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总论 董振华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六节 利水渗湿药 定义:凡以通利小便,排泄水湿为主要 作用,常用以治疗水湿病证的药物,称 为利水渗湿药。 适应证:主治水湿病证,水湿同为阴邪, 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常见的病症有: 小便不利、水肿、淋证、黄疸、泄泻、 痰饮、带下、湿痹、湿温、暑湿、湿疹、 湿疮等。
Advertisements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 效,常用于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 药或活血祛瘀药。活血化瘀作用较强者,称为 破血药或逐瘀药。 一. 含义: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 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于 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一. 含义 :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定义 凡具有祛痰或消痰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 能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二、分类、功效及适应证 化痰药-痰多咳嗽或痰饮气喘,咯痰不爽等。亦可用 于瘿瘤瘰疬,阴疽流注、癫痫惊厥、中风等。 温化寒痰药-温燥-温肺祛寒-寒痰、湿痰证 清化热痰药-寒凉-清化热痰-热痰、燥痰证.
孩儿们, 下午好!. 第一章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学中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就是依据中医理论进行辩证论理,凭借四诊所得资料, 辨别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机、病性、病情。法,就是 依据辩证所得的综合判断,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具体的 治疗方法。方,就是依据治法进行合理恰当的组成或选方。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1 .特点:味甘淡或苦,性寒,主入肝胆。 2 .功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3 .主治:湿热黄疸(阳黄): 目黄、身黄、小便黄。
一、定义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泄 火、凉血、解毒以及滋阴透热等作用,主治里热证 的方剂,统称为清热剂 。 属于八法中的 “ 清法 ” 。 概说.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第2章第2章 — 解表药. 概述 常用单味药 常用中成药 概述 1. 表证的定义 2. 表证的分类 外邪 ( 外界致病因素 ) 侵犯人体 浅表部位所出现的症候群, 相当 于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初期 的症状. 风寒表证(风寒感冒) : 恶寒重, 发热轻, 清涕, 咽痒, 痰稀, 无汗,口不渴或渴 喜热饮.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成 凡具有轻宣燥邪或滋阴润燥作用, 治疗燥证的方剂, 统称为治燥剂.
第八章 解 表 药解 表 药.  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表证的 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一. 含义 :
治风剂  概念 : 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  痉的药物为主组成, 有  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  的作用, 治疗风病的方剂, 统 称治风剂。  立法依据 : 外风宣散, 内风平熄。  适应范围 : 风证。
1 止血药 一、含义 : 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 药,称为止血药。 二、功效 : 止血 。 三、分类 : 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 四、适应证:出血证。 五、配伍: 凉血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常配活血化瘀药,防止止血留瘀。 六、使用注意: 1 .因证选药。 2 .关于炒炭止血的问题。
第二节 芳香化湿药. 定义:凡气味芳香,具有化湿醒脾作 用的药物,称化湿药。 湿邪为患湿邪为患 湿邪化热 湿热证 清热燥湿药 苦寒 清热燥湿 暑湿湿温 湿阻中焦 芳香化湿药 辛温香燥 芳香化湿 水湿浸淫 水湿病证 利水渗湿药 甘淡平 渗利水湿 水湿积聚 水肿实证 峻下逐水药 多有毒 峻下逐水 风湿浸犯.
第三节 补阴药及方剂. 阴虚证 表现为两类见症: 表现为两类见症: 一是阴液不足,不能滋润脏腑组织,出现皮肤、咽喉、 口鼻、眼目干燥或肠燥便秘。 一是阴液不足,不能滋润脏腑组织,出现皮肤、咽喉、 口鼻、眼目干燥或肠燥便秘。 二是阴虚生内热,出现午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两 颧发红;或阴虚阳亢,出现头晕目眩。
解 表 剂.
中 药 学.
第四章 袪风湿药.
解表剂 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证的方剂,称为解表剂。
第九章 祛湿药 掌握化湿药藿香、苍术的功效、主治和特点。 凡能祛除湿邪,治疗水湿证的药物叫祛湿药。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1.概念: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用以改善或 消 除风热表证及温热病卫分证的药物,称 发散风热药。
第十八章 止 血 药.
第二十二章 平肝熄风药.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祛风湿药.
第三章 热 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
第一章 解表剂.
清热剂.
第九章 清 热 药.
清热药 二、功效:清里热(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虚热)。 三、适应证:里热证。 四、使用注意
中医学讲座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第三节 补血药.
主题活动三春天的聚会 ——神奇的中草药 大班(下) 文昌湖区萌水镇希望幼儿园 黎萌.
王 付 制作.
第六单元 解表药.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 【含义】祛风湿—指以苦燥之性的药物祛除流于 肌肉、经络、筋骨、关节等处的风湿之 邪,用治风湿痹痛的方法。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第一节 祛风湿药及方剂.
46、 痹 证.
1.特点:多为辛苦寒(辛能发散、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入肝脾肾经。 2.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 3.主治:风湿热痹。
王 付 制 作.
第二十一章 安 神 药.
清热药 定义: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第 十 章 泻 下 药.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1. 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 A.湿滞脾胃 B.湿热中阻 C.外寒内湿 D. 脾虚失运 E.湿热下注
实 证 定义: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 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 表现的 病理概括。 包括气滞、血瘀、湿阻、痰、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第四节 祛风湿药 定义:凡是以祛风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经行感冒.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1.含义:凡以清热凉血主要功效,治疗营分、血分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凉血药。
第四章 祛风湿药.
清热药.
非典型肺炎处方 报告人:殷艳芳.
第十五章 理 气 药.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 降气的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 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 立法依据:
第二章 寒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大血藤(红藤) 苦平 大肠肝 藤茎
TDS检测穴位 解 说 手 册 北京人人健康预防保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制.
利水渗湿药.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消 食 剂.
第五章 实 证 概 述.
第五章 化湿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药学总论 董振华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中药和中药学的概念。 2.掌握药物的四气五味概念及其作用。 3.理解药物的升降浮沉和归经理论。 4.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十八反)。 5.了解中药煎服法。 6.理解解表药、祛风湿药、清热药的概念 、作用、分类、适应证及禁忌。 7.掌握麻黄、桂枝、防风、柴胡、薄荷、桑叶、菊花、独活、秦艽、石膏、知母、银花、连翘、生地、丹皮、黄芩、黄连、黄柏、青蒿的主要功能和主治。

