 (W.W. Weinberg) 共同提出稱為 基因平衡的理論,後世稱為哈迪 - 溫伯格定律。 他們認為生物要保持對偶基因不變,需符合下列情 況:無突變 (no mutation) 現象、無基因遷移(no- immigration或emigration)、種群 (large population) 的數目大、對等生存機率 (equal survival) 高以及 沒有選擇性的交配(ran-dom mating)。
5-4 演 化 1. 突變:由於侵入新的對偶基因或複製過程中 產生差異,使得細胞內的DNA鹼基結構發生 變化或染色體數目異常的現象稱為突變。 5-4 演 化 1. 突變:由於侵入新的對偶基因或複製過程中 產生差異,使得細胞內的DNA鹼基結構發生 變化或染色體數目異常的現象稱為突變。 2. 基因遷移:當群體中有些個體移入或移出 時,往往帶入或移出基因的現象稱為基因遷 移。 3. 種群的數目:大的種群不易遭受外界或少數 入侵的新基因影響,因而改變對偶基因。
5-4 演 化 4. 對等生存機率:種群內的每個個體生存的機 率相等,沒有任何特殊的基因足以構成較高 的生存機率。 5-4 演 化 4. 對等生存機率:種群內的每個個體生存的機 率相等,沒有任何特殊的基因足以構成較高 的生存機率。 5. 選擇性交配:若交配的條件和機會相等,就 無法產生基因的改變。選擇性的交配通常發 生在雌性個體的數目有限,或者是雌性物種 有限量的排卵。在這種情況下的交配,若非 經由雄性個體的競爭,就是經由雌性個體自 行挑選。
5-5 生物的演化證據 各種生物體在漫長期間所經歷緩慢而複雜的演變 過程,稱為生物的演化。 生物演化的過程,以現代的科技再配合化石學 5-5 生物的演化證據 各種生物體在漫長期間所經歷緩慢而複雜的演變 過程,稱為生物的演化。 生物演化的過程,以現代的科技再配合化石學 (paleontology)、比較解剖學 (comparative an- atomy)、比較胚胎學(comparative embryology )、生物化學 (biochemistry) 以及分子生物學 ( molecular biology) 等的理論而可被證實。
5-5 生物的演化證據 化石的證據 化石是保存於地層中的古生物,是物種演化的 主要證據。化石可能為生物物體全部 ( 如圖5- 5-5 生物的演化證據 化石的證據 化石是保存於地層中的古生物,是物種演化的 主要證據。化石可能為生物物體全部 ( 如圖5- 6),或其部分的骨骼、硬殼,或甚至於生物活 動時遺留下來的痕跡如腳印或排泄物等 ( 如圖 5-7)。
解剖學的證據 利用解剖學的技術與原理,可研究並比較生物彼此間構造的異同,如外型特徵、牙齒、骨骼或器官,以探討演化的共通性。如蝙蝠的翅、貓的腿、鯨魚的鰭、人類的手臂、馬的腿 ( 如圖5-8),乍看之下似乎沒有任何共通性,其實 他們的構造基本上都源自爬蟲類的前肢,這種 現象稱為同源器官 (homologous structure)。 生物體上有些構造已退化至幾乎無功能,但是 在某些生物上仍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稱為痕跡 器官 (vestigial structure),如人類已無作用的 蘭尾、智齒等。
胚胎學的證據 胚胎學是藉由觀察生物胚胎發展的過程,以探 討生物彼此間的親緣關係。如魚、蠑螈、烏龜 、鳥以及人,似乎彼此並無相似之處,但在胚 胎初期,彼此的形狀卻十分相近 ( 如圖5-9)。 這種現象唯一的解釋是:魚、蠑螈、烏龜、鳥以及人皆源於相同的祖先 ── 極可能是某種原始魚。 生物化學以及分子生物學的證據 由生物化學 ( 蛋白質中胺基酸的排序異同 ) 與 分子生物學 (DNA上鹼基序列的異同 ) 的方法 ,可以推斷生物彼此之間的關連性。
