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掌握天然药物学基础的含义 熟悉天然药物学基础的任务,生药的命名 了解近现代天然药物科学的发展,生药的分类
第一节 天然药物学基础的含义和任务
一、天然药物学基础的含义 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包括天然药物、人工合成药物与生物制品三大类。 天然药物一般是指来源于自然界中有一定生物活性的植物、动物或矿物。
天然药物的定义学术界对其有多种解释。在我国,习惯上将其概称为中草药,包括中药、草药和民族药。 中药:指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传统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成方制剂如膏、丹、丸、散、片、等)。
中药材:一是指切制成的饮片,二是指供中药厂生产中药成方制剂或制药工业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的原料药。 草药:指草医用于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民族药:指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习惯使用的天然药物。 药材:指经过简单加工而未精制的天然药物。 生药:就是药材,大多是中药材,少数是西医所用的原料药材。
天然药物学是一门研究天然药物的科学。 它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药理学、中医学等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天然药物的名称、来源、采收加工、鉴定、化学成分、品质评价、医疗用途、资源开发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二、天然药物学基础的任务 整理复杂品种 鉴定真伪优劣 调查资源等 本课程主要讲授生药的来源、鉴别特征、主要化学成分和功效等内容。
首乌
中药何首乌横切面皮部环列4~11个类圆形异型复合维管束,如同散列的云朵状花纹,并具色彩,习称“云锦花纹”。
三、天然药物学基础的学习方法 多观察 多实践 多比较 抓重点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 发展简史
一、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神农本草经:汉代,著者不详,是汉代以前的本草知识总结,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本草经集注:南北朝粱代 陶弘景。增加了汉魏以后名医所用药物365种,共载药730种,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此书是《神农本草经》以后有确切著作年代和作者的重要本草文献。
新修本草:唐显庆4年(公元659年),由苏敬等22人,受政府指派编写而成。为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比欧美各国认为最早的纽伦堡药典(公元1542年)早883年,且流传国外。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 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明万历24年(公元1596年), 李时珍历经三十年,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而成,分16纲,60类,载药1892种, 附方11000余个, 图1110幅。是我国本草学上最伟大的著作,也是我国科学史上辉煌的成就,17世纪就流传海外,曾多次被刻印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医药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草纲目拾遗;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思考 我国已知最早的药学著作和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分别是什么年代的?是那部书?
二、近现代天然药物科学的发展 19世纪初期 20世纪30年代 1840年鸦片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药典》(已出了九版,最新为2010版),一部收载中药 1999,《中华本草》出版,该书全面总结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
第三节 生药的命名和分类
一、生药的命名 (一)生药的中文名: 1、依性状命名 黄连、红花、甘草、五味子、鱼腥草 2、依产地命名 浙贝、川贝、川芎、杭白菊、广藿香 3、依疗效命名 益母草、防风、番泻叶
4、依生长习性命名 夏枯草、雪里开、冬虫夏草、忍冬 5、依人名命名 何首乌、刘寄奴、徐长卿、杜仲 6、依译音命名 阿片(Opium)、金鸡纳(Chinchoona) 7、依其原植物形态命名 牛膝、七叶一枝花
(二)生药的拉丁名: 生药的拉丁名是国际上通用的名称,能为世界各国学者所了解,因此具有国际意义,便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二、生药的分类 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按门、纲、目、科、属和种分类排列 按药用部位分类 按有效成分分类 按生药功能分类 其他分类法
小结 1、天然药物学基础的含义和任务 2、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3、生药的命名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