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五章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目 录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及颈部 第七章 昆虫的胸部 第八章 昆虫的腹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 、 5 倍数的特征 学习目标 1. 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能判 断一个数是否是 2 、 5 的倍数。 2. 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正 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Advertisements

中外领导力 的 跨文化 比较分析 主讲人:. 壹 领导力理论 中国古代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 孔子(儒家思想 ) 庄子(道家学派) 老子(道家学派)
頭皮的健康與診斷 頭皮保養的目的 乾性頭皮的產生原因及處理 油性頭皮的產生原因及處理 植物精油芳香療法的認識與應用 第 3 章 頭皮部位的處理 ………………………………………………………………………….…
窮人與富人的決定性差異 書名: 窮人與富人的距離 0.05mm 作者:張禮文出版社:海鴿. 窮人與富人的決定性差異 窮人和富人的關鍵差異不在口袋金錢的多寡,而 在腦袋。這本書將全面解開窮人之所以貧窮,而 富人之所以富裕的所有奧秘。 窮人和富人的關鍵差異不在口袋金錢的多寡,而 在腦袋。這本書將全面解開窮人之所以貧窮,而.
二、蝗虫的内部构造 1. 消化系统 口 、 口腔: 接受食物, 葡萄状消化腺(唾液腺), 初步消化 咽、食道:食物的通道 嗉囊 :贮存食物,膨大 。 蜜蜂为蜜胃 前胃:即砂囊, 初步碾磨 胃,是消化吸收场所,向前突出的 6 个胃盲囊(增加消化 吸收的面积) 回、结、直肠,排除食物残渣,回收水分 前肠.
一、研究背景 植物组培育细胞培养源于 19 世纪后半 叶,当时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还没有 完全确定。人们便对此进行研究。 目前,植物组培已经变成了一种常规 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的脱毒,快繁 ,基因工程,一串研究,次生代谢物质 生产,工厂化育苗等多方面。
第一章 昆虫鉴别技术 第一节 昆虫的特征 一、昆虫的分类地位: 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二、昆虫的特征.
植物保护技术 项目二 农业昆虫的基本 知识.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 主编:蔡中华 曹培强.
水痘.
29.2 三视图.
第二章營建規劃施工與管理 營建工程過程不外乎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
國立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水產養殖科 游育霖
程啸 (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洪堡学者)
九寨沟 领略人间仙境.
机关公文基础知识 黄晓璐.
《数学》( 新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 ) 第一章 有理数 授课人:三元中学 苏鼎明.
机械工业发展史.
昆虫标本的鉴定 主讲:上海师大二附中 生态项目组 任方方
园林植物害虫鉴别与防治 吴 晓 云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第四节 昆虫的分类 主讲教师:史洪中 副教授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桥城中学创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查报告
熱帶雨林對人類的 局限和可能性.
第二課 鬼 頭 刀 廖鴻基.
钢筋混凝土楼梯模板施工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201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体育现场测试说明 浙江省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2014年11月.
長榮中學高中部104年甄選入學 作業相關事項說明會
第2章 草地有害昆虫 3-主要类群.
昆蟲總動員 三年級教學群.
风 温 主讲人 王洪京.
东方底特律—— 大美十堰.