5-6 人類的遠祖-露西的發現 公元1974年古人類學家:唐‧強森(Don Johanson) 5-6 人類的遠祖-露西的發現 公元1974年古人類學家:唐‧強森(Don Johanson) ,在衣索匹亞發現一具直立猿人(如圖5-10)。此具 駭骨約佔完整軀體的40%、腦部細小,站起來約1 公尺高,為屬於雌性的一具骨架。強森利用放射性 物質檢測,發現她大約為320萬年前的猿人,命名 為阿法南猿。是目前已知年代較古老、骨架較完整 而且又保存最佳的非洲南猿化石之一。 強森發現此化石的當晚,營區正好播放披頭士的音 樂--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因此將她命名 為「露西」。由骨盆與股骨的構造,以及頭骨中枕 骨大孔位置推論,阿法南猿能完全直立行走。
學習摘要 1.生物具備下列的性質與特徵: 2.單細胞生物:僅由一個細胞所構成的生物如變 形蟲、草履蟲、細菌等。 (1) 皆由細胞所組成; (1) 皆由細胞所組成; (2) 需要吸收能量也消耗能量; (3) 能進行繁衍行為; (4) 受基因的控制; (5) 因成長而改變體型; (6) 可以適應外來的刺激; (7) 可以進行不同的化學反應; (8) 需維持穩定的內在環境。 2.單細胞生物:僅由一個細胞所構成的生物如變 形蟲、草履蟲、細菌等。
學習摘要 3.多細胞生物:由多個甚至於成千或百萬個細胞所組成的生物如花、木、魚、鳥、動物、人等。 4.細胞理論: (1) 所有的生物是由一個或多個的細胞所組成。 (2) 細胞是生命的基本組織單位。 (3) 所有的細胞皆由原有的細胞經分裂而產生。 5.細胞的構造可分為細胞膜,細胞質與細胞核等 三部分。
學習摘要 6.細胞膜主要的功能: (1) 對細胞產生保護作用; (2) 維持細胞與外界交換物質。 (1) 對細胞產生保護作用; (2) 維持細胞與外界交換物質。 7.染色體:由去氧核糖核酸 (DNA) 與蛋白質所 組成,是決定細胞類別的遺傳物質。人類一共 有46個染色體。 8.細胞核呈球狀,表面有雙層多孔而薄的核膜 ,內含有一至數個核仁,核仁為製造核醣體 的地方。
學習摘要 9.細胞質中包含: (1) 粒線體:將儲存於細胞中的脂肪或葡萄糖 等轉變成細胞活動所需的能量。 (2) 核醣體:由核糖核酸 (RNA) 和蛋白質共同 組成,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的場所。 (3) 內質網:為管狀的薄膜,分為: (a) 粗糙型內質網:有核醣體附著其上,核 醣體為製造蛋白質的場所,製造出的蛋 白質一部分藉由粗糙的內質網輸送到細 胞外,部分則成為細胞質的成份。
學習摘要 (b) 光滑型內質網:具有製造膽固醇、分 解毒性物質、儲存鈣離子等的功能。 (4) 高基氏體:為扁囊型的結構,具有儲存 由內質網所產生的物質與輸送此物質至 細胞外的功能。 (5) 中心粒:常見於動物細胞中,在細胞行 增殖的過程中,它會自行複製並分向細 胞的兩極移動。
學習摘要 (6) 液泡:只存於成熟的植物細胞中,主要 功能為防止毒性物質進入細胞質,以及 保持水份,以防止植物在大熱天之下, 有大量失水的現象。 10. 細胞分裂的方式: (1) 有絲分裂:先產生相同數目染色體的細胞 核後,再行細胞分裂。 (2) 減數分裂:先產生一半數目染色體的細胞 核後,再產生分裂現象。
學習摘要 11. 有絲分裂分為四個階段: (1) 前期:此過程中各染色體複製成兩條,並 且糾纏在一起; (2) 中期:各染色體移動並排列在紡錘體的中 央; (3) 後期:複製的染色體各向紡錘體的兩極移 動而產生分離現象; (4) 末期:複製完成的染色體彼此完全分開, 而包圍染色體的核仁以及核膜相繼產生後 ,細胞即行分裂產生兩個獨立的細胞。
學習摘要 12. 遺傳:親代經生殖所產生的後代,其性狀和 親代的性狀產生異同的現象。 13. 演化:生物的構造及特徵經世代的演進而改 變的現象。 14. 哈迪 - 溫伯格定律中,生物要保持對偶基因 不變之條件:無突變現象、無基因遷移、種 群的數目大、對等生存機率高以及沒有選擇 性的交配。
學習摘要 15. 生物的演化:各種生物體在漫長期間所經歷 緩慢而複雜的演變過程。 16. 生物演化的過程可利用配合化石學、比較解 剖學、比較胚胎學、生物化學以及分子生物 學等的理論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