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抗帕金森病药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Advertisements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传出神经与传入神经系 统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局麻药.
药理 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 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 [ 药理作用 ] 1. 中枢兴奋作用 消除瞌睡 减轻疲劳 改善思维 (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大剂量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1 拟胆碱药 Cholinomimetic drugs. 2 3 拟胆碱药分类  胆碱受体激动药(直接拟胆碱药) M 、 N 受体激动药 M 受体激动药 N 受体激动药  抗胆碱酯酶药(间接拟胆碱药) 可逆性 难逆性.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 精神失常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表现为思维、 情感、知觉、智能、意志和行为诸方面的障碍。 药物分类: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症药和抗躁狂症药 抗焦虑症药.
第 十 六 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 一 节 抗 癫 痫 药 癫痫 : 大脑局部神经元异常 放电,并向周围正常组织 扩散,引起反复发作的慢 性脑疾病。
第六节 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 Drugs for neurodegeneration disease 神经退行性疾病 概况及其分类 药物主要类型 神经退行性疾病( ND ) 是一组以原发性神经元变性为基础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由神经 元或其髓鞘的丧失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以导致功能障碍。
肝功能不全 Hepatic insufficiency. 人体化学工厂 肝脏行使着许多对机体而言必不可少的功能 代谢:糖,脂,蛋白质,维生素,激素 分泌:胆汁 合成:白蛋白,凝血因子,纤溶酶原,抗纤溶酶 解毒:毒物,药物,激素,代谢废物  枯否细胞:  肝实质细胞: 杀灭细菌、病毒,清除内毒素.
帕金森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吉大二院神经内科 胡国华教授 博士生导师.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抗帕金森病药(antiparkinsonian)
⑴α、β受体激动药; ⑵α受体激动药; ⑶β受体激动药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第九章 肝性脑病 (hepatic encephalopathy)
第十三章 抗怕金森病药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第十七章 抗帕金森病药 帕金森氏病:慢性进行性运动障碍,属锥体外系疾病。多老年人发病。1817年,首次报道。1953年,肯定病变部位在黑质和纹状体。1960年,发现与黑质纹状体中DA含量显著降低。1961年,用L-Dopa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症状:骨骼肌张力增高、震颤、运动障碍。 病理:多巴胺能神经元发和胆碱能神经元处于平衡之中,共同调节运动机能。帕金森氏病患者黑质有病变,使多巴胺能神经元中多巴胺含量降低,神经功能减弱。产生帕金森氏病的张力增高的症状。
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抗高血压药概述.
第二篇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帕金森病药 抗精神失常药 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 中枢兴奋药.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
抗震颤麻痹药 延安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侯延丽.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抗帕金森病药 Drugs of Anti-Parkinson’s disease
第十五章 抗精神失常药.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16章 主要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
第十章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可分为四期;
实训项目一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实训 【高血压】.
武松打虎 脸色苍白  乏力瘫软   吓得尿裤子 副交感神经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 怒目圆睁 心跳加快 血管扩张 肌肉收缩.
组胺与组胺受体阻断药.
Chater 17 Treatment of CNS degenerative diseases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
药物治疗与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 蔡际群.
抗帕金森病药 Drug used in Parkinson’s disease
第十七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2017年3月21日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四).
抗帕金森病药 帕金森病(Pakinson’s disease, PD) 也称震颤麻痹。
——又称为锥体外系疾病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刘铮
Chapter 16 抗帕金森病药 Antiparkinsonism Drugs
消化功能调节药.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二篇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拟胆碱药 有机磷酸酯中毒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抗胆碱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一节 概 述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分类 自主神经 运动神经 神 经 节 换 元 心肌 平滑肌 腺体
病例 特点: 男性,68岁,肢体不自主抖动 6 年;行动迟缓,行走困难1年 进行性加重 症状自左手开始,逐渐发展至右侧肢体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理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教材:药理学 主编:扬世杰 讲授人:交大医学院 李增利
第十八章 中枢兴奋药 Central stimulants 提高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一类药物 大脑皮层 咖啡因 延脑呼吸中枢 尼克刹米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药学院 陈百泉.
甲状腺激素.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帕 金 森 病 (Parkinson’s disease)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帕金森病 中山三院神经科 伍爱民.
抗帕金森病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又称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ts)是中枢神经系统锥体外系变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随着社会老龄化,呈上升趋势。 原发性(帕金森病):病因尚未阐明。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抗精神病药、脑炎、脑动脉硬化、CO、锰中毒、利血平等所致。
抗 精 神 失 常 药.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 退行性疾病药.
帕金森病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抗中枢退行性疾病药.
第十七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第17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 退行性疾病药 Chapter 17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disease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第13章 治疗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药 主讲教师:裘军.
The Refinement of Anti-influenza Drug Tamiflu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三章 抗帕金森病药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第十三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药物 第十三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药物

第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 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锥体外系功能障碍 典型症状为静止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和共济失调

病因 原发性(帕金森病): 病因尚未阐明。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抗精神病药、脑炎、脑动脉硬化、CO、锰中毒、等所致。

产生的原因 目前认为,病变在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通路。 因纹状体内多巴胺(DA)减少或缺乏所致

