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hypertensive drug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 理想血压:
Advertisements

第十八章 抗高血压药. # 概 述 高血压是常见病,又是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重要 发病因素, 世界高血压联盟( WHL )确定每年 5 月 17 日为世界高血压日。 我国于 1991 年调查 15 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达 11.26% 。估计我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有 9000 万 至 1.1 亿,高血压已是当前最大的流行病。
药 学 理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第十一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又称为抗肾上腺素药 (antiadrenergic drugs)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 (adrenoceptor antagonist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传出神经与传入神经系 统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局麻药.
11 第 六 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沈志强 药学院 药理系 沈志强 药学院 药理系.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岳阳临床医学院 高血压病 岳阳医院心内科 符德玉.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岳阳临床医学院 高血压 高血压 (hypertension) 是 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 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 血管疾病。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 [ 药理作用 ] 1. 中枢兴奋作用 消除瞌睡 减轻疲劳 改善思维 (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大剂量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第 11 章 抗肾上腺素药. 定义 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缺乏或仅有微弱内在活性  受体阻断药  受体阻断药   、   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利其丁)、  妥拉唑啉、酚苄明   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脉宁平) 
抗高血压药. 诊断 高血压: 大于 18.7/12.0kPa ( 140/90mmHg ) 分型及分度 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轻度、中度、重度:
掌握要点 1. 简述利尿药的分类及其作用机制。 2. 请比较高效能和中效能利尿药在作用机制、 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方面有哪 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高血压基础知识 市场部 产品经理 吴尚霖 2007年12月.
呋塞米(furosemide,呋喃苯胺酸,速尿)
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 占95% 又称高血压病
抗高血压药.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 红.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11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第十六讲 抗高血压药(续) 主讲人:石卓副教授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第八章 抗高血压药 1.高血压: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症。1999年WHO将高血压定义为:在未服抗高血压药时,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第25章 抗高血压药物 Antihypertensive Drugs
第二十章 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ve
第十六章 抗高血压药.
第1节 抗高血压药 学习目标 1.说出血压的调节,高血压的定义和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张玉玲.
第18章 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
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第十九章 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
                                                                        
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药理教研室.
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第九章 抗肾上腺素药 指与肾上腺素受体有较强亲和力,能妨碍NA或拟肾上腺素药与受体结合,从而拮抗NA或拟肾上腺素药作用的药物。也称抗肾上腺素药。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药理教研室.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adrenoceptor blockers)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 1.定义: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动脉血压下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抗高血压药概述.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山东省济南卫生学校—药理教研组.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原发性高血压.
第十章 抗肾上腺素药.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 1.定义: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动脉血压下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Antihypertensive drugs
第二十三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拟肾上腺素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adrenoceptor agonists):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激动受体,产生肾上腺素样作用。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antihypertensive drugs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 1.定义: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动脉血压下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复 习 1.青光眼局部用 2.高钙血症用 3.糖尿病并高血压不宜选用 4.脑水肿者伴心衰宜选用 5.肾性尿崩症用
抗高血压药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是冠心病、脑卒中、心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
实训项目一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实训 【高血压】.
国家骨干示范建设 特色校本教材 第四章 心血管系统药物 制药基础 III 药物化学 主编:李玉龙.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消化功能调节药.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糖尿病流行病学.
高 血 压 广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 内科 1.
甲状腺激素.
第二十四章 抗高血压药.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 1.定义: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动脉血压 下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2.高血压: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二十一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Drugs Used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第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 刘丹花.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学习单元一 传出神经系统概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Antihypertensive drugs 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ve drugs

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ve drugs 一、 概述 1 定义: 2 分类与诊断标准: 1) 按病因分: 原发性高血压 , 继发性高血压 ; 2) 按病情进展快慢分:缓进型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 3) 按舒张压高度及靶器官损害程度分: 轻度(1级),中度(2级),重度(3级);

