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监控情况分析 潘诗求 2010年3月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监控情况分析 潘诗求 2010年3月
为加强学科质量监控,了解我市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水平,根据市教育局基教处的工作安排,2010年元月7日,厦门市教科院基教室组织了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质量抽查与监控。
监控学校 四所城镇小学: 集美小学、集美二小、曾营小学、厦门实小集美分校 五所农村完小: 兑山小学、新村小学、东辉小学、锦园小学、西亭小学 监控学校 四所城镇小学: 集美小学、集美二小、曾营小学、厦门实小集美分校 五所农村完小: 兑山小学、新村小学、东辉小学、锦园小学、西亭小学
考查目的 通过学生卷面答题情况分析、学生平时作业、作品评价,了解我市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基本情况,判断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水平。考查的目的不仅仅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质量监控,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学校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开齐开足课程,促进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
考查方式 本次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监控采取闭卷笔试与平时作业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在闭卷考试的基础上,抽查学生本学期开展“品德与社会”的过程性材料(如手工作品、手抄报、调查访问报告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命题原则 试卷的命题以《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内容为依托,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查,也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考查。意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题型比例分析 试卷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实际,试卷由五个板块构成: 第一题是填空题,占24%,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应知应会的常识。 题型比例分析 试卷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实际,试卷由五个板块构成: 第一题是填空题,占24%,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应知应会的常识。
第二题是选择题,占30%,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
第三题是连线题,占10%,主要考查学生对祖国政区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第四题是材料分析题,占16%,这一题主要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中提取信息、分析、归纳、应用综合知识和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五题是问答题,主要关注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表现活动。 试卷题型多样,内容丰富,且主客观题型搭配合理,力求将测试作为一次向学生传达信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提高品德修养的再学习过程
试卷内容比例分析 试卷内容覆盖面广,对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三个单元中的7个主题活动的要点均有涉及,并使所占权重基本平衡。试题基本上出自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还考察了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环保、关注周围的人和事的基本能力。重在引导教师充分利用好现有教材,上齐上足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成绩统计与分析
本次品德与社会质量监控抽测了集美区集美小学等九所学校共29个班级的1254名学生从卷面上看,此次测试学生的成绩比较理想。全市平均分为81 本次品德与社会质量监控抽测了集美区集美小学等九所学校共29个班级的1254名学生从卷面上看,此次测试学生的成绩比较理想。全市平均分为81.51,及格率为94.58%,优秀率为43.62%。优秀率与及格率都比较高。从做题情况来看,除部分学生因做题习惯比较差、审题不清,或因为平时资料收集较欠缺而失分外,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完成题目,得分率比较高。从各校成绩统计来看,个别学校的成绩过高。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值得肯定的地方 1.快乐的课堂生活,让枯燥的知识学习不再无趣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值得肯定的地方 1.快乐的课堂生活,让枯燥的知识学习不再无趣 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既能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又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做到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
《一节印象最深的课》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吧,最近我们因被抽考品德与社会,而且是闭卷考,我们都十分紧张。这一节课老师一来到教室就为我们讲解了一些重难点,为的是让我们考好成绩,为学校争光。老师讲完之后,还剩30分钟,老师让我们自己去背课文,或相互抽查。我马上回过头与后面的同学热火朝天地背了起来,大约过了十分钟,有一位同学说我们用抽的吧,随着那位同学的声音消失时,我们开始了“PK”。你问我我问你,各位同学开始相互抽查了起来。“纸是谁发明的?”“蔡伦!”“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河流有?”“底格里斯河,印度河、长江、黄河、尼罗河”最终我因为少了幼发拉底河,所以以失败告终。剩下的十几分钟里,我们都沉浸在抽考之中。直到了下课,我们的热情不但没有减退,反而因为下课了更想继续,后来老师就让我们别抽了,该干什么的,就去干什么。这一节课使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用有趣好玩的方法,再没有像语文一样死背的。而且在这一节课中,我也知道了自己哪儿不足,哪儿不会然后去关注哪儿,让自己的成绩有所提高。(厦门实小集美分校,陈宏海)
