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课件(第四版) 吕林根 许子道等编 第一章 矢量与坐标 第二章 轨迹与方程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Advertisements

精品课程《解析几何》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第6章 多元函数微积分 6.1空间解析几何简介. 6.2多元函数微分学. 6.3多元函数积分学..
第11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MATLAB求解
高等数学II 课程网页: 答疑时间:(周一10:00-12:00三教三楼答疑室)
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称为解析几何 平面解析几何 一元微积分 空间解析几何 多元微积分 本章的主要内容 :
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1、空间直角坐标系; 2、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3、向量的坐标、数量积、向量积;
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一节 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向量的概念 第二节 向量的坐标表示 第三节 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 第四节 平面方程
第七章 多元微分学 空间曲面与曲线 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 偏微商与全微分 多元复合函数及隐函数求导法则 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最优化问题.
一、曲面及其方程 二、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 三、以坐标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曲面 四、小结
第一部分:空间曲面 第二部分:空间曲线.
第八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第一部分 向量代数 第二部分 空间解析几何 在三维空间中: 空间形式 — 点, 线, 面 数量关系 —
第六章 空间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第一部分 向量代数 第二部分 空间解析几何 在三维空间中: 空间形式 — 点, 线, 面 数量关系 —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第一节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第二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第三节 曲面及其方程 第四节 空间曲线及其方程
微分几何.
第二章 轨迹与方程 §2.1 平面曲线的方程 §2.2 曲面的方程 §2.3 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方程 §2.4 空间曲线的方程.
第七章 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一节 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向量的概念 第二节 向量的点积与叉积 第三节 平面与直线 结束.
第六节 曲面与空间曲线 一、曲面及其方程 二、 柱 面 三、 旋转曲面 四、 二次曲面 五、 空间曲线的方程.
第六节 曲面及其方程 一 曲面方程的概念 二 旋转曲面 三 柱面 四 二次曲面.
第六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一节 空间直角坐标 第二节 矢量代数 第三节 空间中的平面和直线 第四节 二次曲面
第一节 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知识 1、空间直角坐标系 2、几种特殊的曲面 3、空间曲线.
第八章 向量代数 空间解析几何 第五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点向式方程 和参数方程 二、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三、空间两直线的夹角.
第三章 空间解析几何 与向量代数.
复习 设 1. 向量运算 加减: 数乘: 点积: L.P204~P206 叉积:.
第九章 空间解析几何 一、主要内容 二、典型例题.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第八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第一部分 向量代数 第二部分 空间解析几何 在三维空间中: 空间形式 — 点, 线, 面 数量关系 —
第六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一节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 二、向量与向量的线性运算 三、向量的坐标表示式
第9章 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 9.1 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向量的概念 9.2 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 9.3 平面方程与空间直线方程
空间直角坐标系 这一章,我们为学习多元函数微积分学作准备,介绍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这是两部分相互关联的内容。用代数的方法研究空间图形就是空间解析几何,它是平面解析几何的推广。向量代数则是研究空间解析几何的有力工具。这部分内容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工具。
第八章 空间解析几何 与向量代数 一. 内 容 要 点 二. 重 点 难 点 三. 主 要 内 容 四. 例 题与习题.
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 §5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二、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与参数方程 三、两空间直线的夹角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第二讲 曲线与二次曲面 教学目的:曲线和二次曲面 难点: 组合图形的作图 重点:平面、直线和二次曲面的 图形与方程的对应关系.
解析几何 4.1.2圆的一般方程 邵东一中高1数学组 林真武.
主要内容 1、柱面 2、锥面 3、旋转曲面 4、椭球面 5、双曲面 6、抛物面
二次曲面 二次曲面的定义: 三元二次方程所表示的曲面称之为二次曲面. 相应地平面被称为一次曲面. 讨论二次曲面形状的截痕法:
第八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第一部分 向量代数 第二部分 空间解析几何 在三维空间中: 空间形式 — 点, 线, 面 数量关系 —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杏坛中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
一、平面的点位式方程 1 平面的方位向量 过空间中一点M与两个不共线的向量 ,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平面 ,则 向量 称为平面 的方位向量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专题二: 利用向量解决 平行与垂直问题.
实数与向量的积.
线段的有关计算.
微积分 (I)期末小结 2019/4/25.
§1体积求法 一、旋转体的体积 二、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的体积 三、小结.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O x y i j O x y i j a A(x, y) y x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1.2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
高中数学必修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1).
9.5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2.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中学 纪迎春.
第一模块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二节 向量及其坐标表示法 一、向量的概念 二、向量的坐标表示法.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3.2 . 1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1.了解如何用向量把空间的点、直线、平面表示来出.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第一模块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六节 二次曲面与空间曲线 一、曲面方程的概念 二、常见的二次曲面及其方程 三、空间曲线的方程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解析几何课件(第四版) 吕林根 许子道等编 第一章 矢量与坐标 第二章 轨迹与方程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 吕林根 许子道等编 第一章 矢量与坐标 第二章 轨迹与方程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 第四章 柱面锥面旋转曲面与二次曲面 第五章 二次曲线的一般理论

