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有氧训练 康复治疗教研室:安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冠心病的 冠心病的 饮食运动疗法 中国医师协会 “ 心 希望工程 ” 健康教育讲堂 广东省人民医院 心研所 汪萍 主任.
Advertisements

1/67 美和科技大學 美和科技大學 社會工作系 社會工作系. 2/67 社工系基礎學程規劃 ( 四技 ) 一上一下二上二下三上 校訂必修校訂必修 英文 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 計算機概論 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 英文 I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I 計算機概論 I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I.
第五章 运动处方. 内容提要 运动处方的概念 运动处方的分类 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 体适能简介 一、运动处方的概念 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体育老师、社会 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根据患者或 体育健身者的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康复 医学检查、运动试验、身体素质和体适能测试等 结果,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
§ 3 格林公式 · 曲线积分 与路线的无关性 在计算定积分时, 牛顿 - 莱布尼茨公式反映 了区间上的定积分与其端点上的原函数值之 间的联系 ; 本节中的格林公式则反映了平面 区域上的二重积分与其边界上的第二型曲线 积分之间的联系. 一、格林公式 二、曲线积分与路线的无关性.
公司為社團法人 股東之人數 林宜慧 陳冠蓉. 公司之意義  根據公司法第一條規定 : 「本法所 稱公司,謂以營利為目的,依照 本法組織、登記、成立之社團法 人。」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 海淀区高三化学《考试说明》解读 2015 年 1 月 29 日 学习《考试说明》 备考理综化学.
專業科目必修 管理學概論、化 妝品行銷與管理、 專題討論、藥妝 品學、流行設計、 專題講座、時尚 創意造型與實務 專業科目必修 化妝品法規、生 理學、化妝品原 料學、化妝品有 效性評估、時尚 化妝品調製與實 務、藝術指甲、 生物化學概論、 美容經絡學、校 外實習 專業科目必修 應用色彩學、化 妝品概論、時尚.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 一 ) 呼吸中枢 1.基本节律中枢 -延髓 2.呼吸调整中枢 -脑桥上部 3.呼吸随意控制 -高位脑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歡迎各位家長蒞臨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認識食品標示 東吳大學衛生保健組製作.
脂肪 与 健康 生计081 赵晶晶.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运动处方的概念 运动处方的概念最早是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及对冠心病等疾病的康复训练的开展,运动处方开始受到重视。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
颞下颌关节常见病.
「健康飲食在校園」運動 2008小學校長高峰會 講題:健康飲食政策個案分享 講者:啟基學校-莫鳳儀校長 日期:二零零八年五月六日(星期二)
提高心肺耐力的运动处方2 主讲:陈尉
冠心病康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 李贞兰.
致理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 實習月開幕暨頒獎典禮
☆ 104學年度第1學期 活動藏寶圖 ☆ II III IV V 找到心方向-談壓力調適 陳佩雯諮商心理師
项目: 耐力的评定 康复研究室.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 无锡市急救中心 林长春.
第八章 有氧运动训练.
运 动 处 方 教师:付锦文 QQ: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2、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3、不同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XXX分析室组长竞聘 演讲人: XXX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結腸直腸腫瘤的認知.
乳 腺 癌.
健康管理师培训 身体活动与健康 陆阿明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郭詩韻老師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音樂科科主任)
畜禽屠宰厂(场)的设置.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 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提高生活素质,预防疾病,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投身于健身运动中。现在的大学生除正常体育课外,多数学生课外自我锻炼存在着盲目性,不知如何科学地健身锻炼。
務要火熱服事主.
作业现场违章分析.
蒙福夫妻相处之道 经文:弗5:21-33.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糖尿病流行病学.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政策执行讲评与后续要求
2. 戰後的經濟重建與復興 A. 經濟重建的步驟與措施 1.
第二节 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一、身体形态发育特点: 1、身体形态是指:体格、体形和身体姿势等状况。
第九章 呼吸训练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甲状腺激素.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4. 聯合國在解決國際衝突中扮演的角色 C. 聯合國解決國際衝突的個案研究.
6.5滑坡 一、概述 1.什么是滑坡? 是斜坡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某些滑动面(滑动带)作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第十九章 稅捐稽徵法 稅務法規-理論與應用 楊葉承、宋秀玲編著 稅捐稽徵程序.
处 动 方 与 运 应 育 体 用.
破漏的囊袋.
科学健走 胡松宇 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 科学健走与营养研究中心成员 中国健走高级教练 万步网健走技术指导教练.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四年級 中 文 科.
聖本篤堂 主日三分鐘 天主教教理重温 (94) (此簡報由聖本篤堂培育組製作).
聖誕禮物 歌羅西書 2:6-7.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圣依纳爵堂 主日三分钟 天主教教理重温 (95) (此简报由香港圣本笃堂培育组制作).
依撒意亞先知書 第一依撒意亞 公元前 740 – 700 (1 – 39 章) 天主是宇宙主宰,揀選以民立約,可惜他們犯罪遭
基督是更美的祭物 希伯來書 9:1-10:18.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下一頁.
經文 : 創世紀一章1~2,26~28 創世紀二章7,三章6~9 主講 : 周淑慧牧師
圣经概論 09.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章 有氧训练 康复治疗教研室:安乐

