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视中心综合业务楼 结构设计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4.11.13 重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背景定位 三、项目建设 四、发展思路 五、活力洋浦 2 二、基本情况 海南省洋浦开发建设 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洋 浦控股)是为实现政府 主导洋浦开发, 2008 年 1 月经海南省政府批 准设立的省属国有独资 企业, 2010 年 3 月,公 司成建制并入管委会。 公司定位.
Advertisement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师 培训课程简介 主管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办单位:北京六度天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 电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天平游戏(二).
广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 RBS Architecture Engineer Design Associates
§3-1概述Summarize: 一、地震作用的定义the definition for earthquake actions:
第三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 韦爱凤.
总部基地独栋.
绩效考评表格设计 班级:15服务4班 姓名:杨冬茜.
第六章 高层建筑结构荷载作用与结构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 韦爱凤.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毕 业 设 计 广州某大学学生宿舍结构设计(方案22)
根据市城乡建委组织的勘察设计质量检查及施工图审查项目动态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框架梁纵向钢筋长度计算 ——通长钢筋长度计算 主讲:吕文晓.
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 RBS Structure Engineering Design Associates 魏 捷 2011年5月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抗震设计 第4章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任务五 某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佛山市城乡规划局 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3.7 建筑结构的扭转地震效应 一、产生扭转地震反应的原因 两方面:建筑自身的原因和地震地面运动的原因。 1.建筑结构的偏心
第3章 地震作用与结构抗震验算 3.1 概述 确定地震作用的重要性
关于加强建筑施工机械 安全管理的通知 (宣传稿) 无锡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钢结构框架参数设置详解 主讲人:王曦.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 4 章 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 主要内容: 4.1 多、高层房屋结构的组成 4.2 楼盖的布置方案和设计 4.3 柱和支撑的设计
第七章 多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 7.1 多高层钢结构的主要震害特征 § 7.2 多高层钢结构的选型与结构布置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 本章要点 7 高层及多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层钢结构的抗震计算。 ■ 理解:钢构件的抗震设计与构造措施;钢
第4章 设计要求 教学提示:本章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平、立面布置的基本原则,不规则结构以及结构抗震的相关概念,说明了包括承载能力、侧移限制、舒适度及稳定等方面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及高层建筑荷载效应组合方法。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理解结构抗震的相关概念,熟悉高层建筑的设计要求,掌握荷载效应组合的基本原则,各种工况的区别及其应用。 
第八章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新规定 郁银泉 年5月.
卓越建筑结构工程师(合格篇).
课程内容 1.基础篇(30学时) 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常规高层建筑结构在荷载(主要是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方法——传统手算法、常规电算法。包括: 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与布置 框架结构、剪力墙、框-剪、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和位 移的手算方法 扭转和斜交结构的近似手算方法.
第4章 结构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 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 韦爱凤.
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第3章 高层建筑结构荷载 教学提示 本章主要介绍了高层建筑风荷载的计算;抗震设防的准则和基本设计方法,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反应谱法)与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 交通902 靳思阳.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暖通空调技术质量管理办法培训 万卫领 二○一七年十二月.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3.1 习 题(第三章)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标准配色方案 背景 文本和线条 阴影 强调色 主色一 主色二 主色三 主色四 推荐应用顺序. 标准配色方案 背景 文本和线条 阴影 强调色 主色一 主色二 主色三 主色四 推荐应用顺序.
USER-PRODUCER DIALOGUE IN CHINA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第五节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一、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法 三、两类曲面积分的联系.
一体化平台应用系统解读 1 工程项目建设监管重点功能解读-中标备案
0 砌体结构的材料及力学性能 1 砌体结构构件计算 2 刚性方案房屋计算 3 砌体房屋构造要求 4 过梁、挑梁、雨篷
《工程制图基础》 第四讲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钢结构主厂房钢材的选用 江 苏 省 电 力 设 计 院 2010 年 6 月 珠 海 高强钢在电力建筑工程中应用研讨会材料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位移法 —— 例题 主讲教师:戴萍.
· 本章要点 3.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 掌握: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结构抗震设计的 基本要求;振型分解法;底部剪力法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工程制图基础》 第五讲 投影变换.
例题2-15讲解 主讲人 束美其.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结构施工图识读——框架扁梁制图规则及识读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北京电视中心综合业务楼 结构设计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4.11.13 重庆

1 工程概况 北京市电视中心工程为北京市50项重点工程之一,是为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配套建设项目之一。 北京市电视中心工程由综合业务楼,演播中心和服务中心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为195000平方米。 综合业务楼的建筑面积为90000平方米。 主体结构高度为 200m,建筑总高度为 238m。 地下 3 层,地上 41 层。 标准层的平面尺寸为L=67m,B=61m。 结构形式:巨型钢框架结构体系 本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1组。 本建筑的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

2 结构初步设计情况 方案设计中,建筑师想通过结构桁架层将北京电视中心建筑物外围设计成盘旋上升的巨龙,导致大型钢桁架层在每个立面上都不在同一层上,由于建筑师对建筑造型要求过严,使结构在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上均很不规则,给结构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 本工程主楼由于钢桁架层错层,很多层为不同方向的凵形平面,质心和刚心位置偏差很大,又由于建筑物上部逐渐内缩使得形状从“回型“变为“凵型“;从“凵型“变为“L型“到最终成“—型“,使结构在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上均特别不规则。

