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山線之旅-勝興車站
第三組 組員: 5號-黃于庭 11號-張巧瀅 13號-陳玫妤 14號-陳梅君 15號-陳儀芳 16號-詹婉菱 24號-柳宜廷
勝興名字沿革 舊山線北起三義車站、南至豐原北號誌站,橫跨了苗栗、 台中兩縣,勝興車站就位於舊山線中。勝興車站建於民 國前五年(1907年),當時只是一處信號場,民國19年時 由信號場變成「十六份停車場」,開始一般客貨業務。 由於勝興站一帶當時有十六座蒸餾樟腦的腦灶,所以站 址所處地的舊名才叫十六份,在勝興車站月台邊就可看 到斗大的「十六份」舊名遺跡。之後,民國24年(1935 年)改稱「十六份驛」;到民國47年2月因行政區位於勝 興村,才改名為「勝興」站,一直沿用至今。
誰能比我高? 台鐵的最高點,站內豎 立有建於民國四十八年 元月之「台灣鐵路最高 點」、「海拔四零二、 三二六公尺」紀念碑。 圖中勝興車站的海拔標 高石碑,在日據時期刻 的是「十六份停車場」 字樣,光復後把字樣改 為海拔標高內容,可以 看出當年時代背景的政 治考量了。
勝興文化 永垂不朽 因三義至泰安、后里間的路線彎彎 曲曲,新山線工程的最大重點即為 勝興車站與舊泰安站廢站,改由截 彎取直的地下化隧道直通新建的鯉 魚潭橋及新泰安站,這一改線,雖 然讓三義到台中的路程從原先一小 時左右縮短到約四十分鐘,但是卻 讓山線最美的路段從此隱沒、走入 歷史,並且差點面臨拆除的命運, 使得許多懷舊與不捨的民眾及鐵道 迷們,在民國87年9月23日晚上勝興 車站發出最後一班車後,開始為搶 救舊山線與保存勝興車站為文化古 蹟做努力。
九面虎歌 傳說因勝興站處於關刀山麓, 被九座形似虎頭的山頭包圍, 建在虎穴中的勝興站乃在柱頭 上特別設計了八卦和尖矛等造 型,屋簷飾板也作成鋸齒狀, 期望以堅硬的兵器來破九虎, 都是為了「鎮站避邪」。當然 這只是傳說,但其特殊的建築 結構在於這座日式木造站房, 樑柱銜接完全不用鐵釘,雖歷 經九十餘年寒暑尚能原貌呈現 ,是台灣老式車站之典範,山 線中最具歷史文化保存價值的 車站。
倒退嚕怎麼辦? 舊山線在三義鄉境內行走的路 線多山且崎嶇蜿蜒,因此造就 勝興車站為台鐵最高海拔記錄 的車站(海拔402.326公尺),還 有就是最陡、最彎的坡道(坡 度約25/1000,十六份坡)。在 以前蒸氣老火車的年代,火車 要到勝興車站就很吃力,會有 爬不上坡而倒退再加速的情形 ;在二號隧道出口處不遠的一 條支線,就是用來讓爬不上坡 的火車退回去再加速的「折返 線」,這樣的路線設計在台灣 是唯一的路線設計。
擂茶 擂茶為客家人招待貴賓的一種茶點,擂既研磨之意,以陶 製擂碗將茶葉、芝麻、花生、等多種原料研磨成粉,加入 冷熱開水沖泡調勻後飲用。擂茶能充飢解渴,也能當保健 飲料飲用。 擂茶別名[三生湯],據古書記載。相傳三國時代的張飛帶 領官兵進攻武陵時,官兵將士都感染瘟疫無力作戰,當時 有位草藥醫師前輩,有感於蜀君紀律嚴明,便奉獻祖傳的 除疫秘方,以生茶生薑生米共同磨成糊漿後煮熟而飲用, 結果是湯到病除,擂茶之名便由此相傳下來。 客家人的擂茶,茶味純,香氣濃,不僅能生津止渴,清涼 解暑,而且還有健脾養胃,滋補長壽之功能.一般推測,擂 茶之所以成為客家飲食,可能是因為擂茶的主原料『米仔 』和茶葉等材料輕巧、容攜易帶、且食用方便,不易長米 蟲,為客家人逃難中發展出的特殊飲食。
擂茶的工具 (一)擂缽:以陶土拉胚製成。 (二)擂捧:以芭樂、油茶樹幹為主要取材,選大小適 中,長約 40 cm 鋸切後陰乾,再去皮即可使用 擂茶的材料 (一)傳統式材料:綠茶 (生)、芝麻 (生)、花生 (炒熟) (二) 改良式材料:綠茶 (生)、芝麻 (生)、花生 (生、 熟皆可,亦可不用)、松子仁 (生)、葵花子仁 (生)、南 瓜子仁 (生) 以上材料比率:茶葉3、芝麻3、其餘材料1 (三) 主原料米仔:米經過浸、蒸、曬、炒過程,變成 易貯存、可速食的米仔。
三義采風觀光巴士 三義采風觀光巴士只在桐花祭4-5月份間及8月份木雕節 行駛。 勝興車站鐵道文化村正進行城鄉新風貌環境景觀再造工 程,於國定例假日行駛開往勝興車站、龍騰斷橋的三義 采風觀光巴士,亦於9月25至11月7日期間暫時停駛 。
舊山線自行車道 本車道起於三義鄉勝興車站 ,終點於舊泰安車站。勝興 車站到台13線間,勝興老街商 家林立,客家美食值得品嚐; 山林與舊山線鐵道並行前進 ,沿途有景觀民宿供食住;此 外,尚經過著名古蹟龍騰斷 柏。台13線至中22線間,往來 車輛多,須注意安全。中22 線至舊泰安車站間,路沿平 順,多為農村景色,鄰近有 泰安鐵道文化園區、花樑鐵 橋以及泰安老街等景點,可 選擇安排至行程中。
勝興這麼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