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Advertisements

何謂高血脂 血脂異常與健康 息息相關 體重的控制 飲食的控制 適度的運動 高血脂 的高危險群 血液中所含的脂肪簡稱血脂,主要包含膽 固醇、三酸甘油脂、脂肪酸、磷脂質等 等 … 當血脂的濃度過高、超過正常時,就 稱為高血脂。
減重藥膳與耳穴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陽明院區 中醫科 林俐嘉 醫師 一、肥胖定義 1.BMI 超過 24─ 體重過重;超過 27─ 肥胖 BMI ( Body Mass Index ,身體質量指數)它是 身高與體重之間關係的一種指標,數值越大代表 一個人越胖。 個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兩次,就是.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张春玉.  糖尿病  冠心病  高血压  痛风  甲状腺结节  心理健康.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动脉粥样硬化症 郝才运. 定义: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原因导致动 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 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 发病概况:心脑血管病年平均病死率: 60 年代是 36 / 10 万人口; 2000 年是 236 / 10 万人口,每年约有 300 万人死于心 血管病,占全部死亡率首位。找冠心病.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 家系调查( 58 个) 131 名高血压病人,发现在高血压家族中有 显著的脂质异常聚集现象; 27 个家族有两位以上的高血压成员伴有一 至多种的脂质紊乱; 建议用家族性脂质异常高血压( familial dyslipidemic hypertension, FDH )来描 述此种综合症。
1 什么是 ASCVD ? 2 3 为何高血压患者 ASCVD 风险高? 如何降低 ASCVD 风险?
設計者:陳麗妃 台南市新化國中 健康促進議題 --- 均衡飲食 與健康體 位. 一、均衡飲食  全穀根莖類  蔬菜類  水果類  豆魚肉蛋類  低脂奶類  油脂與堅果類  醣類  脂肪  蛋白質  維生素  礦物質  水 *六大類食物*六大類營養.
認識高血脂症 如何降低 ” 血油 ” – 遠離心臟病和腦中風的威脅. 四 大 惡 徒 心臟疾病 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 高血壓.
高血压如何进行防治?.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 高盐低钾饮食 超重 / 肥胖 过量饮酒 长期精神紧张 吸烟 体力运动不足 年龄 遗传 刘力生, 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临床实验 控制. 糖尿病:问题范围 至少 10 , 300 , 000 美国人已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 而估计另有 5 , 400 , 000 人身患糖尿病而未被诊 出。发病通常早于诊断数年之久 约 90% 的糖尿病患者所患的为Ⅱ型糖尿病 西班牙裔移民 ( 对),黑人,美洲原住民(对)和.
代谢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 华西医院内分泌科 黄慧. 简史 1988 年 Reaven 将肥胖症、 2 型糖尿病 (或 IGT )、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高胰 岛素血症发生在同一病人身上的现象 , 称为 “ X 综合症 ” 。
怎樣才算「識飲識食」? 適當 適量 在日常生活中進食 適當 和 適量 的食物 和飲料。 何謂「適當」? 1. 不偏食,選擇不同種類的食物和飲料, 以吸收不同的營養素。 2. 多進食營養價值高的食物。 3. 避免進食熱量、脂肪、糖份、鹽份和膽 固醇含量過高的食物,以及加工食品 ( 如 罐頭和即食麵.
你把什麼喝下肚 ? 竹林國小 99 年 4 月 22 日 延杰股份有限公司 營養師:楊雅雯. 你最喜歡喝哪一瓶 ??
对糖尿病人的心血管疾病的 早期预防: 通过晚期预防来治疗还是评 估个人的风险? 第一部分 Professor John S Yudkin Professor of Medicin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Norwegian Postgraduate Course in.
你知道吗 ?? 70 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 癌症 慢性呼吸道疾病 糖尿病 慢性病.
第三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学分析.
LDL-C目标水平(mg/dL) ≥2RF:<130 冠心病:≤100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第一节 营养与肥胖
均衡飲食與健康體位 逸馨園 營養師 鍾筱薇.
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警惕无声的杀手 三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蒲 金 海
第二十章 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
高血压防治 丰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邹筱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1世纪威胁人类的最主要疾病 范长青医师 心脏内科 2008/08/14.
单位: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 专业:综合实践活动 作者:张玲
防治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 措施 目标 收缩压下降范围 6条 1.减重 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运动,BMI保持20-24kg/m2
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
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分-- 肥胖、糖脂代谢异常与高血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华 琦.
104學年長榮中學減重班 健康體位 實習處駐校營養師:黃媺婷.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
三、癌症的社区管理 与病人的居家护理 主讲教师 杨水月.
小儿肥胖症 obesity.
第21章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17/3/8 1.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Body Mass Index,縮寫為BMI)
降血脂在脑卒中防治中的作用及前景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神经内科 徐运.
體重控制 輕鬆享「瘦」 永得有限公司 邱子恩 營養師.
第三节 高脂血症 ( Hyperlipidemia ).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主講者:簡言竹 護士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 關心您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第十二章 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
認識健康體位: BMI:    維持18.5~24 腰圍: 男性:<90公分    女性:<80公分.
痛风的防治 与营养 成都中医药大学 营养师培训中心 金沈锐.
台南市永康區五王國小 體重過重學童衛教宣導
第1單元   永續經營健康路 第2章 認識慢性病(一).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冠心病的防治 岱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bing - -治疗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内分泌科 赵玉岩 THANK YOU.
吸烟与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二十一章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1.概述 2.流行特征 3.代谢综合征 4.预防策略与措施.
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成人治疗小组 III(ATP III)方针 Nathan D. Wong, PhD, FACC 翻译:周乔 校正:李卫霞、曹锦亚
                                                                                                                                                                