高血压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WHO,1999) 类别 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靶器官损害 (mmHg) (mmHg) 程度 1 级高血压 140~159 90~99 尚无器官损伤 (轻度) 2 级高血压 160~179 100~109 已有器官损伤 (中度) 但功能尚可代偿 3 级高血压 180 110 损伤的器官功能 (重度) 已失代偿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国家卫生部,1999年10月)

高血压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靶器官损害 实验室检查 危险因素 相应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左心) 左心室肥厚 高血压水平:(1~3级) 靶器官损害 实验室检查 危险因素 相应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左心) 左心室肥厚 高血压水平:(1~3级) 心绞痛 冠状A粥样硬化斑块 心肌梗塞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X线) 年龄:男>55岁,女>65岁 肾功能衰竭 血尿,蛋白尿(和/或) 糖尿病史 (尿毒症) 血浆肌酐浓度升高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男<55岁, 女< 65岁) 缺血性脑卒中 眼底II级以上 高血脂 (脑血管痉挛, 脑血栓) 颈, 髂, 股or主A粥样硬化 (肥胖, 血清总胆固醇 脑溢血 斑块(超声orX线)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视网膜动脉狭窄 眼底出血, 渗出(III级) 以静息为主的生活方式 视力模糊, 失明 视神经乳头水肿(IV级) 吸烟

二 、抗高血压药的作用环节和分类 3 .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 心:外周阻力↑—左心室负荷↑—左心室肥厚、扩张— ---左心衰竭; 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早期仅见全身小动脉痉挛—重要脏器供血↓—功能障碍,器质性病变: 心:外周阻力↑—左心室负荷↑—左心室肥厚、扩张— ---左心衰竭; 脑:脑小动脉硬化—血压波动时—痉挛—形成血栓或 动脉破裂—偏瘫,失语,神志不清; 肾:细小动脉硬化,狭窄,部分肾单位发生纤维化玻璃样变,另一部分则有代偿性肥大—失代偿时—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二 、抗高血压药的作用环节和分类

二、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一、神经调节:交感神经系统 中枢 神经节 末梢递 质释放 突触后 膜受体 血管平滑肌 可乐定 -甲基多巴 莫索尼定 美加明 利血平 胍乙啶 普萘洛尔 1哌唑嗪 1 拉贝洛尔 肼屈嗪 硝普钠 硝苯地平 米诺地尔 二、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阻断药 ACEI (卡托普利 ) 氯沙坦 利尿药 (噻嗪类) 肾脏邻球 肾素 转化酶 小动脉收缩 旁 器 血管紧 血管紧 血管紧 张素原 张素Ⅰ 张素Ⅱ 醛固酮分泌→ 水钠潴留

兴奋性神经元: - Isoprenaline 可乐定 Clonidine 为咪唑啉类衍生物,化学名二氯苯胺咪唑啉 【药理作用】 一、交感神经阻滞药 ( 一)中枢性抗高血压药 交感中枢:抑制性神经元:2 - NA 兴奋性神经元: - Isoprenaline 可乐定 Clonidine 为咪唑啉类衍生物,化学名二氯苯胺咪唑啉 【药理作用】 1 降压作用:特点: 起效快,口服吸收良好,降压效力中等偏强; 用药过程中不引起明显的体位性低血压; 久用可致水钠潴留,产生耐受性。 2 镇静作用

可乐定 【降压作用机制】 中枢机制: 1 选择性激动延脑孤束核次一级神经元(抑制性) — 兴奋突触后膜2受体—外周交感神经活性—血压 2 延髓腹外侧核吻侧端咪唑啉受体—外周交感神经 活性—血压; 外周机制:激动外周交感神经神经末梢突触前膜2受 体—NA释放 (负反馈)—血压 。

可乐定 【不良反应及防治】 【应用】 1 中度高血压:口服; 2 高血压危象:静脉点滴; 3 吗啡类药物所致戒断症状 1 中枢抑制、消化道抑制: 2 久用可致水钠潴留—合用利尿药; 3 停药综合征(反跳现象)—合用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

