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中药药理教研室 吴斐华.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何謂高血脂 血脂異常與健康 息息相關 體重的控制 飲食的控制 適度的運動 高血脂 的高危險群 血液中所含的脂肪簡稱血脂,主要包含膽 固醇、三酸甘油脂、脂肪酸、磷脂質等 等 … 當血脂的濃度過高、超過正常時,就 稱為高血脂。
Advertisements

第七章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一、无机元素 血液中电解质有 K+ Na+ Cl- Ca++ Mg++ HCO3- 生理作用: 维持酸碱平衡、细胞内 外渗透压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组织 的应激功能。
第六章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赵 敏. 概 述 甘油三酯 (TG) 脂肪 胆固醇 (C) 游离胆固醇 (FC) 血脂 胆固醇酯 (CE) 磷脂 (PL) 类酯 糖酯 固醇 类固醇.
防治高血脂 Edited by Z.Ban 配樂 : 鴿子 手動播放 整理 :tung 高血脂就是 血液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 過高。 高血脂的人不痛不癢,沒有 異常感覺, 這才是最糟糕的。 所以說它是 “ 血液中的隱形殺手 ” !
12.7 脂肪食物與健康 我的膽固醇偏高, 不宜吃這些快餐食 物啊! 爺爺,我想集齊 這套玩具啊!不 如進去吃吧! 為甚麼膽固醇偏高的人 不宜吃過多快餐食物?
动脉粥样硬化症 郝才运. 定义: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原因导致动 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 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 发病概况:心脑血管病年平均病死率: 60 年代是 36 / 10 万人口; 2000 年是 236 / 10 万人口,每年约有 300 万人死于心 血管病,占全部死亡率首位。找冠心病.
油脂水解主要成份為脂肪酸,在自然 界脂肪酸其碳數多為偶數且以直鏈結 構存在 脂肪酸有三種 (1) 飽和脂肪酸 (2)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對人體健康需求 (1) 必需脂肪酸 (2) 非必需脂肪酸 1. 油脂功能與成分.
認識高血脂症 如何降低 ” 血油 ” – 遠離心臟病和腦中風的威脅. 四 大 惡 徒 心臟疾病 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 高血壓.
莊曜聰 醫師 高血壓與高血脂. 92 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及每日死亡人數 NO.2 腦血管疾病 ( 每 42 分 22 秒有 1 人死亡 ) 34 人 / 日 NO.3 心臟疾病 ( 每 44 分 36 秒有 1 人死亡 ) 32 人 / 日 NO.4 糖尿病 ( 每 52 分 30 秒有 1 人死亡.
汽車美容介紹. 汽車的外部構造 哪些是汽車 ?? 汽車 哪些是汽車 ?? 腳踏車 汽車 哪些是汽車 ?? 機車 汽車.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 此文档来源于 内容大纲 1 导读 2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 3 成功案例 4 详细介绍 5 图片 6 开心一笑.
零食的危害 三、吃零食的危害 同学们正处于长身体的特殊时期, 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比成 年人相对要多,吃零食,虽然满足 了 " 嘴 " 的要求,但到吃饭时却吃不 下去了,造成主次颠倒,影响食欲, 妨碍消化系统功能,结果损害了身 体健康。 第一、经常吃零食,会破坏正常的 饮食制度,打乱胃肠消化活动的规.
如何降低血油 - 認識血脂肪 吳令怡 醫師 三軍總醫院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 什麼是血脂肪 血脂肪:血中的脂質 主要的血脂肪包括: – 膽固醇 – 三酸甘油酯 – 磷脂質 – 脂肪酸 血脂肪是壞東西?
40 多岁的王先生, 最近一年来, 开车 时偶尔会有一点点胸闷、背痛的 感觉, 他以为自己应该是工作太累 了, 且往往休息一下就没事, 所以并 不以为意。有一次从林口开车返 回台北, 在山路上, 突然觉得胸口疼 痛不已, 还好车内刚好有顺路搭他 便车的同事, 立刻将他送到医院, 照 心电图发现心脏缺氧,
公司研究報告:4120 友華 0003B024陳暐 江霖.
膽固醇 中性脂肪(三酸甘油脂) 磷脂質 游離脂肪酸
高血脂 一、了解高血脂 二、造成高血脂的原因 三、如何科学降血脂 四、配方.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警惕无声的杀手 三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蒲 金 海
实验诊断课件教学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 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药理学.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第二临床医学院诊断学科.
调血脂药与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antiatherosclerosics
