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 Radix Notoginseng 教学重点 历史传说 来源 植物形态 产地采制 性状鉴定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理化鉴定 品质评价 药理作用 性味功效 应用配伍 经典处方 现代临床 混伪品 复习题
教学重点: 1、三七的来源及拉丁名。 2、三七的鉴别要点。 3、三七的主要成分。 4、三七的性味功效。
三七传说之一 相传古时有个叫张小二的人,患了一种出血症,危在旦夕。家人请来一名姓田的郎中医治,药到病除。临走时,郎中将这种药的种子送给张小二,叫他种花园子里,长大后可治出血症。 一年过去了,此种草药长得枝繁叶茂。这时,知府女儿也得了出血症,张小二为了钱财,就把刚长了一年的草药根茎挖出来,送去给小姐治病,结果血没有止住,小姐却一命呜呼。知府大人大怒,严刑拷打,张小二供出是“田郎中给的假药”。知府遂派人把田郎中拿到公堂,判其“庸医制造假药,图财谋害杀人”之罪。田郎中申辩说:“这种药草对各种出血病均有奇特疗效,但必须生长3-7年方才有效,而张小二用的药仅生长了一年,时间太短,没有药效,当然止不住血,救不了小姐的性命。”说完,请知府当场验证。田郎中随即从差役手中要过刑刀,在自己大腿上划了一道大口子,只见鲜血直流,接着他从药袋里取出药来,研成细末,内服外敷,鲜血立即止住,并很快结痂。知府大人这才信服,放了郎中。为记取教训,郎中给此草药起名叫“三七”,意指其生长年限必须是三至七年才能药用,因郎中性田,故又称“田三七”。
古代所用三七与现在的一致。但药材中以各种三七命名的较多,应注意正品三七与它们的区别。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本草纲目》,曰:“其叶左三右四,故名”,又曰:“本品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说近之。金不换,贵重之称也” 《纲目拾遗》引《识药辨微》 云:“人参三七,外皮青黄,内肉青黑色,名铜皮铁骨。此种坚重,味甘中带苦,出右江土司,最为上品。” 古代所用三七与现在的一致。但药材中以各种三七命名的较多,应注意正品三七与它们的区别。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的干燥根。
【产地】 【采制】 主产于云南、广西,四川、贵州、江西等地亦有栽培。 【采制】 秋季开花前采挖,称春七,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分别干燥。置麻袋中反复冲撞,使表面光滑,即为成品。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 冬季结籽后采挖的称“冬七”,根较松泡,质次。
【生药性状】 2、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周围有瘤状突起。 3、体重,质坚实,难断。 1、主根类圆锥形或圆锥形。 2、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周围有瘤状突起。 3、体重,质坚实,难断。 4、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 5、气微,味苦回甜。 习称“铜皮铁骨狮子头”。
筋条: 圆柱形,长2-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 剪口: 呈不规则皱缩块状及条状,表面有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白色,边缘灰色。
10头 40头 60头 80头
木栓层 皮层 三七根横切面简图 树脂道 韧皮部 射线 形成层 导管
1、淀粉粒甚多, 直径4-30μm,复粒由2-10余分粒组成。 2、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 3、梯纹、网纹及螺纹导管直径15-35μm。 4、草酸钙簇晶少见,直径50-80μm。 4、草酸钙簇晶少见,直径50-80μm。
【化学成分】 1、人参皂苷Rb1、Rg1、Rg2,并含少量的Rb2 Rd Re Rc,不含人参皂苷Ro。总皂苷水解后得到人参三醇和人参二醇。 含总皂苷约12%。 1、人参皂苷Rb1、Rg1、Rg2,并含少量的Rb2 Rd Re Rc,不含人参皂苷Ro。总皂苷水解后得到人参三醇和人参二醇。 2、三七皂苷R1、 R2、 R3、 R4、 R5。 3、止血成分田七氨酸(Dencichine)。 4、三七黄酮、槲皮素、β-谷甾醇、挥发油等。
田七氨酸
【理化鉴定】 1 泡沫:取粉末0.5g,加水5ml,温浸30分钟(或冷浸振摇1小时),滤过。取滤液适量,置试管中,用力振摇1分钟,产生持久性泡沫。 2 颜色、荧光: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15ml,温浸30分钟(或冷浸1小时)。取滤液1ml,蒸干,加醋酐1ml与硫酸1-2滴,显黄色,渐变为红色、紫色、 青色、污绿色; 另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灯(365nm)下观察,显淡蓝色荧光,滴加硼酸饱和的丙酮溶液与1%枸橼酸溶液各1滴,干后,置紫外光灯下,有强烈的黄绿色荧光。
3 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0.5g,加水约5滴,搅匀,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5ml,密塞,振摇约10分钟,放置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加以正丁醇饱和的水3倍量,摇匀,放置使分层(必要时离心)。取正丁醇层,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液。另取人参皂苷Rb1Rg1及三七皂苷R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液,于105℃烘约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灯(365nm)下,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质量标准】 传统认为:以身干,个大,体重,质坚实,断面灰黑色,无裂隙者为佳。 2005年版药典规定: 水分不得过14.0%,总灰分不得过6.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6.0%。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l和三七皂苷R1三者的总量不得少于5.0%。