 -甲基多巴 (-methyldopa) 【降压作用特点】 1 口服吸收率、显效时间略逊于可乐定; 2 作用强度、降压机理类似于可乐定: 血脑屏障 多巴脱羧酶 -甲基多巴 ------------ NA能神经元摄取------------ -甲基多巴胺----- 多巴胺羟化酶 --------------------- -甲基去甲肾上腺素 —兴奋中枢2受体 降压时也伴有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明显减少。 3 降压时不减少肾血流,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适于肾性高血压或伴有肾功能不良者;

【不良反应】 -甲基多巴 【药物相互作用】 1 . 中枢抑制、消化道抑制:类似于可乐定: 2 . 长期(> 6个月)、大量(1.0/日)可致抗球蛋白阳性反应 3 .少数人:自身免疫反应: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及粒细胞减少, 红斑狼疮样综合征,肝损害;--立即停药。 【药物相互作用】 1. 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时将失去降压作用— 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2 . 可增强氟哌啶醇的抗精神失常作用; 3 . 可拮抗左旋多巴的治疗作用。

莫索尼定 moxonidine (第二代中枢性降压药) 【作用及应用特点】 激动延髓腹外侧核吻部Ⅰ1-咪唑啉受体 --外周交感活性↓—血压↓ 1. 口服吸收良好,起效快; 2. 生物半衰期较长,可减少给药次数; 3. 不良反应较轻; 4. 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二)、神经节阻断药 美加明 mecamylamine 【作用及应用特点】 1. 降压作用强大、迅速; 2. 不良反应多、且较重: 1) 体位性低血压; 2) 副交感神经节阻断症状; 3) 反复多次给药易出现耐受性; 3. 仅适用于其它降压药无效的急进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时的紧急降压。

2) 降压同时伴有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水钠潴留; (三) 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 利血平 reserpine (递质耗竭剂) 【药理作用及机制】 1 降压作用:特点: 1) 起效缓慢,温和,持久; 2) 降压同时伴有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水钠潴留; 机制:与外周及中枢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囊泡膜上胺泵结合--儿茶酚胺类递质(NA,5-HT)合成,储存,再摄取 --递质耗竭--交感神经传导--血管扩张,BP 2 中枢抑制作用:镇静、安定作用。

利血平 【临床应用】 1 轻度高血压: 2 躁狂型精神病: 【不良反应】 1 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2 诱发和加重溃疡; 1 轻度高血压: 2 躁狂型精神病: 【不良反应】 1 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2 诱发和加重溃疡; 3 中枢抑制:镇静,嗜睡,精神抑郁症。

胍乙啶 guanethidine (递质耗竭剂) 【作用特点】 1.降压作用强而持久,伴有心率减慢; 2.无中枢抑制作用; 3.久用可产生耐受性―水钠潴留; 4.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作用机制】 取代NA被摄入囊泡内递质耗竭 【应用】中,重度高血压  【注意】剂量个体化,并按站位血压仔细调整用药剂量

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propranolol (三)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propranolol 【降压作用特点】 1. 口服起效缓慢,降压作用温和; 2. 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3. 长期应用不易产生耐受性。 【降压作用机制】 1.肾: 邻球旁器1 分泌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 -血浆血管紧张素II水平; 2心脏: 1受体 -心输出量 ; 3中枢:受体 -中枢兴奋性神经元 -外周交感神经张力↓-血管阻力↓; 4突触前膜: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 2受体 -递质释放

1 单用适于轻度高血压-(抗高血压一线药物); 2 与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合用于中、重度高血压, 伴有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肾素活性者疗效亦好; 普萘洛尔 【应用】 1 单用适于轻度高血压-(抗高血压一线药物); 2 与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合用于中、重度高血压, 伴有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肾素活性者疗效亦好; 【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 1 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恶心,腹泻,乏力-; 2 精神方面副作用:多梦,幻觉,失眠,抑郁。 3 小量(40-60mg/日)开始,一般要用到较大剂量(200mg/日)才能达到降压效果;久用不宜骤停,(停药综合征) 4 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哮喘患者不宜应用。