4S:一个糖尿病患者亚群总死亡率降低 生存率 糖尿病患者,辛伐他汀 糖尿病患者,安慰剂 非糖尿病患者,辛伐他汀 非糖尿病患者,安慰剂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及中医临床路径探讨
人体代谢与疾病 , Metabolism in human body and Diseases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吴耀生教授 ,
心内科科普教育 动脉粥样硬化 山东省交通医院心内科 张奇志.
第17章 肝的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in Liver.
高脂血症的防治.
高血脂与心血管病的防控 宜兴市疾控中心 健 康 教 育 所 周 茜.
血清(浆)脂类及脂蛋白测定 ——董雷鸣.
血脂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1级硕士研究生:周丽虹.
临床医学五年制 实验诊断学 孙 淑 艳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大豆乳酸飲料對成人血脂的影響 本研究在探討大豆乳酸飲料對健康成人血脂?是否具有影響之效應。其中以抽血之血脂值任ㄧ部分偏高者當作初步篩選合乎實驗的受試對象: 總膽固醇(TC)> 200 mg/dL或三酸甘油酯(TG)> 150 mg/dL或高密度脂蛋白(HDL-C)< 40 mg/dL或低密度脂蛋白(LDL-C)>
高 血 脂 指導老師:林高章 成員:4a0h0048蔡逸琪 4a0h0070董育澤 4a0h0049林家宇 4a0h0072吳祐誠
目录 Section 1. 脂类化学 Section 2. 脂类代谢 Section 3. 类脂的代谢 Section 4. 脂类代谢的调节
第五章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 Plasma Lipoproteins and Its Metabolic Disorder
14 高脂血症與    心臟病患者     的運動處方 作者:方進隆.
心血管疾病與克醇 講師:陳劍旗 藥師.
病例标题:糖尿病病例讨论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大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 提供人:童医生| 来源:宝丰县中医院| 时间:
第 六 章 脂 类 代 谢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三酯酰甘油的中间代谢 第三节 类脂代谢 第四节 血 脂.
第九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s.
应重视 动脉硬化的调脂疗法 董国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外科.
争先创优,做新时期的合格党员 骨科支部 董 健.
动脉粥样硬化.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
第四章 动脉粥样硬化和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防治高血脂 鸽子.
4S:一个糖尿病患者亚群总死亡率降低 生存率 糖尿病患者,辛伐他汀 糖尿病患者,安慰剂 非糖尿病患者,辛伐他汀 非糖尿病患者,安慰剂
脂 类 代 谢.
心 血 管 系 统 疾 病 三峡大学医学院形态学部 鲁 华.
高血脂.
第十四章 疾病和衰老.
血浆脂蛋白系统及其代谢紊乱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临床生化与生化检验 分子生物学 倪培华
防治高血脂 文化传播网 Edited by Z.Ban 配乐: 鸽子 手动播放.
天然物概論 報告 大蒜 496H0922 王振鴻 496H0073 蕭景哲 496H0056 王懷平.
健康講座 遠離代謝症候群 啟新診所 運動保健師 尤怡凱.
Circulatory system agents
能量營養素 油脂營養與食物來源 蕭寧馨 應用營養研究室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 2010.
Chapter28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s ?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2018年5月27日星期日.
疏通血管,保持生命航道的畅通 张世峰 2008年3月 整理 2013年4月修稿 2013年9月21日.
從反式脂肪認識脂肪 蔡幸娟.
主页: 骆严 Yan LUO 主页: 手机: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
第10章 脂类代谢 主讲教师:王玉.
临 床 血 脂 学 与动脉粥样硬化 中国动粥网
蛋白质分离技术-电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倪培华 副教授.
地圖技巧練習(1) CE 97地圖 2005年4月11日.
Lipid Metabolism & Hyperlipidemic Syndrome
主页: 骆严 Yan LUO 主页: 手机: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
完全服藥手冊 之 膽固醇 請積極參與你的治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7章 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中药药理教研室 吴斐华

