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 氧 (Hypoxia).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職業病防治 職業性心臟血管疾病 真理大學工業管理與經營資訊學系 真理大學工業管理與經營資訊學系
Advertisements

健康教育的目的: 使病人了解到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增强自 我保健意识,提高配合治疗的目的。并且 能够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及其他健康 生活方式,以达到降低血压及减少高血压 危险因素的目的。
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复习回顾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慢阻肺的防治 呼吸科 简小云. u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 COPD ) u 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和)肺气肿 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慢阻肺( COPD )。特点 :气流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 一 ) 呼吸中枢 1.基本节律中枢 -延髓 2.呼吸调整中枢 -脑桥上部 3.呼吸随意控制 -高位脑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生 理 学 PHYSIOLOGY 蔡文杰 肺容积 潮气量 (TV) 潮气量 (TV) ml ml 肺通气功能基本指标 肺通气功能基本指标 补吸气量 (IRV) 补吸气量 (IRV) ml ml 吸气储备能力.
探讨重度( >40mg/kg )百草枯中毒 患者的程序化、目标化治疗 武警浙江总队医院重症监护室 杨彦楠.
肠 梗 阻. 定 义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 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 通过肠道,称肠梗阻 病因和分类 按基本病因分为三类 机械性肠梗阻 临床最常见 常有下列三种原因.
门冬氨酸钾镁口服溶液 国家医保药物(乙类). 药物类别与用途 1 、类别:电解质补充药。 2 、用途: ( 1 )适用于低血钾症,改善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 失常、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用于心肌炎后遗症, 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各种心脏病。 ( 2 )亦可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汁分泌不 足和肝性脑病等辅助治疗。
本 章 学 习 要 求 1. 掌握 缺氧的概念,缺氧的类型,各型缺 氧的原因、血氧变化的特点与组织 缺氧的机制,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代
缺 氧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生理系 hypoxia, anoxia.
第11章 健康教育与保健措施.
答: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园林制图相关知识.
病例分析 基础医学院 王晓娜
安徽省级精品课程 汪思应主持 缺 氧 Hypoxia.
缺氧 长春中医药大学 病理学教研室 于兰英.
内容纲要: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缺氧的防治原则
缺氧(hypoxia).
第十四章 呼吸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血气分析——重要的临床工具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吴炜.
第五章 缺 氧 Hypoxia.
动脉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解放军第37医院 唐旭东.
第十六章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 与急救护理(二)
缺氧 HYPOXIA.
患者氧饱和度下降: 你如何处理? 综合ICU 陆真
第五章 缺 氧 Hypoxia.
第9章 缺 氧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主要特点 缺氧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缺氧的治疗原则.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第四章 血 液.
第 九 章 缺 氧 主讲:杜标炎.
强心苷对离体蛙心的作用 成都医学院实验技术中心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第五章 缺 氧.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组长:张宋欧 组员:张建鸿 徐金炜 邹佳军 周星航 王柯威 Ppt制作:徐金炜 邹佳军 张宋欧 资料查询:周星航 王柯威 资料整合:张建鸿.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科 崔艳芝.
呕 血 与 便 血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郭三花 岳月梅 忻州职院护理系.
缺 氧 (hypoxia).
Hypoxia 王婧婧 山东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项目八 呼吸(2) 赵红岗教授
疲劳 苍白 贫血 贫 缺乏 软弱无力 心悸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低于正常标准 头晕. 疲劳 苍白 贫血 贫 缺乏 软弱无力 心悸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低于正常标准 头晕.
§3 缺 氧 尤家騄.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 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肺泡 血液 组织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缺氧 (Hypoxia).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 一.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肺泡 血液 组织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机能实验学》 小鼠缺氧及药物对耗氧量的影响 Hypoxia 机能实验中心.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總溫習(二) 1. 鈣與 O2 反應,生成一離子化合物。 (a) 寫出該離子化合物的化學名稱。 (b) 寫出該離子化合物的化學式。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缺 氧 (Hypoxia)

缺 氧 的 概 念 供氧不足 能量代谢障碍 用氧障碍 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 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第一节 氧的供-需平衡与血氧指标

