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與中國傳統對外關係模式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陳尚勝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陳尚勝
2005年之際,中國海峽兩岸以及海外華人學界對於鄭和下西洋的紀念活動:南京、北京、昆明,臺灣的成功大學,香港大學,新加坡大學,馬六甲鄭和館。 紀念活動所表達出來的心路歷程: 大陸的和平崛起 臺灣的海外交往 海外華人的民族尊嚴
鄭和生平簡況: 鄭和(約1371--約1433),原姓馬,小字三保(排行第三),出生于雲南昆陽(今晉寧縣)的一個穆斯林家庭,其祖父和父親均曾到伊斯蘭教聖地麥加朝聖過。1382年,明軍平定雲南的元朝殘餘勢力,他被擄入宮中並受閹。1385年,他被分配到燕王府中服役。燕王起兵靖難,他因在鄭村壩(今北京東壩)之戰中立有戰功被朱棣賜姓“鄭”,擢為內官監太監,人們習稱他為“三寶太監”(佛教三寶是指“佛、法、僧”,佛寶指圓成佛道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法寶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僧寶指依佛教法如實修行、弘揚佛法、度化眾生的出家沙門 ) 。正是由於他作為明成祖親信太監的身份和立有軍功的條件,加上他又出身于一個穆斯林的家庭且皈依佛教,鄭和才被明成祖(永樂皇帝)選為出使西洋的正使和總兵官。
鄭和前後七次下西洋,時間從1405年到1433年,七次首尾有二十八年的時間。 第一次:1405年至1407年; 第二次:1407年至1409年; 第三次:1409年至1411年; 第四次:1413年至1415年; 第五次:1417年至1419年; 第六次:1421至1422年; 第七次:1431年1433年。 將士卒二萬七千餘人; 帆船一百餘艘。其中,“寶舡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
鄭和使團所到的主要國家包括: 占城(位於今越南中部)、暹羅(今泰國)、彭亨(今馬來西亞的彭亨州)、急蘭丹(今馬來西亞的吉蘭丹州)、爪哇(今印尼的爪哇島)、舊港(今印尼蘇門答臘島東南部的巴領旁)、滿剌加(今馬來西亞的馬六甲)、蘇門答剌(今印尼蘇門答臘島北部的亞齊地區)、錫蘭(今斯里蘭卡)、溜山(今馬爾代夫)、小葛蘭(今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奎隆)、柯枝(今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柯欽)、古里(今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科澤科德)、榜葛剌(今孟加拉和印度東部的西孟加拉邦)、忽魯謨斯(今伊朗南部霍爾木茲海峽上的霍爾木茲島)、祖法兒(今阿曼西部的佐法爾地區)、阿丹(今葉門的亞丁)、天方(今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木骨都束(今索馬里國都城摩加迪沙一帶)、卜剌哇(今索馬里的布臘瓦一帶)、竹步(今索馬里南部的准博一帶)、麻林(今肯尼亞的馬林迪)等國。
當時的“西洋”概念,是指蘇門答臘島以西的印度洋及其沿海地區。與西洋相對稱的“東洋”,則是指蘇門答臘島在內的以東地區。那麼,為何不稱為“鄭和下東西洋”而稱作“鄭和下西洋”呢?對此,一般的解釋是,所謂“下西洋”,當時是就鄭和使團出訪的最後目的地而言。 鄭和使團前三次出訪的最後目的地是印度半島南部的古裏,第四次為波斯灣頭的忽魯謨斯,後三次則到達非洲東海岸的木骨都束等國。上述這些國家,都屬於“西洋”的範圍。
一、對前人關於鄭和下西洋目的諸說之評議 《明史·鄭和傳》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鄭)和及其儕王景宏等通使西洋。”(卷三百零四) 1、“蹤跡建文”說 朱晨光認為:“鄭和下西洋歷時二十八年,耗竭钜資,遍曆亞非三十餘國,其長年累月、不惜代價而又漫無涯際搜尋,如果說僅僅為了一個‘仁弱’的建文帝的失蹤,顯然是不合情理的。”
鄭和在下西洋過程中,並沒有要侵吞它邦的行為。雖然鄭和在下西洋過程中曾三次使用軍事力量: 2、“耀兵異域”說 鄭和在下西洋過程中,並沒有要侵吞它邦的行為。雖然鄭和在下西洋過程中曾三次使用軍事力量: 第一次發生在鄭和第二次出使西洋的回國途中,用兵目標是舊港華人首領陳祖義; 第二次發生在鄭和第三次西洋之行的回國途中,與錫蘭國王亞烈苦奈爾打了一仗; 第三次發生在鄭和第四次出使西洋的回國途中,與蘇門答剌國的蘇幹剌發生武裝衝突。 上面三次戰鬥,都是由對方主動挑起,鄭和等人完全是被動應戰。所以,不能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耀兵異域”。
3、吳晗提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經營國際貿易以解決明朝財政的觀點,田培棟提出鄭和下西洋是明朝官方為了與本國走私商人爭奪海外市場的觀點,都認為是經濟原因。 我們認為需要討論下列問題: 其一,鄭和下西洋之初明朝財政是否出現了困難? 其二,永樂時期明朝經濟是否發展到一種特別需要爭奪海外市場的地步? 其三,永樂時期的中國商人是否存在與朝廷爭奪原料和市場的激烈鬥爭? 其四,鄭和在海外活動的根本屬性是經濟的還是政治的?