第一章 矢量与坐标 §1.1 矢量的概念 §1.2 矢量的加法 §1.3 数乘矢量 §1.4 矢量的线性关系与矢量的分解 第一章 矢量与坐标 §1.1 矢量的概念 §1.2 矢量的加法 §1.3 数乘矢量 §1.4 矢量的线性关系与矢量的分解 §1.5 标架与坐标 §1.6 矢量在轴上的射影 §1.7 两矢量的数性积 §1.8 两矢量的矢性积 §1.9 三矢量的混合积

第二章 轨迹与方程 §2.1 平面曲线的方程 §2.2 曲面的方程 §2.3 母线平行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 §2.4 空间曲线的方程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 §3.1 平面的方程 §3.2 平面与点的相关位置 §3.3 两平面的相关位置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 §3.1 平面的方程 §3.2 平面与点的相关位置 §3.3 两平面的相关位置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3.5 直线与平面的相关位置 §3.6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3.7 空间直线与点的相关位置

第四章 柱面锥面旋转曲面 与二次曲面 §4.1 柱面 §4.2 锥面 §4.3 旋转曲面 §4.4 椭球面 §4.5 双曲面

第五章 二次曲线的一般理论 §5.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5.2 二次曲线的渐近方向、中心、渐近线 §5.3 二次曲线的切线 第五章 二次曲线的一般理论 §5.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5.2 二次曲线的渐近方向、中心、渐近线 §5.3 二次曲线的切线 §5.4 二次曲线的直径 §5.5 二次曲线的主直径和主方向 §5.6 二次曲线方程的化简与分类

§1.1 矢量的概念 | | 定义1.1.1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矢量,或称向量. 两类量: 数量(标量):可用一个数值来描述的量; §1.1 矢量的概念 定义1.1.1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矢量,或称向量. 两类量: 数量(标量):可用一个数值来描述的量; 矢量(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矢量的几何表示: 有向线段 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矢量的大小, 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矢量的方向. 或 | | 矢量的模: 矢量的大小. 或 下一页 返回

定义1.1.2 如果两个矢量的模相等且方向相同,那么叫做相等矢量.记为 单位矢量: 模为1的矢量. 或 零矢量: 模为0的矢量. 定义1.1.2 如果两个矢量的模相等且方向相同,那么叫做相等矢量.记为 = 所有的零矢量都相等. 定义1.1.3 两个模相等,方向相反的矢量叫做互为反矢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定义1.1.4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一组矢量叫做共线矢量. 定义1.1.4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一组矢量叫做共线矢量. 零矢量与任何共线的矢量组共线. 定义1.1.5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一组矢量叫做共面矢量. 零矢量与任何共面的矢量组共面. 上一页 返回

§1.2 矢量的加法 这种求两个矢量和的方法叫三角形法则. 定理1.2.1 如果把两个矢量 为邻边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OACB,那么对角线矢量 §1.2 矢量的加法 B O A 这种求两个矢量和的方法叫三角形法则. 定理1.2.1 如果把两个矢量 为邻边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OACB,那么对角线矢量 下一页 返回

这种求两个矢量和的方法叫做平行四边形法则 B C O A 这种求两个矢量和的方法叫做平行四边形法则 定理1.2.2 矢量的加法满足下面的运算规律: (1)交换律: (2)结合律: (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A4 A1 A3 A2 An-1 O An 这种求和的方法叫做多边形法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矢量减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A B C 上一页 返回

§1.3 数乘矢量 下一页 返回

定理1.3.1 数与向量的乘积符合下列运算规律: (1)结合律: (2)第一分配律: (3)第二分配律: 两个向量的平行关系 返回 上一页 定理1.3.1 数与向量的乘积符合下列运算规律: (1)结合律: (2)第一分配律: (3)第二分配律: 两个向量的平行关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证 充分性显然; 必要性 ‖ 两式相减,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式表明:一个非零向量除以它的模的结果是一个与原向量同方向的单位向量. 按照向量与数的乘积的规定, 上式表明:一个非零向量除以它的模的结果是一个与原向量同方向的单位向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例1设AM是三角形ABC的中线,求证: 如图 证 因为 所以 A B C M (图1.11) 但 因而 即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例2 用向量方法证明:联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例2 用向量方法证明:联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证 设ΔABC两边AB,AC之中点分别为M,N,那么 所以 且 上一页 返回

