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文化與思想》 黃俊傑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Website: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中國 (China) 組長 : 葉品宏 組員 : 王柏偉、戴瑞賢、張凱奇、 曾宏榮、趙方澤 組長 : 葉品宏 組員 : 王柏偉、戴瑞賢、張凱奇、 曾宏榮、趙方澤.
Advertisements

6-2 近世北方民族的爭勝 一. 征服王朝⇔滲透王朝 二. 遼. 金 三. 元 四. 明 五. 清 蒙人 金人.
1 TAIPEI TECH 台北科大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菁英會的理想與策略 副校長 林啟瑞 2012/03/23.
第八章 土地行政管理.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各册教材 修 订 说 明 与 解 读
当前煤炭经济运行形势与走势 战略发展部 2013年8月.
尊重差異 不挑不棄   吳若權.
「互联网金融2.0时代」与房地产的融合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 方颂.
企业会计学(三) 人大版本 吕 昌.
國立交通大學 北京大學 大陸姐妹校介紹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連廷嘉.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東瀛三島美景 音樂: 東京ブルース (Tokyo Blues).
據點考核與評鑑 報告人:臺南市政府 照顧服務管理中心.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特殊族群運動健康訓練(I).
依据教材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 《西方行政学说史》, 竺乾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正 信 讀 書 會 主 持 群 : 姚 永 錩 、 鄭 健 、 陳 淑 珍 佛法的生活應用 2008/07/23.
非法集资典型案例评析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蔡道通 2016年1月.
专题(二) 交往沟通 掌握技能 命 题 解 读 背 景 材 料 新 题 演 练 考 点 链 接 1.
姓名:劉芷瑄 班級:J201 座號:39號 ISBN:957-33-1963-2
第一节 日本 班级:初一【六】班 制作:詹蓓蕾 古慧凡 许.
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從林彪事件到天安門事件
松竹梅岁寒三友 步入建交 桃李杏村暖一家 迈进职教 活出精彩.
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九年级第六课第三框
依 法 参 与 政 治 生 活 我提你答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第六课 第三框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主讲人:卢珊 传统.
第八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 严守法律 温州四中 蒋莉青.
立榮假期~ 圓仔 台北福泰桔子飯店-館前店自由行 台北福泰桔子飯店-西門店自由行 台北王朝大酒店自由行 台北伸適商旅自由行
绪 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在悠久的海洋歲月裡 有你我的回憶....
高级财务会计.
默写基础知识: 1、家庭是由 关系、 关系或 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 ,家中有 。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绍濂中心学校 吴建利.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导 论.
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标: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教師升等實務作業 報告人:人事室.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Harry Hsiao 蕭欣義 Victoria,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歷史科第二冊(中國史) 第三單元(章) 近世的發展 (宋、元明、清) 第一主題(節) 多元族群與夷夏關係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公務人員退休法、撫卹法 法制與實務講習 銓敘部退撫司 中華民國99年8月.
战 略 管 理 strategic management 经济管理学院 战略管理课程组 长春理工大学
《傅雷家书》 学 科:语文 年 级:九年级 授课教师:王宁宁.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第一節 行政裁量與不確定法律概念 第二節 行政裁量
教師升等資料準備說明會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報告單位:人事室 報告日期:104年6月8日
本课设置5个环节 一、限时秒杀--5分钟 二、摩拳擦掌--9分钟 三、刀锋相见--20分钟 四、现炒现卖--5分钟 五、相约课后--1分钟.
从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演进 看联合国的产生与发展
重点难点 参考文献 教学目标 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 练习与思考.
日本.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Chen Yen Hung University of Taipei
創新資訊教學經驗交流 雲端合作學習輔助程式設計教學之 課程研發計畫
國立臺北大學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Power Leader 社團精英幹部 培 訓 2012/12/11.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組織處室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總務處介紹 城市中的典雅校園 古典&現代 總務長 事務組 王玲玲 組長 保管組 王素鳳 組長 出納組
加減法文字題 國小低年級學生對加減法文字題的瞭解 小組成員 陳育娟 羅珠綾 侯宜孜
飛行器製作與飛行 講師:劉修建.
各位同學,您注意到您所使用的電腦都是Made in China以及Made by Taiwan?
因果性:一个形而上学的预设 赵敦华 2008年5月.
台 灣 之 美 The beauty of Taiwan 編輯:孫楯彥          自動播放.
全球化與當代社會 台商在中國 莊明宏 先生 南港輪胎公司 國外部副理 主持人:莊明哲副教授.
工程寫作與報告 開放大陸生來台 指導老師:王順生 老師 范書豪.
組長:李儂.組員:溫芷沂.詹文君 桃園市北門國小5年12班
Department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東亞文化與思想》 黃俊傑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Website: 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ihs.ntu.edu.tw/