内容概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运动处方 第三节 心功能训练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治疗作用

一.基本概念 (一)定义 (二)有氧运动的观念 (三)常用有氧运动项目 (四)有氧运动的适应症 (五)有氧运动的禁忌症 (六)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一.基本概念 (一)定义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进行的中等强度的 大肌群、节律性、长时间、周期性运动,以是高机体氧化代 谢能力的训练方法。又称为耐力运动。

(二)有氧运动的观念 适度锻炼: 大运动量的有氧运动有可能会损伤你的身体,可以根据患者或健康人群的状况,建议每周训练3至5次,每次30分钟。

(三)常用有氧运动项目

(四)有氧运动的适应症 1.不同年龄层次的健康人群的健身运动。 2.各类亚健康人群的健身运动。 3.可以进行有氧运动的疾病 心血管疾病: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隐性冠心病等。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单纯性肥胖症。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非发状态)。 其他慢性疾病状态:慢性肾衰竭稳定期、慢性疲劳综合征、期缺乏体力活动及长期卧床恢复期。

(五)有氧运动的禁忌症 1.癌症晚期及恶病质。 2.感知认知功能严重障碍。 3.主观不合作或不能理解运动,精神疾病发作期间。 4.临床上要求制动的各类患者。 5.各种疾病急性发作期或进展期。 6.心血管功能不稳定阶段

(六)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1.有氧运动 能量来自细胞内的有氧代谢(氧化反应),是有氧运动。 2.无氧运动 能量来自无氧酵解。

二.治疗作用 增强心肺功能 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有氧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 心肺功能,对心、肺是很 好的锻炼,可以增强肺活 量和心脏功能 。 提高机体抵抗力,抗衰 老,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 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动脉硬 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 病率。 2.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并且 减肥后的体重也会得到巩固。 3.对Ⅱ型糖尿病、肥胖症以 及脂肪肝患者有一定效果。

第二节:运动处方 一. 基本概念 二.运动处方的类型 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四.注意事项

一. 基本概念 一、定义 运动处方是在运动功能评定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和运动者身 体的需要,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为患者和运动 者提供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 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它是指导患者和运动者有目的、有 计划、科学锻炼的一种形式。

二、运动处方的目的 增进身体健康 提高身体机能 治疗疾病

二.运动处方的类型 按照运动目的分类 治疗性运动 处方 适用于某些疾病或损伤的治疗和康复。 预防性运动 处方 主要用于健身防病。 竞技运动 专业运动员进行运动处方训练,以提高专业运动 成绩为目的。

二.运动处方的类型 按照运动和锻炼的器官系统分类 以提高心肺功能为主,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糖 心脏体疗锻炼 尿病、肥胖病等内脏器官疾病的防治、康复及健 身。 运动器官 体疗锻炼运动 处方 以改善肢体功能为主,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运动 器官功能障碍及畸形矫正等。

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一)运动目的 (二)运动项目 (三)运动量 (四)运动频率 (五)运动程序 (六)运动处方格式

(三)运动量 除去预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外,运动持续时间为15~ 运动持续时间 60min,一般为20~30min。 运动强度 是运动时的剧烈程度,是运动处方的核心部分,也 是最困难和最需要控制的部分,是衡量运动量的重要 指标之一,运动强度可以用心率、代谢当量(METS) 、最大吸氧量(VO2MAX)表示。

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越大,可持续时间就越短 较高 5min(50%有氧代谢) 高 15min(80%有氧代谢) 中 30min(90%有氧代谢) 低强度(走) 2小时以上(接近100%有氧代谢)