第一节 调血脂药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主要发生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肠系膜动脉,病变部位脂质积聚,侵入细胞内或内膜下细胞间隙,导致平滑肌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出血,血栓形成和钙质沉着。积聚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称为AS。 发病与脂质代谢紊乱和高脂血症关系密切。 血脂:胆固醇(cholesterol,Ch) 三 酰甘油(triglyceride,TG) 磷脂(phospholipid,PL) 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 TC (total cholesterol)胆固醇酯(cholesteryl ester,CE) 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 FC)

血脂以胆固醇酯(CE)和TG为核心,外包Ch和磷脂构成球形颗粒。再与载脂蛋白(apo)相结合,形成脂蛋白溶于血浆进行转运与代谢。 脂蛋白分类:  乳糜微粒CM (chylomicron,小于0.95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0.95~1.006 );LDL ( low density lipoprotein,1.006~1.063 );HDL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1.063~1.21 ) 中间密度脂蛋白 IDL (intermediate density lipoprotein)

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 分型 脂蛋白 脂质 发生率 Ⅰ CM ↑ TC ↑, TG↑↑↑ 罕见 Ⅱa LDL ↑ TC ↑↑ 常见 Ⅱb VLDL,LDL ↑ TC ↑↑ TG↑↑ 常见 Ⅲ IDL ↑ TC↑↑ TG↑↑ 少见 Ⅳ VLDL↑ TG↑↑ 常见 Ⅴ CM,VLDL ↑ TC↑ TG↑↑↑ 不常见

各种脂蛋白的主要成分和功能 1、乳糜微粒(CM),主要为TG, 占85% 功能:转运外源性TG和CH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55%TG 功能:转运内源性TG到周围组织 3、LDL ,主成分:胆固醇酯(37%)和ApoB 功能:将内源性CH转运到周围组织细胞 4、HDL 主成分:较多的ApoA, 少量ApoC,CH和CE 功能:外周组织的CH转运到肝分解代谢,即逆向转运。 胆固醇、磷脂及载脂蛋白ApoB-100

高脂血症:高脂蛋白血症,血浆中LDL和VLDL 增多。 原发性:家族性 继发性:常见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等 血浆中VLDL、IDL、LDL及apo B浓度高出正常为高脂蛋白血症,易致动脉粥样硬化。 HDL、apo A浓度低于正常,也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

一、主要降低TC和LDL的药物 (一)他汀类(statins)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 CoA) 还原酶抑制剂 HMG-CoA还原酶: 合成Ch中的限速酶,催化HMG-CoA生成甲羟戊酸(MVA) 1976年从桔青霉素培养液中发现美伐他汀,不良反应重而未用 1979年从红曲霉菌发现monacolin K,1980年从土曲霉菌发现movionolin,即为洛伐他汀。    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伐他汀等 [体内过程] 羟酸型吸收较好,内酯型吸收后在肝脏水解为羟酸型。 洛伐他汀一般口服2周后明显显效,4-6周最佳治疗效果。

(一)他汀类(statins) 他汀类具有二羟基庚酸结构或为内酯或为开环羟基酸,是抑制HMG-CoA还原酶的必需基团,但是内酯环必需转换成开环羟基酸才呈现药理活性 辛伐他汀 (内酯环形) 普伐他汀(开环羟基酸) [体内过程] 羟酸型吸收较好,内酯型吸收后在肝脏水解为羟酸型。 洛伐他汀一般口服2周后明显显效,4-6周最佳治疗效果。