第 三講 東亞傳統文化的根源: 農業傳統及其現代轉化

1. 引言

1:1 「三農」(農業 、農村、農民) 是東亞傳統文化的基礎,也是 現代轉型的重要動力 1:1 「三農」(農業 、農村、農民) 是東亞傳統文化的基礎,也是 現代轉型的重要動力 1.「從東亞出發思考」必須始於對東亞農 業傳統及其現代轉化的思考。 2. 東亞的現代轉型過程中,農民是革命的  基本力量。

1:2 本講問題 傳統中國的農業、農村與農民如何發展? 明治維新與戰後日本的農業如何轉型? 1:2 本講問題 傳統中國的農業、農村與農民如何發展? 明治維新與戰後日本的農業如何轉型? 日據時期和光復後台灣的農業、農村與農民經歷何種變遷?有何新啟示?

2. 傳統中國農業的生產與分配

2:1 中國農業的起源 中國人是黃河的子女? 農業起源與黃土高原關係更近。 黃土高原不同於兩河、尼羅河、印度河灌溉平原。

2:1 中國農業的起源 黃土高原 黃河

2:1 中國農業的起源 多元的農業起源 1) 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種植粟、黍,長江流域栽種水稻 2) 上古迄於前漢,長江流域發展遲緩

2:1 中國農業的起源

2:1 中國農業疆域的南移 南移三階段 三階段: 上古—西晉 (永嘉之亂,永嘉五年,311)

三階段: 西晉—中唐 (安史之亂,天寶十四年,755 ) 南移三階段 三階段: 西晉—中唐 (安史之亂,天寶十四年,755 ) 安祿山洛陽舉兵 安史之亂路線圖 明皇幸蜀圖(局部)

南移三階段 三階段: 中唐—北宋末 (靖康之難,靖康元年,1126 )

南移三階段 第三階段:南宋—現代 南方全盛時代: 農業技術的進步與生產量的提高 人口的增加與都市的興起 知識的普及與人才的興盛

完顏亮(金朝廢帝,史稱「金主亮」,在位於1149-1161):     〈題西湖圖〉   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2:1 中國農業疆域的南移 農業疆域南移的原因 推力:遊牧民族的南侵: 安史之亂(755-763):北方胡人、回紇、朔方 2:1 中國農業疆域的南移 農業疆域南移的原因 推力:遊牧民族的南侵: 安史之亂(755-763):北方胡人、回紇、朔方 靖康之難(1126):金人 → 蒙古人 人民流徙,田園荒蕪,在詩人筆下有血淚控訴:

文天祥 (文山,1236-1282): 〈金靈驛〉 草舍離宮轉夕暉, 孤零漂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元無異, 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 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日, 化作啼鵑帶血歸。

汪元量 (字大有,號水雲,1241-1317?): 〈潼關〉 (寫元兵南下皇室他遷的痛苦) 蔽日烏雲撥不開, 昏昏勒馬度關來。 綠蕪徑路人千里, 黃葉郵亭酒一杯, 事去空垂悲國淚, 愁來莫上望鄉台。 桃林塞外愁煙起, 大漠天寒鬼哭哀。