运动强度 心率(次/s) 代谢当量表示(METS) 最大吸氧量(Vo2max) 自我劳累程度(RPE)

(四)运动频率 即每周运动的次数。运动间隔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其效果。若每次有足够的运动量,一次训练效应可维持2~3天左右,如此推算,每周练习2~3次即可。

(五)运动程序 训练运动是核心部分。 准备活动 训练运动 整理运动

训练运动 持续训练法 宜采用偏小的运动强度,及60%VO2max,要求有 疲劳感,单不能太重,如医疗步行、骑自行车等; 适用于健康人或经一定时间运动的患者。 间断训练法 即运动中给予一定时间休息(休息可以为主动或 被动休息,运动与休息时间比例在1:1或1:1.5之 间);适用于心脏病患者。 循环训练法 由一组不同运动方式组成的运动套餐,通常是大 肌群、小肌群、动力性运动、静力性运动相互交 替,并反复进行。适用于提高有氧能力,无氧能 力。

四.注意事项 重视体检 循序渐进 运动处方与规律的生活习惯相结合 预防发生运动性损伤 运动营养问题

第三节:心功能训练 一.心功能评定 二.康复训练方案

一.心功能评定 NYHA心功能分级 运动试验 应用代谢当量(MET)指导心功能训练 心脏超声评定心功能

NYHA心功能分级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的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的乏力、心悸、气促和心绞痛; II级:轻度体力活动稍受限,一般的体力活动即可引起心悸、气促等症状;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尚正常,单低于日常活动量即可引起心悸、气促; IV级:体力活动完全丧失,休息时仍有心悸、气促。

二.康复训练方案 心功能训练的基本方法 心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案

心功能训练的基本方法 运动活动 作业活动 娱乐活动

运动活动 有氧运动 伸展性柔韧性运动 力量、抗阻运动训练 作用:改善、提高心血管功能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及有 利于心血管疾病康复。 项目:步行和慢跑、骑自行车、跳绳、游泳等。 伸展性柔韧性运动 适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功能康复。 项目:太极拳、瑜伽、气功等 力量、抗阻运动训练 适用对象:心功能临床稳定的患者。 原则: 方法:

心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案 住院患者运动方案(Ⅰ期): 住院患者的运动方案适用于心肌梗死后、心血管手术后、肺部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住院患者。 出院患者或家庭运动方案(Ⅱ期): Ⅱ期运动方案应从出院后1周开始,每周定时到就近的康复机构进行,持续8~12周。它是Ⅰ期运动方案的延续,多在患者出院后立即进入Ⅱ期运动方案。 社区运动方案(Ⅲ期): 参加者来自住院患者、出院后患者或从未参加过运动方案者。一般在出院后6~12周进行。

第九章 呼吸训练 康复治疗教研室:安乐

内容概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呼吸训练的方法 第三节 体位引流

第一节:概述 一.呼吸训练的基本原理 二.呼吸训练的目标和适应症

一.呼吸训练的基本原理 呼吸运动 呼吸肌 肺通气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呼吸训练的理论基础

呼吸运动 正常的呼吸必须具备: 完整而扩张良好的胸廓; 畅通的气道; 健全的呼吸肌; 富有弹性的肺组织及与之相匹配的肺血循环; 调节灵敏的呼吸中枢与神经传导系统。

呼吸肌 第一组:吸气主肌—横膈肌、肋提肌、肋间外肌。 第二组:吸气辅助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 第三组:呼气主肌—肋间内肌。 第四组:呼气辅助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 、腹横肌等。

肺通气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呼吸训练的理论基础

二.呼吸训练的目标和适应症 呼吸训练的目标 改善通气; 增加咳嗽机制的效率; 改善呼吸肌的肌力、耐力及协调性; 保持或改善胸廓的活动度; 建立有效呼吸方式; 促进放松; 教育患者处理呼吸急促; 增强患者整体的功能。

适应症 1.急、慢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不张、急性呼吸窘迫、肺结核等。 2.因手术、外伤所造成的胸部或肺部疼痛。 3.支气管痉挛或分泌物滞留造成的继发性气道阻塞。 4.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肌无力: 如高位脊柱损伤、急性、慢性、进行性的肌肉病变或神经病变。 5.严重骨骼畸形,如脊柱侧弯等。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