一、氧的摄取、输送和利用 血 (环境) ① 98%与Hb结合 ② 血液循环 20%线粒体外氧化代谢 细胞 ③ 80%线粒体内生物氧化 ④ O2 外呼吸 2%物理溶解 血 (环境) ① 98%与Hb结合 ② 血液循环 20%线粒体外氧化代谢 细胞 ③ 80%线粒体内生物氧化 ④

2.四个环节中任一(或一个以上)障碍可致氧化代谢不能正常进行,即缺氧。 1.氧的获取和利用包括①摄取;②血液携带(主要靠Hb);③循环输送;④组织(细胞)利用四个环节。 2.四个环节中任一(或一个以上)障碍可致氧化代谢不能正常进行,即缺氧。

二、血 氧 指 标 1.血氧含量 100mL血液实际带氧量(mL)。 2.血氧容量 100mL血液的最大携带氧量(条件为能结合氧的Hb充分为氧饱和)。

3.血氧分压 物理溶解于血浆中的氧产生的扩散张力(PO2) 。 4.血氧饱和度 Hb为氧所饱和的程度(SO2 ) SO2 = 血氧含量/血氧容量×100% = Hb实际结合氧量/Hb最大结合氧量×100%。

5.氧离曲线(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 SO2 随PO2的变化而相应改变,二者呈一S形曲线函数关系,称氧离曲线。 6.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O2-CvO2) 组织从100mL 血中摄取并利用的氧量,组织用氧量取决于血流量 及CaO2-CvO2。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及血氧变化特点 一、乏氧性缺氧——氧摄取障碍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及血氧变化特点 一、乏氧性缺氧——氧摄取障碍 (一) 概念 由于PaO2降低,Hb不能充分为氧所饱和,使CaO2减少(低氧血症)导致供氧不足。又称低张性低氧血症。 (二) 原因 1.吸入气氧分压过低 2.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增多

(三) 血氧变化特点 ★ PaO2↓,SaO2↓,使CaO2↓; ★ CO2max正常,有代偿性红细胞增多时,CO2max可增大。 ★ CaO2轻度↓时,CaO2-CvO2可正常。CaO2显著↓时,CaO2-CvO2↓。

二、血液性缺氧—— 血液携氧或释氧障碍 (一) 概念 由于Hb量减少或质异常,血氧容量降低(携O2↓),使CaO2↓,导致供氧不足。又称等张性低氧血症。 (二) 原因 1.Hb量减少 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贫血。 2. Hb质改变

(1) 碳氧血红蛋白血症 CO中毒  CO+Hb-Fe2+ Hb-Fe2+--CO,即HbCO(碳氧血红蛋白), 呈鲜红色。由于Hb中Fe2+与O2结合部位被CO占据而失 去携O2能力。 (2)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亚硝酸盐等氧化剂中毒 由于Hb-Fe2+ Hb-Fe3+OH 而失去携氧能力,同时也可 通过别构效应使氧离曲线左移。最常见的原因为亚硝酸 盐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机制 Hb-Fe2+ 氧化剂 Hb-Fe3+OH 即MHb CO+Hb-Fe2+ Hb-Fe2+-CO,即HbCO 原因 食入处置不当的食物 吸入较多CO 缺氧类型 血液性缺氧 皮肤、粘 膜颜色 较深、青石板色 鲜红、樱桃红 血液、内 脏颜色 棕褐色或咖啡色 鲜红 治疗 洗胃、吸氧、解毒剂 通风、吸氧

(三)血氧变化的特点 ★ CaO2max↓ CaO2 ↓。 ★ PaO2及SaO2正常。 ★ CaO2-CvO2↓。 (3) 血红蛋白病: Hb一级结构异常 (三)血氧变化的特点 ★ CaO2max↓ CaO2 ↓。 ★ PaO2及SaO2正常。 ★ CaO2-CvO2↓。

三、循环性缺氧——氧输送障碍 (一) 概念 由于灌注组织的血流量减少导致供氧不足,又称低血流性(或低动力性)缺氧。 (二) 原因 (一) 概念 由于灌注组织的血流量减少导致供氧不足,又称低血流性(或低动力性)缺氧。 (二) 原因 1.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 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三) 血氧变化特点 ★ CaO2 ,CaO2max,PaO2及SaO2均正常。 ★ CaO2-CvO2增大。