2:1 中國農業疆域的南移 農業疆域南移的原因 拉力:南方的奮起:因為: 自然條件優越:雨水、氣侯 南方人口的增加與都市的發展: 2:1 中國農業疆域的南移 農業疆域南移的原因 拉力:南方的奮起:因為: 自然條件優越:雨水、氣侯 南方人口的增加與都市的發展: 漢平帝元始二(2)年 南方人口佔 10.3% 唐玄宗天寶三(742)年 34.3% 宋神宗元豐三(1080)年 64.4% 明穆宗隆慶六(1572)年 65.4%

清明上河圖(部分)

2:1 中國農業疆域的南移 農業疆域南移的原因 拉力:南方的奮起:因為: 2:1 中國農業疆域的南移 農業疆域南移的原因 拉力:南方的奮起:因為: 南方農業的發展,因為: 水利工程興修:圩田、海堤 商品經濟發達:絲綢、瓷器、茶葉 手工業興盛,所以商稅增加。

2:1 中國農業疆域的南移 南移後的結果 南方人文活動的興盛: 2:1 中國農業疆域的南移 南移後的結果 南方人文活動的興盛: 詞人:《全宋詞》1149人 北宋:北人65人;南人135人 南宋:北人90人;南人482人 例如:晏殊、歐陽修、張先、柳永、蘇軾、黃庭堅、秦觀、周邦彥、李清照、辛棄疾、陸游、范成大。 畫家: 《古今圖書集成》〈畫部〉〈名流列傳〉 北宋:北人194人;南人173人 南宋:北人61人;南人169人 例如:宋代山水畫大師 董源、巨然 《宋史‧文苑傳》中之文學家: 北人29人,南人58人

2:1 中國農業疆域的南移 南移後的結果 南方中舉人數的增加: 明代文魁(狀元、榜眼、探花、會元)的籍 貫分布: 2:1 中國農業疆域的南移 南移後的結果 南方中舉人數的增加: 明代文魁(狀元、榜眼、探花、會元)的籍 貫分布: 南方人:南直隸、浙江、江西、福建、湖 廣、四川、廣東、廣西 215 人 北方人:北直隸、山東、山西、河南、陝 西 29 人。

2:1 中國農業疆域的南移 南移後的結果 南方政治人才的活躍: 宋代:宰相共134人: 北宋72人,南宋62人 2:1 中國農業疆域的南移 南移後的結果 南方政治人才的活躍: 宋代:宰相共134人: 北宋72人,南宋62人 明代:宰相189人:南方人佔2/3以上 以上南方的人文活動、人才的分布,尤其集中在: 尤其是長江三角洲的頂點:南京 《紅樓夢》人物:男232人,女189人 金陵12釵,皆江南美女。 兩浙 江西 福建 四川 晏殊 歐陽 王安石曾鞏 呂惠卿蔡京 袁樞 鄭樵 三蘇 李燾 李心傳

2:2 傳統中國農業的生產與分配 精耕細作的傳統: 鐵器、牛耕、施肥、耕地劃分之演進 東漢木牛車俑

漢代壁畫已見牛耕景象 「農政全書」中的圍田圖

戰國時代鐵製犁頭 「天工開物」中的灌溉圖

2:2 傳統中國農業的生產與分配 市場經濟: 土地私有化: 《春秋.魯宣公15年》:「初稅畝」 個體小農為主的經濟體系 階層性的市場經濟網路

2:2 傳統中國農業的生產與分配 農書中的「圃田」介紹 東漢 綠釉陶豬圈

3. 傳統農業與中華文化之關係

3:1 傳統農業對中華文化的滲透 「多子多孫」與「安土重遷」的價值理念 重農抑商的中國政治傳統 中國人對自然的情感和敬畏 傳統中國社會是 3:1 傳統農業對中華文化的滲透 「多子多孫」與「安土重遷」的價值理念 重農抑商的中國政治傳統 中國人對自然的情感和敬畏 傳統中國社會是 「父系的」(patrimonial), 「父權的」 (patriarchal), 「隨父居的」 (patrilocal)