一.概说 中药的概念: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其人工合成的药物。 ①药性以中医药学的独特术语表述②药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③药物配伍使用时,按君臣佐使关系组合。

一.概说 中药学的概念:是专门研究中药来源、炮制、性能、功效、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概说 本草的含义 古人谓“:“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 “本草”学也相应地称为“中药学”或“中草药学”。

1.四气: 二.中药的性能 就是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只是程度上的不同,但药性相同。

二.中药的性能 四气的作用 临床表现与代表药物 药性 作用 适应证 寒凉 清热、泻火 热证 大热烦渴、面红目赤、 药性 作用 适应证 寒凉 清热、泻火 热证 大热烦渴、面红目赤、 凉血、解毒 阳证 舌红脉数 。如石膏、 知母等。 温热 温中、助阳 寒证 畏寒肢冷、面白便溏、 散寒、通脉 阴证 舌淡脉迟。如附子、 肉桂等。 临床表现与代表药物

就是药物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二.中药的性能 2.五味: 就是药物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五味主要是由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

五味的作用 味道 作用 适应证 辛味 发散、行气、活血 外感表证、气滞血瘀证 甘味 补养、缓急 虚证、拘急疼痛。 味道 作用 适应证 辛味 发散、行气、活血 外感表证、气滞血瘀证 甘味 补养、缓急 虚证、拘急疼痛。 酸味 收敛、固涩 虚汗、遗精、久泻、带下 苦味 泻火、泻下、燥湿 热病、便秘、胀满 咸味 润下、软坚、散结 痰核、瘰疠、便秘 淡味 渗湿、利水 水肿。小便不利

3.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上、下、表、里的四种趋向而言。 升:上升举陷,趋向于上; 降:下降平逆,趋向于下; 浮:上行发散,趋向于表; 沉:下行泄利,趋向于里。 升浮药:解表、散寒、祛风、升阳、催吐作用; 沉降药:清热、泻下、降逆、潜阳、止呕作用。

4. 归 经 归经是说明某种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具有选择性的治疗作用,是定位、定向的药性理论。在文献中称入某经、行某经,或迳称为某经药。

4. 归 经 理论基础:脏腑学说;经络学说。 确定依据:药物特性;药物疗效。 表述方法: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 4. 归 经 理论基础:脏腑学说;经络学说。 确定依据:药物特性;药物疗效。 表述方法: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 临床意义:指导医生根据脏腑经络病变的传变规律选择用药。

4. 归 经 味酸 --- 能入肝; 味苦 --- 能入心; 味辛 --- 能入肺; 味甘 --- 能入脾; 味咸 --- 能入肾。 4. 归 经 五味与五脏 味酸 --- 能入肝; 味苦 --- 能入心; 味辛 --- 能入肺; 味甘 --- 能入脾; 味咸 --- 能入肾。