§1.4 矢量的线性关系与矢量的分解 下一页 返回

. , 2 4 1 唯一确定 被 并且系数 ) - ( 的线性组合,即 可以分解成 或者说向量 线性表示, 可以用向量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 与 不共线,那么向量 如果向量 定理 r e y x + = . , 2 1 叫做平面上向量的基底 这时 e . , ) 3 4 1 ( 2 唯一确定 被 并且其中系数 的线性组合,即 可以分解成向量 任意向量 线性表示,或说空间 可以由向量 不共面,那么空间 如果向量 定理 r e z y x - +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例2 证明四面体对边中点的连线交于一点,且互相平分. , 3 2 1 叫做空间向量的基底 这时 e 例2 证明四面体对边中点的连线交于一点,且互相平分. D . , 3 2 1 关系式 线性表示的 , 用 先求 取不共面的三向量 就可以了 三点重合 下只需证 两组对边中点分别为 其余 它的中点为 线为 的连 的中点 对边 一组 设四面体 证 e AP AD AC AB P EF F E CD ABCD = e3 F P1 C e2 A E e1 B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连接AF,因为AP1是△AEF 的中线,所以有 又因为AF1是△ACD 的中线,所以又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 , ) 4 1 ( 2 关的向量叫做线性无关 性相 叫做线性相关,不是线 个向量 那么 ( = 使得 个数 在不全为零的 ,如果存 对于 ( 2 关的向量叫做线性无关 性相 叫做线性相关,不是线 个向量 那么 ( = 使得 个数 在不全为零的 ,如果存 对于 定义 n a L - + ³ l . = a 线性相关的充要条件为 一个向量 推论 . , 2 4 1 组合 向量是其余向量的线性 充要条件是其中有一个 线性相关的 时,向量 在 定理 n a L ³ . 5 4 1 相关 那么这一组向量就线性 分向量线性相关 如果一组向量中的一部 定理 . 线性相关 量,那么这组向量必 一组向量如果含有零向 推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例4 设 为两不共线向量,证明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 6 4 1 是它们线性相关 两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定理 . 7 4 1 件是它们线性相关 三个向量共面的充要条 定理 . 8 4 1 线性相关 空间任何四个向量总是 定理 例4 设 为两不共线向量,证明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共线 线性相关,即存在不全为0 证 的实数 使 即 又因为 不共线 线性无关 有唯一零解 上一页 返回

§1.5 标架与坐标 三个坐标轴的正方向符合右手系. 竖轴 定点 纵轴 横轴 空间直角坐标系 下一页 返回

2、坐标面与卦限 Ⅲ 面 面 Ⅱ Ⅳ Ⅰ 面 Ⅵ Ⅶ Ⅴ Ⅷ 空间直角坐标系共有八个卦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称为点M的坐标,x称为横坐标, y称为纵坐标, z称为竖坐标. 3、空间点的直角坐标 空间的点 有序数组 称为点M的坐标,x称为横坐标, y称为纵坐标, z称为竖坐标. 特殊点的表示: 坐标轴上的点 坐标面上的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空间向量的坐标 称为向量 的坐标分解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向量: 显然, 向量的坐标: 向径: (点M关于原点O)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利用坐标作向量的线性运算 向量的加减法、向量与数的乘法运算的坐标表达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 解 设 为直线上的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由题意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其它相关定理 定理1.5.4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则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定理1.5.6 已知三个非零向量 ,则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 返回 定理1.5.4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则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定理1.5.6 已知三个非零向量 ,则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 上一页 返回

§1.6 矢量在轴上的射影 空间一点在轴上的投影 下一页 返回

空间一向量在轴上的投影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由此定义, 关于向量的投影定理(1) 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定理1的说明: 投影为正; 投影为负; 投影为零; (4) 相等向量在同一轴上投影相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关于向量的投影定理(2) (可推广到有限多个)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关于向量的投影定理(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上一页 返回