3:1 傳統農業對中華文化的滲透 農家分家契約

3:2 傳統農業文化與中國集權體制 魏復古(Karl Wittfogel, 1896-1988): 中國專制權力來自對於水利事業之掌控,因此農業社會乃構成中央集權之基礎。 李冰(生卒年不詳)

3:2 農業文化與中國集權體制 中國歷史上治水管轄權以及農業地 理等事實,不能支持「水利社會說」。

3:3 傳統農民生活型態 道義經濟:以降低風險為考量 農村結構:血緣和地緣交織 農民性格:仍服從「理性抉擇」 (rational choice) 4. 農民角色:逐利者、生產者、 受剝削者

《詩經.豳風.七月》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嗟我農夫,我稼既同, 上入執宮功。 晝爾於茅,宵爾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榖。」

4. 日本農村社會的轉變: 從傳統到現代

4:1 近代日本農民價值系統的轉變 邁向現代的日本農業: 1868年明治維新,資本主義興起。 1873起,重稅瓦解了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將農村捲入了金元流動的市場體系。 策略性地以農業扶植工業,使得二次戰前,農村現代化的步調緩慢。

4:1 近代日本農民價值系統的轉變 二次戰後日本實施土地改革,地主階級多為自耕農取代,然收益受限於狹小的耕作面積。 生產收入的差距,導致大量農業人口移往工業部門。 日本秋田縣農宅

4:1 近代日本農民價值系統的轉變 戰前日本農民的價值系統: 身分意識:尊重家長、安於既定階 層、缺乏創新。 身分意識:尊重家長、安於既定階 層、缺乏創新。 生產態度:親近土地、自給自足、 精耕細作。 消費型態:低收入低消費、大量資 源投入。

4:1 近代日本農民價值系統的轉變 日本農宅內燒炭火取暖

4:1 近代日本農民價值系統的轉變 重農思想: 封建時代,地主宣揚農本主義以確保收入。 工業化之後農本主義仍廣受宣揚: 工業方面,農業是廉價勞動力的來源。 軍事方面,軍隊主力由農民組成。 地主為免受社會主義運動波及,更積極提倡重農思想。

4:1 近代日本農民價值系統的轉變 戰後日本農民價值取向的改變: 農本思想瓦解:大戰失利、工業發展、土地改革 生產態度轉變: a. 耕作目的,從維持生存變成商業 交易 b. 土地價值,從先人遺產變成生產 工具

4:1 日本農民價值系統的轉變 生活態度轉變:生活物資、教育需求提升 農村的都市化:受限於耕地面積,許多農村人口須在城鄉間通勤兼差;電視機的普及,也促成傳統價值的改變

4:2 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農業 1960年代的改變: 農業生產對於經濟的貢獻程度下降。 4:2 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農業 1960年代的改變: 農業生產對於經濟的貢獻程度下降。 日本農業人口佔總人口比例下降: 1955: 40% → 1960: 30% → 1964: 25% 農業人口中,中學畢業生比例下降,婦女和老年人比例上升。 八成農民另有兼差,四成農民的兼差收入大於農產收入。 , ,

4:2 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農業 農業社區的改變: 耕地面積狹小,迫使日本農村人口迅速外移。 離鄉謀生等情況,常影響到家庭成員間的感情。 4:2 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農業 農業社區的改變: 耕地面積狹小,迫使日本農村人口迅速外移。 離鄉謀生等情況,常影響到家庭成員間的感情。 農村人口結構改變(包含農民、通勤人口、住不起大城市的家庭),不但影響傳統農村的集體性格,更使得社群的目標感失落。

4:2 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農業 城鄉結合,都市數目激增。 階級和職業群組間的橫向連結,取代垂直型態的家長式忠誠 。 , ,