4. 归 经 引经药(引经报使或诸经向导): 指一种药物可以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趋向某经或直达病所,从而有力地发挥疗效。 脏腑经络 引经药 4. 归 经 引经药(引经报使或诸经向导): 指一种药物可以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趋向某经或直达病所,从而有力地发挥疗效。 脏腑经络 引经药 手少阴心经 黄连、细辛 足太阴脾经  升麻、苍术 手太阳小肠经 木通、竹叶 足阳明胃经 白芷、石膏、葛根 足少阴肾经 肉桂、细辛 手厥阴心包经 丹皮、柴胡 足太阳膀胱经 羌活 足厥阴肝经 青皮、川芎、柴胡 手太阴肺经 桔梗、升麻、葱白、 足少阳胆经 柴胡、青皮 手阳明大肠经 白芷、石膏 手少阳三焦经 连翘、柴胡

5.中药毒性 毒药:(1)广义:指一切药物的总称。《周礼》:“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尚书》:“药弗瞑眩,厥疾弗瘳”。 (2)狭义:指药物的偏性。《类经》:“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

5.中药毒性 毒性: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素问》:“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 现代含义:①药物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②药物毒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可产生严重或不可逆的后果。

5.中药毒性 剂量过大; 误服伪品; 中毒原因 炮制不当; 制剂服法不当; 配伍不当; 个体差异。

5.中药毒性 注意中药毒、副作用:马兜玲酸肾病(关木通、广防己、马兜玲、天仙藤、青木香等)。乌头碱类中药的心脏毒性;黄药子雷公藤、朱砂、雄黄等的肝毒性等。 合理应用有毒中药:以毒攻毒,如雷公藤治肾炎、RA;斑蝥治癌肿;马前子治风湿痹痛;砒霜治白血病等。

三.中药的用法 1.配伍 概念: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功用,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

三.中药的用法 七情配伍规律 单行:单用一种药物,不需要其它药物辅助,如独参汤。 相须: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合用,能取得协同作用而互相促进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大黄配芒硝。 相使:两种不同功效的药物合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如黄芪配茯苓、石膏配牛膝。

三.中药的用法 七情配伍规律 相畏:两种药物合用后,一种药物能抑制另一种药物的烈性或毒性。如半夏畏生姜。 相杀: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如绿豆杀巴豆毒;防风杀砒霜毒。 相恶:两种药物合用后,一种药物可以减弱或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如生姜恶黄芩;人参恶莱菔子。 相反:两药合用后,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

三.中药的用法 2.配伍禁忌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注: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芨 反乌头。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反甘草 。人参、党参、沙参、玄参、丹参、苦参、细辛、芍药反藜芦。

三.中药的用法 3.中药煎服法 煎药法:煎药器皿以砂锅、搪瓷为宜。煎药前加冷水浸泡药物30~60分钟,水量适当,以高出药为度。 一般每剂药煎煮两次,第二次煎加水量和煎煮时间均应适当减少。解表药宜用武火,煎的时间不宜长,沸后10~15分钟即可;补益药宜文火久煎,沸后煎40~60分钟左右。两次药煎好后合并搅匀,分早晚两次分服。

三.中药的用法 服药法:一般汤剂宜温服,解表散寒剂热服;治疗呕吐剂宜小量频服。滋补药宜饭前服,驱虫或泻下药空腹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宁神安眠药宜睡前服。

解表药 概念:凡是能够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统称为解表药。 作用:促使患者发汗或微发汗,达到解除表邪的目的。 适应证: 1.发散表邪,解除表证。 2.开宣肺气,平喘止咳。 3.透发斑疹。4.发汗以消肿。 5.行痹止痛。

解表药 注意事项: 1.表虚自汗、阴虚发热、久病体虚或失血亡液等,均宜慎用或禁用。 2.应控制用量,中病即止。 3.注意季节性用药。 4.不宜久煎。 分类: 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

1.辛温解表药 麻黄 辛苦微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主治: 1.发汗解表:外感风寒表实证,配桂枝,方如麻黄汤。 2.宣肺平喘:肺实喘咳,风寒、肺热、痰饮均可配伍应用。 3.利水消肿:水肿实证兼有表邪者,配白术,方如越婢加术汤。 用法用量:1.5~10克。表虚有汗禁用。

