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豆類及其製品 第1節 黃豆 第2節 花生 第3節 其他豆類
學習目標 讀者閱讀本章節後,應能達成以下目標: 1.了解豆類之種類。 2.各種豆類之營養成分之比較。 3.各種豆類之簡單特性及利用。
第1節 黃豆 黃豆又名大豆,為一相當悠久的農作物,在我國利用的時間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主要產地在北美地區,台灣地區黃豆的生產量並不多,主要在高屏地區。黃豆為各種豆類中所含蛋白質量較多者,且其胺基酸之組態也為各植物蛋白質中最優者,再加上其含脂質的量也不少,因此,其油脂的利用也頗為廣泛
一般成分 蛋白質 黃豆所含蛋白質量,依品種的不同而有異,最高可達58.9%,最低者仍有25.5%,而平均約為35~40%,為所有植物性蛋白質中最優者,其必需胺基酸的含量與牛乳相較之下,除了甲硫胺酸外,其他並不比牛乳差。就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言,黃豆為一優良的食物。素食者,必得依賴豆製品的供應,方能補足多量蛋白質,唯含有一種不利於蛋白質消化之物質即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rypsin inhibitor),此物質在小腸內足以抑制胰蛋白活性而影響蛋白質之消化。可喜的是,能以加熱的方式將它破壞,抑制其活性。 黃豆蛋白中含有80~88%以上的可溶性蛋白質(其中球蛋白約為80%,一般球蛋白為不溶於水,而黃豆蛋白因有其他多量礦物質影響之故)。因此,可以將此蛋白質以水溶解出,萃取後可以有多方之用途,以增加黃豆之利用。
脂質 黃豆中所含的脂質,依其品種的不同而有不同之含量。然而,其含量大約在18~24%之間。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甚高。黃豆所含之脂質,為一良好的食用油來源,不含膽固醇為其特性。黃豆油為半乾性油,在常溫下為黃色液體。 油脂乾性之區分乃以碘價為依據,碘價在150以上者為乾性油,如:桐油、亞麻仁油。乃因其不飽和脂肪酸多,在空氣中易氧化而凝固成樹脂狀之故,可充當油漆之原料。半乾性怞之碘價為100~150之間,如:麻油、黃豆油、玉米油。
而碘價介於75~100者為不乾性油,如:豬油、牛油等動物油及花生油、棕櫚油、橄欖油等植物油。 現在家庭常用之植物油以黃豆油居多,不飽和脂肪酸高、易消化且不含膽固醇為其特點,然而也因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易氧化、不穩定,在製造、貯存及使用的過程中必須注意 黃豆油中亦含有卵磷脂(lecithin),此物質具有良好之乳化性,早已被應用於食品工業充當乳化劑,如:巧克力、冰淇淋之製造。現在卵磷脂又被證實具有降低血液中之膽固醇的功能,並能有效地預防高血脂症與心血管性之疾病,卵磷脂之功能更被重視,很多的卵磷脂被萃取充當「健康食品」使用,使其重要性更為增加。
醣類 黃豆中所含醣類約為31~37%,其蔗糖約為4.5%,葡萄糖約為0.005%,澱粉含量相當少。此外尚有一些寡糖,如:阿拉伯糖、水蘇糖、棉子糖等不被人類消化之醣類,但易為腸內細菌利用而產生氣體,此為食用豆類食物易導致腹脹之因素。果膠、纖維素等物質可促使胃腸蠕動,增加排泄。
維生素 礦物質 一般而言,黃豆所含的維生素以維生素E及維生素B群較多,其餘含量則並不豐富,維生素C更形缺乏。 黃豆所含之礦物質約4.60%,其中以磷、鉀含量最多,鈣之含量較少,因此以黃豆食品為主之素食者,必須額外補充鈣質。
其他物質 1.皂素(saponin):皂素存在於黃豆中,此為煮豆漿易產生泡沫之主要因素。然而,存在於黃豆中之皂素,並不會破壞紅血球。 2.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s):為一植物性蛋白質,易使紅血球凝集,也會抑制動物之成長,然而加熱易破壞之。 3.脂氧化酶(lipoxidase):為黃豆酵素之一。當水與豆磨碎時,脂氧化酶會作用在不飽和脂肪酸上,產生許多分子量較小而氣味不佳之化合物,尤其是乙基乙烯酮(其他尚有順-3-己烯,以及2-戊基呋喃)有典型之豆味,此一風味一旦形成就不易去除,這是造成黃豆烹煮時不良風味產生之主因。 4.甲狀腺腫素(goitrogen):可降低碘之吸收,此為造成甲狀腺腫之主因,可以加熱方式去除之。 5.異黃酮(isoflavone):生黃豆中,平均每100 g中含154.32 mg之異黃酮。異黃酮已被證實於女性更年期時,有減緩熱潮紅及抗氧化作用,甚至可預防骨質疏鬆症。