5. 戰後台灣農業經驗

5:1 農本文化變遷 1949-1972:土地改革後「發展的榨取」  「以農業培養工業」 1972以降:從「擠壓」到「平衡」 5:1 農本文化變遷 1949-1972:土地改革後「發展的榨取」  「以農業培養工業」 1972以降:從「擠壓」到「平衡」 慶祝實施耕者有其田 耕者有其田詢問處

5:1 傳統的突破 日據時代(1895-1945)推動農業改良,奠下了台灣「現代化」的基礎。 資本主義化:市場開放、農產品商品化。 5:1 傳統的突破 日據時代(1895-1945)推動農業改良,奠下了台灣「現代化」的基礎。 資本主義化:市場開放、農產品商品化。 日據時代農業試驗所 日據時代糖業試驗所

5:3 「農本主義」瓦解 50、60年代台灣土地改革過後,「重農心態」一度普及。 60年代中期工業化後,台灣農業發展停滯。 5:3 「農本主義」瓦解 50、60年代台灣土地改革過後,「重農心態」一度普及。 60年代中期工業化後,台灣農業發展停滯。 重農心態加速消逝,土地商品化。

6. 結論

6:1 植根於農村的東亞傳統文化 耕織圖《插秧》詩 千畦水澤正瀰瀰 競插新秧恐後時 亞旅同心欣力作 月明歸去莫嫌遲

6:2 工業文明中「漂泊的心靈」 「單一主體性」 「多元主體性」 「隸屬原則」  「並立原則」

6:3 全球化下台灣農民的悲歌與出路 全球化「自由貿易」下 「白米炸彈客」楊儒門事件及其意義 6:3 全球化下台灣農民的悲歌與出路 全球化「自由貿易」下 「白米炸彈客」楊儒門事件及其意義 農產品貿易中的國際霸權因素:「瘦肉精」禁用 (農委會宣布) →美國壓力 → 解禁 (衛生署宣布) → 美國豬肉進口 願景:慣行農法 → 有機農法 「人定勝天」 → 「天人和諧」

閱讀作業 黃俊傑:〈中國農業傳統及其精神內涵〉,選自李國祁等編:《中國文明的精神》(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1990) Chun-chieh Huang,Taiwan in Transformation:Retrospect and Prospect(New Bunswick and Taipei :Transetion Publishers an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2014),Chapter 2 and 3,pp.21-66.

延伸閱讀 廖正宏、黃俊傑、蕭新煌:《光復後台灣農業政策的演變》(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86) 黃俊傑:〈全球化潮流下台灣農民的悲歌與出路〉,《農訓雜誌》(2007) 黃俊傑:〈台灣農村的黃昏 — 西部農村訪問記實〉,《台灣農村的黃昏》(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8) 黃俊傑:〈北美麥田的省思 — 美國農場紀行〉,同前書

延伸閱讀 廖正宏、黃俊傑:《戰後台灣農民價值取向的轉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 竹中久二雄、岡部守編:《農を「生命」の產業として考える》(東京:学陽書房,1990) R. P. Dore著,並木正吉等譯,《日本の農地改革》(東京:岩波書店,1983) Tadashi Fukutake: “Changing Japanese Rural Society,” in Asian Rural Soiety: China, India, Japan (Tokyo: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1967)

思考問題 農業傳統是東亞文化的資產或是負擔?或者兩者皆是?為什麼? 展望21世紀的生態環保、自然資源與人類永續發展,「作為生命產業的新農業」是否可能?為什麼?

關鍵詞 精耕細作 重農抑商 土地改革 農本主義 有機農業

概念圖

演講內容摘要

鳳飛飛---農村曲

農村曲 透早著出門 天色漸漸光 受苦無人問 行到田中央 行到田中央 為著顧三餐 顧三餐 不驚田水冷霜霜

農村曲 炎天赤日頭 淒慘日中逗 有時踏水車 有時著搔草 希望好日後 每日巡田頭 巡田頭 不驚嘴幹汗那流

農村曲 日頭那落山 工作才有散 有時歸身汗 忍著寒甲熱 希望好年冬 稻仔快快大 快快大 阮的生活著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