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古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 《管子》: “ 仓廪 实而知礼义,衣食 足而知荣辱。 ” 2.
Advertisements

第 10 课 “ 秦王扫六合 ”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 施及其作用。 2 、难点:秦王嬴政完成统一 的条件;对秦始皇 “ 焚书坑儒 ” 的评价。
1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张 淑 平 张 淑 平. 2  命题模式内容  组织管理模式 − 命题机构和人员组成 − 命题程序  试卷组成模式.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第1课第1课第1课第1课 公元前 259 年出生于赵国 13 岁登上秦王宝座 22 岁亲政 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 —— 《史记 · 秦本纪》 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 —— 《史记 · 吕不韦列传》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第2课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对比明朝疆域图、清朝疆域图,看看有哪些变化。 明朝疆域图 清朝疆域图
第2课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对比明朝疆域图、清朝疆域图,看看有哪些变化。 明朝疆域图 清朝疆域图
人民通史版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 专题总结.
二轮 通史十复习 一轮专题复习 三轮热点复习 选修高考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华的政治文明 专题二 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 古代史 (单元)
燕 战国七雄 齐 赵 魏 秦 韩 楚.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专题复习三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 慈利县东岳观中学 李良齐.
设进士科,正式创立科举制度;开凿隋朝大运河
目 录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讲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第2讲  近现代革命领袖 第3讲  中外杰出的科学家.
面临挑战的中国.
第六节 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专题(一) 睢宁县第二中学 王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 清 单 元 复 习 长 沙 市 十 六 中 李 蓉 执教.
第5课时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2—14考点回顾 考点12、了解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考点13、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考点14.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谁的梦 为江山 改变冷暖 日月歌 天地鼓 了断风雨恩怨 谁的爱 情未了 古今流传 乾坤和 百姓乐 迎来太平人间 上下五千年 大梦无边 梦回大唐可看见 遗留的诗篇 纵横九万里 大爱无言 一曲长歌可听见 拨动的和弦 梦回大唐.
中国皇帝排行前10名(官方版) 1.唐太宗李世民 2.秦始皇嬴政 3.清圣祖爱新觉罗.玄晔 4.汉武帝刘彻 5.隋文帝杨坚 6.宋太祖赵匡胤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四单元 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秦始皇的功过 ————————初一2 班 杜全景.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关于本门课程.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阳羡高级中学 朱敏.
秦朝的统治 二OO六年七月.
高三选修模块复习的建议 及复习课的设想 福建上杭一中 傅国兴
浅谈高三历史 二轮复习.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君主专制政体 的演进与强化.
高考复习建议 历史必修一.
二轮 通史复习 一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华的政治制度 专题二 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 古代史 (单元) 专题三 古代中华的思想文化
二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南京三中 孙微.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课内容:
朝 代 歌 夏商与西周,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宋辽夏金元, 明清王朝完。
专题(一) 睢宁县第二中学 王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青年闯将 建唐立功 一统天下 战功赫赫 杀兄逼父 夺位登基 贞观政绩 流芳千古 晚年过失 反躬自省
七下第一单元复习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隋朝、唐朝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导入新课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后,摆在统治者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维护统一、治理疆域辽阔的国家。当年的秦始皇是如何处理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秦朝,了解一下当时秦始皇采取的政策措施。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历 史 全球史观 空 间 时间 世 界 中国: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等 欧洲:两牙;荷兰;英国;法国; 俄国; 德意志;意大利
单 元 复 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知人善任、对外开放---封建社会全面繁荣时期的奠基者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提供机构:XXXXXXXXX 机构级别:X级X等(无级别可不填写)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 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东城中学 孙雅力.
Education 董易,黄婷婷,陈佩婧,黄小遥,邵芷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Sssss.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讲 古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

  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秦国统一六国   (1)条件。   ①历史趋势: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强化;民族交往的加强。   ②秦国实力:商鞅变法后,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③人民愿望:人民渴望统一。   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广纳各国贤士;制定统一方略。

  (2)过程: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六国大业。   2.秦朝的集权和统一   (1)政治:中央建立皇权至尊、三公九卿制, 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发展。   (3)文化:统一文字为小篆,促进文化发展,焚书坑儒,思想控制,摧残文化。   (4)军事: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奠定基本疆域。   (5)交通: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促进交通发展。

  3.秦始皇的暴政   (1)表现。   ①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②修筑长城:工程艰巨,民夫大量死亡。   ③大兴土木:滥用民力,建阿房宫,修骊山墓。   ④严酷的刑法:崇尚法治,其刑法不计其数。   (2)影响:最终导致秦二世时代发生了农民起义,秦朝很快灭亡。