春 温 主讲人 王洪京.
植物学 第四章 苔藓植物 第三节、藓 纲 一、藓纲的一般特征
乳房护理 主编:卢荣华.
第二十六章 昆虫的胚后发育 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并掌握孵化和变态的概念;掌握变态、幼虫和蛹的类型。
第四章 室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第一节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人体工程学也叫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类工程学、工程心理学、宜人学等。
重庆市渝州工程勘察设计技术服务中心---刘刚 2013年3月29日
4个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运动与相互作用”主题解读及实施建议
第十一章 结构施工图 11-1 概述 一、结构施工图(结施):P308
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 §1、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 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制作: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一中学地理组.
汽车维修基础 锉削的操作方法 制作人:庹鉴.
4 家具与室内陈设设计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人体工学、家具与室内陈设设计的基本知识及其内涵。其中包括人体工学概述,家具的类型,家具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作用,家具的选用与布置,室内陈设的意义、作用和分类,室内陈设的选择与布置,以及常见空间陈设品的应用等内容。
2010高考中国地理 复习系列课件 福建省长泰一中 姚秀元
昆虫 昆虫的认识 制作昆虫标本方法与过程 1 2.
绦虫纲概述 (Class Cestoda) 绦虫 (cestode) 或称带虫 (tapeworm), 属于扁形动物门的绦虫纲
2014年下学期C1403 第21周家校互联.
第五章 昆虫体驱的一般构造.
刚才看过的影片里面的蚂蚁 和这些动物有什么不同?.
“仙居恩施”市情讲座 恩施市委党校 陈 平.
第3章 建筑剖面设计.
统计图的选用(二).
趣味硬币.
第三篇 组织工作.
引自中山大学研究生,40余项国家专利获得者,著名低视力弱视治疗专家及发明家刘东光教授的观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 水资源.
楼层与地层 水平分隔建筑空间的构件,楼层分隔上下空间,地层分隔底层空间并与土壤直接相连。 楼层的结构层为楼板,地层的结构层为垫层。
学习单元3 其它焊接方法.
焊接结构的不足之处大多反映在焊接接头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名片礼仪 授课人:三原职教中心 安小艳.
机械制图 识图基础知识讲解 编制:王应.
《Horticulture Plant Protection》
年 和 電 鍍 原理製程教育訓練.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96學年度第1學期 學生校外會 學生交通安全校園巡迴宣講題目: 交通(機車)事故預防與 處理 台北市汽車駕駛訓練中心 製作.
第五节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一、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法 三、两类曲面积分的联系.
崇德小学照片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钩虫与旋毛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五章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目 录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及颈部 第七章 昆虫的胸部 第八章 昆虫的腹部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这是长期对生活环境适应的结果。昆虫形态学的任务: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昆虫外形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探求各构造的同源关系,为学习昆虫生理学、生态学、生物学、分类学奠定基础。

第五章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第一节 昆虫的大小、形状与体向 第五章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第一节 昆虫的大小、形状与体向 一、昆虫的大小 不同昆虫的个体间大小差别很大。 最长竹节虫:330mm

最大的凤蝶:翅展300mm 最大的犀金龟:体长180mm

最小的昆虫:为一些寄生性的膜翅目昆虫,其成虫的体长在0.2mm以下。

对大部分昆虫而言,体长多在5—15mm之间,而翅展在15—45mm之间。 人们一般把昆虫分为: 巨型:体长在100 mm以上者 大型:40--99mm 中型: 15--39mm 小型: 3--14mm之间 微型: 2mm以下

二、昆虫的形状 昆虫的外形可谓千姿百态,但大多数昆虫的体躯为圆形,一般直径不超过10 mm; 在描述昆虫的形状时,常用细长、长形、圆形、椭圆形、扁平、侧扁等词语或以某一常见物体的形状来说明。大多数昆虫左右对称。

三、昆虫的体向 在描述昆虫时,常以昆虫重心为中心(多为胸部)给昆虫的各结构定位,常用的体向有前、后、背、腹、侧、左、右、内、外、基、端等。 三、昆虫的体向 在描述昆虫时,常以昆虫重心为中心(多为胸部)给昆虫的各结构定位,常用的体向有前、后、背、腹、侧、左、右、内、外、基、端等。 前方(anterior)或头向(cephalic) : 后方(posterior)或尾向(caudal) : 腹向(ventral)、背向(dorsal): 左(left)、右(right) 向:

内方(inner side) 外方(outer side): 基部(basal或proximal) 端部(apical或distal):

第二节 昆虫的体躯 一、体躯的分节与分段 体节(somite或segment): 节间膜(intersegment membrane) 头(head) 胸(thorax) 腹(abdomen)3个体段.

头部由6节组成; 胸部由3节组成; 腹部由9-12个腹节组成。

二、体躯的分节方式 初生分节(primary segmentation): 节间褶(intersegmental fold), 初生节(primary segment) 。

次生分节(secondary segmentation) : 次生节或后生节(secondary segment)。

A.初生分节 B.次生分节 C.次生节的 节间套叠

三、体节的的分区与构造 骨化(sclerotization) 背板(tergum或复数terga 腹板(sternum,复数sterna) 侧板(pleuron,复数pleura)。 骨片(sclerite) 背片(tergite) 腹片(sternite) 侧片(pleurite)。

沟(sulcus,复数sulci): 缝(suture):

四、附肢(appendage) 节肢动物具有成对分节的附肢。附肢的原始功能为运动器官,但在各节肢动物中随着进化,已演化为不同功能的器官。 同源器官: 附肢的每一个分节称为肢节,其基部着生肌肉,可自由活动。每肢节又可分为若干亚节,亚节内不具有控制亚节活动的肌肉,故不能单独活动。 附肢最多为7节,昆虫的附肢一般为6节。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及颈部 头壳表面着生有 触角、复眼与 单眼 , 前下 方生有口器 , 后面有头孔 。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及颈部 头部 (head): 是昆虫体躯的第一个体段 , 由数个体节愈合而成 ; 头壳坚硬 , 以保护脑和适应取食时强大的肌肉牵引力。 头壳表面着生有 触角、复眼与 单眼 , 前下 方生有口器 , 后面有头孔 。