§1.7 两矢量的数性积 实例 M2 M1 启示 两向量作这样的运算, 结果是一个数量. 下一页 返回

结论 两向量的数量积等于其中一个向量的模和另一个向量在这向量的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 定义 结论 两向量的数量积等于其中一个向量的模和另一个向量在这向量的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 数量积也称为“点积”、“内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关于数量积的说明: 证 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数量积符合下列运算规律: (1)交换律: (2)分配律: (3)若 为数: 若 、 为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设 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两向量夹角余弦的坐标表示式 由此可知两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向量的模与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 由勾股定理 上一页 向量模的坐标表示式 下一页 返回

为空间两点. 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方向角与方向余弦的坐标表示式 空间两向量的夹角的概念: 类似地,可定义向量与一轴或空间两轴的夹角. 特殊地,当两个向量中有一个零向量时,规定它们的夹角可在0与 之间任意取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非零向量与三条坐标轴的正向的夹角称为方向角. 非零向量 的方向角: 非零向量与三条坐标轴的正向的夹角称为方向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由图分析可知 向量的方向余弦 方向余弦通常用来表示向量的方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向量方向余弦的坐标表示式 当 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式表明,以向量 的方向余弦为坐标的向量就是与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 方向余弦的特征 上式表明,以向量 的方向余弦为坐标的向量就是与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 上一页 返回

§1.8 两矢量的矢性积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返回

§1.9 三矢量的混合积 定义 设 混合积的坐标表达式 下一页 返回

关于混合积的说明: (1)向量混合积的几何意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例1 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式中正负号的选择必须和行列式的符号一致. 上一页 返回

§2.1 平面曲线的方程 空间曲线C可看作空间两曲面的交线. 空间曲线的一般方程 特点: §2.1 平面曲线的方程 空间曲线C可看作空间两曲面的交线. 空间曲线的一般方程 特点: 曲线上的点都满足方程,不在曲线上的点不能同时满足两个方程. 下一页 返回

例1 方程组 表示怎样的曲线? 解 表示圆柱面, 表示平面, 交线为椭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示怎样的曲线? 例2 方程组 解 上半球面, 圆柱面, 交线如图. 上一页 返回

§2.2 曲面的方程 曲面的实例: 水桶的表面、台灯的罩子面等. 曲面在空间解析几何中被看成是点的几何轨迹. 曲面方程的定义: 下一页 返回

以下给出几例常见的曲面. 解 根据题意有 所求方程为 特殊地:球心在原点时方程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x2 + y2 + z2 + Ax + By + Cz + D = 0 (*) 由 得上、下半球面的方程分别是: 由上述方程可得球面的一般式方程为: x2 + y2 + z2 + Ax + By + Cz + D = 0 (*) 反之,由一般式方程(*),经过配方又可得到: (x+A/2)2+(y+B/2)2+(z+C/2)2=(A2+B2+C2-4D)/4 当 A2+B2+C2-4D >0 时, 是球面方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根据题意有 所求方程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根据题意有 化简得所求方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例4 方程 的图形是怎样的? 解 根据题意有 图形上不封顶,下封底. 以上方法称为截痕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以上几例表明研究空间曲面有两个基本问题: (1)已知曲面作为点的轨迹时,求曲面方程. (讨论旋转曲面) (2)已知坐标间的关系式,研究曲面形状. (讨论柱面、二次曲面) 上一页 返回

§2.3 母线平行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 平面 抛物柱面 平面方程: 抛物柱面方程: 下一页 返回

(其他类推) 从柱面方程看柱面的特征: 实 例 椭圆柱面, 母线// 轴 双曲柱面 , 母线// 轴 抛物柱面, 母线// 轴 返回 上一页 母线// 轴 双曲柱面 , 母线// 轴 抛物柱面, 母线// 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椭圆柱面 z x y o b a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双曲柱面 z x y = 0 o y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抛物柱面 z x y o 柱面都是直纹面,而且都是可展曲面 上一页 返回

§2.4 空间曲线的方程 一、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 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 下一页 返回

取时间t为参数, 动点从A点出发,经过t时间,运动到M点 解 螺旋线的参数方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螺旋线的参数方程还可以写为 螺旋线的重要性质: 上升的高度与转过的角度成正比. 即 上升的高度 螺距 上一页 返回

§3.1 平面的方程 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如果一非零向量垂直于一平面,这向量就叫做该平面的法线向量. 法线向量的特征: §3.1 平面的方程 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如果一非零向量垂直于一平面,这向量就叫做该平面的法线向量. 法线向量的特征: 垂直于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已知 设平面上的任一点为 必有 下一页 返回

