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從華僑到海外華人
明中葉以前的海外移民 (16世紀前) p. 2 1.中國海外移民的先驅 A.殷周之際:箕子因政治因素避居朝鮮 B.秦朝:徐福東渡到日本 C.魏晉南北朝:為避戰亂,一些人遠走 日本,成了日人口中的 「歸化人」
徐福畫像與東渡日本想像圖
2. 唐宋之交到明朝前期(10到16世紀初)2 —已有較多的中國人移居海外 A. 移民因素:經商、避戰亂 B
16世紀到19世紀中葉的海外移民 2~3 (一)移民背景 16世紀到19世紀中葉的海外移民 2~3 (一)移民背景 1.政治方面 A.明清之際政局不安 B.滿清入關後,漢人抗清失敗,大規 模移居海外 C.東南沿海居民移居到海外頗多─ 藉海運之便
2.經濟方面 p.3 A.明中期行「朝貢貿易」(官方) (補給站1) a.造成海外走私貿易盛行 b.海外經商成東南沿海居民的熱潮 c.當時流傳:「若要富,須往貓里霧 (今屬菲律賓)」 B.清朝行海禁政策 a.為切斷臺灣鄭氏的轉運貿易 b.出洋民眾仍多─迫於生計
榜葛剌(今孟加拉)進麒麟圖 榜葛剌與明朝有朝貢貿 易關係,圖中的麒麟即 是長頸鹿。 此畫原由明人沈度所繪 ,此圖由清人陳璋所臨 摹。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反映明朝華人移居呂宋的〈謝氏家乘〉 即謝氏家譜,書中記載了當地謝氏家族的世系傳承
3. 社會方面 3 A. 明清人口大幅增長→造成耕地不足 a. 耕地與人口數之間比例失衡 b. 成乾隆以來嚴重的社會問題 B 3.社會方面 3 A.明清人口大幅增長→造成耕地不足 a.耕地與人口數之間比例失衡 b.成乾隆以來嚴重的社會問題 B.閩、粵地狹人稠→促使人民向海外發展 a.種植大量經濟作物,糧食短缺 b.形成人多米貴的現象
4. 國際背景 3~4 A. 自地理大發現後,歐洲國家先後殖民 東南亞地區(葡、西、荷、英)建據點 B. 歐人招徠大量華人經營南洋 a 4.國際背景 3~4 A.自地理大發現後,歐洲國家先後殖民 東南亞地區(葡、西、荷、英)建據點 B.歐人招徠大量華人經營南洋 a.華人帶來歐洲市場所需要的中國商品(絲、茶、瓷 器) b.華人是歐人在南洋日常生活所需供應者(飲食、用 品、技藝) c.華人是歐人與當地人的仲介者(華人熟悉當地語 言、風俗)
歐洲國家殖民東南亞地區 3 16世紀: a.葡萄牙占領麻六甲 b.西班牙占領呂宋(菲律賓)─建遠洋航 線(墨西哥→太平洋→馬尼拉→漳州月 歐洲國家殖民東南亞地區 3 16世紀: a.葡萄牙占領麻六甲 b.西班牙占領呂宋(菲律賓)─建遠洋航 線(墨西哥→太平洋→馬尼拉→漳州月 港、廣州) 17世紀初:荷蘭占領巴達維亞(雅加達)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英國占領檳榔嶼、 新加坡
17世紀停泊在巴達維亞外港的中國帆船
19世紀荷屬印尼的中國瓷器商人 繪製者、年代及 出處不詳。
(二)移民者的動機 4 1.移民者身分:貧苦農民、商人、手工業者 2.性質:多屬個人活動─多是鄉族間的帶動 (二)移民者的動機 4 1.移民者身分:貧苦農民、商人、手工業者 2.性質:多屬個人活動─多是鄉族間的帶動 3.具體動機: A.政治因素─避難 B.經濟因素─謀生(經商、務農、做工)
(三)海外移居的地區 5 1.分布原因:地緣因素 2.分布範圍:東北亞→南亞 A.東起日本、朝鮮 B.西至印度東部 C.東南亞地區─北達緬甸,南抵菲律賓 及印尼群島等地 3.主要移居地區:東南亞、臺灣澎湖
