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心境)障碍 Affective(mood)disorder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Advertisements

临床心理科 郭田友 1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症状性精神病) 指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各种躯体疾病, 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精神 障碍的总称 又称为症状性精神病 感染 内脏器官疾病 根据躯体疾病 营养不良 代谢疾病 可分以下几类: 内分泌 染色体异常 物理因素 其它:饥饿 疲劳 术后 定义定义.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传出神经与传入神经系 统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局麻药.
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失常药 antipsychotic drugs 精神病病因 精神病类型 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焦虑症 1. 与脑内多巴胺功能 (D 2 ) 增强有关 2. 与脑内 5- 羟色胺( 5-HT )的 5-HT 2 功能增强有关 抗精神病药物 D 2 受体阻断药 吩噻嗪类 5-HT 2.
抗精神失常药 ( Antipsychotic Drugs) 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张艳美. Objective  掌握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 良反应;掌握氯氮平的主要作用特点;熟悉其它抗 精神病药的主要作用特点;了解经典及非经典抗精 神病药的主要区别;  熟悉各类抗抑郁药的药理机制,掌握丙咪嗪、氟西.
颈椎病.  概述  西医认识  病因病机  临床表现  针灸治疗  预防调护 主要内容.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睡眠障碍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 金发光.  精力或 / 和体力长期过度消耗  临床症状持续至少 6 个月 疲劳 ( 躯体、精神 ) ;心理障碍 ; 睡眠障碍  排除精神或内科疾病 一、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一、 慢性疲劳综合征 (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讲授内容 心境障碍的流行病学 心境障碍的病因及发病病机制 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 心境障碍的病程和预后 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理科 范学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理科 范学胜.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藥物在床邊的故事 和信治癌醫院資深臨床藥師 方麗華.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 2001年10月~2002年12月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主持编写)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
精神发育迟滞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第十章 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
認識 憂鬱症 –診斷與防治 亞東紀念醫院 精神科 主治醫師 陳俊霖.
第九章 心 境 障 碍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精神医学教研室
抗 精 神 失 常 药 精神失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一类疾 病的总称。 包括: 精神病,亦称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心理学系 李晓茹 抑郁障碍—抑郁症 心理学系 李晓茹 2017/3/8.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第五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与自杀 (Mood Disorder and Suicide)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
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 上海交大医学院 精神卫生学系.
脊柱结核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郑之和.
Emotion Functions: Mood Disorders
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焦虑症的识别与处理 郑先振.
癔症(hysteria) 要求: 1 掌握癔症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2 熟悉癔症的病因和治疗策略 3 了解癔症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发病机理.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兰州石化总医院 任东.
情感障碍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心境障碍 (mood disorder) 交大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
心境障碍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Drugs Used for Treatment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抗精神失常药.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16章 主要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
精神行为异常 《急诊医学》.
激情如焚 Touched with Fire 临床01-四班 盖源
神经症 Neurosis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 关念红.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糖尿病流行病学.
精神科护理学 护 理 学 院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张菊英.
抗 精 神 失 常 药 精神失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一类疾 病的总称。 包括: 精神病,亦称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心理学系 李晓茹 双相及相关障碍 —躁狂症 心理学系 李晓茹 2017/9/9.
第九章 神经症及癔症 神经症(neurosis),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疑病症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常见精神病的社区诊治 曹玉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辽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神经症及癔症 交大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
焦虑障碍 朱紫青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引 言: ● 心理健康 ● 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引 言: ● 心理健康 ● 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老年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 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大学生精神病的识别.
抑 郁 障 碍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王向群.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江开达
第十六章 躯体治疗 Bbs.k158bar.cn.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抗 精 神 失 常 药.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Craig.Hanis,Ph.D. 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Hoaston 人类遗传学中心
心理学系 李晓茹 双相及相关障碍 —躁狂症 心理学系 李晓茹 2019/5/2.
心境障碍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精神病学教研室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情感(心境)障碍 Affective(mood)disorder 谢光荣 教授

定 义 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精神障碍,以心境高扬或低落为基本临床相,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大都精神活动正常。少数病例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为一大类疾病。

分 类 情 感 性 障 碍 躁狂发作(症) 抑郁症 单次发作 反复发作 激越性 迟钝性 精神病性 双相障碍 双相I型 双相II型 混合相 分 类 情 感 性 障 碍 躁狂发作(症) 抑郁症 单次发作 反复发作 激越性 迟钝性 精神病性 双相障碍 双相I型 双相II型 混合相 快速循环型 环性心境障碍 心境恶劣障碍 (抑郁性神经症)