4、朱偰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幫助滿剌加等伊斯蘭國家以反抗爪哇的麻喏巴歇帝國統治。 我們也認為需要討論下列問題: 一是鄭和首使時滿剌加國王是否皈依了伊斯蘭教? 二是明成祖是否特別關心和重視伊斯蘭教? 三是鄭和在下西洋過程中是否就完全站在伊斯蘭的立場? 四是鄭和對於爪哇麻喏巴歇王朝是否採取了推翻其統治的軍事行動?
5、向達提出鄭和下西洋可能是為了對付中亞的帖木兒帝國,以便從海路抄襲帖木兒帝國的後方。 需要討論兩個問題: 一是明朝當時是否知道帖木兒的東征計畫? 二是明朝在當時是否知道帖木兒帝國的後方在哪里? 6、現代不少學者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執行明成祖的對外開放政策。 問題是明成祖有無對外開放政策?
二、鄭和下西洋與靖難之役 鄭和七下西洋,除了最後一次是在明宣宗統治的宣德時期外,其余六次都在永樂時期。朱棣為何頻繁派遣外交使節(包括鄭和)出使外國?從當時的文獻看,他是要達到“萬國來朝”的局面。那麼,他要“萬國來朝”又是為了什麼呢?我認為,這是與“靖難之役”相關的。 朱棣是通過“靖難之役”即發動軍事政變而當上皇帝的。 但“靖難之役”不合封建正統、法統和皇統。按照封建正統觀念:他的起兵“靖難”行為純屬犯上作亂;按照《大明律》,他的行為又完全屬於“十惡不赦” 的犯罪行為;按照皇統,明太祖指定皇太孫继承皇位:遺詔曰“皇太孫允文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 。所以,他的起兵也屬滔天大罪。
南下进攻至登基时,各地官员“勤王”; 登上皇位后:“近者間有無知小人,尚懷疑心,不思朕推赤心委任之意,居閑則妄生異議,處事則不肯盡心,此徒蓋不達天命故也。” 说明他登基後政治威望極低。如何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威望? 一是借自己系“嫡出”來證明他發動“靖難之役”以及當皇帝的合法性; 二是用“天命觀”來改變自己在人們心目中的“篡逆者”形象; 三是用文治、武功、外交三種手段齊用,以證明自己是“真命天子”。
他下詔曰:“朕以高皇帝嫡子奉藩于燕。高皇帝以燕地與胡虜接境,屢屬以邊事。後懿文太子薨,高皇帝以朕堪屬大事,欲正位東宮,永固基本。不幸高皇帝賓天,允炆矯遺詔嗣位,戕害諸王骨肉,懷釁之意已甚,疑朕之心實深。即位未幾,道遣奸臣圍逼,如釜魚置兔,決無生理。朕實不得已,起兵自救,初豈有心於天下哉!竟以一隅之眾,敵天下之兵,三、四年間,大戰數十,小戰無算,制勝克捷,卒平禍亂,此豈人力所能為也。”
文化上:組織大臣編寫《五經四書大全》、《古今烈女傳》、《永樂大典》(22937卷,11095冊); 軍事上:他連續五征“漠北”的元朝殘餘勢力,南滅安南國而設交趾布政使司,大力鞏固和開拓疆土; 外交上:“銳意通四夷”。 文治武功对于提高自己的政治威望自不必说,而通过“锐意通四夷”,可以創造出一個“萬國來朝”的盛世景象,從而為自己樹立起“真命天子”的標誌。 因為按照傳統的儒家學說,“萬國來朝”是一個中國“真命天子”有“德”的表現,它反映了“天命所集”、“人心所向”。所以,要想創造出“萬國來朝”的局面,只有派遣使節前往海外國家廣泛招徠。
鄭和下西洋是外交活動,為何要帶領兩萬多水軍出使海外呢?這既與他採辦並運輸珍貨異寶需要防止海盜搶劫相關,也與招撫和鎮壓沿海以及海外華人的政治使命有關。 建文帝的政治改革及其在江南社會的良好影響; 永樂初年對沿海及海外華人逃民的關注,派人招撫:“中國之人逃匿在彼者,咸赦前過,俾複本業,永為良民。若仍恃險遠,執迷不悛,則命將發兵,悉行剿戮,悔將無及。” 永樂三年春明成祖派遣譚勝受、楊信等往舊港招撫逃民梁道明等人。梁道明、鄭伯可、陳祖義等人接受招撫,並隨譚勝受等人入明朝貢。