第一节 调血脂药 【药理作用】 1 调血脂作用 1)降LDL-C作用最强,TC次之,TG更弱,作用成剂量依赖性, HDL略升高 2)作用机制 A:抑制HMG-CoA还原酶,Ch合成受阻,血浆Ch降低 他汀类与HMG-CoA化学结构相似,对HMG-CoA还原酶亲和力高。 B:代偿性增加肝细胞表面LDL R,使血浆LDL降低,VLDL代谢加快,肝合成和释放VLDL降低 C: VLDL降低间接导致HDL↑

第一节 调血脂药 2、 非调血脂作用,但有助于抗动脉粥样硬化 1)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血管内皮对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 2)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迁移,促进VSMCs凋亡 3) 降低血浆C反应蛋白,炎性反应减轻 4)抑制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黏附和分泌功能 5)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提高纤溶活性等 。

7) 动脉壁巨噬细胞及泡沫细胞形成↓,动脉斑块稳定和缩小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分解基质,加速胶原降解,降低纤维帽的抗张强度,斑块破裂。 6)抗氧化 清除自由基,抑制ox-LDL的生成 7) 动脉壁巨噬细胞及泡沫细胞形成↓,动脉斑块稳定和缩小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分解基质,加速胶原降解,降低纤维帽的抗张强度,斑块破裂。 TNF损伤结构蛋白,增加纤维帽的脆性;刺激细胞表达MMP,使斑块易于破裂。 他汀下调MMP表达,降低巨噬细胞活性,降低斑块T细胞活性,下调TNF含量,产生抗AS作用。 3、肾脏保护:纠正脂质代谢异常而引起的慢性损害。

第一节 调血脂药 【临床应用】 1、调节血脂:杂合子家族性和非家族性Ⅱa,Ⅱb,和Ⅲ型高脂血症 2、肾病综合征 3、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 4、抑制血管形成术后再狭窄等。  (五)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肌痛,皮肤潮红,头痛等暂时性反应 2 偶见无症状性转氨酶升高,肌酸磷酸激酶升高,横纹肌溶解症(可能导致肾衰) 定期检测肝功能

第一节 调血脂药 (二)胆汁酸结合树脂--影响胆固醇吸收药 [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e (消胆胺) 苯乙烯型强碱性阴离子高交换树脂类    【药理作用】 胆固醇和LDL-C和apoB↓,HDL不变,TG和VLDL影响较小。 【作用机制】 1在肠道通过Cl-换取胆汁酸,与胆汁酸生成不被吸收的络合物,阻滞胆汁酸在肠道重吸收,也抑制外源性胆固醇的摄取。 2 由于胆汁酸↓,肝内Ch经7-α羟化酶作用转化为胆汁酸。 3 肝细胞中Ch↓,致肝细胞表面LDL受体增加或活性增强,使LDL-C 经受体进入肝细胞,血浆LDL↓ 4 继发性增加HMG-CoA还原酶活性,与他汀类合用--协同

第一节 调血脂药 【 临床运用】 适用于Ⅱ a及Ⅱ b及家族性杂合子高脂血症 ,对纯合子家族性高Ch血症无效。 【不良反应】 (纯合子型:家族性高TC血症,发生率仅为百万分之一。病因:LDL受体缺乏,出生后不久,血清总TC水平很高)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恶心腹胀,便秘,长期应用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叶酸及其他一些药物吸收

第一节 调血脂药 (三)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抑制药 甲亚油酰胺(melinamide) 1、抑制ACAT,阻滞细胞内Ch向胆固醇酯(CE)的转化,减少外源性Ch的吸收,肝VLDL形成 ↓ 2、阻滞外周组织CE的蓄积和泡沫细胞的形成,有利于Ch的逆化转运。 3、 抑制ACAT,发挥调血脂和抗AS的效应 4、适用于Ⅱ型高脂蛋白血症 5、 不良反应轻微, 可有食欲减退或腹泻。