The classification of everyday practice Affective Disorders Manic episode With or Without psychiatric syrnptoims (mania) Depression (unipolar) Single episode Recurrent episode Bipolar disorders Bipolar-Ⅰ (with maina) Bipolar-Ⅱ (with hypomania) Mixed type Rapid-cycling bipolar disorder Dysthymia Cyclothymia disorder

患 病 率 美国的统计数据 国内报道低于国外 男性终身患病率 4.8% 女性终身患病率 9% 平均 7% 双相障碍 1.6% 患 病 率 美国的统计数据 男性终身患病率 4.8% 女性终身患病率 9% 平均 7% 双相障碍 1.6% 恶劣心境 3.3% 抑郁症状的终身发生率 13 %~20% 女性高于男性约为 (2~3):1 双相低于单相 国内报道低于国外

病 因— 遗传研究(一) Gorshon: 临床表现—家系调查-寄养子研究-双生子研究-遗传模式分析-连锁分析-候选基因-基因组扫描 病 因— 遗传研究(一) 临床表现—家系调查-寄养子研究-双生子研究-遗传模式分析-连锁分析-候选基因-基因组扫描 遗传学研究家系调查:(1924-1954)躁郁症亲属患病率 父母:3.2%~23.4%,平均 14.6% 兄弟、姐妹:2.7%~23%,平均10.9% Gorshon: 抑郁症家属抑郁症患病率16.6% 双相家属抑郁症患病率14.2% 为对照组3倍多 分裂情感亲属患病风险 37%

数据未经年龄校正,诊断包括了双相和单相障碍 情感障碍的单卵双生与双卵双生的同病率 单卵双生 双卵双生 参考文献 同病的双生子对数/总双生子对数 同病率(%) Luxenberger(1930) 3/4 75.0 0/13 0.0 Rosanoff et al(1935) 16/23 69.6 11/67 16.4 Slater(1953) 4/7 57.1 4/17 23.5 Kallman(1954) 25/27 92.6 15/55 23.6 Harvald and Hauge(1965) 10/15 66.7 2/40 5.0 Allen et al (1974) 5/15 33.3 0/34 Bertelsen(1979) 32/55 58.3 0/52 17.3 总平均 95/146 65.0 39/278 14.0 数据未经年龄校正,诊断包括了双相和单相障碍

遗传研究(二) 双生子研究总结(McGuffin): 寄养子研究: 双相障碍主要由遗传决定 心境恶劣主要源于环境和非遗传因素 单相处于中间位置 寄养子研究: 双相障碍生物学亲属中情感障碍患病率为31% 对照组患病率为2% 被收养和未被收养的双相障碍先证者的亲属患病率类似(26%)

遗传研究(三) 寄养子研究总结: 遗传因素而不是寄养关系,影响BP的家庭患病率

分子遗传研究(四) 双相障碍与18号染色体着丝粒附近的标记联锁 18q联锁 21号染色体联锁 与X染色体长臂末端连锁 与5-HT受体基因多态性可能关联 研究结果不一致——疾病的遗传异质性

遗传研究(五) 家系研究小结: 在情感障碍家系中,发生疾病的机率远 较一般人口高;血缘关系越近,发病机率越高。 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显示,遗传因素与发病有密切关系。 双相遗传倾向似较单相型明显。 遗传传递方式不明。 分子遗传研究结果不一致,难以定论。

生化机理(一) 去甲肾上腺素 抑郁症尿MHPG减少 抗抑郁剂使NE受体敏感性降低 电休克使NE受体敏感性降低 抗抑郁剂使受体介导作用延迟

生化机理(二) 5-羟色胺 抑郁症血浆色氨酸水平降低 抑郁症CSF中5-HIAA降低 三环类、SSRI类抑制5-HT重摄取发挥抗抑郁作用

胆碱能、多巴胺能和GABA能系统 胆碱能假说:抑郁症过度胆碱能活动 多巴胺能活动抑制 脑脊液HVA浓度降低 L-多巴及DA受体激动剂有一定抗抑郁作用 GABA系统作用: 抗抑郁药影响GABA受体 抗癫痫药卡巴西平等对抑郁起作用,影响GABA含量的调控

抑郁症发病的主要生化机理总结 中枢NE和/或5-HT功能不足 中枢NE和/或5-HT传导系统平衡失调 突触前受体(α2肾上腺素受体)数目增多或受体敏感性增加(NE释放减少或功能下降)