平面上的点都满足上方程,不在平面上的点都不满足上方程,上方程称为平面的方程,平面称为方程的图形.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其中法向量 已知点 平面上的点都满足上方程,不在平面上的点都不满足上方程,上方程称为平面的方程,平面称为方程的图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取 所求平面方程为 化简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取法向量 所求平面方程为 化简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平面的一般式方程 由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即 任一平面 ? 平面的一般方程 法向量 表示 (A,B,C不同时为零) 不妨设 ,则 即 任一平面 表示 (A,B,C不同时为零) ? 不妨设 ,则 ,为一平面. 平面的一般方程 法向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平面的一般方程 平面一般式方程的几种特殊情况: 平面通过坐标原点; 平面通过 轴; 平面平行于 轴; 类似地可讨论 情形. 平面通过 轴; 平面平行于 轴; 类似地可讨论 情形. 平面平行于 坐标面; 类似地可讨论 情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设平面为 由平面过原点知 所求平面方程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设平面为 将三点坐标代入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将 代入所设方程得 平面的截距式方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设平面为 由所求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得 (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令 化简得 代入体积式 所求平面方程为 或 上一页 返回

§3.2 平面与点的相关位置 解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点到平面距离公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在第一个平面内任取一点,比如(0,0,1), 上一页 返回

§3.3 两平面的相关位置 定义 两平面法向量之间的夹角称为两平面的夹角. (通常取锐角) 下一页 返回

按照两向量夹角余弦公式有 两平面夹角余弦公式 两平面位置特征: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例1 研究以下各组里两平面的位置关系: 解 两平面相交,夹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两平面平行 两平面平行但不重合. 两平面平行 两平面重合. 上一页 返回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定义 空间直线可看成两平面的交线. 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注:两平面不平行) 下一页 返回

// 二、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 方向向量的定义: 如果一非零向量平行于一条已知直线,这个向量称为这条直线的方向向量. 直线的对称式方程 (点向式方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例1 求过点(1,0,-2)且与平面3x+4y-z+6=0平行,又与直 线 垂直的直线方程. 线 垂直的直线方程. 解: 设所求线的方向向量为 已知平面的法向量 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 取 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空间直线的参数式方程 由直线的对称式方程 令 直线的一组方向数 方向向量的余弦称为直线的方向余弦. 直线的参数方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例2 用对称式方程及参数方程表示直线 解 在直线上任取一点 取 解得 点坐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因所求直线与两平面的法向量都垂直 取 对称式方程 令 得参数方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所以交点为 取 所求直线方程 上一页 返回

§3.5 直线与平面的相关位置 定义 直线和它在平面上的投影直线的夹角 称为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下一页 返回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公式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为所求夹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例2 求过点 M (-1,2,-3), 且平行于平面 又与直线 相交的直线方程. 分析: 关键是求得直线上另外 P M L P1 M1 分析: 关键是求得直线上另外 一个点 M1. M1在过M且平行 于 平面 P 的一个平面P1上, 待求直线又与已知直线相交, 交点既在P1上,又在 L上,因此是L与P1的交点. 解 过M作平行于 平面 P 的一个平P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P1: 即P1: 求平面 P1与已知直线 L的交点 上一页 返回

§3.6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定义 两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称之为该两直线的夹角.(锐角) 直线 直线 两直线的夹角公式 下一页 返回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例如, 直线 直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设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为 根据题意知 取 所求直线的方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M 解 先作一过点M且与已知 直线垂直的平面 L N 再求已知直线与该平面的交点N, 令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交点 代入平面方程得 , 取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为 所求直线方程为 上一页 返回

§3.7 空间直线与点的相关位置 是L外一点, 设直线L, 求P0到L的距离d . 设 为L上任一点,如图 S S 又 于是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下一页 返回

例10 求点(5,4,2)到直线 的距离d. 解 上一页 返回

§4.1 柱面 曲面的实例: 水桶的表面、台灯的罩子面等. 曲面在空间解析几何中被看成是点的几何轨迹. 曲面方程的定义: 下一页 返回

定义4.1.1 平行于定直线并沿定曲线移动的直线所形成的曲面称为柱面. 这条定曲线叫柱面的准线,动直线叫柱面的母线. 母线 观察柱面的形成过程: 准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柱面举例: 平面 抛物柱面 平面方程: 抛物柱面方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其他类推) 从柱面方程看柱面的特征: 实 例 椭圆柱面, 母线// 轴 双曲柱面 , 母线// 轴 抛物柱面, 母线// 轴 返回 上一页 母线// 轴 双曲柱面 , 母线// 轴 抛物柱面, 母线// 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椭圆柱面 2. 双曲柱面 x y z O 上一页 返回