二、主要降低TG及VLDL的药物 (一) 贝特类 苯氧芳酸类:氯贝丁酯,吉非贝齐,苯扎贝特和非诺贝特 [氯贝丁酯](安妥明clofibrate)-肝胆系统并发症,且不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现已少用   【药理作用】 1能降低血浆TG、VLDL-C、TC 、LDL-C;能升高HDL-C 。 苯扎贝特 较强 2 抗凝血、抗血栓和抗炎作用

第一节 调血脂药 【作用机制】 1、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调节脂蛋白酯酶(LPL)活性、APOCⅢ 等基因表达,增加LPL 和APOAⅠ生成;促进肝脏摄取脂肪酸,抑制TG合成 。 2、PPAR-活化后增加iNOS 活性,NO生成↑,从而抑制巨噬细胞表达MMP-9。 3、PPAR-降低AS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等 4、降低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减少纤溶酶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产生

第一节 调血脂药 【临床应用】 原发性高TG血症,Ⅲ 型高脂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 【不良反应】 1消化道:恶心腹胀。 2乏力,头痛,脱发等 3肝功能异常诱发胆石症和恶性肿瘤倾向。 氯贝丁脂( 1962年):可致心律失常、胆囊炎和胆石症及增加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 吉非贝齐( 80年代合成,作用强,毒性低):药理作用强于氯贝丁酯, 长期使用减少冠心病死亡率和发生率。

(二)烟酸 nicotinic acid 【药理作用】 1大剂量降低血中VLDL和甘油三酯水平 2长期用药降低LDL和胆固醇水平,升高血中HDL水平 3 降低LP(a)

【作用机制】 1 降低细胞cAMP,使脂肪酶活性↓,脂肪组织TG不易分解出FFA(游离脂肪酸),则肝脏合成TG的原料↓,血TG↓,VLDL的合成和释放↓,也使LDL↓来源减少 2 TG↓导致HDL分解代谢↓ → HDL↑ →利Ch逆行转运 3 抑制TXA2生成,PGI2生成↑ →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 (三)临床应用 广谱调血脂药 对Ⅱb型及Ⅳ型最好 (四)不良反应:多,现少用

第一节 调血脂药 (三)降低LP(a)的药物 1 血浆LP(a)升高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 1)apo(a)与纤溶酶原高度相似,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活化,促进血栓的形成 2)增进单核细胞向内皮的黏附,参与泡沫细胞的形成 2 药物:烟酸, 阿昔莫司等  

第二节 抗氧化剂 ox-LDL(氧化型的低密度脂蛋白 )--促进AS的发生和发展 1 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单核细胞向内皮的黏附并向内皮下转移 第二节 抗氧化剂 ox-LDL(氧化型的低密度脂蛋白 )--促进AS的发生和发展 1 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单核细胞向内皮的黏附并向内皮下转移 2 阻滞进入内皮下的巨噬细胞返回血流 3 巨噬细胞摄取ox-LDL而成为泡沫细胞 4 促进内皮细胞释放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导致VSMCs增殖和迁移,摄取ox-LDL成为泡沫细胞 5 泡沫细胞的脂质积累形成脂质条纹和斑块 6 受损内皮细胞还可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普罗布考(丙丁酚,probucol) 【体内过程】 吸收低于10% 且不规则 ,蓄积于脂肪组织和肾上腺 达峰时间: 24h, 3-4个月达Css 【作用机制】 1、抗氧化作用:本身被氧化成普罗布考自由基,抑制ox-LDL的生成及一系列病变过程。 2、抑制HMG-CoA还原酶,Ch合成↓, LDL-C下降。 3、提高胆固醇酯转移蛋白和apoE的血浆浓度,使HDL颗粒中Ch减少,提高HDL数量和活性。

