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星 系 星系是几十亿至几千亿颗恒星以及星际气体和尘埃物质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太阳系是怎样形成的?地球的诞生与太阳的形成有什 么关系?认识这些问题,人们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人们每天看到太阳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而大地是 静止不动的。根据这种感觉,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人 们一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天体都是绕地 球转动的。
Advertisements

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太阳系是怎样形 成的?太阳等各 种恒星诞生后, 还会发生变化吗? 恒星真的永恒不 灭吗?
探究问题 1 、观察任意一 质点,在做什么运动? 动画课堂 各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 位置附近做机械振动,没 有随波迁移。 结论 1 :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X射线双星与恒星级黑洞 李向东
本节知识补充 恒星形成的条件 恒星通常是在星际气体中诞生的。在宇宙中,当星际气体的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其内部引力的增长大于气体压力的增长,这团气体云就开始收缩。这样的倾向一开始,其自身引力使巨量物质的密度普遍增大。巨大质量的星际物质开始变得不稳定。这些巨量的星际气体与尘埃坍缩进行得越来越迅猛,开始分裂形成较小的云团,密度也增大了许多。这些较小的云团最终将各自成为一颗恒星。
宇宙的起源与发展 高一24班研究性课题展示.
星空奥秘 前言: 美丽的夜空,群星璀璨,令人浮想联翩。好奇的人们不禁要问: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什么东西构成的,它们有多亮,为什么相互之间不动,它们怎么来的,以后又会怎样?宇宙里真的还有人类吗?其实,这些都是天文学研究的课题。正是这样的好奇心,促使人们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去探索星空的奥秘。望远镜是天文学家的眼睛,也是探索星空的好工具。天文学家为了把星星看得更清楚,除了把望远镜越造越大外,还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望远镜,既可以直接看到星星,又可以接收星星发出的电波,通过电波了解星星的秘密。更为神奇的是,人们还
第一节 宇宙的起源.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课件 音频.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讲授人:宋潇雨.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AND 大气环境.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西山学校 高一物理组秦庆伟.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组合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一) 天体 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云 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低信噪比星系光谱的识别与测量 ——LAMOST星系光谱识别测量模块
第二章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第一节 恒星世界 第二节 银河系 第三节 河外星系 第四节 活动星系 第五节 星云 第六节 星系团和总星系
第三章 恒 星 恒星是指由内部能源产生辐射而发光的大质量球状天体.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天文知识普及 第二讲.
基础天文 Fundamental Astronomy 吴学兵 edu. cn phy. pku
天体的概念 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现代宇宙学 陈学雷 (雷子).
多普勒效应 PB 吴尧 .
第一章 行列式 第五节 Cramer定理 设含有n 个未知量的n个方程构成的线性方程组为 (Ⅰ) 由未知数的系数组成的n阶行列式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LAMOST 巡天中的星系 沈世银 上海天文台.
黄 庆 国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26/07/2012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 天体和天体系统 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1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Runaway stars from the surviving companions of type Ia supernovae
Geophysical Laboratory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Galaxies with Active Nuclei 有活动核的星系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线段的有关计算.
§5.3万有引力定律 一.历史的回顾 1.地心说和本轮理论(C.Ptolemy,约前150)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恒星中Si丰度研究 施建荣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M31晕中一个著名的球状星团G1的多色测光研究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用计算器开方.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脉冲星在银河系中的运动 孙晓辉 国家天文台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哈勃定律下宇宙的简单性质 (一)宇宙在膨胀: 奥伯斯佯谬:如果宇宙是无限的,星系间是相对静止的,么任一视线,总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星座.
宇 宙 蒋元方 华东师范大学.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智能仪表与传感器技术》 第一章 传感器与仪表概述 电涡流传感器及应用 任课教师:孙静.
位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星 系 星系是几十亿至几千亿颗恒星以及星际气体和尘埃物质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第四章 星 系 星系是几十亿至几千亿颗恒星以及星际气体和尘埃物质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星系的运动包括两方面:一是星系内部的运动,二是星系整体的运动。

4.1 银 河 系 在晴朗的夜晚,可以看到天空中有一 条明亮的相当宽的星带,它环绕整个天空。 这条光带称为银河。

一 银河系的结构 银河系大体上可以分为银盘和银晕两部分: 银盘是圆盘状的恒星密集区 银晕是一个范围更大的、比较接近球状的区域。 一 银河系的结构 银河系大体上可以分为银盘和银晕两部分: 银盘是圆盘状的恒星密集区 银晕是一个范围更大的、比较接近球状的区域。 银河系具有旋涡状结构

银河系的基本参量 银河系总质量:1011M⊙~1012M⊙ 银河系恒星数:1

二 银河系的运动 一种是绕银河系中心的转动 另一种是杂乱无章的运动

三 星族 星族Ⅰ :O型星、B型星、长周期造父变星、银河星团、星云等。 星族Ⅱ:星系核心部分的恒星、天琴座RR型变星、球状星团等。

四 银河系经典理论与起源学说简介 18世纪中叶,人们普遍认为银河系中的恒星是对称分布的。 四 银河系经典理论与起源学说简介 18世纪中叶,人们普遍认为银河系中的恒星是对称分布的。 1785年赫歇耳用恒星计数法描绘出银河的结构,认为银河是扁平状的结构。 1930年最终确立了现代银河系的结构。