§4.2 锥面 定义4.2.1 通过一定点且与定曲线相交的一族直线所产生的曲面叫做锥面. 这些直线都叫做锥面的母线. §4.2 锥面 定义4.2.1 通过一定点且与定曲线相交的一族直线所产生的曲面叫做锥面. 这些直线都叫做锥面的母线. 那个定点叫做锥面的顶点. 锥面的方程是一个三元方程. 特别当顶点在坐标原点时: 下一页 返回

反之,以原点为顶点的锥面的方程是n次齐次方程 方程 F(x,y,z)= 0是 n次齐次方程: F(x,y,z)= 0 的图形是以原点为顶点的锥面; n次齐次方程 x z y 反之,以原点为顶点的锥面的方程是n次齐次方程 F(x,y,z)= 0. 准线 锥面是直纹面 锥面的准线不唯一,和一切母线都相交的每一条曲线都可以作为它的母线. 单叶双曲面是直纹面(定义见马鞍 面)。 单叶双曲面是双重的直纹面,即:它有两个直母线系。 顶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椭圆锥面 请同学们自己用截痕法 研究其形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圆锥面方程 或 上一页 返回

§4.3 旋转曲面 定义4.3.1 以一条曲线绕其一条定直线旋转一周所产生的曲面称为旋转曲面或称回旋曲面. 这条定直线叫旋转曲面的旋转轴. §4.3 旋转曲面 定义4.3.1 以一条曲线绕其一条定直线旋转一周所产生的曲面称为旋转曲面或称回旋曲面. 这条定直线叫旋转曲面的旋转轴. 这条曲线叫旋转曲面的母线. 下一页 返回

y z o 曲线 C 绕 z轴 C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y z o 曲线 C 绕z轴 . C x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S f (y1, z1)=0 曲线 C 绕 z轴 旋转一周得旋转曲面 S M(x,y,z)  S z C o y x P N M 返回 z . M M(x,y,z)  S S z f (y1, z1)=0 C o x y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S f (y1, z1)=0 f (y1, z1)=0 o 绕 z轴 M(x,y,z)  S z C f (y1, z1)=0 曲线 C P N . M M(x,y,z)  S S z f (y1, z1)=0 C f (y1, z1)=0 f (y1, z1)=0 . x .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建立旋转曲面的方程: 如图 将 代入 得方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方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例1 将下列各曲线绕对应的轴旋转一周,求生成的旋转曲面的方程. 例1 将下列各曲线绕对应的轴旋转一周,求生成的旋转曲面的方程. y z o x y z o x 旋转双叶双曲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旋转单叶双曲面 x y o z x y o z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x y z 旋转椭球面 x y z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旋转抛物面 x y z o x y z o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几种 特殊旋转曲面 1 双叶旋转曲面 2 单叶旋转曲面 3 旋转锥面 4 旋转抛物面 5 环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x 1 双叶旋转双曲面 绕 x 轴一周 y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双叶旋转双曲面 x 绕 x 轴一周 z . y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双叶旋转双曲面 x 绕 x 轴一周 z . y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 单叶旋转双曲面 x y o 上题双曲线 绕 y 轴一周 a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 单叶旋转双曲面 x y o 上题双曲线 绕 y 轴一周 a z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 单叶旋转双曲面 x y o 上题双曲线 绕 y 轴一周 . . a z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 旋转锥面 x y o 两条相交直线 绕 x 轴一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 旋转锥面 x y o 两条相交直线 z 绕 x 轴一周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 旋转锥面 x y o z 两条相交直线 绕 x 轴一周 得旋转锥面 .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 旋转抛物面 抛物线 绕 z 轴一周 z y o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 旋转抛物面 抛物线 绕 z 轴一周 z . y x o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 旋转抛物面 抛物线 绕 z 轴一周 z 得旋转抛物面 . . o y 生活中见过这个曲面吗? x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例 卫星接收装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

5环面 绕 y轴 旋转所成曲面 y x o r R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环面 绕 y轴 旋转所成曲面 y x o z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环面 绕 y轴 旋转所成曲面 y x o 生活中见过这个曲面吗? z . 环面方程 .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 环面 . 救生圈 上一页 返回

§4.4 椭球面 二次曲面 二次曲面的定义: 三元二次方程所表示的曲面称之为二次曲面. 相应地平面被称为一次曲面. §4.4 椭球面 二次曲面 二次曲面的定义: 三元二次方程所表示的曲面称之为二次曲面. 相应地平面被称为一次曲面. 讨论二次曲面形状的截痕法: 用坐标面和平行于坐标面的平面与曲面相截,考察其交线(即截痕)的形状,然后加以综合,从而了解曲面的全貌. 以下用截痕法讨论几种特殊的二次曲面. 下一页 返回