1.辛温解表药 桂枝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主治: 1.散寒解表:外感风寒表实无汗配麻黄;表虚有汗配白芍。方如桂枝汤。 2.祛风除湿:寒湿之邪引起痹痛,配黄芪、附子。方如桂枝附子汤。 3.通心脾之阳:心阳虚配甘草、人参;脾阳虚痰饮配茯苓。方如苓桂术甘汤。 4.温通血脉:寒凝血瘀之闭经、痛经、症积等。方如桂枝茯苓丸。 用法用量:3~10克。温热病、阴虚火旺、孕妇禁用。

1.辛温解表药 防风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主治: 1.散风解表:外感表证,风寒配荆芥、苏叶;风热配薄荷、葛根。 2.祛湿止痛:风湿痹痛,配羌活、独活、威灵仙。方如独活寄生汤。 3.祛风止痉:破伤风及小儿惊风,配南星、白附子。 4.炒炭止泻、止血:方如痛泻药方。 用量用法:3~10克。

2.辛凉解表药 柴胡 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功效主治: 1.和解退热:少阳病寒热往来,如小柴胡汤;又治疟疾发热、表证发热等。 2.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胁肋胀痛,月经不调,配当归、白芍,方如逍遥散。 3.升阳举陷: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方如补中益气汤。 用量用法:3~10克。大量可用至30克。

2.辛凉解表药 薄荷 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主治: 1.疏散风热:外感风热表证,配银花、连翘、菊花。方如银翘散、桑菊饮。 2.清头目、利咽喉:风热上攻之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3.透疹止痒:麻疹透发不畅或风疹,配蝉衣、荆芥、防风等。 4.疏肝解郁:肝气郁结配柴胡、白芍等。方如逍遥散。 用量用法:1.5~6克。不宜久煎。

2.辛凉解表药 桑叶 苦、甘寒。归肺、肝经。 功效主治: 1.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表证,方如桑菊饮。 2.平肝明目: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配白芍、石决明;风热或肝火之目赤肿痛配菊花、草决明;肝肾阴虚之视物昏花配黑芝麻即桑麻丸。 3.清肺润燥:肺燥津伤之咳嗽,配杏仁、沙参、贝母。方如桑杏汤。 用量用法:5~10克。

2.辛凉解表药 菊花 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主治: 1.疏散风热:外感风热,发热头痛配桑叶、薄荷。方如桑菊饮。 2.平肝明目: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配白芍、石决明;风热目赤肿痛配薄荷、蝉衣;肝肾阴虚之头目昏花配枸杞、地黄。方如杞菊地黄汤。 3.清热解毒:治疔疮肿痛配银花、蒲公英,常用野菊花。 用量用法:9~30克。野菊花可大量应用至30克。

祛风湿药 概念:凡是能祛除肌肉、经络、筋骨间的风湿邪气,治疗痹证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痹证:“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有闭阻不通之义: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筋脉拘挛等。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清热、通络、止痛等作用,部分药物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 注意事项:药性味辛散温燥,能伤阴耗血,故阴亏血虚者慎用。

祛风湿药 独活 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功效主治: 1.祛风湿、止痹痛:治风寒湿痹疼痛,配桑寄生、桂枝。方如独活寄生汤。 2.散寒解表:风寒夹湿的感冒身痛,配羌活、防风。方如羌活胜湿汤。 3.治伏风头痛:配细辛治慢性头痛。 用量用法:3~10克。

祛风湿药 秦艽 苦辛、平。归胃、肝胆经。 功效主治: 1.祛风湿、止痹痛:治风寒湿痹痛、筋骨拘挛,配独活、桂枝、防风等。方如独活寄生汤。 2.退虚热:治阴虚火旺之骨蒸劳热,长期低热。配鳖甲、青蒿等,方如青蒿鳖甲汤。 3.清湿热、退黄疸:治疗湿热黄疸,配茵陈、金钱草、郁金等。 用量用法:3~9克。

清热药 概念:凡是能清解里热,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统称为清热药。 作用:药性寒凉,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解暑等功效,达到热清病愈的目的。 适应证:温热性疾病、痈肿疮毒、湿热痢疾及阴虚发热等。 注意事项:苦寒易伤脾胃,中病即止;脾虚者慎用。 分类:清热泻火药、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和清热解暑药共五类。

1.清热泻火药 石膏 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 1.清热泻火;治外感热病阳明经热或气分实热。配知母,方如白虎汤。 2.清肺热:治肺热喘咳。配麻黄、杏仁,方如麻杏石甘汤。 3.清胃火:治胃火牙龈肿痛、头痛、口舌生疮。配黄连、丹皮,方如清胃散。 用量用法:15~60克。生用先煎。

