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主讲:肖建华 主讲:肖建华
第一章:绪论 一、传播学的理论基础 (一)传播学的概念及其作用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于传播的认识,仍然没有一个一致的观点。我们比较认同的是传播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移动和变化。
第一章:绪论 传播有三大作用 个人作用:指传播活动所具有的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 对儿童来说,传播对其行为与心理的发展与定型起了关键作用。对成人来讲,他在传播活动中除了要接受信息,理解信息,作出反应,学习文化知识,享受娱乐之外,还有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具有早就 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组织作用:指在传播活动中媒介组织所具有的能力和作 用。包括告知,表达,解释,指导等作用。 社会作用:指传播作为一种社会需要,社会进程和社会现象在人类社会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作用。
第一章:绪论 (二)人类传播活动的几个重要阶段 1、语言传播阶段 2、文字传播阶段 3、印刷传播阶段 4、电讯传播阶段 5、网络传播阶段
第一章:绪论 (三)传播学的建立和发展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现象和行为,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人文学科,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恩来传播现象和传播俺就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 体系。 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六七十年代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在新闻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符号学,语言学,人类文化学和信息科学等多种学科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创始人是美国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另外还有四位:拉斯菲尔,卢因,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
第一章:绪论 二、语言学的理论现状 关于语言的认识 ★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天赋能力和习得机制,一套声音符号系统和文字符号系统,逻辑符号系统和规则符号系统,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和认知的工具,文化的载体和信息的载体,是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有限性和生成性、任意性和约定性、稳定性和变异性、经济性和规范性、开放性和发展性、人文性和组织性的社会化的复杂系统。
★ 语言学在学科体系中的作用 1.是一门领先的学科 ★ 语言学在学科体系中的作用 1.是一门领先的学科 2.在哲学研究中的地位:语言转向使语言成为哲学研究中一个自主 的领域,使语言成为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对象;语言转向比起近代哲学认识论的转向更具有广阔而深切的哲学反思价值;语言转向为哲学研究打开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第一章:绪论 四、传播语言学的理论建构 ◆传播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从现代语言学和当代传播学中分离和整合出来的。 第一章 绪论 ◆传播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特性 第三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功能 第四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局限 第五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发展
第六章 文学语言的传播艺术 第七章 新闻语言的传播形态 第八章 广告语言的传播功效 第九章 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 第十章 非语言符号的传播价值
第一章:绪论 (三)传播语言学的研究意义 作为新兴的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方兴未艾,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传播技术 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研究人类语言符号的信息传播规律,探索媒介语言的传播奥秘,阐明人类语言的交际性质和发展规律,已成为当代重要的研究课题,这无疑将会促进传播语言学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成熟的富有应用价值的传播语言学无疑会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
第二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特性 一、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第二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特性 一、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符号具有物质性、表意性、规定性。语言符号是一切符号中最重要最复杂的符号,所以它还具有任意性、线条型的特点。 二、语言的系统性 语言不是单个的符号,也不是很多 互不相干的符号群,而是一个由各种要素和单位构成的有组织、有条理的符号系统。是由结构要素构成的一种层级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来运转。