神经内分泌研究 内分泌疾病如甲低,柯兴氏综合征等有明显抑郁症状 DST: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障碍 半数患者皮质醇分泌增加 对地塞米松不产生抑制反应(DST阳性) TRH: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障碍 15%的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增高 抗抑郁药+T3对部分难治性患者有效 HRH→TSH释放反应迟钝

器质性因素 MRI:额叶和颞叶皮质散在高密度影像增多 fMRI:左额叶和左颞叶局部血流低灌注 PET: 左扣带回前部和额叶背外侧有血流量减少

心理社会因素 Beck认知——行为模式: 抑郁症的三种认知: 负性的自我反省 对经历事件的负性解释 对未来的负面看法

人格对情感障碍的病程有影响 易感模式: 某种人格特征易发生抑郁症 谱系模式: 某种特征是疾病较轻微的表现

生活事件的影响 Pagkel发现患者经历不幸事件的次数是正常对 照组的3倍 抑郁过程中的不良生活事件可使症状恶化 预防治疗阶段的恶性生活事件与增加疾病复燃的风险有关 缺乏社会支持直接与轻度抑郁发作有关

临床表现(一) 躁狂发作(躁狂症) 急起多见 情感高涨(核心症状) 容易激惹 容易发怒 情绪易变 外观表现 自我感觉 自我评价过高 夸大观念或妄想 容易激惹 容易发怒 情绪易变

临床表现(二) 联想加速,言语增多 谈话 书写 活动增多 行为轻率 购买 投资 勤快 文娱活动 社交 性欲和性活动 忙碌而不觉疲劳

临床表现(三) 精神病性症状 幻觉 妄想 夸大→被害妄想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一) 缓慢起病多见 抑郁心境(核心症状) 痛苦、悲伤、沮丧、绝望 自我评价过低 部分病例心境变化:晨重夕轻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二) 兴趣和愉快感缺失 对既往的兴趣活动减低或丧失 缺乏愉快的体验 厌世与自杀 有关死的问题(害怕、担心) →厌世→自杀企图→自杀行为 须心理支持、监护、控制焦虑、冲动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三) 精力丧失、迟滞和思考能力下降 焦虑和激越 筋疲力尽 思维的启动、组织和回忆困难 犹豫不决 书写困难 焦虑是常见症状,许多患者焦虑抑郁并存—共病现象 激越—伴有明显运动不安的严重焦虑状态 易激惹

强迫现象 约1/3患者可伴有强迫症状 强迫观念多见,强迫动作少有

抑郁症的认知特点 认知障碍 歪曲既往事件—过错→自罪 被人指责 被害妄想 身体状态歪曲认知→疑病观念→疑病妄想 被人指责 被害妄想 身体状态歪曲认知→疑病观念→疑病妄想 对诊断和治疗不信任,对康复不抱希望

睡 眠 障 碍 几乎见于所有病人 可出现各种形式睡眠障碍 早醒——忧郁症的生物学特征之一 个别睡眠过多,但不解乏

表情和行为改变 迟钝性抑郁——抑郁面容 激越性抑郁——焦虑、抑郁表情兼有 消极 衣着打扮陈旧 动作姿势简单 言语减少,音调低沉,重者碱默少语

躯 体 症 状 食欲下降,胃肠功能紊乱 体重丧失 慢性疼痛 植物神经症状 性功能障碍:性欲缺乏、阳萎 女性:性乐缺乏,月经周期紊乱,闭经

精 神 病 性 症 状 幻觉(假性幻觉为主) 妄想:自罪、虚无、被害妄想为主 木僵 Schneider一级症状 发生于抑郁症的严重期有情绪改变为基础,不应长期单独存在

环性心境障碍 持续性心境不稳定 心境高涨与低落 多次反复交替出现 但程度较轻 与性格基础相关

心境恶劣障碍 持续性心境障碍 轻度抑郁 未达抑郁发作程度 有自知力 间歇<2个月

病 程(一) 间歇发作     交替发作     慢性躁狂 慢性抑郁

病 程(二) 发作持续时间: 躁狂发作 3月(平均) 抑郁发作 6月(平均) 慢性抑郁症:一次持续发作>2年 快速循环型:≥4次/年

预 后 大 多 数: 好 发病年龄早: 较差 发病年龄晚: 较差 发病次数频: 较差 快速循环型: 较差 慢性抑郁症: 差 精神病性: 较差 预 后 大 多 数:  好 发病年龄早: 较差 发病年龄晚: 较差 发病次数频: 较差 快速循环型: 较差 慢性抑郁症: 差 精神病性:  较差 自 杀: 10%~15%