1.清热泻火药 知母 苦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主治: 1.清热泻火:治外感热病之气分实热。配石膏,方如白虎汤。 2.滋阴降火:治阴虚火旺,骨蒸劳热。配黄柏,方如知柏地黄丸。 3.生津止渴:配天花粉、生地、麦冬治消渴病。 4.润肺止咳:治阴虚咳嗽或肺燥咳嗽。配黄芩、贝母、瓜蒌等,如二母宁嗽丸。 用量用法:6~12克。便溏者慎用。

2.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 1.清热解毒:治热毒疮痈,配蒲公英、地丁、黄芩等。方如五味消毒饮。 2.疏散风热:治风热表证,邪在卫分,配连翘、薄荷。方如银翘散。 3.凉血止痢:配黄连、白头翁,炒炭后治热毒血痢。 用量用法:10~60克。

2.清热解毒药 连翘 苦微寒。归心、小肠经。 功效主治: 1.清热解毒:治温病初起,风热表证,配银花、薄荷。方如银翘散。治热入心包,神昏谵语。方如清营汤。 2.消痈散结:为“疮家圣药”,可消散气血结聚,治瘰疠结核,配玄参、贝母。治痈毒,配黄芩。 3.清热利尿:治热结膀胱之尿赤疼痛,配竹叶、木通等。 用量用法:3~15克。

3.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主治: 1.滋阴清热:治温病热入营血或邪热伤阴,配银花、连翘等,方如清营汤。配麦冬、玄参为增液汤,治阴虚便秘。又治阴虚内热、消渴病等,方如六味地黄汤。 2.凉血止血:治温病热入营血之血热毒盛发斑,配丹皮、赤芍等,如犀角地黄汤。又凡是血热妄行之吐衄下血均可应用,方如四生丸。 用量用法:15~30克。凉血生用,止血炒炭用。脾虚便溏者禁用。

3.清热凉血药 牡丹皮 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主治: 1.清热凉血:治温病热入营血,斑疹吐衄等,方如犀角地黄汤。内伤杂病中可除蒸退热,治无汗之骨蒸劳热或阴虚发热,方如青蒿鳖甲汤。 2.活血散瘀:治瘀血闭经、症积、肠痈、火毒疮疡等,方如桂枝茯苓丸、大黄牡丹皮汤。 用量用法:5~10克。活血生用,炒炭止血,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不宜使用。

4.清热燥湿药 黄芩 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 1.清热燥湿:用治湿温、暑温初起,湿阻气机之证,方如黄芩滑石汤。又治湿热痢疾、泄泻,方如葛根芩连汤。 2。泻火解毒: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血热吐衄等,方如凉膈散、三黄泻心汤。 3.清热安胎:治胎动不安,配白术。 用量用法:3~12克。

4.清热燥湿药 黄连 苦寒。归心、肝、胆、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 1.清热燥湿:治湿热痢疾、泄泻,里急后重。方如葛根芩连汤。 2.清热泻火:治热病之高热、烦躁,如凉膈散;心火盛之吐衄,如泻心汤;胃火盛之牙痛,如清胃散。 3.泻火解毒:治火毒疮疡,目赤肿痛等,配黄芩、栀子、连翘,如黄连解毒汤。 用量用法:1.5~6克。

4.清热燥湿药 黄柏 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效主治: 1.清热燥湿:治湿热蕴结之痢疾、泄泻、黄疸、带下、足膝肿痛等证。方如栀子柏皮汤、二妙丸等。 2.解毒疗疮:治疮毒痈肿、湿疹,内服外用均可。 3.滋阴降火:治阴虚发热、盗汗、遗精,配知母,方如知柏地黄汤。 用量用法:3~12克。

5.清热解暑药 青蒿 苦寒。归肝胆经。 功效主治: 1.清解暑热:治暑热外感,有清解暑邪、宣化湿热的作用。配藿香、佩兰、滑石等。 2.凉血退虚热:治热病后期,低热不退或杂病骨蒸劳热、盗汗等,方如青蒿鳖甲汤。 3.退疟疾寒热:用于疟疾或温热病寒热往来,配黄芩、半夏、竹茹等,方如蒿芩清胆汤。 用量用法:6~15克。

复习思考题 1. 中药和中药学的概念是什么? 2.药物的四气五味概念及其作用。 3.什么是药物的升降浮沉和归经? 4.中药的配伍禁忌“十八反”的内容? 5.解表药的适应证有哪些? 6.清热药可分为哪五类? 7.简述麻黄、桂枝、柴胡、菊花、石膏、知母、银花、连翘、生地、丹皮、黄芩、黄连、的功效和主治?

Thanks for Attention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