【药理作用】 1、增加冠脉血流量:水煎醇提取物和总黄酮成分有增加冠状动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动脉血压的作用。 1、增加冠脉血流量:水煎醇提取物和总黄酮成分有增加冠状动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动脉血压的作用。 2、抗心率失常:总皂苷对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 3、止血作用:流浸膏能缩短凝血时间,总皂苷能抑制血小板凝集,田七氨酸有极强的止血作用。 4、抗炎作用:根及总皂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5、其他:尚有免疫调节、降低胆固醇、降血脂、降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镇静、抗痉厥、镇痛、抗肿瘤、抗衰老、抗溃疡及促蛋白合成作用。
【性味功效】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胃、心、肺、大肠经。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主治:咯血、吐血、便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用量:3-9g,研末吞服,每次1-3g。外用适量。孕妇慎用。
【应用配伍】 属于止血药中的化瘀止血药。 1 用于各种血瘀出血证。三七有止血而不留瘀的持点。可单味研末吞服,亦可与血余炭、花蕊石配伍,如化血丹。若属血热者,可配生地、白茅根、侧柏叶,以清热凉血止血; 对阴虚血热者,当配阿胶、龟板胶以滋阴凉血止血。 2 用于创伤出血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本品善能活血消肿,化瘀定痛,且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对前者单味研末外敷伤口即可止血,后者可与川芎、红花、赤芍等配伍,如跌打丸。
【应用配伍】 属于止血药中的化瘀止血药。 3 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胸痹心痛。本品长于活血化瘀而止痛, 宜与丹参、川芎等药配伍。兼气虚者,常配人参、黄芪;属阳虚痰滞夹瘀者,则配全栝楼、薤白、桂枝等药以涤痰通阳、化瘀止痛。 4 用于症瘕。常配三棱、莪术、鳖甲。治血瘀经闭、痛经,兼阳虚有寒者,配桂枝、艾叶、川芎、属气虚血亏者,配黄芪、当归、鸡血藤,以益气补血、通经止痛。
【经典处方】 1、化血丹:花蕊石三钱(煅存性),三七二钱,血余炭一钱。共研细末,分二次服,开水送服。治咳血、吐衄,理瘀血及二便下血。(衷中参西录) 2、 治冠心病心绞痛: ①三七粉0.45g,吞服,每天5次,重症加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②三七、人参等分为末,每服1.5g,日服2次。(四川中药志 1982年) ③参三七粉1.5g,珍珠粉0.3g,川贝粉3g。混匀,日分2次服。(中医杂志 1984,(11):10) 3、治慢性前列腺炎: 三七粉3g,隔日1次,白开水送下。(河南中医 1985,(3):27)
【现代临床研究】 1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三七粉,每次1.5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治疗60例各种类型胃出血患者,完全止血者58例。 2 治疗咯血:每次口服三七粉0.6-0.9克,每日2-3次,有较好疗效。 3 治疗冠心病:服人参田七胶囊(每粒含人参、三七1克),每次3粒,每日3次。20日为一疗程。治疗35例,总有效率97.1%。 4 降血脂、胆固醇:每日0.9克三七粉,连服10周以上,治疗74例冠心病合并胆固醇高患者有较好疗效。
混伪品: 1.竹节三七(竹节参) 为五加科大叶三七Panax japonicus C. A. Mey. 的根茎。竹鞭状,扁圆柱形,结节较密。 组织中有树脂道和簇晶。 2.菊三七 为菊科菊三七 Gynura segetum (Lour.) Merr.的块根,亦称土三七或水三七。不规则拳块状, 全体有瘤状突起。 组织中有分泌道和菊糖。有报道菊三七碱可引起广泛性肝坏死,并有致癌作用。 3.血三七 为姜科植物高良姜A1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仿造三七的外形,用颜料酸性大红并掺了适量墨汁进行染色加工而成。
混伪品: 4. 藤三七 为落葵科植物藤三七 Boussingaultia gracilis Miers var. pseudobaselloides Bailey的块茎。呈不规则纺锤形。全体有多数瘤状突起的芽和芽痕。气微甜,嚼之有粘滑感。 5.姜三七 为姜科植物姜三七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 (King.) Craib.的干燥根茎。呈球形或不规则圆形,外表面棕褐色,有环纹,顶部通常具叶鞘残留物。气芳香而有辛辣味。 6.景天三七 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 Sedum aizoon L.或费菜 Sedum kamtschaticum Fisch.的根茎及根或全草,多鲜用。 7.绵三七 为豆科植物绵三七 Eriosema himalaicum Ohashi的干燥块根。近球形或短纺锤形。 气微,味苦涩。
【复习题】 1 掌握三七的来源、主要的性状、显微鉴别特征及品质评价指标。 2 熟悉三七的药理作用和性味功效。 3 了解三七伪品和易混品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