椭球面 y x z o c 截痕法 用z = h截曲面 b 用y = m截曲面 用x = n截曲面 a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椭球面的方程 椭球面 椭球面与三个坐标面的交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椭球面与平面 的交线为椭圆 同理与平面 和 的交线也是椭圆. 椭圆截面的大小随平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椭球面的几种特殊情况: 旋转椭球面 由椭圆 绕 轴旋转而成. 方程可写为 旋转椭球面与椭球面的区别: 与平面 的交线为圆. 返回 上一页 由椭圆 绕 轴旋转而成. 方程可写为 旋转椭球面与椭球面的区别: 与平面 的交线为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截面上圆的方程 球面 方程可写为 上一页 返回

§4.5 双曲面 一、单叶双曲面 单叶双曲面 (1)用坐标面 与 曲面相截截得中心在原点 的椭圆 下一页 返回

与平面 的交线为椭圆. 当 变动时,这种椭圆的中心都在 轴上. (2)用坐标面 与曲面相截 截得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 与平面 的交线为椭圆. 当 变动时,这种椭圆的中心都在 轴上. (2)用坐标面 与曲面相截 截得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 实轴与 轴相合,虚轴与 轴相合.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用坐标面 ,与曲面相截 均可得双曲线. 单叶双曲面图形 x y o z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双叶双曲面 双叶双曲面 x y o z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双曲面的截口椭圆与它的渐进锥面的截口椭圆任意接近,即:双曲面和锥面任意接近。 双曲面及其渐进锥面 y x z o 双叶: 渐进锥面: 单叶: . . . 在平面上,双曲线有渐进线。 相仿,单叶双曲面和双叶双曲面 有渐进锥面。 用z=h去截它们,当|h|无限增大时, 双曲面的截口椭圆与它的渐进锥面 的截口椭圆任意接近,即: 双曲面和锥面任意接近。 在平面上,双曲线有渐进线。相仿, 单叶双曲面和双叶双曲面有渐进锥面。 用z=h去截它们,当|h|无限增大时, 双曲面的截口椭圆与它的渐进锥面的截口椭圆任意接近,即:双曲面和锥面任意接近。 上一页 返回

第五章 二次曲线的一般理论 在平面上,由二元二次方程 第五章 二次曲线的一般理论 在平面上,由二元二次方程 所表示的曲线,叫做二次曲线。在这一章里,我们将讨论二次曲线的几何性质,以及二次曲线的化简,最后对二次曲线进行分类。 下一页 返回

为了方便起见,特引进一些记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返回

§5.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讨论二次曲线 (1) 与直线 (2) §5.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讨论二次曲线 (1) 与直线 (2) 的交点,可以采用把直线方程(2)代入曲线方程(1)然后讨论关于t的方程 下一页 返回

(3) (4) 对(3)或(4)可分以下几种情况来讨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返回

§5.2 二次曲线的渐近方向、中心、渐近线 1.二次曲线的渐近方向 定义5.2.1满足条件Φ(X,Y)=0的方向X:Y叫做二次曲线的渐近方向,否则叫做非渐近方向. 定义5.2.2没有实渐近方向的二次曲线叫做椭圆型的,有一个实渐近方向的二次曲线叫做抛物线型的,有两个实渐近方向的二次曲线叫做双曲型的. 即1)椭圆型:I2>0 2)抛物型: I2=0 3)双曲型: I2<0 下一页 返回

定义5.2.3 如果点C是二次曲线的通过它的所有弦的中点(C是二次曲线的对称中心),那么点C叫做二次曲线的中心. 2. 二次曲线的中心与渐近线 定义5.2.3 如果点C是二次曲线的通过它的所有弦的中点(C是二次曲线的对称中心),那么点C叫做二次曲线的中心. 定理5.2.1 点C(x0 ,y0)是二次曲线(1)的中心,其充要条件是: 推论 坐标原点是二次曲线的中心,其充要条件是曲线方程里不含x与y的一次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次曲线(1)的的中心坐标由下方程组决定: 如果I2≠0,则(5.2-2)有唯一解,即为唯一中心坐标 如果I2=0,分两种情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定义5.2.5 通过二次曲线的中心,而且以渐近方向为方向的直线叫做二次曲线的渐近线. 定义5.2.4 有唯一中心的二次曲线叫中心二次曲线,没有中心的二次曲线叫无心二次曲线,有一条中心直线的二次曲线叫线心二次曲线,无心二次曲线和线心二次曲线统称为非中心二次曲线. 定义5.2.5 通过二次曲线的中心,而且以渐近方向为方向的直线叫做二次曲线的渐近线. 定理5.2.2 二次曲线的渐近线与这二次曲线或者没有交点,或者整条直线在这二次曲线上 成为二次曲线的组成部分. 上一页 返回