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part 2) Hong-Wen Deng, Ph.D. Osteoporosis Research Center
日本膳食和血脂水平的近代趋势 Hirotsugu Ueshima 博士 教授 及 主席 生命科学系 滋贺大学医学部 日本,大津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營養 營養師 陳姵蓉.
危险因素综合控制,防治心血管疾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孙宁玲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凝结与纤溶因子 翻译者:曹锦亚 校正:孙杰、朱祖懿.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健康久久.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

概述 一、疾病分类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心血管病编码为I00~I99,包括急性风湿热(I00~I02);慢性风湿性心脏病(I03~I09);高血压性疾病(I10~I15),其中原发性高血压(I10);缺血性心脏病即冠心病(I20~I25);肺源性心脏病即肺心病和肺循环疾病(I26~I28);脑血管疾病(I60~I69);以及其它心脏与血管等循环系统疾病。

概述 二、发展简史 美国于1948年创立了心脏病研究所(National Heart Institute)即现在的心肺血研究所(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随后组织实施了著名的弗拉明汉心脏病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该研究成为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基石之一。 50年代初,Ancel Keys着手组织了在不同国家冠心病发病比较研究 60~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除继续进行前瞻性研究外,进行了一些干预试验 70~80年代进行了一些心血管病社区防制研究, 80年代以后,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成为国际心血管病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流行病学特征 一、地区分布 ㈠ 国家间分布 心血管疾病在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分布具有很大差异。根据美国AHA 2002年按欧洲标准人口计算的标准化死亡率资料显示,东欧国家的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其它地区。 对于高血压的患病率,世界许多国家都曾做过大规模的人群调查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冠心病发病与死亡处于较低水平,但脑卒中的发病与死亡则处于高水平

㈡ 国家内分布 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分布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1991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5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标化患病率表明,总的趋势是北方高于南方,有自东北向西南递减的趋势、城市高于农村 我国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也有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异

二、人群分布 ㈠ 年龄 心血管病具有显著的年龄分布差异,无论城市与农村,无论男女皆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我国1991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5岁以上成人高血压调查资料表明高血压的患病率,无论男女,30岁以前变化不大,30岁以后持续升高。 冠心病亦有明显的年龄分布差异,发病率皆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脑血管病年龄分布的差异也很明显 无论是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总趋势皆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㈡ 性别 心血管病具有明显的性别分布差异,但随年龄的增加这种差别逐渐减小

㈢ 职业 心血管疾病具有职业分布差异。脑力劳动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

㈣ 种族 心血管疾病与种族有一定关系 美国16年的随访资料显示,黑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白人,年龄调整的相对危险度,总心血管病为1.36;冠心病为1.12;心脏衰竭为1.89;脑卒中为2.23;脑出血为2.88;非出血性脑卒中为2.28。 我国1991年全国15岁以上成人高血压调查资料显示,男女合计的患病率 也各不相同