3 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59号)《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暂行规定》第4条规定∶凡在抗震设防区进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时,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向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专项报审。根据以上要求,本工程应报请北京市抗震专项审查。 本工程结构初步设计阶段在2002年10月和2003年1月,分别进行了两次抗震专项审查,主要审查意见如下: ① 结构属四片不同高度的巨型钢框架体系的组合,四片巨型框架均为四层,但层高不同,除首层的桁架梁外,其余桁架梁不在同一标高处,在总体结构的楼层平面内不封闭,不足以形成有效的空间巨型框架,应加以改进;

② 部分楼层的相邻层质量比严重偏大、平面几何尺寸差异很大,且相邻的侧向刚度比明显突变,导致竖向特别不规则; ③ 部分相邻楼层的质心位置彼此偏离很大,且相当一部分楼层的偏心率很大,扭转位移严重偏大,应采取措施满足抗震规范规定; ④ 顶部单片巨型框架的鞭梢效应严重,时程分析的层间位移超过规范的限值,应采取措施满足规范的要求; ⑤ 本工程体型复杂,应对巨型框架体系单独进行静力、动力分析和弹塑性计算分析,并应进行模型试验验证,以取得设计依据,必要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⑥ 结构四片巨型框架的第二层,变形明显大于其余各层,有明显的变形集中,宜采取措施改进;并取合理的计算高度复核层刚度比; ⑦ 结构四个 L形框架柱的两肢,分别与两个方向不同标高的桁架梁相连,需考虑 L形框架柱横截面的翘曲变形影响; ⑧ 有条件时,可采用耗能支撑等新技术,在安全的前提下减小用钢量。

4 结构布置调整 根据初步设计阶段专项审查专家组的两次审查意见,本工程影响结构抗震不利的根本因素是,结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均特别不规则。 BIAD根据两次审查意见以及业主想通过结构方案优化来有效地减小结构用钢量,从而降低结构成本,节省投资的要求,对结构布置进行以下调整: 1.主要修改为将错层桁架层全部拉平 2.调整巨型柱的支撑形式 3.屋顶设置空间桁架支撑,减小顶部单片巨型框架的鞭梢效应

结构整体3D透视图 支撑修改 结构标准层3D透视图

6~7层双层大钢桁架透视图 单层钢桁架示意图

5 结构设计原则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的规定,高层的建筑钢结构抗震设计,应采用两阶段设计法。 第一阶段为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验算构件的承载力和稳定以及结构的层间侧移;第二阶段为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验算结构的层间侧移和层间侧移延性比。 结构设计时,确定以下原则: ① 构件设计按照中震作用下各杆件处于弹性状态; ② 通过弹塑性分析,验算结构的层间侧移和层间侧移延性比,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6 结构计算 第一阶段结构计算,采用 SATWE 软件和韩国的 MIDAS 两种不同的计算软件进行整体分析,并进行了弹性动力时程分析补充计算。同时结构计算分多遇地震作用和中震作用两部分分别进行计算。 多遇地震作用下计算时,阻尼比为0.02,地震力放大系数为 1.1。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时,选取三条地震波,TAF-2为实测波,LAN6-2为人工地震波,USER1是由北京市地震局提供的人工地震波(BJTIME63)。 中震作用下计算时,阻尼比为0.02,地震力放大系数为 1.0,荷载分项系数为1.0;构件强度设计值为屈服强度。计算结果表明,结构主要构件在中震作用下处于弹性状态。 STAWE和MIDAS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主楼层间位移角最大值等各项指标均满足抗震规范要求。

STAWE计算结果:

MIDAS计算结果:

第二阶段结构计算为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验算结构的层间侧移和层间侧移延性比。采用韩国 MIDAS 软件进行整体弹塑性分析,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各项指标均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主要计算结果摘要如下: 综合业务楼的扭转周期为2.93秒,第一平动周期为3.91,因此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的比值为0.75。 综合业务楼在地震作用下,在扭转作用最大的楼层,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角与该楼层平均水平位移角的比值为 1.35 ,小于1.4 的规定。 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弹性阶段的层间位移角小于规范1/300的限制要求,弹塑性阶段的层间位移角小于规范1/50的限制要求。

7 结构构造措施 本工程主楼建筑物在钢桁架层拉平以后,由于在平面形状以及竖向刚度上,建筑物的中心部位有竖向贯通空间,且四角处的复合巨型柱呈现拐角“L型“,又由于建筑物上部逐渐内缩使得形状从“回型“变为“L型“到最终成“—型“,因此本工程平面上和竖向刚度上仍存在不规则的情况,故在考虑抗震设防时应针对结构体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结构加强措施。 ① 在钢桁架层的上下楼层加设水平支撑,提高楼层的水平刚度,以保证水平地震力的有效传递; ② 31层以上由于建筑物上部逐渐内缩使得形状从“回型“变为“L型“到最终成“—型“。在此部分楼层加设水平支撑,提高楼层的水平刚度,以保证水平地震力的有效传递; ③ 由于复合巨型柱呈现拐角“L型“,在抗震设计时拐角处设置加强梁,同时加厚楼板,利于水平地震力的有效传递; ④ 为了提高水平向层间刚度及减少部分扭转变形以确保建筑物各层的整体连接性,设置刚性连接的连续梁来增强大框架各部分的整体性。

8 结束语 本工程原方案由于建筑造型要求,使结构在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上均特别不规则,为此在结构构造措施和抗震设计方面均需进行特别加强。 根据业主要求,结合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专家的意见,对结构布置作了较大的改进。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在保证抗震安全的前提下,结构用钢量也有大幅度的减少。 对巨型框架体系进行静力和弹塑性计算分析工作。 通过两种不同软件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对结构主要的承重、抗侧力构件,采取了相应的加强构造措施。

谢谢各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