黃豆之利用 黃豆利用的型式相當廣泛,有些沿襲著相當悠久的歷史,有些則因加工技術的進步而開發出新的產品,其各種利用的方式簡列如下 1.大豆直接利用:豆芽菜(為黃豆發芽後利用者)、煮豆(將黃豆直接以熱水煮熟)、毛豆(為黃豆尚未成熟的種子,柔軟時採收的嫩大豆筴,通常煮熟即可食用)。 2.黃豆簡單製品:豆漿、豆腐、豆花、豆干、素雞、百頁豆腐等。 3.黃豆發酵製品:醬油、豆腐乳、味噌、納豆、天貝。 4.黃豆油及其加工品:沙拉油、人造乳酪、酥油、沙拉醬、油炸油等。 5.黃豆蛋白之應用:利用黃豆蛋白的可溶性,將蛋白質萃取後予以精製,可製得其他黃豆蛋白製品,如:人造肉。 6.其他:黃豆粉約含50~69%蛋白質;濃縮黃豆蛋白約含70~89.9%蛋白質;分離黃豆蛋白約含90%以上之蛋白質。
這些蛋白質在食品製造業中,為黃豆開拓更廣大的範圍。
第2節 花生 又稱土豆,花生於開花後,子房潛入地下而結實。花生之外殼約占27%,其餘73%稱為花生仁。其含油脂較多約43~54%,蛋白質約26%左右,而醣類最少約為15~20%,其營養價值高。花生仁可供炒、炸、水煮而直接食用外,並可製成花生醬或研磨成粉末,當作糕餅之餡,有特殊風味。
花生之利用
一般成分 蛋白質 花生中之蛋白質含量較脂質少與世界糧農組織(FAO)所示之蛋白質比較,離胺酸、甲硫胺酸的含量有明顯減少,可視為一限制胺基酸,但與其他植物性食物比較,其蛋白質仍為較佳者。
脂質 花生的脂質含量高,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甚高約76~82%,為一良好的油脂來源。其中油酸約為40~44%,亞麻油酸約為30~35%,為不乾性油。 醣類 醣類於花生中含量不高,其中以澱粉較多,次為蔗糖。 維生素 並不是所有的維生素都具備,其中以維生素B1、B2和菸鹼酸含量較多,維生素E也不少,但維生素A、D、C則較少。 礦物質 花生所含之磷較高,而影響鈣之利用。
花生之利用 就花生所含之營養素而言,其主要用途應為榨取油脂,但實際上,我國自未使用沙拉油之前,花生油即為使用最多的植物油,俗稱火油。 另外,果醬的替代品-花生醬亦為花生之良好用途,但花生易有麴菌之繁殖,而分泌黃麴毒素此一致癌物。因此,保存花生時應控制溫度及濕度。
第3節 其他豆類 除上途黃豆及花生外,生活中尚有許多豆類可供利用。
紅豆 紅豆,外皮多為紅色,其組成以澱粉為主,其次為蛋白質,亦含有多種必需胺基酸,但缺乏胱胺酸與甲硫胺酸。 脂質含量少,但磷脂質約占24%。而礦物質以鉀、磷含量較多,其次為鎂,餘為鈣、鈉、氯。維生素則以B群含量較多。紅豆之利用一般為加糖水煮熟食用,唯表皮組織硬,不易煮熟,需長時間加熱。另外,紅豆亦可與其他飲料一起食用,如:紅豆牛乳。而一般糕餅業者,以豆沙餡較常使用,可廣泛使用於一般糕餅。
綠豆 綠豆,外皮多為綠色、粒小,其營養成分與紅豆相似,唯其利用之範圍較紅豆為廣。除包括紅豆之應用範圍外,其豆芽可以像一般蔬菜食用。綠豆可製作成冬粉。
豌豆 豌豆,為本省豆類蔬菜中重要之一種,其主要成分為澱粉,次為蛋白質。豌豆除了可以其顆粒狀供應蔬菜外,尚可與豆莢一起食用。另外,現在已有將豌豆乾燥後製作成零食,如:翠果子,還有以冷凍或製罐加以保存
請寫下以下所列之食材營養成分、烹煮注意事項與食用產品(至少3種) 1.花豆與黑豆 01-15號 2.長扁豆與刀豆 06-30號 1.花豆與黑豆 01-15號 2.長扁豆與刀豆 06-30號 3.毛豆與白鳳豆 31-45號 4.蠶豆與皇帝豆 45號之後 撰寫學習檔案,電子作業方式繳交給小老師。 電子作業若有發現抄襲網路之事實,將一律0分計算。 作業參考須註明資料來源:書名、作者、索書號、參考頁數。 請加附照片:1.參考書籍資料;2.個人與參考書籍合照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