  4.对秦始皇的评价   (1)功:结束诸侯割据,统一了全国,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通过统一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   (2)过:严刑酷法、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模块链接】秦始皇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有利于国家的安定;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基本疆域的奠定和巩固国家的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1.贞观之治   (1)原因。   ①主观: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个人作用(知人善任、兼听纳谏、心存百姓、民族平等)。   ②客观: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2)表现及作用。   ①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经济: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强调“存百姓”思想,使唐初经济逐步复苏。   ③法律: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制定《唐律》。   ④科举: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

  ⑤开明的民族政策:打败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攻下西突厥政权后,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亲”并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⑥开放的对外政策: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鼓励海外贸易,使长安成为世界性大都会;“示存异方之教”;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

  2.评价   (1)唐太宗统治期间,一系列政策为唐王朝带来政治清明、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景象,为开元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其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其清醒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精神,更是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 【误区警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都督府与都护府不一样:都督府偏重于军事,内地和边疆都可以设置,官员也可以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都护府是代表中央处理少数民族地区诸事务的行政机构,偏重于政治安抚,仅在边疆地区设置,官员必须由汉官充任。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巩固国家统一   (1)祖国统一:平定三藩之乱,使清朝的统治趋于稳定;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使台湾重归中央政府统一管辖;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叛乱。   (2)崇文尚礼: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   (3)民族团结:尊重喇嘛教;多伦会盟,接受臣服;册封四大活佛。

  2.维护国家主权   (1)措施:反击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   (2)意义。   ①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②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维护了国家主权。   3.评价: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上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开创了“康乾盛世”

【模块链接】康熙帝在位时期,用南书房,强化君主专制;兴文字狱,钳制了思想;闭关锁国,使中国错失了向资本主义迈进的最佳时机,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康乾盛世”也成了一抹悲壮的落日余辉。

         秦始皇与康熙帝的比较 【例】(2011·天津文综·T14)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         文字如下: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         立号为□□。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         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运用能力。第(1)、(2)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第(3)题材料二中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可判断为平定三藩之乱,然后联系材料内容可知其对康熙帝的影响,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第(4)题是对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比较,从材料“一人裁决” “一天看章奏一百二十斤”“躬亲”“一身亲理”“躬自断制”等可知共同点是“专权”“勤政”。

答案:(1)小篆;皇帝。 (2)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平定三藩之乱。形成了谨慎的执政风格。维护了国家统一 (4)专权;勤政。

【高频预测】对中国古代政治家的分析评价是高考命题重点之一。近年除了对地主阶级政治家秦始皇、康熙帝考查较多外,近年来的全国新课标卷等试卷还注意跳出教材命制相关试题。展望今后高考,中国古代政治人物的分析、评价仍可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复习古代政治家时,一要注意他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二要关注这些政治家的施政行为——要对其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及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措施分类整合,找出其特点及影响的差异; 三要注意选取其对政治制度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活动的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评议训练,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人物的能力。

1.(2012·雅礼中学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 ——《汉武帝传》

材料二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班固《汉书·武帝纪》(东汉)

材料三 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尚奢丽,尤敬神明。坛开八道,接通五城。朝亲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传声。迎年祀日,改历定正。疲耗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司马贞《史记索隐》(唐)

材料四 “武帝雄才大略,非不深知征伐之劳民也,盖欲复三代之境土。削平四夷,尽去后患,而量力度德,慨然有舍我其谁之想。于是承累朝之培养,既庶且富,相时而动,战以为守,攻以为御,匈奴远道,日以削弱。至于宣、元、成、哀,单于称臣,稽玄而朝,两汉之生灵,并受其福,庙号“世宗”,宜哉!” ——吴裕垂(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变更制度”的政治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班固、司马贞及吴裕垂三位史家对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分别持何态度?影响三位史家态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汉武帝“变更制度”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原因有“诸事草创”、“四夷侵陵中国”等。第(2)题分析材料二、三、四,分别指出三位史家对汉武帝的评价,班固:肯定其文治,反对其奢靡;司马贞:批判、讥讽;吴裕垂:高度赞扬。影响三位史家态度的主要因素,可根据所学回答。

答案:(1)汉朝制度不完善、不成熟,存在王国问题、少数民族威胁边境等问题,需加强中央集权。 (2)班固:肯定其文治,反对其奢靡;司马贞:批判、讥讽;吴裕垂:高度赞扬。 因素:汉武帝统治措施;史家个人立场;史家所处的时代。

2.(2010·江苏单科)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题,解题关键是准确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材料一中“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材料二中“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根据这两句材料归纳概括。第(2)题考查学生提炼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总结,作用也要根据这三个方面进行推断。

答案:(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 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 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