1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 prazosin 【降压特点】 1 选择性阻断突触后膜1受体: 2 降压效力中等偏强: 3 首剂效应综合征 1,受体阻断药 拉贝洛尔 labetalol 1 阻断1,1,2受体;对2无效-负反馈调节仍存在; 2 降压作用温和,不良反应轻,适于各型高血压; 3 但较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肼屈嗪 hydralazine (肼苯哒嗪) 二、血管舒张药(松弛血管平滑肌药) (一)直接舒张血管药  肼屈嗪 hydralazine (肼苯哒嗪) 【降压作用特点】 主要松弛小动脉平滑肌药 1 起效快,效果明显-适于治疗中度高血压; 2 不良反应多: 1)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 心率、耗氧量 心悸、心绞痛:合用阻断剂; 肾素分泌 水钠潴留耐受性:合用利尿药; 2)消化道症状:3)神经系统症状: 4)长期大量:全身性红斑狼疮综合征,用量200mg/日

硝普钠 sidium nitroprusside 松弛小动脉和静脉血管平滑肌药  松弛小动脉(阻力血管)―外周阻力↓-后负荷↓-血压↓,心功能改善  松弛静脉(容量血管)-前负荷↓―血压↓,心功能改善 【作用特点】 1 起效快,维持时间短; 2 口服不吸收,需静脉给药 【降压机制】为亚硝基铁氰化钠-与血管内皮细胞或红细胞接触时-释出NO-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鸟苷酸环化酶―cGMP↑―血管扩张-血压↓

硝普钠 【应用】 1 高血压危象 2 急慢性心功能不全 【不良反应】 1 恶心,呕吐,心悸,不安,出汗等-过度降压所致,停药消失; 1 高血压危象 2 急慢性心功能不全 【不良反应】 1 恶心,呕吐,心悸,不安,出汗等-过度降压所致,停药消失; 2 硫氰化物蓄积中毒: 3 遇光易破坏:滴注药液应新鲜配制和避光。

(二)钙拮抗药 calcium antagonists 硝苯地平 nifedipine 【降压特点】 1 降压程度与原血压高度呈正相关, 对正常血压者无明显降压效果; 2 口服吸收良好,起效快: 舌下含服1-5分起效--治疗变异性心绞痛,高血压危象; 口服30-60分起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 3 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合用受体阻断剂。

氨氯地平 amlodipine 【降压特点】 1. 口服吸收良好(95%),生物利用度高(63%); 2. 起效和缓,渐进降压; 2. 起效和缓,渐进降压; 3. 对血管选择性高,心脏负性肌力及负性频率作用小— 但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心率↑—合用受体阻断剂; 肾素分泌↑—水钠潴留—合用噻嗪类利尿药; 4. 用于: 1) 轻中度高血压;2) 稳定型及变异型心绞痛。

(三)钾通道开放药 potassium channel openers 【降压机制】 1 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膜ATP敏感性K+通道开放—K+外流↑—细胞膜超极化—电压依赖性Ca2+通道难以激活—Ca2+内流--血管扩张--BP  ; 2 Na+-Ca2+交换机制—细胞内Ca2+外流↑—细胞膜内侧面储池中膜结合的Ca2+↑—血管扩张--BP  3 使激动剂引起的IP3蓄积—细胞内储库Ca2+释放。 主要作用于小动脉—外周阻力↓;对静脉系统(容量血管)无明显影响。

吡那地尔 pinacidil 【作用特点】 1. 口服易吸收,肝代谢物仍具药理活性 2. 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3. 可致水肿、体位性低血压、多毛症等。 米诺地尔 minoxidil (长压定) 1. 口服吸收完全,起效快,降压作用强大; 2. 降压时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 3. 长期应用(数月,10mg/日)亦可致多毛症 4. 主要用于重症高血压,及并发肾功能衰竭的高血压。

1 降压作用快而强:主要作短期静脉注射,治疗高血压危象, 二氮嗪 diazoxide 【作用特点】 1 降压作用快而强:主要作短期静脉注射,治疗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脑病; 2 降压时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心率--合用受体阻断剂; 肾素分泌—水钠潴留—合用利尿药; 3 作用于胰岛受体—胰岛素分泌↓,血糖↑; 4 其他:松弛子宫平滑肌,长期应用可致多毛症。