银河系的起源理论同宇宙起源理论紧密相关。按照大爆炸宇宙论,原星系是由于宇宙中物质密度起伏以及和起伏有关的引力不稳定性形成的。按稳恒态理论,星系是连续形成的。从研究太阳附近年老恒星的运动资料得出,富含金属的恒星在坍塌过程中最先形成,原银河系中的大部分物质则保持气态并继续沉降,在损失若干能量后变成银盘。

根据迄今为止的有关银河的观测资料,可大致给出银河系可能的起源和演化史:100多亿年前,有一个巨大的星系际云,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收缩,在收缩过程中分成了若干云块,其中一块大云形成了后来的银河系,其他云块则形成大、小麦哲伦星系和其他河外星系。

4.2 河 外 星 系 在银河系之外,还有更深远的空间,那里分布着与银河系类似的天体系统——星系、星系群和星系团。河外星系的观测和研究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一 河外星系的分类 椭圆星系:呈椭圆形,扁度差别较大。 椭圆星系

不规则星系:形状不规则。 不规则星系

棒旋星系:具有长长的像棍棒样的核心 部分,在棒的两端有旋臂延伸出去。 棒旋星系

旋涡星系:具有一个核心部分,又有两条或 更多条旋臂从核心延伸出去,呈漩涡状。 旋涡星系

星系形状的四种不同类型

二 星系团 河外星系大多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 组成大小不等的集团,叫做星系团。

三 银河系附近的三个著名星系 仙女座大星云 大麦哲伦星云 小麦哲伦星云

仙女座大星云

大麦哲伦星云

小麦哲伦星云

四 多普勒效应和谱线红移 多普勒效应:当声源和观测者的连线方向上有相对运动时,观测者接受到的声波的波长会发生变化。 四 多普勒效应和谱线红移 多普勒效应:当声源和观测者的连线方向上有相对运动时,观测者接受到的声波的波长会发生变化。 谱线红移:当天体离开我们时,天体光谱中的谱线都向光谱的红端位移,波长变长;当天体接近我们时,谱线向光谱的紫端位移,波长变短。波长变化公式为(λ'‐λ)/λ=V/c=Z 其中λ‘是天体光谱中某条谱线的波长,λ为谱线的正常波长,V为天体的视向速度,c为光速,Z为红移值。

恒星和天体运动可分为两种运动: 自行:在天球切线方向的分量 视向运动:在视线方向的分量。运动速度称为视向速度。利用多普勒效应测得的是视向速度。 只有离银河系较近的几个星系是紫移,其余都是红移。

五 河外星系的起源演化简介 河外星系的起源较流行的看法是:在宇宙 大爆炸后的膨胀过程中,分布不均匀的星系 五 河外星系的起源演化简介 河外星系的起源较流行的看法是:在宇宙 大爆炸后的膨胀过程中,分布不均匀的星系 前物质收缩形成原星系(类似于第三所说的原 恒星),再演化成星系。 目前对星系演化过程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原始星系云在收缩过程中,出现第一代恒星,在原星系的中心区,收缩快、密度高,恒星形成的几率就大,最后变为旋涡星系的星系核或形成整个椭圆星系。

4.3 正常星系和特殊星系 20世纪前半叶,人们建立的星系称为正常星系。 20世纪50年代以后所发现的一些有特殊性质的星系称为活动星系

一 正常星系 1 基本上处于引力平衡状态 2 发出的辐射可以认为是热辐射

二 特殊星系 1 引力不平衡,演化进度大大高于正常星系的演化速度,伴随着高速膨胀、物质抛射和爆炸现象 二 特殊星系 1 引力不平衡,演化进度大大高于正常星系的演化速度,伴随着高速膨胀、物质抛射和爆炸现象 2 有非热连续光谱,特别是在紫外、红外、射电波段有极强的辐射

三 类星体 星系中活动最剧烈的要数类星体。类星体是20世纪60年代天体物理的四大发现之一. 类星体

类星体的主要特征 (1)有类似恒星的像 (2)光谱中有很强、很宽的发射线 (3)光谱线具有非常大的红移 (4)有很强的紫外辐射 (5)一般有光度变化 (6)不少类星体是强射电源,部分是强X射线源 哈勃定律 V=HD 类星体

四、哈勃常数 哈勃常数H是宇宙学的基本常数,其数值的确定经过 了一系列过程: 哈勃最初确定的H=558千米/(秒•百万秒) 1956年,根据哈马逊等人完成的红移总表,科学家测定新的 H=180千米/(秒•百万秒) 20世纪60年代,测定H=100千米/(秒•百万秒) 20世纪70年代,桑戴奇和塔曼测定H=55千米/(秒•百万秒) 目前,用现代更精确的方法估算,哈勃常数H在15~30千米/ (秒•百万秒),由这个哈勃常数决定的宇宙年龄为100 亿~200亿年。 新的观测资料还表明,在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内,退行速度和 距离的线性关系仍然是成立的。

五 类星体红移的可能机制和能量来源 由哈勃定律所确定的红移称为宇宙学红移。宇宙学红移是类星体红移最可能的产生机制。

六 类星体研究的最新成果 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懈努力,科学家们基本上揭开了类星体的秘密:它们是遥远的活动星系的亮核,我们所观测到的类星体并不是这类形体的全貌而仅是其核心特别明亮的部分,因为过于遥远,亮核区以外的暗弱部分难以被观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