§5.3 二次曲线的切线 定义5.3.1 如果直线与二次曲线相交于相互重合的两个点,那么这条直线就叫做二次曲线的切线,这个重合的交点叫做切点,如果直线全部在二次曲线上,我们也称它为二次曲线的切线,直线上的每个点都可以看作切点. 定义5.3.2 二次曲线(1)上满足条件F1(x0,y0)= F2(x0,y0)=0的点(x0,y0)叫做二次曲线的奇异点,简称奇点;二次曲线的非奇异点叫做二次曲线的正常点. 下一页 返回

定理5.3.1 如果(x0,y0)是二次曲线(1)的正常点,那么通过(x0,y0)的切线方程是 (x-x0)F1 (x0,y0)+ (y-y0)F2 (x0,y0)=0, (x0,y0)是它的切点. 如果(x0,y0)是二次曲线(1)的奇异点,那么通过(x0,y0)的切线不确定,或者说过点(x0,y0)的每一条直线都是二次曲线(1)的切线. 推论 如果(x0,y0)是二次曲线(1)的正常点,那么通过(x0,y0)的切线方程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例1 求二次曲线x2-xy+y2+2x-4y-3=0在点(2,1)的切线方程 解:因为F(2,1)=4-2+1+4-4-3=0, 且 F1(2,1)=5/2≠0, F 2 (2,1)=-2 ≠0 所以(2,1)是二次曲线上的正常点,因此得在 点(2,1)的切线方程为: 5/2 (x-2)-2(y-1)=0 即:5x-4y-6=0 上一页 返回

§5.4 二次曲线的直径 1.二次曲线的直径 定理5.4.1 二次曲线的一族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是一条直线. §5.4 二次曲线的直径 1.二次曲线的直径 定理5.4.1 二次曲线的一族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是一条直线. 定义5.4.1 二次曲线的平行弦中点轨迹叫做这个二次曲线的直径,它所对应的平行弦,叫做共轭于这条直径的共轭弦;而直径也叫做共轭于平行弦方向的直径. 下一页 返回

推论 二次曲线的一族平行弦的斜率为k,那么共轭于这族平行弦直径方程为 F1(x,y)+kF2(x,y)=0 定理5.4.2 中心二次曲线的直径通过曲线的中心,无心二次曲线的直径平行于曲线的渐近方向,线心二次曲线的直径只有一条,即曲线的中心直线 2.共轭方向与共轭直径 中心二次曲线的非渐近方向的共轭方向仍然是非渐近方向,而在非中心二次曲线的情形是渐近方向. 定义5.4.2 中心曲线的一对具有相互共轭方向的直径叫做一对共轭直径. 上一页 返回

§5.5 二次曲线的主直径和主方向 定义5.5.1 二次曲线的垂直与其共轭弦的直径叫做二次曲线的主直径,主直径的方向与垂直于主直径的方向都叫做二次曲线的主方向. 下一页 返回

定义5.5.2 方程(5.5-2)或(5.5-3)叫做二次曲线(1)的特征方程,特征方程的根叫做二次曲线的特征根 定理5.5.1 二次曲线的特征根都是实数. 定理5.5.2 二次曲线的特征根不能全为零. 定理5.5.3 由二次曲线(1)的特征根λ确定的主方向X:Y,当λ≠0时,为二次曲线的非渐近主方向;当λ=0时,为二次曲线的渐近主方向. 定理5.5.4 中心二次曲线至少有两条主直径,非中心二次曲线只有一条主直径. 上一页 返回

§5.6 二次曲线方程的化简与分类 1.平面直角坐标变换 为转轴公式,其中α为坐标轴的旋转角. 下一页 返回

定理5.6.1 适当选取坐标系,二次曲线的方程总可以化成下列三个简化方程中的一个: 2.二次曲线方程的化简和分类 定理5.6.1 适当选取坐标系,二次曲线的方程总可以化成下列三个简化方程中的一个: 定理5.6.2 通过适当选取坐标系,二次曲线的方程总可以写成下面九种标准方程的一种形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返回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