三 影响血管紧张素Ⅱ形成和作用药 (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 【药理作用】 1. 选择性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I): 血浆及局部组织中RAS活性↓— 血管紧张素Ⅱ生成↓— 动静脉舒张—外周阻力↓—血压↓; 2. 抑制激肽酶: — 缓激肽降解↓— 血中缓激肽浓度↑—血管扩张—血压↓; 3 . 促进前列腺素合成↑-- 激活磷脂酶A2—花生四烯酸生成↑--PGE2 , PGF2 ↑-- 血管扩张—血压↓

(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4.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 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5. 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增殖:抑制 心脏及血管构形重建。 6. 清除自由基:抑制微粒体脂质过氧化酶,抑制白细胞产生自由基,减少超氧游离基产生。 7. 对脂质代谢的影响: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影响血管紧张素形成和作用药降压机制示意图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A1 受体阻断剂(洛沙坦) 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受体 ACE 转化酶 ACEI(卡托普利) 激肽原 缓激肽 降解 前列腺素 血管扩张 血管收缩 血压 ↓ 血压↑ 影响血管紧张素形成和作用药降压机制示意图

(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应用】 1 . 各期高血压; 2 .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 1 低血压 ; 2 咳嗽; 3 高血钾 4 影响胎儿发育; 5 其它:皮疹,蛋白尿,急性肾衰,血管神经性水肿,味觉障碍,偶见中性白细胞减少。

卡托普利 captopril (甲巯丙脯酸) 【作用特点】 1 口服有效,起效快,降压作用中等偏强; 2 不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长期服用无耐受性,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 3 对肾性高血压效果好,亦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4 不良反应少,但偶见粒细胞缺乏。 依那普利 enalapril 【作用与用途】 作用与用途与卡托普利相似,但降压效果较卡托普利强10倍,剂量可减少;且作用持续时间更久。

(二)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AT1受体:血管平滑肌,心肌,脑,肾及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球状带细胞—对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有调节作用; 氯沙坦 losartan 【药理作用】 1 、降血压:选择性阻断AT1受体—阻滞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血管收缩、醛固酮释放、促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增殖、等效应—外周阻力↓; 2 、 促进尿酸排泄 :抑制肾小管对尿酸重吸收,作用短暂

氯沙坦 losartan 【临床应用】 1、高血压: 降压特点: 1)口服起效快 2)作用维持久:24h平稳降压,3~6周后达最大效应 3)不良反应较ACEI少: . 较少引起干咳及血管神经性水肿; . 但仍可致低血压及高血钾。禁用于妊娠患者。

氯沙坦 losartan 2、改善左心室肥厚 3、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4、治疗心肌梗塞 5、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6、肾脏保护作用:

氢氯噻嗪 hydrochlorothiazide 四、 利尿药 氢氯噻嗪 hydrochlorothiazide 【降压机制】 1 用药初期:排Na+ 利尿Na+ -水负平衡细胞外液血容量  BP 2 长期用药(3-4周后):因体内仍轻度缺Na+ —小动脉壁细胞内Na+ —Na+-Ca2+双向交换机制--细胞内Ca2+  --血管平滑肌对NA等缩血管物质反应性—血管扩张—后负荷  BP 。

利尿药 (氢氯噻嗪) 【降压特点】 1 口服吸收良好; 2 降压作用温和,持久, 3 长期应用仍可致不良反应: 1)血浆肾素水平---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钠潴留--耐受性; 2)低血钾; 3)高血糖,高血脂; 4)升高血尿酸。

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1. 根据病情选药 2. 根据合并症选药 3. 按药物作用特点联合用药 4. 剂量个体化

Ⅲ Ⅱ ACEI Ⅲ 肼屈嗪等 1受体阻断药 受体阻断药 Ⅱ Ⅰ 利尿药 Ⅱ 钙拮抗药 Ⅲ 咪唑啉受体激动药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