我印象最深的一课是《绕着边境走一圈》。因为在这一课上,我了解到了许多的知识,做了许多有趣的活动。我学到了我国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我国还有广阔的海域,距海岸线12海里都是我国的领海,距海岸线200海里,我国有开发利用资源的权利;还有与我国土地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之后老师还考了我们一些问题,我们还小组讨论了资料,最后我还在书本的地图上用笔沿着祖国的边境画了一圈。(集美二小,刘雨洋)
2.学生能运用直接生活经验来体验、感悟祖国灿烂的文化 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加入了很多历史与地理方面的内容,认知的时空范围极大拓展。课堂上,老师不是单纯的知识讲授,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如《传递文明的纸》这一主题,老师能设计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不同的材料上写字、画画,帮助学生感受纸的重要及对世界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要意义。《“文明之母”——印刷术》这一主题,老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着的聪明智慧。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次用除了纸之外的材料画画的活动。我选中的材料是树叶。画完画后,整幅画都很难看:直线像条弯弯曲曲的蛇,圆圈像个方形,绿色的人和绿色的屋子上都破了好几个小洞。我这才认识到:纸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还是书写和画画都离不开的工具。如果没有纸,人类的文明就无法传递,这次实验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曾营小学 温思琪)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活字印刷术”一课。在这课中,老师让我们带小刀、萝卜或土豆、印泥来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印章。制作开始了,我先用小刀把带来的萝卜切成一个正方形,然后在正方形的一面刻上字。当刻字的时候要把刻的字反过来刻,这样印出来才是你想刻的字。可是在正方形的一面刻上字后,还会有一些剩余的,这时就要用小刀小心翼翼的把剩余的一一切下,最后,在印泥上印一下,再印在纸上,一个字就印好了。之所以它给我印象最深,是因为它让我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多么了不起,他的智慧让人们方便了许多。这一课还让我学会了做印章,我还做了“中国人”三个印章,它会让我知道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我为我们祖先的智慧而感到自豪。(集美小学 吴志勇)
3.学生能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等活动。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印象最深的是《首都北京》。因为那节课我准备得很好,上台演讲的很好。那都是我查找资料的效果。我首先阅读了品德与社会书,选择了查北京奥运会的资料。我上网查找了水立方、鸟巢等体育馆,又去问了父母2008年奥运会我们中国得了多少枚金牌,然后去找同学整理一下,做成了手抄报、调查报告等。我又试着当场下全是观众演讲了几遍,才准备好了。课堂上,当我上他演讲时,我演讲得很顺利,这是因为我准备充分。(西亭小学,曾建琴)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是《寻根问祖》。因为那天老师让我们回家制作一份我的家史手抄报。于是,放学后,我回到家中去问爸爸妈妈,爸爸拿出了一张爸爸的爷爷的照片,还说了许多有关于我们家的家史,这些家史故事都让我很吃惊。我边听边记,把一些故事简练地写在手抄报上,并在空白处贴上了几张家人的照片。第二天早上,就把它交给了老师。那一堂课我真的很开心,当老师提问我时,我一直举手回答,不让同学们有机可乘。因为我对家史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课后,我在我的家史手抄报里加入了很多内容,使我的家史更加具体,最后,我就把我的家史手抄报装进我的资料袋里,让它永远伴随着我。(兑山小学,杨素素)
4.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其中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认识我国《杰出的智者》。因为在这课中,我不仅能认识那些伟大的人物智者,还能从他们的讲学和经历中得到启示,比如从孔子的论语中我能知道交朋友有三种可交,三种不可交: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识广博的人交朋友,同正义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同惯于走歧途的人交朋友,同惯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我能从这课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也能从中了解这些智者的生活,更能从中学到不少对身心有益的好处。而且在学习这课时,老师给我们做了一次活动,我们每四人一小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任务,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去了解智者,学习好的知识,从而得以一步步爬上学习的最顶峰,而且在每次的任务中,我们都在成长,学习也不断进步。(新村小学,丁星月)
我印象最深的是《走进民族大家庭》。因为这堂课里讲了许多关于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我一直很想去西藏,但没去成。不过从这一节课中我知道很多关于藏族人民的习性。我知道他们喜欢喝酥油茶,喜欢吃糌粑,喜欢睡在毡房里,喜欢把一只袖子穿起来一只放下……这些是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我们汉族的习惯却大不相同,不过我依然很喜欢藏族。因为到了西藏可以骑大马,可以学说藏族话,我现在就想去西藏,但是又去不了。不过在这个单元里,我可以尽情地幻想着藏族。为了学习这一课,我还特地准备了很多民族的资料,因为我喜欢那些民族,等我长大了,我要全部玩遍。现在我先了解一下,长大了就不会一点都不懂了。西藏,你等我!听了我的原因,你是不是也对藏族也有了解呢!那有机会就去玩玩吧!(集美小学,林彩婷)
