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学 ——物理前沿的重要分支 重庆巴蜀中学 杨远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质数和合数 2 的因数( ) 6 的因数( ) 10 的因数 ( ) 12 的因数 ( ) 14 的因数 ( ) 11 的因数 ( ) 4 的因数( ) 9 的因数( ) 8 的因数( ) 7 的因数( ) 1 、 2 、 3 、 4 、 6 、 12 1 、 11 1 、 2 、 5 、 10.
Advertisements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天平游戏(二).
星空奥秘 前言: 美丽的夜空,群星璀璨,令人浮想联翩。好奇的人们不禁要问: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什么东西构成的,它们有多亮,为什么相互之间不动,它们怎么来的,以后又会怎样?宇宙里真的还有人类吗?其实,这些都是天文学研究的课题。正是这样的好奇心,促使人们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去探索星空的奥秘。望远镜是天文学家的眼睛,也是探索星空的好工具。天文学家为了把星星看得更清楚,除了把望远镜越造越大外,还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望远镜,既可以直接看到星星,又可以接收星星发出的电波,通过电波了解星星的秘密。更为神奇的是,人们还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第一节 宇宙的起源.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第1章 物质的基本性质 爱因斯坦 (1879~1955) :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物理学6个领域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 — 创建了光量子理论、狭义相对论和分子运动论;建成了广义相对论、辐射量子理论和现代科学的宇宙论。 1921年因光量子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研究生院 国家天文台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 兰州大学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新疆大学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山东大学 威海、青岛 烟台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郑州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6.9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 加减消元法 上虹中学 陶家骏.
终极理论梦之社 宣传PPT 终极理论梦之社 来到高中,在全新的平台上,我们广泛交友.
量子概念是 1900 年普朗克首先提出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暗物质 有关暗物质存在的假说 暗物质存在的证明-Macho计划 AMS计划 暗物质 反物质 暗能量 结语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10.2 立方根.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 普洱市思茅第四中学 何云春.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 普洱市思茅第四中学 何云春.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现代宇宙学 陈学雷 (雷子).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黄 庆 国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26/07/2012
大爆炸宇宙学 大爆炸理论的提出 宇宙中各层次的物质的演化 辐射为主的早期宇宙 大爆炸理论介绍 核合成理论及其测量.
宇宙学和理论物理中的 基本问题 李 淼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陆 埮 中国科学院 紫金山天文台 南大-紫台:粒子、核、宇宙学联合研究中心
Geophysical Laboratory
Best observations in TeV----shell-type SNRs give us more know about CRs acceleration----diffusive shock acceleration But electron or hadron?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NaI(TI)单晶伽马能谱仪实验验证 朱佩宇 2008年1月3日.
LD Didactic GmbH, Leyboldstrasse.1, Huerth, Germany –2008
Oct 杨 金 民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怀柔暑期学校( )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电磁学 电磁学.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第7讲 自旋与泡利原理.
普通话学人之家 信仰与科学 冯秉诚 2003年11月1日.
西藏 Tibet.
一、驻波的产生 1、现象.
§5.3万有引力定律 一.历史的回顾 1.地心说和本轮理论(C.Ptolemy,约前150)
M31晕中一个著名的球状星团G1的多色测光研究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用计算器开方.
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姓 名: 李春园 专 业: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指导老师: 司宗国 教 授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5.3 泡利原理和同科电子 一、确定电子状态的量子数 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有五个:n,l,s,ml,ms。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原子物理学 惠萍.
超导探索与科学思辨 超导探索与科学思辨 李平林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竺可桢杰出学者讲座系列(十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蒲慕明教授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宇 宙 蒋元方 华东师范大学.
§17.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波长 + ? 假设: 实物粒子具有 波粒二象性。 频率
倒数的认识 执教者: 李东杰 2017年9月18日.
MeV暗物质SZ效应 袁强 2008年4月28日 第十届全国粒子物理学术会议.
找 因 数.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受限超对称模型中Higgs粒子性质研究 曹 俊 杰 河南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高能中心 重庆,海峡两岸会议,2012年5月 基于工作: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宇宙学 ——物理前沿的重要分支 重庆巴蜀中学 杨远征 宇宙学 ——物理前沿的重要分支 重庆巴蜀中学 杨远征

内容 一、宇宙学的理论基础 二、宇宙学理论的发展 三、宇宙学目前遇到的困惑

一、宇宙学的理论基础 宇宙学是研究整个宇宙的一门科学 . 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几乎与人类认识史本身一样古老. 但是,宇宙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还是近一百年来的事.