東南亞地區 6 華僑聚居區 A.遍及各大通商港口、中小型城鎮 B.以馬尼拉、巴達維亞為最大的聚集地 東南亞地區 6 華僑聚居區 A.遍及各大通商港口、中小型城鎮 B.以馬尼拉、巴達維亞為最大的聚集地 發展情形 A.僑民仍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的生活方式 B.組織華僑社團產生華僑領袖→華僑社 會逐漸壯大 【影片連結:菲台商拜會傳統僑社】
東南亞與中國
於1799所建,紀念檳城華僑始祖張理,他被尊 稱為大伯公。 馬來西亞檳榔嶼大伯公廟 於1799所建,紀念檳城華僑始祖張理,他被尊 稱為大伯公。
蘇鳴崗之墓 他是17世紀時,來自 福建的荷屬印尼巴達 維亞第一代華人領袖 (當地稱甲必丹,即Captain),當時人推 崇為「開巴元勳」。
臺灣、澎湖地區 6 海盜拓墾:17世紀顏思齊、鄭芝龍占據北港地 區─招募漳、泉人民來臺移墾 荷據時期: A.中國移民仍陸續增加 a.在臺南赤崁形成一約有二萬五千名壯丁 的移居區 b.全臺中國移民約四萬五千到五萬七千人 B.經濟活動: a.以農耕為主 b.還有從事捕鹿、捕魚、經商
明清時期閩、粵兩地遷臺路線圖
顏思齊開臺 登陸紀念碑 顏思齊墓碑
明鄭時期: A.移民人數:約增加至十二萬人 B.開墾地區:漸往南北擴展─ a.南到鳳山、琅嶠 b.北到淡水、雞籠(基隆) 臺灣、澎湖地區 6 明鄭時期: A.移民人數:約增加至十二萬人 B.開墾地區:漸往南北擴展─ a.南到鳳山、琅嶠 b.北到淡水、雞籠(基隆)
鄭氏時代在臺灣建置 與開墾分布區域圖
臺灣、澎湖地區 6~7 清領時期 (與日俱增) A.頒「渡臺禁令」:基於治安考量 B.移民職業: a.大多從事佃墾或傭工 b.從事小本經營或進出口貿易的商人 c.少數擁有土地的官員或顯貴人士,成為 移墾社會的領袖人物 C.移民身分:仍是清朝子民,不可視為華僑
明清時期閩粵人民渡臺路線圖
戎克船是17世紀往來於臺灣海峽的中國從事 海上貿易的重要交通工具。
東南亞華僑的地位 7 (一)明清政府的政策─棄僑(16~19世紀中) 東南亞華僑的地位 7 (一)明清政府的政策─棄僑(16~19世紀中) 1.明政府 A.視僑民為效忠外國,對中國有害無益 B.1603年西班牙屠殺菲律賓華僑(兩萬五 千人):認為是華僑咎由自取 ─因其 「棄家游海,壓冬不回」,故「棄之 無所可惜」
2. 清政府─視為「逆賊」、「謀反者」 7 A. 清廷態度(明朝遺民參與抗清) a. 禁民船私自下海,下令將華僑帶回處死 b 籍,超過期限者永不得回國 B.移民的對策(謀生) a.沿海居民仍不斷移居海外─以冒名頂替 及偷渡方式 b.無法歸國者,在僑居地定居,娶妻生子
(二)華僑在東南亞的處境 7~8 1.華僑政經發展 (18逐年增加) A.開發: a.開墾爪哇島上的大片荒地 b.開採馬來半島上的錫礦以及婆羅洲 的金礦 B.貢獻: a.華僑的資本和商業繁榮當地的經濟註8 b.有些人對當地政治、社會具有影響
2. 西方殖民勢力的排華 (荷、西、葡、等) 8 A. 排華原因 16世紀 a. 種族及文化上的偏見 b. 為鞏固自身統治地位與經濟利益 B 2.西方殖民勢力的排華 (荷、西、葡、等) 8 A.排華原因 16世紀 a.種族及文化上的偏見 b.為鞏固自身統治地位與經濟利益 B.情形: a.西班牙曾在17及18世紀之間,先後五 次屠殺菲律賓當地華僑 b.荷蘭在1740年發生殺害巴達維亞地區 華僑的「紅溪事件」,死難一萬餘人 註9
3. 當地政府的態度 8 A. 善待華人的地區:暹羅、越南、柬埔寨 a. 原因:華僑有助於當地經濟開發 b 3.當地政府的態度 8 A.善待華人的地區:暹羅、越南、柬埔寨 a.原因:華僑有助於當地經濟開發 b.華僑在當地享有不錯的地位與權益 (a)允許當地華僑自治,可以自推僑領 (b)擁有拓地、貿易及管理華僑社區的 權力 (c)豁免華僑的兵役及勞役 B.衝突較多地區:印尼
菲律賓一位部落長老和華僑商人的友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