四、组织性缺氧——氧利用障碍 (一) 概念 细胞利用氧异常(减少)引起的氧化代谢障碍,常见于中毒引起的线粒体功能(生物氧化)障碍,又称组织中毒性缺氧。 (二) 原因 1.线粒体(内呼吸)功能受毒物抑制:如氰化物等呼吸链阻断剂。

★ PaO2,SaO2, CaO2及CaO2max均正常。 ★ CaO2-CvO2↓。 2.线粒体内氧化酶合成↓或活性↓ 3.线粒体损伤: (三)血氧变化特点 ★ PaO2,SaO2, CaO2及CaO2max均正常。 ★ CaO2-CvO2↓。 混合型缺氧 两种或两种以上缺氧并存,如大失血导致休克发展到ARDS时可同时有呼吸性、循环性及血液性缺氧。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变化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1.代偿反应:呼吸运动增强 PaO2 ↓ 外周 呼吸 通气量↑ 摄氧量↑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变化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1.代偿反应:呼吸运动增强 PaO2 ↓ 外周 呼吸 通气量↑ (<60mmHg) 化感器 运动 ↑ 肺血流量↑ 摄氧量↑ 2.严重缺氧 :呼吸减弱,节律异常。

l.急性轻、中度缺氧 心输出量(CO)代偿性↑。 2.严重缺氧 可出现 CO↓及心衰 (1) 心肌收缩性↓ (2) 静脉回心血量↓ 二 、循 环 系 统 变 化 (一) 心功能变化 l.急性轻、中度缺氧 心输出量(CO)代偿性↑。 2.严重缺氧 可出现 CO↓及心衰 (1) 心肌收缩性↓ (2) 静脉回心血量↓ (3) 心率↓及心律失常

(二) 器官血流量改变(血管舒缩活动改变) 1.体循环血流量重分配 肾脏、皮肤、腹腔内脏血流量↓;心、脑血流量↑。 2.肺血管收缩 肺动脉压↑ ----为造成肺源性心脏病的重要因素。

1.急性缺氧 :容量血管收缩。 2.慢性缺氧: 缺氧 骨髓造血活动。 (二) 红细胞内2,3-DPG↑ 氧离曲线右移。 三、血 液 系 统 变 化 (一) 红细胞和Hb增多,血氧容量增大 1.急性缺氧 :容量血管收缩。 2.慢性缺氧: 缺氧 骨髓造血活动。 (二) 红细胞内2,3-DPG↑ 氧离曲线右移。

(三) 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Hb↑(>5g/dL) , 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称紫绀。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出现多种脑功能障碍症状。与ATP↓、酸中毒、细胞内[Ca2+] ↑、细胞水肿及溶酶体酶释放等因素有关。

紫绀和肠源性紫绀 紫绀 肠源性紫绀 机制 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Hb↑(>5g/dL) Hb-Fe2+ 氧化剂 Hb-Fe3+OH(MHb) 原因 大气中乏氧或存在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 食入处置不当的食物 缺氧类型 低张性或循环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皮肤、粘 膜颜色 青紫色(紫绀) 较深、青石板色 血液、内 脏颜色 暗红色 棕褐色或咖啡色 治疗 吸氧、纠正原发疾病 洗胃、吸氧、解毒剂

1.毛细血管密度↑; 2.肌红蛋白增加; 3.线粒体数目↑,呼吸链中酶活性↑; 4.无氧酵解增加; 5.细胞处于低代谢状态。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 (一) 适应性变化 主要见于慢性缺氧,以骨骼肌最明显。 1.毛细血管密度↑; 2.肌红蛋白增加; 3.线粒体数目↑,呼吸链中酶活性↑; 4.无氧酵解增加; 5.细胞处于低代谢状态。

(二) 损伤性变化 严重缺氧 ATP↓,酸中毒、膜通 透性↑ 细胞离子分布异常 细胞自 溶、坏死。 Na+ K+ Ca 2 +

第五节 氧疗与氧中毒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一、代谢耗氧率 二、机体的代偿、适应能力 一、氧疗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一、代谢耗氧率 二、机体的代偿、适应能力 第五节 氧疗与氧中毒 一、氧疗 可用于低张性低氧血症、循环性缺氧、血液性缺氧(CO中毒)

二、氧中毒 0.5大气压↑ 活性氧 细胞中毒。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脑损伤引起脑型氧中毒。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肺损伤引起肺型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