由于弱作用和强作用都是短程力,在宇宙学中不起作用,而电磁作用虽为长程力,但电荷有正有负,在大尺度上来看将两两相消,在宇宙学整体上看也基本不起作用. 因此,在宇宙学中真正起支配作用的只有万有引力. 虽然牛顿早在300 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牛顿力学框架本身却与宇宙学不相容. 只有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才为宇宙学的研究提供了正确的科学框架。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为物理学家研究宇宙学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是在经过天文上的所谓三大经典验证(水星近日点进动、光线的引力偏转、谱线的引力红移) 而确立的.

水星近日点进动

光线的引力偏转

谱线的引力红移

二、宇宙学理论的发展

1. 爱因斯坦在1915 年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又在1917 年将广义相对论应用到宇宙学上 1.爱因斯坦在1915 年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又在1917 年将广义相对论应用到宇宙学上. 作为近似,爱因斯坦假设宇宙在大尺度上看来是均匀、各向同性的. 这个近似后来被大尺度观测事实所证实,被称为宇宙学原理. 爱因斯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一个现代宇宙学模型(爱因斯坦静态宇宙) . 2.1922 年,弗里德曼(A. Friedmann) 发展了爱因斯坦宇宙学,提出了动态宇宙模型. 3.1929 年,哈勃(E. P. Hubble) 在观测上发现宇宙正在膨胀. 至此,建立在广义相对论基础上的现代宇宙学基本框架(膨胀宇宙模型) 诞生了. 4.加莫夫(G. Gamow) 于1946 年提出了大爆炸宇宙学.

加莫夫(G. Gamow) 的大爆炸宇宙学 宇宙诞生于某一时刻,那时宇宙处于高温、高密状态,随后随着宇宙膨胀而降温、降密,相继经历粒子物理、正负电子对湮灭、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中性气体、流体力学等等极为丰富的各种物理过程. 正因为不同温度,代表了不同的热运动能量,随着宇宙膨胀演化,从高能到低能各个层次的物理便相继在宇宙演化中扮演角色. 特别重要的是,加莫夫对整个宇宙演化给出了可自然操作的、也容易计算的方案,得到了许多易于观测检验的具体预言

三、宇宙学目前遇到的困惑 在哈勃发现宇宙膨胀的基础上,加莫夫提出的宇宙大爆炸学说,获得了原初核合成和微波背景辐射两大成功检验,已经被公认为宇宙学中的标准模型. 但是,这里还有两个个重大问题需要说明: 暗物质 暗能量

什么是暗物质? 就拿太阳来说,它围绕着银河中心以一定的速度在旋转,这是引力引起的,而根据它的速度,可以计算出银河系中心应该存在多大质量的物质使它产生了这样一个速度。但是经过计算,人们发现以太阳这样的速度,银河系中心现有的物质根本无法产生这么大的引力,而是需要更多的物质才能产生,但是这些物质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们观察不到呢?

早在1937 年,茨维基(F. Zwicky) 为了解释大星系团中星系速度太大的困难,提出了暗物质概念. 此后,人们用光学方法和力学方法研究了许许多多天文现象,发现用力学方法测出的天体质量总比光学方法测出的要大很多倍,从而确凿地肯定了比重子物质高许多倍的暗物质的存在.