语言的结构要素: 语音、语义、语汇、语法四个要素构成 层级装置: 一般把语言分为底层和上层,上层又分为若干级。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由符号组成的符号序列。又分为三级,语素、词、句子。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它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是我们观察、分析 、归纳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的一把总钥匙。
第二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特性 三、语言的社会性 四、语言的模糊性、 第二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特性 三、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的,这是由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语言音义结合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 (一)语言不是自然现象 (二)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四、语言的模糊性、 (一)不确定性 (二)不精确性 (三)相对性 (四)变异性
第二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特性 五、语言离不开语境 语境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的各种语言环境。它既包括语言因素,又包括非 语言因素,如社会 第二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特性 五、语言离不开语境 语境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的各种语言环境。它既包括语言因素,又包括非 语言因素,如社会 环境、时代文化背景、自然环境、交际场合以及交际的各种因素。 (一)语境可以使词语获得特殊的意义 (二)语境可以影响词语的的感情色彩 (三)语境可以显现和推断词语的影射意义 (四)语境可以丰富词语言内意外的表达效果 (五)语境可以制约语体的选择 (六)语境可以排除语言中的歧义现象
第二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特性 六、语言是人类特有的 人类语言所特有的特征 二层性 能产性 任意性 互易性 专用性 易境性 文化传授性
语言具有三种功能:阐述功能、表达功能、信号功能。 第三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功能 语言具有三种功能:阐述功能、表达功能、信号功能。 一、语言的交际功能 (一)交际的含义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信息的过程,即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信息交换意见,表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交流过程。其目的是为求得人类群体的共同生存和发展。
(二)语言在交际中的运用 1、 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语言表达 体现说话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深度;语言表达体现说话人的综合素质。 2、 语言交际的基本要求 语言交际要准确;语言表达要流畅;语言表达要简明扼要。 3、 语言交际要有幽默意识 幽默是人格魅力的彰显;幽默的 话语能化解尴尬;幽默手机哦感情的粘合剂,能消解矛盾冲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功能 (三)交际中的会话原则及策略 1、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功能 (三)交际中的会话原则及策略 1、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 (1)合作原则:美国哲学家格赖斯提出。谈话总是一种合作行 为,谈话的参与者 为了达到共同目的,都必须遵守一条原则 。包括数量准则 ,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 (2)礼貌原则: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提出。包括得体原则,慷慨原则,赞誉原则,谦逊原则,一致原则,同情原则。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一对具有统一性的矛盾体。如果二者发生冲 突,优先满足礼貌原则。
2、会话策略 (1)语言交际的必备修养 语言修养;文化修养;心理素质 (2)得体性:就是说话主体所使用的语言材料对语言环境的适应性,即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为了更有效地达到交际目的,就要确保说出的话语要适应题旨、情境、人物、语体等条件。 (3)准确运用态势语 态势语包括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面部表情等方面。
第三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功能 二、语言的思维功能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认知的工具。 (一)人类靠语言进行思维 第三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功能 二、语言的思维功能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认知的工具。 (一)人类靠语言进行思维 (二)人类思维的成果靠语言进行存储 (三)人类的思维能力靠语言得以改进和发展 三、语言的文化功能 (一)从词语的溯源了解人类文化的遗迹 (二)从对应词语的比较来透视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 (三)从人名了解社会文化 历史 (四)从地名印证人类分布、迁徙 (五)从借词映示民族文化间的接触 与交流
第三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功能 四、语言的凝聚功能 第三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功能 四、语言的凝聚功能 一个民族的凝聚心理靠语言来传播,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特点或交流也要靠语言来体现和沟通,语言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 语言的民族情感主要表现在下面几方面:语言的表现欲;语言的知音感;语言的传承欲。 语言在整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起着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的传播作用,并已深深融入民族精神生活之中,成为民族同一性的符号和民族意识、民族成员资格以及民族团结 一致的象征,因此语言获得了一种高度抽象的意义,成为表达思想的至高无上工具,维系民族的纽带。