第一节 头部的分节 昆虫的头壳由于分节有3,4,5,6,7,8,9节说之多。昆虫学家们广为接受的是Rempel(1975)提出的原头区加6节学说。 每个体节在胚胎发育期应具备: 1对神经节 1对体腔囊 1对附肢 {

第二节 头壳的基本构造 一、头壳上的线与沟 (1)蜕裂线(ecdysial line或ecdysial suture): 倒“Y”型线,起自胸部背中央,伸至复眼间分 叉成两条侧臂,幼虫脱皮时由此裂开。

(2)颅中沟(midcranial sulcus):

(3)额唇基沟、口上沟(frontoclypeal sulcus): 前幕骨陷( anterior tentorial pits )

(4)额颊沟(frontogenal sulcus): (5)围眼沟(ocular sulcus): (6)颊下沟(subgenal sulcus):

(7)后头沟 (occipital sulcus): (8)次后头沟 (postoccipital sulcus): 后幕骨陷 (posterior tentorial pits)

二、头壳的分区 (1)颅顶(vertex) (2)额唇基区(frontoclypeal area) (3)围角片(antennal sclerite); (4)后唇基(postclypeus); (5)前唇基(anteclypeus); (6)围眼片(ocular sclerite);

(7)颊(gena); (8)颊下区(subgenal area); (9)口侧区(pleurostoma); (10)口后区(hypostoma);

(11)口后片(hypostomal sclerite); (12)口后桥(hypostomal bridge);

(13)后头区 (occipital area); (14)次后头区 (postocoipital area); (15)后颊(postgena); (16)后头(occiput);

三、头部的内骨骼 昆虫头部的内骨骼统称为幕骨(tentorium) 主要包括: 幕骨前臂(anterior tentorial arms) 幕骨后臂(posterior tentorial arms) 幕骨背臂(dorsal tentorial arms) 幕骨桥( tentorial bridge):

第三节 头部的感觉器官 昆虫的头部着生有昆虫的主要感官,如触角、复眼、单眼。在口器各组成部分上也有感觉器。 一、触角 (一)触角的基本构造 昆虫的触角由3节构成,分别为柄节、梗节、鞭节。

(二) 触角的类型 1.刚毛状(setaceous) 触角短,柄节、梗节较粗大, 鞭节细似刚毛,如蝉、蜻蜓等的 触角。

2.线状、丝状(filiform): 触角细长,鞭节各节大小、形状相似,向端部逐渐变细。如蝗虫、天牛等的触角。

3.念珠状(moniliform): 鞭节由多个近似圆球形、大小 相似的小节组成,形似一串念珠。 如白蚁的触角。

4.棒状、球杆状(clavate): 结构似线状,但近端部数节膨大如棒。如蝴蝶、蚁蛉的触角。

5.锤状(capitate) 似球杆状,但触角短,端部 数节突然膨大(末端平截), 形似锤状。如瓢虫的触角。

6.锯齿状(serrate) 鞭节各亚节的端部一角向一侧突出,似锯齿。如芫菁雄虫的触角。

7.栉齿状(pectinate) 鞭节各亚节向一侧 显著突出,似梳子。 如豆象雄虫的触角。

8.羽状、双栉状(plumose) 鞭节各亚节向两侧 显著突出,似羽毛。如雄蛾 的触角。

9.肘状 (geniculate)

10.环毛状(whorled)

11.具芒状(aristate):

12.鳃状(lamellate);

(三) 触角的功能 主要功能:嗅觉、触觉与听觉 特殊功能: 芫菁雄虫触角:交配时抱握雌虫 魔蚊幼虫触角:捕获猎物 仰泳蝽触角:游泳时平衡身体 水龟虫触角:潜水时帮助呼吸

二、复眼(compound eyes或eyes) 复眼是昆虫最重要的一类视觉器官,能辨别出近距离的物体,特别是运动着的物体。 复眼多位于头部侧上方,常为圆形或卵圆形,一般由若干个大小一致的小眼(ommatidium,复数ommatidia)组成。 昆虫复眼的小眼数目变化甚大。 复眼的大小与种类及性别有很大关系,根据复眼连接的方式可以分为接眼式和离眼式。

昆虫复眼 的变化

三、单眼(ocellus,复数ocelli) 背单眼 (dorsal ocelli) 侧单眼 (lateral ocelli) 它们只能感受 光线的强弱与 方向而无成像 功能。