三、时间分布 ㈠ 长期变异 心血管疾病发病与死亡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各国变化趋势不尽一致。总的来讲,与20世纪60年代以前相比,发达国家如西欧、美国、澳大利亚等心血管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如中欧、东欧、亚洲、非洲则呈上升趋势 我国心血管疾病总的呈上升趋势

㈡ 季节性 从国内外的资料来看:心血管病发病与死亡有一定的季节性。

第三节 危险因素 一、高血压 1961年美国报道了Framingham心血管疾病6年的随访研究结果,首次确定了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后为国内外的众多研究所证实。 现有资料充分表明,无论男女、无论何年龄组、无论收缩压与舒张压,皆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正相关。 Framingham心血管疾病18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在死于心血管疾病的45~74岁人群中,有73%的男性和81%的女性先前已有某种程度的高血压

MacMahon综合分析了西方国家9个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舒张压相差5mmHg,冠心病的危险性相差20%,脑卒中的危险性相差34%。 最近报道的我国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7年前瞻性研究资料,无论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皆显示,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可作为预测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发病危险的有效标志。

二、高脂血症 许多研究均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的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血清TC水平与脑卒中关系的结果不尽一致,这主要是由于脑卒中包括缺血性与出血性两种不同病理类型所致。研究表明,血清TC水平升高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而血清TC水平过低则增加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

多数研究表明,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近年来对于脂蛋白胆固醇亚组份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颇多。许多研究皆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心血管病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

三、超重与肥胖 反映超重与肥胖程度常用的指标是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BMI为体重(kg)/身高(m2)。WHO规定,BMI<18.5为体重过低;18.5~24.9为正常体重;25.0~29.9为Ⅰ度超重(超重);30.0~39.9为Ⅱ度超重(肥胖);≥40.0为Ⅲ度超重(病态肥胖)。 超重与肥胖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美国100万人的调查表明,肥胖组高血压患病率是同年龄组正常体重的2~3倍。

超重与肥胖常伴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PROCAM自1979至1991年资料显示,BMI与年龄调整的TC、LDLc、TG、血糖、尿酸、血压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 反应中心性肥胖的腰臀比(waist-hip ratio,WHR)与心血管病的发生也密切相关。

四、吸烟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实,吸烟是心血管病主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Doyle综合分析了Albany和Framingham男性8~10年的前瞻性研究资料,结果显示,吸烟者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显著高于不吸烟者;吸烟量越大心肌梗塞的危险性越高;吸烟≥20支/日者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为不吸烟者的3倍;调整血压、胆固醇后,此危险性依然存在。

Schnohr对丹麦哥本哈根21年的随访资料cox回归分析表明,在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10个有显著意义的因素中,吸烟的人群特异危险度最高 我国10组人群9年随访资料显示,吸烟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96倍。

戒烟可明显减少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性。 Wannamethee对英国40~59岁男性平均随访12.75年的资料,用cox回归调整年龄、BMI、饮酒、血压、血脂等多个变量,结果显示,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20支/日、=20支/日及>20支/日者脑卒中发病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3、3.7及4.2;而戒烟1~5年与6~10年者脑卒中发病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8与1.2 国内何耀等对男性老年人平均随访11年的资料,用cox回归调整年龄、舒张压、BMI、TC、TG、饮酒等多个变量后,与不吸烟者相比,冠心病死亡相对危险度,吸烟者为2.5,而戒烟者为1.11。

五、饮酒 适量饮酒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即适量饮酒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低于不饮酒者,但大量饮酒则明显升高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因而饮酒量与心血管疾病关系表现为J型或U型曲线。 研究显示,大量饮酒(酒精量>30g/日)与收缩压与舒张压密切相关,并且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适量饮酒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机理比较复杂。Rimm所做的Meta分析显示,饮酒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及血栓形成相关的因素有明显影响

六、不合理膳食 许多研究显示,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能增加血清TC与LDLc水平;反式脂肪酸能增加LDLc、Lp(a)、TG水平及降低HDLc水平,因而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性。 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通过降低血清TG、TC、LDLc水平及增加HDLc水平等途径,从而对冠心病的发生具有保护性作用。