第四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局限 一、从“言意之辩”看语言的局限 第四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局限 一、从“言意之辩”看语言的局限 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辩”讨论的内容主要是“言”和“意”的关系 。它不仅涉及到哲学认识论中的一些问题,而且 涉及“道不可言”“言不尽意”“意不称物”等重要的有关语言局限性的问题。 魏晋的“言意之辩”可以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对“言”和“意”关系的思考。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庄子认为:“道不可言,言而非道”,“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 ,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也”;孔子认为“志有之,言以足志,不言,谁知其志?”
作为“言意之辩”的出发点,言不尽意论一直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代表人物有何晏,荀粲和王弼。何晏认为知是知意,而意是言不必定可以尽的;荀粲认为语言的认识作用很有限,它不能表达出某种深奥的意义;王弼认为语言和思想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间接的工具和手段,能够表达现象的认识,不能表达本质的认识,其作用是暂时的有限的,而且只有忘言忘象才能得意。
第四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局限 二、从语义哲学看语言的局限 普通语义学是在实用主义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美国土生土长的语言哲学流派。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创始人是美籍波兰哲学家柯日布斯基,其他还有切斯,早川一荣。 柯日布斯基认为:世界时无限复杂、永恒变化而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的混沌的“实在”,对于这个实在,是不能通过语言正确表述的,因为人们 在表述任何事物时都必须经过思维对它的抽象,而抽象并不是认识的深化,而是对“实在”的歪曲。
切斯认为:语言要表述事物还必须把名称即词组成句子,并把许多句子组成推理,从推理中得出结论,这就是语言的第三极、第四级、第五级抽象。 语言是静态的,而实际是动态的 语言是有限的,而实际是无限的 语言是抽象的,而实际是具体的 导致的语言误用表现在:1、自我投射 2、非此即彼 3、误认同一 4、语言与实际混淆
第四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局限 (一)语言的线条性决定语言不可能共时地再现立体的多维的世界 第四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局限 三、从语言学看语言的局限 (一)语言的线条性决定语言不可能共时地再现立体的多维的世界 (二)语言的概括性决定了语言不可能充分地表达事物所包含的所有意蕴 (三)语言功能的有限性,决定了语言不可能完全独自发挥交际和思维作用 四、从文学看作家对语言局限的超越
第五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发展 一、语言发展的社会原因 语言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语言所以会发展 变化,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是人类社会交际的需要。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只有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使用语言的人民的历史,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发展。社会变革之初,新词层出不穷,社会历史的发展,又导致词义的演变;语言中某些语音的变化总是有某些社会因素作为启动的力量;社会的生产和认识的发展还促进了整个语言结构的发展;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分化和统一的现象。
第五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发展 二、语言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语言的分化 分化是语言发展的基本途径。 第五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发展 二、语言发展的基本途径 社会的分化和统一导致了语言的分化和统一,不同社会之间的交往也造成了不同语言间的接触。 (一)语言的分化 分化是语言发展的基本途径。 地域方言:由于交际的阻隔和异族语言的影响形成。 社会方言:是语言分化所形成的社会变体,是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而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有工人语,农民语,商业语,军人语,教师语,黑话等。 亲属语言:是语言进一步分化的 结果,凡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若干种独立的语言就是亲属语言。
(二)语言的统一 1、共同语 2、国际交际语 3、国际辅助语 (三)语言的接触 2、双语现象 3、语言的融合 4、语言的混合 方言间的差距缩小并逐步形成统一的民族共同语,以及不同语言 互相影响,甚至于统一成一种语言的过程。 1、共同语 2、国际交际语 3、国际辅助语 (三)语言的接触 1、语言的借用 2、双语现象 3、语言的融合 4、语言的混合
第五章 语言在传播中的发展 三、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 1、渐变性 2、不平衡性 3、类推性 4、补偿性