诊 断 依 据 核心症状 病程特点 参照诊断标准

诊 断 典型躁狂症三高症状 情感高涨 联想加速 活动增多 躁狂发作症状持续≥1周 核心症状:情感高涨

诊 断 典型抑郁症三低症状 情感低落 思维迟缓 活动减少 核心症状 抑郁情绪 快感缺失 自我评价低

症 状 评 定 量 表 躁狂量表: 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 抑郁量表: Young躁狂量表 Hamilton抑郁量表 Zung抑郁自评量表

鉴 别 诊 断 精神分裂症:心理活动协调与否,病程规律, 分裂症状与情感关系。 神 经 衰 弱:易兴奋易疲劳,情感症状及体验 鉴 别 诊 断 精神分裂症:心理活动协调与否,病程规律, 分裂症状与情感关系。 神 经 衰 弱:易兴奋易疲劳,情感症状及体验 反应性抑郁:与心因相一致,心因去除,病情 恢复 躯体病所致抑郁:燥狂抑郁与躯体病的关系 药物所致抑郁、躁狂:抑郁躁狂与药物的关系

抑郁症与神经衰弱的鉴别要点 神 衰 抑郁症 抑郁、悲哀情绪 轻 主要特点 易兴奋又易疲劳 不明显 精神运动迟缓 多见、明显 症状夸大 多见 神 衰 抑郁症 抑郁、悲哀情绪 轻 主要特点 易兴奋又易疲劳 不明显 精神运动迟缓 多见、明显 症状夸大 多见 很少 厌世感 轻微 明显 自杀 极少 病程特点 慢性、波动性 发作性 间歇期 部分症状 正常,部分症状 求治心 强烈 可有、可无

治 疗 躁狂发作 急性严重躁狂 抗精神病药物→情绪稳定剂 电休克 普通躁狂症 碳酸锂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抗抑郁剂作用机理 神经传导系统 去甲肾 上腺素 受体 5-HT1 5-HT2 5-HT3 五羟色胺 三环类(TCAs)   神经传导系统 去甲肾 上腺素 五羟色胺 受体   5-HT1 5-HT2 5-HT3 三环类(TCAs) 万拉法新(SNRIs) 米安舍林 SSRIs 尼法唑酮 瑞美隆(米氮平) + Ο О -

药物种类 三环类:丙咪嗪,阿密替林,多虑平,氯丙咪嗪 四环药:马普替林,米安舍林(脱尔烦) SSRIs: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 SNRIS(双重抑制剂):万拉发新 NaSSA (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五羟色胺能抗抑郁剂):米氮平(Mirtazapine) 5-HT拮抗回收抑制剂:曲唑酮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鲁贝胺

治 疗 选 择 心境恶劣障碍:多虑平,SSRIs 激越性抑郁:阿密替林、脱尔烦、曲唑酮、帕罗西汀、米氮平 迟钝性抑郁:丙咪嗪、SSRIs 治 疗 选 择 心境恶劣障碍:多虑平,SSRIs 激越性抑郁:阿密替林、脱尔烦、曲唑酮、帕罗西汀、米氮平 迟钝性抑郁:丙咪嗪、SSRIs 精神病性抑郁:三环类、SSRIs和抗精神病药物 双相型:单用锂盐或其它抗躁狂剂,或合用抗抑郁剂 快速循环型:卡马西平;锂十卡马西平;锂十丙戊酸钠,不用抗抑郁剂

药 物 治 疗 期 限 急性期治疗:至症状缓解 继续治疗:症状缓解后的继续治疗约6月 维持治疗:视情况而定,三次以上发作者可用 维持治疗

药 物 治 疗 期 限 首次发病者:症状消失后再用治疗量4周左右,改用维持量(1/2量或接近治疗量)6个月 多次发作者:一般药物维持治疗>2年至5年

电休克治疗 严重抑郁,伴明显自杀企图者 抑郁性木僵 疗效迅速 电休克治疗后应药物维持治疗

心 理 治 疗 婚姻,家庭治疗 人际交往心理治疗 认知并发现抑郁的促发因素 解决人际交换问题 认知一行为治疗 帮助认识纠正自身信念的错误 心 理 治 疗 婚姻,家庭治疗 人际交往心理治疗 认知并发现抑郁的促发因素 解决人际交换问题 认知一行为治疗 帮助认识纠正自身信念的错误 缓解情感压力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