【药理作用 】 1 抗氧化作用 :抑制ox-LDL的生成及其引起的一系列病变过程 2 调血脂作用:使血浆TC和LDL-C下降, 3 冠心病发病率降低, 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停止发展或消退 临床应用:各型高胆固醇血症;长期用药阻滞AS的 发展。 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但可出现Q-T延长。

第三节 多烯脂肪酸(polenoic fatty acids) 亚油酸,-亚油酸:主要来源于植物油,降脂作用弱 二、n-3型多烯脂肪酸 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主要来自海洋生物。 [药理作用与机制] 1调血脂 :降低TG及VLDL-TG的作用较强,升高HDL-C和HDL2,apoAⅠ/ apoAⅡ比值↑。 可能抑制肝合成TG和apo B,LPL活性↑,促进VLDL分解  

2 非调血脂 : 1) 取代AA形成TXA3,减弱TXA2促血小板聚集和收缩血管 2) 血管壁形成PGI3--扩张血管和抗血小板聚集, 3)抑制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PDGF释放,从而抑制VSMCs 增殖和迁移。 4)增加红细胞可塑性,改善微循环 5)二十碳五烯酸转化为LTB5 ,减弱LTB4的促白细胞向血管内皮的黏附和趋化,血IL-1和TNF↓,粘附分子活性↓。  【临床应用】用于高TG性高血脂症 【不良反应】一般无,但长期用药出血时间延长,免疫反应下降

第四节 粘多糖和多糖类 粘多糖:氨基己糖或其衍生物与糖醛酸构成的二糖单位多次重复组成的长链。 --保护动脉内皮药 [肝素] 第四节 粘多糖和多糖类 粘多糖:氨基己糖或其衍生物与糖醛酸构成的二糖单位多次重复组成的长链。 --保护动脉内皮药 [肝素] 1降低TC 、LDL、 TG 、VLDL ,升高HDL 2 对动脉内皮有高度亲和性,保护动脉内皮 3抗炎:抑制白细胞向血管内皮黏附及其向内皮下转移 4 阻滞VSMCs的增殖迁移 5 加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的促微血管形成 6 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7 抗凝血作用过强,口服无效,不便应用

第四节 粘多糖和多糖类 【低分子量肝素】 1、4-6kD , 生物利用度较高 第四节 粘多糖和多糖类 【低分子量肝素】 1、4-6kD , 生物利用度较高 2、抗凝血因子Ⅹa活力大于抗凝血因子Ⅱa,从而抗凝血作用较弱, 抗血栓形成作用较强。 3、依诺肝素 替地肝素 4、 主要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

植物药抗AS:人参,丹参,绞股兰,蒲黄,何首乌,山楂,大蒜,川芎和红花等。 【天然类肝素】 1、硫酸乙酰肝素、硫酸皮肤素、硫酸软骨素及冠心舒(脑心舒) 2、抗凝血因子Ⅱ a作用较弱,抗凝血因子Ⅹa作用较强 3、半衰期长,口服有效。 4、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植物药抗AS:人参,丹参,绞股兰,蒲黄,何首乌,山楂,大蒜,川芎和红花等。 复习题

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斑块破裂 平滑肌细胞 单核细胞 LDL-C 黏附分子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氧化的 CRP 氧化 炎症 内皮功能受损 斑块不稳定 和血栓形成 氧化 炎症 内皮功能受损 CRP: C反应蛋白 LDL-C: 低密度脂蛋白 Libby P. Circulation. 2001;104:365-372; Ross R. N Engl J Med. 1999;340:115-126.

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诱发的疾病 例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塞 脑动脉粥样硬化——眩晕,头痛,昏厥等 症状,如形成血栓或血管破裂则意识丧失,瘫痪,失语症。 肾动脉粥样硬化——顽固性高血压。 下肢动脉硬化——间隙性跛行,如管腔闭塞了产生坏疽。

复习题 试述他汀类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及应用。 试述贝特类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及应用。 简述调血脂药的分类及代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