(-) 多巴胺能神经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黑质 纹状体 胆碱 能神经 (+) 尾核 壳核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黑质病变 多巴胺合成 多巴胺能神经功能 帕金森病运动障碍 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

抗帕金森病药的分类 拟多巴胺类药 抗胆碱药 其总体目标是恢复多巴胺能和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的平衡状态。

一、拟多巴胺药 左旋多巴(L-DOPA) (二)左旋多巴的增效药 卡比多巴 (三)多巴胺受体激动药 溴隐亭 (四)促多巴胺释放药 金刚烷胺 (一) 多巴胺的前体药 左旋多巴(L-DOPA) (二)左旋多巴的增效药 卡比多巴 (三)多巴胺受体激动药 溴隐亭 (四)促多巴胺释放药 金刚烷胺

左旋多巴(L—dopa) 体内过程 口服后从小肠迅速吸收 99%在外周 DA,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 多巴胺, 1% 多巴胺, 补充纹状体中多巴胺的不足 多巴脱羧酶 进入脑

机制 本身无药理活性 进入脑内转化为DA,补充了纹状体中DA的不足,提高中枢DA神经功能,抑制胆碱能神经功能

左旋多巴的作用特点: (1)轻症及年轻患者疗效好。 (2)对肌肉僵直,及运动困难疗效好。 (3)作用慢、持久、随用药时间延长,疗效 (4)对抗精神病药引起的无效。 (用药2~3周才起效,1~6个月以上获得最大疗效)

用途 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有效 对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所引起锥体外系症状无效,因这些药有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的作用。 服药6年后,约半数病人失效。

2.治疗肝昏迷: 食物中芳香族氨基酸 肠菌 脱羧酶 肝功能 清除 肝中MAO 苯乙醇胺和羟苯乙胺 脑组织 羟化酶 血浓度 酪胺和苯乙胺 肝功能 清除 肝中MAO 苯乙醇胺和羟苯乙胺 脑组织 羟化酶 血浓度 拟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 神经传导障碍 肝昏迷 脑内转变 左旋多巴 去甲肾上腺素 改善神经传导

“开-关现象” 此时宜适当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 不良反应 因其在体内转变为多巴胺所致 1.胃肠道反应 2.心血管反应 3.不自主异常运动 运动障碍 多见于面部肌群 行为异常 “开-关现象” 此时宜适当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 4.精神障碍,停药 治疗初期约80%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碱退等。用量过大或加量过快更易引起,继续用药可以消失。偶见溃疡出血或穿孔。

【药物相互作用】 1.维生素B6是多巴脱羧酶的辅基,可增强左旋多巴的外周副作用。 2.抗精神病药能引起帕金森综合征,又能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所以能对抗左旋多巴的作用。

卡比多巴 多巴脱羧酶抑制剂 单独应用基本无药理作用 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与左旋多巴合用时,能抑制外周多巴脱羧酶的活性,减少多巴胺在外周组织的生成,提高脑内多巴胺的浓度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10:1 (100mg:10mg) 可使左旋多巴的有效剂量减少75% 复方苄丝肼(美多巴) 左旋多巴:苄丝肼=4∶1(100mg∶25mg)

联合用药主要优点 1、提高左旋多巴疗效(增效) 2、减少外周副作用 3、减少左旋多巴用量(70~80%)

金刚烷胺 机制 可能在于促使纹状体中残存的完整多巴胺能神经元释放多巴胺 并能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 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的作用 较弱的抗胆碱作用

作用 抗病毒 抗帕金森病, 疗效不及左旋多巴,但优于胆碱受体阻断药。 见效快而持效短 与左旋多巴合用有协同作用。 用药数天即可获最大疗效,但连用6~8周后疗效逐渐减弱。

不良反应 长期用药后,常见下肢皮肤出现网状青斑,可能是由儿茶酚胺释放引起外周血管收缩所致 每日剂量超过200ug,可致失眠、精神不安及运动失调等。 偶致惊厥,故癫痫患者禁用

溴隐亭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激动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受体 其疗效与左旋多巴相似 激动结节漏斗部的多巴胺受体, 因此可减少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的释放 用于治疗溢乳症和肢端肥大症等

中枢抗胆碱药 苯海索又称安坦 机制:中枢抗胆碱作用

用途: 1、轻症患者 2、不能耐受或禁用左旋多巴的患者 3、与左旋多巴合用 4、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帕金森综合症)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发病机制不清楚 临床症状:认知障碍、记忆障碍、和行为障碍。 解剖基础:海马组织结构的萎缩。 功能基础:胆缄能神经兴奋传递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内乙酰胆碱受体变性,神经元数目减少。

药物分类 1.胆碱酯酶抑制药:他克林等。 2.脑代谢激活药:吡咯烷酮类。 3.改善微循环药物:麦角类衍生物。 4.钙拮抗药:尼莫地平等。 5.其他:神经营养因子等。

胆碱酯酶抑制药

他克林 药理作用及机制 1. 可逆性抑制胆碱酯酶,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 2. 抑制单胺类物质的再摄取,促进释放。

体内过程 个体差异较大 食物明显影响其吸收 肝中代谢 T1/2 2~4小时

临床应用:与磷脂酰胆碱合用治疗阿尔茨海默痴呆。 不良反应:肝毒性,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 大剂量 胆碱综和征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