暗物质:目前我们观察的世界都是通过电磁波的方式传递到我们的眼中,光也是一种电磁波,但即便是不可见光,我们也可以用探测仪探测到,比如红外线、紫外线、γ射线等。但是,宇宙中还存在不以电磁波方式传播的物质,而这种物质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能被探测到引力和重力,但人类就是看不见它们,而这部分物质就叫做暗物质。黑洞就是暗物质的一种形式。

中国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 2010年12月12日,清华大学与二滩公司联合建立的中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也是世界最深的地下实验室“中国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投入使用,这标志着全世界岩石覆盖最深的暗物质实验室正式建成启用。也标志着我国正式加入暗物质研究这个自然奥秘探索的最前沿领域。   在建设二滩水电站的过程中,四川锦屏山底曾修建了18公里可以通行汽车的隧道,上面是2400多米厚的山体岩石。现在的地下实验室,就是利用这条隧道,在其侧面挖出的一个长40米,宽、高各为6米的空间。目前,它是世界上岩石覆盖最深的地下实验室,也是世界上最优越的探测暗物质的环境。   之所以称之为最优,是因为它与国外一些“脱胎”于矿井的地下实验室相比,使用更为便利,不必坐着电梯上上下下,乘坐汽车就能“入地”。而埋深2400米的隧道,更是难得,因为埋得越深,宇宙射线的干扰就越少。

暗物质与反物质不同   反物质:我们平常看到的宏观物质具体到微观世界,都是由一个个原子构成,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这样的物质可以被叫做正物质。而反物质一切相反,它的质子带负电荷,电子带正电荷,中子和正物质里的中子性质也相反。所以就被称为反物质。

反物质已经不止一次地被科学家们探索到了,它们是的的确确存在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科学家提出并发现了带正电的电子,它们都是在实验室里被发现的,但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因为反物质在遇到和它对应的正物质时就会湮灭,也就是消失或转变为其他物质了。比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出来的反氢原子,这38个人工制造的反氢原子被“保存”了大约0.17秒,因为一旦这些反氢原子遇到空气中正常的氢原子,它们就会产生湮灭效应,消失不见了。尽管如此,这个时间已经被认为是反物质存在时间较长的一次了,一般它们都是转瞬即逝的。 目前人类对暗物质的探索还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因为它们一直都没有真正被发现。暗物质的寻找比反物质困难多了,因为我们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来探测它们,因为我们看不见它们,不知道它们是以什么方式存在,也就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探测它们。但它们又确确实实地存在着。

什么是暗能量? 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在大爆炸发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的膨胀速度将因为物质之间的引力作用而逐渐减慢,就像缓慢踩了刹车的汽 车一样。也就是说,距离地球相对遥远的星系,其膨胀速度应该比那些近的星系慢一些。  但1998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物理学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高级科学家索尔皮尔姆特(SaulPerlmutter),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布赖恩施密特(BrianSchmidt)分别领导的两个小组,通过观测发现,那些遥远的星系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远离我们。 换句话说,宇宙是在加速膨胀,仿佛一辆不断踩油门的汽车,而不是像此前科学家所预测的那样处于减速膨胀状态。

这样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观测结果,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宇宙的传统理解。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在促使所有的星系或者其他物质加速远离呢? 科学家们将这种与引力相反的斥力来源,称为“暗能量”。

至今我们能够给出的,只是一个十分粗略的宇宙结构“金字塔图景”: 1、所熟悉的世界,即由普通的原子构成的一草一木、山河星月,仅占整个宇宙的4%,相当于金字塔顶的那一块。   2、下面的22%,则为暗物质。这种物质由仍然未知的粒子构成,它们不参与电磁作用,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其和普通物质一样,参与引力作用,因此仍可能探测到。 3、 作为塔基的74%,则由最为神秘的暗能量构成。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由于我们对其性质知之甚少,所以科学家还不清楚如何在实验室中验证其存在。惟一的手段,仍然是通过天文观测这种间接手段来了解其奥秘。

结束语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物理学家开尔文在远处看到了两朵乌云,一朵是“以太”问题;一朵是“黑体谱”问题.什么是以太? 那时,人们都知道光是波,而波必须在介质中传播. 但光是可以穿过真空的,因此真空中有介质,以太就是这种介质. 然而,许多实验试图找到这种介质,却均没有成功. 爱因斯坦摒弃了以太,从而建立了相对论.什么是“黑体谱”问题? 当时理论上遇到的主要是发散问题,普朗克引入了量子性,解决了发散问题.从而,导致了量子力学的建立. 开尔文的两朵乌云引发了20 世纪物理学的两大革命: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这两大革命,导致了高科技的发展. 暗物质与暗能量是不是21世纪物理学晴朗天空中的两朵乌云? 它们会不会引发新世纪物理学新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