第六章 文学语言的传播艺术 (一)语言在文学中所占据的本体地位 一、用语言构筑的文学大厦 第六章 文学语言的传播艺术 一、用语言构筑的文学大厦 (一)语言在文学中所占据的本体地位 在某种意义上,与其说文学家驾驭着语言,不如说是语言的魔力在驱使着文学家,在当代,人们力图从本体上把握文学,必然会重视对语言的分析和研究。在创作上,越来越多的作家热衷于小说语言的实验,从文艺学领域着眼,有的试图以语言学为轴心构筑自己的系统和规范。文学语言将成为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和突破口。
(二)语言在文学中所发挥的神奇作用 语言在文学家的形象思维中,能够呈现出变幻无穷的奥妙和异彩纷呈的魅力。它兼具有其他艺术物质材料的特长而较少有它们的短缺。精心选择的语言是构成一切神奇表达 的核心元素,也是把作家送到幸福的巅峰,同时又把作家推向历史的深处,而且把作家置入生命的极乐体验中的神圣福地。
第六章 文学语言的传播艺术 二、文学语言的特征 (一)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 文学语言是文学家用来塑造 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意象的符号媒介它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文学作品的语言。日常语言是以应用性和精确性为原则,是文学语言的直接来源。 (二)文学语言的特征 1、形象性 2、贴切性 3、抒情性 4、音乐 性 5、独创性 6、含蓄性
第六章 文学语言的传播艺术 三、文学语言的几个表现样式 (一)朦胧诗的语言凸显 第六章 文学语言的传播艺术 三、文学语言的几个表现样式 (一)朦胧诗的语言凸显 朦胧诗的语言,敢于越出或抛弃主流化 语言的习见程式而自行其是,另创一套总体象征语汇,所以呈现出令人陌生而恐怖的他者面目,引起惊呼一片。在朦胧诗以象征、含混、意象创造等表达手段为标志的诗歌语言实践之后,又发生了后朦胧诗的诗歌运动。从文学语言的角度看,后朦胧诗也体现了鲜明的奇语风貌,以新的城市日常口语去消解朦胧诗特有的书面语,目的是要创造新的表征形象。诗歌语言在他们手中再次向普通语言靠拢。
第六章 文学语言的传播艺术 (二)新时期探索小说的语言变革 第六章 文学语言的传播艺术 (二)新时期探索小说的语言变革 绝句点语句:在小说中整个自然段几乎都以句号的形式出现。首先使小说语言成诗画倾向;可以使某一单调画面反复出现,为小说情节的发生发展规定了具体的语境;还可以打破时间性的常规,将过去历史上的人和事与现实生活中 的人和事共现于同一平面,把历史时间予以共时呈现。 无标点语句:在文本中大量使用无标点文字。可以 体现心理活动的连续性,再现当时的心理过程;可以使语言本身具有文学形象;也是意识流动的特殊记录。
词语的超常经验组合:词语之间的结构破坏了正常的语法规范,以期传达人们的超常经验。作家常利用各种修辞手段,把语言重新排列组合,既实现其主体意识,又使语句结构具有一种韵律美。
第六章 文学语言的传播艺术 (三)文学作品中的人名符号意蕴 1、人名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手段 (1)刻画人物性格 (2)表明人物身份 第六章 文学语言的传播艺术 (三)文学作品中的人名符号意蕴 1、人名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手段 (1)刻画人物性格 (2)表明人物身份 (3)展示人物才艺 2、人名是发掘作品内容的一种途径 (1)揭示故事情节 (2)预示人物命运 (3)折射社会环境 3、体现作家思想倾向的一种方式 (1)凝聚作家的真实情感 (2)暗喻作家的创作意图 (3)彰显作家的审美风格
第七章 新闻语言的传播形态 一、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 (一)新闻及新闻语言 第七章 新闻语言的传播形态 一、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 (一)新闻及新闻语言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公开性、主客观的统一性特点。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 (二)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新闻语言的使用要求也必然是新闻报道的某种外显和表征,一定的新闻语言总是与特定的新闻特征相一致。基本要求有:准确性、简洁性、具体性、通俗性、生动性、时代性。
第七章 新闻语言的传播形态 二、播音语言及其表达方法 播音语言的特点: 规范性、庄重 性、鼓动性、 时代感、分寸感 第七章 新闻语言的传播形态 二、播音语言及其表达方法 播音语言的特点: 规范性、庄重 性、鼓动性、 时代感、分寸感 播音语言的表达技巧 内部技巧:情景再现、内在语和对象感。 外部技巧:停连、重音、语气和节奏。 播音文体的表达方法 1、新闻播音 2、评论播音 3、通讯播音
第七章 新闻语言的传播形态 三、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2、坦率真挚情感化 3、独具魅力个性化 4、诙谐幽默趣味化 5、言语组织艺术化 第七章 新闻语言的传播形态 三、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1、亲切自然口语化 2、坦率真挚情感化 3、独具魅力个性化 4、诙谐幽默趣味化 5、言语组织艺术化
第七章 新闻语言的传播形态 四、新闻采访的语言技巧 (一)新闻采访及其传播活动 第七章 新闻语言的传播形态 四、新闻采访的语言技巧 (一)新闻采访及其传播活动 新闻采访作为全部新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新闻工作者为了写作新闻报道,从相关客观事实中进行采集进而分析出对受众具有知悉意义信息的一种调查研究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有效方法 切中要害法 追根究底法 大智若愚法 诱导问题法 抓题外话法 单刀直入法 幽默诙谐法 同感导入法 假设暗示法 强硬激将法 谎言真相法 转移话题法 质疑发问法 沉默如金法
(三)新闻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1、提问禁忌十不要 2、避免提抽象性的问题 3、严峻敏感问题如何发问 4、避免冷场
第八章 广告语言的传播功效 一、广告及其广告语言 (一)广告的概念及其传播特点 1、广告的概念: 第八章 广告语言的传播功效 一、广告及其广告语言 (一)广告的概念及其传播特点 1、广告的概念: 向公众介绍商品,服务内容或文体节目的一种宣传方式,一般通过报刊、电视、广播、招贴等形式进行。广告一词源于拉丁语adverture,意为唤起大众对某种事物的注意。 2、广告的传播特点 (1)广告传播在形式上时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 (2)广告传播在本质上时一种对受众行为的操 纵。 (3)广告传播在方式上是提供一种反复刺激。