5.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成长。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是老师让我们制作中国政区图,因为老师教给我们许多方法:1.先拓图,把一张薄纸铺地图上,固定好,再拓图;2.拓完图后,再把那张薄纸贴在硬纸上,剪下来,把薄纸拿起来;3.上色,在硬纸上把五颜六色的颜色涂上去;4.拼图,把地图拼起来,就成了完整的一张中国政区图了!我很快乐,不但可以玩拼图,还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政区图的了解,知道我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不但可以实验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强我们的智慧!所以这次活动让我印象深刻。(厦门实小集美分校,黄芷涵)
有一节课,老师叫我们做新疆帽。我不想按照书上的画,那杨太老套了,所以我决定做一个“新式新疆帽”。我在纸的四角画半圆,半圆里面的边缘画三朵小花,纸边缘再画小草的形状,每一个都这样画,涂上颜色,用透明胶粘好,这样一个新疆帽就做好了。旁边的同学开始欣赏我做的漂亮的新疆帽。“既然帽子做好了,我就当第一个实验品吧!”我说这就戴上了帽子。同学们都说我戴着很像新疆人。回到家后,我放下书包,戴好新疆帽,跑到镜子前。心里觉得很奇怪,一点都不像新疆人,为什么同学说我很像新疆人呢,可能是我们品味不同吧。(东辉小学,杨荷庆)
6.教师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这样的课堂不仅使教师的教学空间十分宽阔,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很活泼。 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绕着边境走一圈》,因为在这节课上,老师让我尽情地发挥,老师提问,我们来回答。在那一节课上还有知识问答,如果答对了,还有小奖品哟!虽然礼物只是一块小小的橡皮擦,但毕竟是靠自己努力才得来的。知识问答后市猜谜语,就是老师拿起一个国家的名字编起来的谜语,让我们猜,比如“什么事都蒙在鼓里的国家是哪国?”哈哈,猜不出来吧,其实是蒙古!我们就这样欢快而趣味地上完了这一节课。在这一节课上,我们不仅过得既有趣又快乐,还收获了不少知识,比如与我国国土接壤的国家有哪些?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哪些?等等,你不知道吧!呵呵,这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节课,一节生动、有趣、欢乐的一节课。(厦门实小集美分校,吴雪芳)
7.教师能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游子回家》。因为在那节课中,我们听了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还有一首《东方之珠》。在课前,我查找了香港与澳门的资料。课上认真听讲。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感受到了香港与澳门的“游子”急切回家的心情。课后,我又通过“百度”查找到了香港与澳门区旗区徽的含义。通过资料的了解,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香港澳门回归的喜悦和激动。在《游子回家》这一课中,我还知道了许多香港澳门的名胜古迹。(集美二小,袁鹭娟)
8.教师能注重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 我最难忘的一课是《活字印刷术》,老师让我们带一些蔬菜,如白萝卜、土豆、地瓜等,老师教我们怎做字,用刀刻的时候一定要把字反过来刻,这样引出来的字才会正过来,刻的时候可以让自凸出来,也可以凹下去,刻好以后,四人小组先讨论一下过程,在一张纸上试一试,然后再修改一下。做完以后老师拿了一张大纸让我们在上面留个印。当时有很多同学在纸上留印,我看了,有很多的字,有的印的很好,有的印的很烂,但老师依然鼓励我们:“做不好没关系,下次一定会做好”。我感到老师很亲切。他很认真地看着同学们印的每一个字。(锦园小学,杨雪)
如填空题的第1、第2小题,在填写四大文明古国及孔子的格言时,学生的错别字特别多。 (二)问题与不足 1.错别字在五年级还是成了拦路虎,让一些学生会说不会写。 如填空题的第1、第2小题,在填写四大文明古国及孔子的格言时,学生的错别字特别多。 1.“四大文明古国”指的是 、 、 、 。 2.请写一句你最喜欢的孔子格言 。
2. 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拓展与延伸做的还不是很好。 学生对具体性问题掌握的较好,而对开放性、创新性强的问题就稍显不足。 5.新疆的瓜果特别甜,其主要与( )。 A、土壤相关 B、河流相关 C、位置相关 D、气候相关 9.爱国诗人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这相当于( )。 A、公元前2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公元前4世纪 D、公元前5世纪
3.学生的过程性材料略显单一。 从各校抽查的学生的平时作业来看,手抄报和手工制作居多,而社会调查活动、探究活动、研究性学习报告等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材料较少。
几点建议 1.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课,不得随意减少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
2.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加强品德与社会有效作业设计与应用的研究。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探究作业,促进学生养成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习惯和敏锐性,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品德与社会”作业是实现本课程向课外延伸的最有效的途径,它能从只重视学生的知识培养到真正深入学生的生活,是一种实践性的作业,是一种长知识、长德性、长智慧的作业。因此,让《品德与社会》课程同语文、数学课程一样也有“作业”,才能在课程实施中自觉的、有意识的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才能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4.引导学生注意对过程资料的收集 学生的作业作品中真实反映学生参与活动过程的有关材料偏少,这可能与学生平时缺少对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存有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活动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和亲历实践来帮助学生逐步积累成长的经历,这就要求学生注意收集和积累反映活动过程动态的、真实的和完整的记录,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访问记录、实验观察记录、活动总结、心得体会、活动反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