第四节 口 器 口器(mouthparts)或取食器(feeding apparatus), 昆虫因食性及取食方式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口器。 { 舐吸式 虹吸式 表面液体 { 咀嚼式:固体食物 吸收式:液体食物 嚼吸式:兼食固体和液体食物 { { 刺吸式 锉吸式 捕吸式 寄主内部液体 其中以咀嚼式口器最为原始。

一、咀嚼式口器 咀嚼式口器(chewing mouthparts或biting mouthparts或mandibulate mouthparts)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与舌5部分组成。 特点:具发达坚硬的上颚以嚼碎固体食物

蝗虫口器上唇

蝗虫口器上颚

下颚(maxillae) 功能:协助上颚刮切和握持食物 下颚须起嗅觉、味觉作用 轴节(cardo) 茎节 (stipes) 外颚叶(galea) 内颚叶(lacinia) 下颚须(maxillary palpus) 负颚须节(palpifer) 功能:协助上颚刮切和握持食物 下颚须起嗅觉、味觉作用

下唇(labium): 后颏(postmentum) 下唇须具嗅觉、味觉作用 前颏 (prementum) 侧唇舌 (paraglossae) 中唇舌(glossae) 下唇须(labial palpus) 负唇须节 (palpiger) 功能:托挡食物作用 下唇须具嗅觉、味觉作用

舌(hypopharynx) 功能:运送与吞咽食物 味觉作用 口前腔(preoral cavity) 食窦(cibarium) 唾窦(salivarium) 口(mouth)

鳞翅目幼虫口器(咀嚼式) 上唇: 上颚: 下颚: 下唇: 舌: { 复合体

吐丝器:复合体中央

二、嚼吸式口器 嚼吸式口器(chewing—lapping mouthparts)仅为一部分高等膜翅目昆虫的成虫所特有。 主要特点:兼有咀嚼与吸收两种功能,上颚用于咀嚼;下颚和下唇特化为可以临时组成吸食液体食物的喙。

蜜蜂成虫口器图

吸食时: 下颚的外颚叶包在中唇舌 的背、侧面,形成食物道; 下唇须贴在中唇舌的腹面, 形成唾道;组成临时的喙。

三、舐吸式口器(sponging mouthparts) 舐吸式口器是双翅目蝇类特有的口器。 基喙(basiproboscis) 中喙(mediproboscis)、喙(haustellum) 端喙(distiproboscis)、唇瓣(labella)

家蝇成虫口器图

四、刮吸式口器(scratching mouthparts ) 双翅目蝇类幼虫口器。 仅一对口钩

五、虹吸式口器(siphoning mouthparts)

六、捕吸式口器(grasping—sucking mouthparts) 为脉翅目昆虫的幼虫所独具

七、锉吸式口器(rasping—mouthparts) 为缨翅目昆虫蓟马所特有。

八、刺舐式口器(piercing-sponging mouthparts) 为吸血性双翅目虻类昆虫所特有。 牛虻的刺舐式口器

九、刺吸式口器(piercing—sucking mouthparts) 为同翅目、半翅目、蚤目及部分双翅目昆虫所具有,虱目昆虫的口器也基本上属于刺吸式。 蝉的口器口针及唾筒图

蝉口器示意图

第五节 口器构造类型、危害特点、 及其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一、咀嚼式口器: 具有发达的上颚,取食固体食物,造成机械损伤。 孔 洞

天牛

梨小食心虫危害状

药剂:触杀剂、胃毒剂等 暴露性:直接喷施 隐蔽性 { 蛀食:在蛀食之前用药 地下:毒饵、毒土

二、刺吸式口器: 具有发达的口针 ,取食液体食物,造 成生理损伤。 叶螨 斑点、变色

盲蝽 丛生

传播病毒病:引起间接损失。 药剂:内吸剂、触杀剂等

第五节 头部的变化与适应 一、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及与环境的关系 第五节 头部的变化与适应 一、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及与环境的关系

二、口器着生位置与功能的适应 (1)下口式(hypognathous): (2)前口式(prognathous): A. 螽斯 B.步甲

(3)后口式(opisthognathus): C. 蝉

一种天蛾 一种蜜蜂 F.一种小头虻

H.一种虻 I.一种蜂虻头部

第六节 昆虫的颈部 昆虫的颈(cervix或cervicum或neck)是头部与胸部之间的可伸缩的部分。颈的外壁大部分膜质,其上的小骨 片称为颈片(cervical sclerites) 。 前侧颈片 后侧颈片

蝗 虫 的 颈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