鄭和在第一次下西洋回程期間路過舊港,遇到舊港華人首領陳祖義。鄭和“遣人招諭之。祖義等詐降而潛謀要劫官軍。(鄭)和等覺之,整兵提備,祖義率眾來劫,和出兵與戰,祖義大敗,殺賊党五千餘人,燒賊船十艘,獲其七艘,及偽銅印二顆,生擒祖義等三人。既至京師,悉命斬之。” 鄭和為何有防備?“有施進卿者,告于(鄭)和”。 施進卿是舊港華人首領梁道明的副手。明朝在消滅陳祖義的勢力後,就設立舊港宣慰使司,並任命施進卿為宣慰使。 16世紀的明朝官員黃省曾對鄭和在舊港剿滅陳祖義的行為曾如此評論:“然則(鄭)和豈貿易珍寶之使哉!除異域之患,為天子光,和亦賢矣。”
鄭和下西洋是否促進了華人對於東南亞的移民與開發? 清朝人徐繼佘曾說:“南洋,萬島環列,星羅棋佈……明初遣太監鄭和等航海招致之,來者益眾。迨中葉以後,歐羅巴諸國東來,據各島口岸,建立埔頭,流通百貨,於是諸島之物產,充溢中華。而閩、廣之民,造舟涉海,趨之如鶩,或竟有買來娶婦留而不歸者。如呂宋、噶羅巴諸島,閩、廣流寓,殆不下數十萬人。” 從閩粵僑鄉族譜資料看,華人大規模移居東南亞地區的時間段,是在明朝嘉靖(1522—1566)、隆慶(1567—1572)、萬曆(1573—1620)時期,所占比例高達90%以上。 明朝嘉萬時期鄭和之事流傳甚廣,人們是“寓思古傷今之意,抒憂時感事之忱”。
三、從鄭和下西洋看中國傳統對外關係模式 思維模式:“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體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載之內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處,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業,不致失所。今遣鄭和齎敕譜諭朕意。爾等祗順天道,恪守朕言,循理安分,勿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淩弱,庶幾共用太平之福。若有攄誠來朝,鹹錫皆賞。故茲敕諭,悉使聞知! ”( “天下观”) “太祖高皇帝时,诸番国遣使来朝,一皆遇之以诚,其以土物来市易者,悉听其便。或有不知避忌而误干宪条,皆宽宥之,以怀远人。今四海一家,正当广示无外。”( “懷柔遠人”的理念,王道) 龐大的海上水師與海權觀念的缺失(學界曾有人認為鄭和有海權思想)。
朝貢模式:從鄭和在海外世界來構建明朝的封貢體系來看,反映出王朝利益→君主利益轉移的傾向(與漢唐在周邊世界構建封貢體系不同)。 內外有別的行為模式:對華人陳祖義父子予以斬首,對錫蘭山國王亞烈苦柰兒予以釋放並“給與衣食”。 實用主義的行為模式:1911年,錫蘭的加勒發現一塊當年鄭和所立石碑。據費信記載,這塊石碑是鄭和在第三次下西洋時預先在國內刻制並運至錫蘭佛堂山(位於距加勒四十英里的德旺德拉)樹立。雖然這塊石碑被發現於加勒,但所署日期正好為永樂七年二月初一日。其碑文用漢文、泰米爾文和波斯文三種文字書寫。三種文字所寫內容在供物名單上雖大致相同,但所頌揚的神的物件卻不一樣。漢文供佛,泰米爾文供特那瓦萊、那亞尼耶爾等印度教之神祗,波斯文則是對阿拉和伊斯蘭教聖人們的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