蛋白质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 膳食钠摄入量及钠/钾比值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而钾摄入量与血压呈显著负相关。 膳食钙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 某些研究表明,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如Vit E、Vit C、β胡罗卜素等可抑制LDL被氧化;膳食中可溶性纤维素能降低血清TC水平;叶酸、Vit B6、Vit B12可降低血清高半胱氨酸水平,因而其对冠心病的发生具有保护性作用。

七、体力活动不足 现有资料表明,有氧运动能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而缺乏体力活动的人易患心血管病。 Bijnen对64~84岁男性10年的随访资料分析,调整年龄、吸烟、饮酒等变量后,与体力活动为15min/日者相比,体力活动为1h/日与3h/日者,心血管病死亡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75与0.70。 Ellekjaer对14101名50岁以上女性10年的随访资料分析,调整年龄、BMI、吸烟、糖尿病、血压等变量后,与轻度体力活动(<1次/周)者相比,中度体力活动(<次数中位数/周)与重度体力活动(>次数中位数/周)者脑卒中死亡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77与0.52。 有资料显示,体力活动可降低机体脂肪、血糖、血压、TG、LDLc、apoB及升高HDLc与apoA。

八、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 某些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近年来研究表明,社会因素与心血管病的发生也密切相关。缺乏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与较小的社会网(social network)能显著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 有资料表明,缺乏社会支持者易引起某些行为因素的改变,如吸烟、高脂饮食、过量饮酒等,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 最近Krantz的综述认为,急、慢性应激、敌意、抑郁、社会支持、社会经济地位这5个因素是冠心病的主要心理社会危险因素。

遗传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主要是遗传因素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具有某种程度的作用所致 九、遗传 遗传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主要是遗传因素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具有某种程度的作用所致 许多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如血压、血脂、血糖、BMI等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分析表明它们具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度,但各研究之间遗传度估计值差别较大 总的来说,血脂、BMI、血压的遗传度估计值较高,血糖的遗传度估计值较低 Mitchell研究显示,遗传度估计值,TG为39.6%;TC为39.2%;HDLc为45.5%;LDLc为40.1%;BMI为42.4%;收缩压为17.8%;舒张压为28.3%;空腹胰岛素为34.8%;空腹血糖为18.3%。

十、其它 某些因素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雌激素水平、高半胱氨酸血症、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Ⅶ、tPA(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PAI-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感染、Lp(a)、氧化LDL、小密LDL颗粒、载脂蛋白、脂蛋白酶等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第四节 防制对策与措施 一、预防策略 1979年英国著名的流行病学家Geoffrey Rose首先提出预防心血管病的两种策略,即“全人群策略(population strategy)”和“高危人群策略(high risk strategy)”,这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关键问题,他指明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途径

在一般人群中,一些危险因素水平属于所谓“正常”的人同样罹患心血管疾病,因此,这为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全人群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高危人群策略”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个体水平上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聚集性,并且各危险因素的致病性之间往往存在协同作用,从而导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性成倍增加。

二、分级预防 ㈠ 一级预防 1. 控制血压 高血压既是心血管系统独立的疾病,又是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2. 控制血脂水平 许多研究证明,通过控制饮食或应用药物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与死亡危险性 3. 合理膳食 合理的膳食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与死亡危险性

4. 戒烟、限酒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与死亡危险性。 4. 戒烟、限酒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与死亡危险性。 5. 适量经常运动 经常运动可以控制体重、改善机体代谢异常、降低血压等,从而有益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与死亡危险性。 6. 控制超重与肥胖 由于超重与肥胖者常具有血压、血脂、血糖等异常,即所谓的“代谢综合征”,所以控制超重与肥胖,可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与死亡危险性。 7. 保持心理平衡 要努力做到劳逸适度,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兴奋与刺激,以保持健康的心理与精神卫生。

㈡ 二级预防 针对已患病的个体与人群,采取相应的措施,力争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主要是加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管理、治疗与防止病情的加重及并发症的发生。

㈢ 三级预防  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与康复工作,提高存活率,力争使患者病而不残、残而不废,提高生命与生活质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