(二)广告语言的界定: 广告成品中用于传播广告信息的语言,是介绍商品或服务的特点的个性化的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和有声语言。
第八章 广告语言的传播功效 二、广告语言的基本要求 (一) 广告语言要简约凝练 (二) 广告语言要优美蕴藉 (三) 广告语言要输入情感 第八章 广告语言的传播功效 二、广告语言的基本要求 (一) 广告语言要简约凝练 (二) 广告语言要优美蕴藉 (三) 广告语言要输入情感 (四) 广告语言要新颖别致 (五) 广告语言要突出品牌形象 (六) 广告语言要设置悬念 (七) 广告语言要情景交融 (八) 广告语言要有本土化意识 (九) 广告语言要幽默诙谐
第八章 广告语言的传播功效 三、广告语言的修辞艺术 第八章 广告语言的传播功效 三、广告语言的修辞艺术 比喻;双关,借代;映衬;对比;比拟;引用;设问;对偶;夸张;反语;回环;排比、飞白、反复;仿词;通感
第八章 广告语言的传播功效 四、广告语言的经典示例 南方黑芝麻广告 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广告 丹麦哥本哈根街头的交通安全广告 皇冠牌香烟广告 第八章 广告语言的传播功效 四、广告语言的经典示例 南方黑芝麻广告 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广告 丹麦哥本哈根街头的交通安全广告 皇冠牌香烟广告 “上海一家人 “房产广告 昆明野鸭湖房产广告 索易网广告
戴比尔斯钻石广告 环保饭盒广告 柯达胶卷广告 “中华豆腐“广告 互联网广告 联想电脑广告 新飞冰箱广告 蓝天六必治广告
第九章 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 一、网络及其网络语言 第九章 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 一、网络及其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它最初多指与网络计算机有关的专业术语,现在一般指网民在聊天室、电子邮件、网上论坛等中运用的特定词语以及非词语符号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用语。
第九章 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 二、网络语言的类型化展示 (一)图形符号式 :--) 微笑的脸 :--D 张嘴 大笑的脸 第九章 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 二、网络语言的类型化展示 (一)图形符号式 :--) 微笑的脸 :--D 张嘴 大笑的脸 8--) 笑脸 ,笑的人眼睛很大 :--( 悲伤或生气的脸 :--p 吐舌头 :--x 嘴巴被封起来。保密 (二)符文并用式 用一个符号//加一个英语单词,表达说话时的态度,神情。如://代表一种言语行为,//sigh表示叹气的动作,//nod表示点头同意。
第九章 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 (三)童言叠字式 把“漂亮”说成“漂漂”,把“东西”说成“东东”,“再聊一会”说成“再聊一会会”。 第九章 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 (三)童言叠字式 把“漂亮”说成“漂漂”,把“东西”说成“东东”,“再聊一会”说成“再聊一会会”。 (四)中英混合式 “我服了你”说成“I服了U”,“小事一桩”说成“小Case”,“有事发电子邮件”说成“有事E我”
第九章 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 (五)谐音替代式 (六)旧词新用式 大虾 美眉 斑竹 菜鸟 油饼 果酱 偶 稀饭 第九章 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 (五)谐音替代式 大虾 美眉 斑竹 菜鸟 油饼 果酱 偶 稀饭 (六)旧词新用式 帖子——网络论坛上发表的文章或邮件 灌水——网络上乱发帖子 见光死——网恋见面后不满意吹了 口水——质量差的文字 冲浪——在网上浏览
第九章 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 (七)数字组合式 521——我爱你 3456——相思无用 38726——想不起来了 371——三缺一 第九章 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 (七)数字组合式 521——我爱你 3456——相思无用 38726——想不起来了 371——三缺一 7998——去走走吧 51396——我要睡觉了 (八)字母缩略式 BC——白痴 CM——臭美 DX——大侠 FQ——夫妻 CB——酷毙 FB——腐败
第九章 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 三、网络语言的特征 简约化 多样化 个性化 趣味化 低俗化
第十章 非语言符号的传播价值 一、非语言符号及其传播种类 第十章 非语言符号的传播价值 一、非语言符号及其传播种类 非语言符号就是指在人类传播过程中除语言、文字之外,能够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其他所有交际的方式和行为。 (一)微笑 (二)眼神 (三)握手 (四)表情
(五)手势和姿态 (六)沉默 (七) 倾听 (八) 类语言 (九)空间与距离 (十) 仪表与服饰
第十章 非语言符号的传播价值 二、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功能 第十章 非语言符号的传播价值 二、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功能 1、有助于传播者了解受传者对于自己所发出信息的真实感受、判断其回馈的真实性,从而对传播效果得出客观结论。 2、有助于具体分析了非语言符号的四种辅助功能的表现: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的关系大体上可用X/Y横竖轴构成的四个象限来表示,X、Y轴正向都表示“美善度”。 3、有助于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
4、有助于借用某种“形象方式”融入主体的经验世界,构成一种社会性的暗示。 5、有助于人们察言观色,搜寻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报”。 6、有助于消解语言的局限。 7、有助于人们暗示传受双方的关系和有利 于控制协调传播过程。
第十章 非语言符号的传播价值 三、非语言符号的传播特征 1、真实性 2、 多维性 3、文化性 4、依存性 5、适合性 6、共通性 7、相仿性 第十章 非语言符号的传播价值 三、非语言符号的传播特征 1、真实性 2、 多维性 3、文化性 4、依存性 5、适合性 6、共通性 7、相仿性 8、潜意识性
本课程结束 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