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巩固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一个总特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生活与哲学 主要原理及方法论归纳
面试公开课 封面 山西省考面试QQ交流群: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二、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1.1.2四种命题 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猜一猜 有个好朋友, 没有腿却会跑, 没有嘴却会响。 它会告诉我: 什么时候起床, 什么时候睡觉。 请你猜猜看, 好朋友是谁?
记时法 扬州市育才小学 周志杨.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图表的创建.
第三篇 组织工作.
7.2.4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 一、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 二、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条件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是:基金财团。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1.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看事物。
                                                                                                                                                                
一、发展具有普遍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Geophysical Laboratory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Harvard ManageMentor®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顺序表的删除.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用计算器开方.
八年级 下册 16.1 二次根式(2) 湖北省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袁观六.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Logo 思维 力量 商务展示·企业内训.
高中数学选修 导数的计算.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_01自己实现简单的消息处理框架模型 本节课讲师——void*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插入排序的正确性证明 以及各种改进方法.
位似.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复习巩固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一个总特征

唯物 辩证法的联系观 原理 方法论 1、联系的普遍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 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联系的客观性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联系的多样性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优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同时要重视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5、系统优化的方法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走进新时代-----张也 思考: 歌曲向我们展示了什么?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歌曲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历史巨变,从这种历史巨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本框导读 1、了解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 2、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3、理解发展的实质 4、注意发展、运动、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5、学会判断什么样的事物才是新事物

动物的演变史 思考:这一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 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

1、 发展的普遍性 (1) 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60年代看天上 70年代看墙上 80年代看手上 90年代看腰上 21世纪看桌上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高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低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1、 发展的普遍性 (1) 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向前发展。

思考:人们对雷电的认识又说明了什么?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雷公扣击连鼓产生雷声;电母持镜形成电光。 “雷为天怒” 雷电属自然现象。 电位差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产生的放电现象。 思考:人们对雷电的认识又说明了什么?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1、 发展的普遍性 (1) 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人类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肤浅到深刻的发展过程。

思考: 是什么引起事物的发展? 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的相互联系引起的。正是由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想一想: 运动、变化一定是发展吗?

(1) (2) (3) 哪个图示体现了“发展”?

2、发展的实质 (1)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发展、运动、变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运动 变化 发展

侧重于数量、性质的改变,既有前进的上升的变化,也有倒退的下降的变化 指明事物中前进的上升的变化 作为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运动 变化 发展 区别 含义不同 特点不同 联系1 联系2 宇宙中一切事物变化和过程 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事物在量和质方面的改变 侧重于数量、性质的改变,既有前进的上升的变化,也有倒退的下降的变化 指明事物中前进的上升的变化 作为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都承认运动,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凝固不变 运动引起变化,变化促进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2、发展的实质 (1)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2)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①什么是新旧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2、发展的实质 (1)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2)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①什么是新旧事物? 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A、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B、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是否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1)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时间标准) 讨论:下列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对吗? 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由过去的直接武装入侵发展到现今以人权为幌子入侵的新干涉主义。这种所谓的新“干涉主义”是不是新事物? 不能简单地以事物出现的时间先后来判断新旧事物

(2)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现状标准) 当第一台蒸汽机车问世时,有人驾着马车与火车赛跑,讥笑火车没有马车快;今天那些讥笑火车的人却受到历史的讥笑。 不能以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

(3)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名称、旗号标准) “计算机科学算命”、“网上赌博”这是新事物吗? 电脑 算命 不能仅从事物的名称、旗号、包装等表面形式来判断新旧事物

2、发展的实质 (1)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2)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①什么是新旧事物? 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③人们判断新旧事物时经常出现的错误标准 A、以事物出现的时间先后来判断新旧事物 B、以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 C、仅从事物的名称、旗号、包装等表面形式来判断新旧事物

身边的新旧事物 新事物(ABCDG) E.粗放型增长模式 A.高中新课程理念 F.“大跃进” G.和谐社会建设 B.多媒体教学 H.“大锅饭”观念 新事物(ABCDG) 新旧事物也不是绝对的,与事物所处的时代有关

课堂小结 (1)自然界是永恒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永恒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永恒发展的 1、发展的普遍性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运动、变化、发展的区别 (1)发展就是事物 的前进和上升 运动、变化、发展间的联系 2、发展的实质 (2)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的含义 判断标准

课堂练习 1、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逐渐分化,产生了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等6个方面人员在内的“新的社会阶层”。上述材料反映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C、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D、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C

2、荀子认为:“始则终,终则始,若环 之无端也”这一观点 A、否定了事物的运动、变化 B、否定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C、否定了事物与运动不可分 D、否定了物质运动的普遍性

A 3、下列不属于发展的是 A、时间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六点 B、从“神舟七号”到“神舟八号” C、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A

B 4、在下列有关于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相互关系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事物和周围其他事物都是在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发生联系的 B、运动是指空间位置的移动;变化是指事物循环或者倒退运动;发展是事物向前或上升的运动 C、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不是一切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D、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由事物内部各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引起的 B

材料分析 5、运用发展的实质,谈谈应如何理解科技创新的作用? 科技创新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太空制药是一个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结晶,涉及到微生物、空间生命等多项学科。科学家们将一种从人体喉咙提取的具有抗肿瘤功效的菌株带入了太空,希望通过太空特有的环境使得菌株发生基因突变。经过一次次的失败之后,他们终于在神舟系列卫星搭载后的菌种中发现了一种“多肽”,它不但能够直接杀死肿瘤细胞,还能破坏肿瘤的自愈系统。科学家们兴奋无比,他们就要揭开人类生命死亡的真相,破解肿瘤难治之谜。 5、运用发展的实质,谈谈应如何理解科技创新的作用?

(1)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从哲学上看,创新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变化,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因此,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