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運動與體重控制 作者:方進隆
體重過重、肥胖或體脂肪過多是頭號健康問題。 我國成人過重或肥胖比率達44.1%,其中男性比率為50.8%,女性比率為36.9%,而兒童每4人就有1人為體重過重或肥胖。 能量攝取失當與營養不足,出現體重過輕的情況,也造成健康與心理困擾。 當個人體重過重或過輕時,皆會引起健康、壽命與生活品質的問題。
第一節 體重過重與過輕的定義及重要性 一 體重過重與過輕的定義 (一)身體質量指數 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
美國運動醫學會:BMI<18.5體重過輕;BMI 18.5~24.9理想體重;BMI 25~29.9體重過重;BMI>30肥胖。 臺灣衛生福利部:BMI<18.5體重過輕;18.5≦BMI<24理想體重;24≦BMI<27體重過重;27≦BMI<30輕度肥胖;30≦BMI<35中度肥胖;BMI≧35重度肥胖。
(二)體脂肪百分比 身體組成; 1. 脂肪:以體脂肪百分比表示。 2. 非脂肪:淨體重。 1. 脂肪:以體脂肪百分比表示。 2. 非脂肪:淨體重。 男性體脂肪%約占體重10~20%、女性為15~25%;若男性≧25%、女性≧30%,則可稱為肥胖。 體重過重是指超過正常體重10%以上。
(三)腰圍 腰圍表示腹部脂肪的多寡,也是判斷代謝症候群和心血管疾病罹患機率的一種指標。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 1. 成年男性腰圍:90公分以下。 2. 成年女性腰圍:80公分以下。
二. 理想體重的重要性 (一)體重過重的影響 與許多疾病有關 產生心理壓力
(二)體重過輕的影響 與營養吸收不良疾病有關 與飲食困擾有關 1. 神經性厭食症 2. 心因性暴食症
(三)腰圍過大的危險 1. 蘋果型肥胖:脂肪大多堆積於腹部,男性較多,又稱中央型或雄性肥胖。 1. 蘋果型肥胖:脂肪大多堆積於腹部,男性較多,又稱中央型或雄性肥胖。 2. 梨子型肥胖:大部分脂肪堆積於臀部和大腿,女性較多,又稱周邊型或雌性肥胖。
第二節 體重過重或肥胖的原因 攝取能量>消耗能量時,稱為能量正平衡。 能量正平衡達3,500大卡時,就會有1磅的脂肪堆積於體內。 攝取能量<消耗能量時,稱為能量負平衡。 能量負平衡達7,700大卡時,就會減重1公斤(2.2磅)脂肪。
一 遺傳與代謝問題 當父母皆肥胖,則子女肥胖的比率達80%。 一 遺傳與代謝問題 當父母皆肥胖,則子女肥胖的比率達80%。 遺傳:①較低的基礎代謝率;②食物或營養素較無法抑制進食中樞;③食物的產熱效應(消化食物)較低;④傾向攝取甜食或高脂肪食物;⑤較易形成脂肪細胞或影響荷爾蒙功能等。
二 運動不足 運動不足衍生與健康有關的症狀,稱為運動不足症。 三 能量攝取過多 當攝取能量超過身體的活動量,就會於體內形成脂肪,而增加體重。
四 不適當的節食 五 環境問題 節食或少量飲食的方式減重:無法長期維持,也會影響健康。 四 不適當的節食 節食或少量飲食的方式減重:無法長期維持,也會影響健康。 體重不斷地增減,會改變身體組成,如增加體脂肪和腹部脂肪堆積,以及減少肌肉量。 五 環境問題 靜態的生活方式。
六 心理問題 七 脂肪細胞的多寡 明顯增加脂肪細胞的三個階段為1歲左右、青少年成長期和懷孕後期。 六 心理問題 七 脂肪細胞的多寡 明顯增加脂肪細胞的三個階段為1歲左右、青少年成長期和懷孕後期。 21歲以後就不易增加脂肪細胞,除非非常的肥胖。 小孩肥胖比成年肥胖更不容易減重,因為脂肪細胞較多。
第三節 身體組成的評量 皮脂厚度測量:以皮脂厚度測量器量測皮下脂肪的厚度,常見測量部位為肱三頭肌(圖8-1)、腹部。
圖8-1 測量肱三頭肌的皮脂厚度
一 身體質量指數 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 一般民眾的判定標準見表8-1 。
表8-1 BMI標準表
二 體圍與腰臀圍比 體圍測量法可參考相關的公式,藉由測量身體各部位的外圍,以評估身體組成。
腰臀圍比(表8-2 、表8-3) 成年男性腰圍應<90公分、女性<80公分。 腰臀圍比(WHR)=腰圍 ÷ 臀圍。 腰臀圍比評量標準:男性<0.92、女性<0.88為理想數值。
表8-3腰臀圍比標準表──年齡與性別
三 生物電阻分析法 身體組成分析儀器(圖8-2):
生物電阻分析法測量過程應注意: 1. 測驗前4小時不要飲食。 2. 測驗前12小時不要運動。 3. 測驗前30分鐘要完全排尿。 4. 測驗前48小時不攝取酒精。 5. 7天內不可使用利尿劑(除非醫師的處方)。 6. 測驗前限制攝取利尿的物質(如咖啡因或巧克力等)。
一 減輕體重或體脂肪的方法 第四節 體重控制的方法 結合「運動、飲食、行為改變法」來減重,就會產生理想的減重效果。 第四節 體重控制的方法 一 減輕體重或體脂肪的方法 結合「運動、飲食、行為改變法」來減重,就會產生理想的減重效果。 消耗100大卡,約要走路1,600公尺(1英里)。
(一)運動或身體活動與體重控制 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的減重運動處方 1. 運動方式:有氧運動為主,加入阻力(重量)訓練和伸展操。 1. 運動方式:有氧運動為主,加入阻力(重量)訓練和伸展操。 2. 運動頻率:每週5天以上,以增加能量消耗。
3. 運動強度:中度~激烈強度,開始以中等強度40~60%HRR,最後到激烈強度60%HRR以上。 4. 持續時間:每次30~60分鐘。 開始運動時每次至少30分鐘,逐漸達到每週150分鐘之中度運動;然後漸增到每次60分鐘,每週300分鐘中等強度之有氧運動。
開始運動時,可以連續性或間歇性從事有氧運動,間歇性運動每次10分鐘以上,而累積到建議的時間。 肥胖與過重者初期要每週從事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至少150分鐘(如快走),然後逐漸增加運動時間,達到每週運動200~300分鐘的目標,則每週所從事的有氧運動能消耗3,850~7,700大卡,減重0.5~1公斤。
食物金字塔 美國食物金字塔(MyPyramid.gov)(圖8-3)左側為爬樓梯,強調身體活動的重要。
建議: 1. 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 2. 每天運動60分鐘可使減重後的體重不會再增重。 3. 每天運動60~90分鐘,可減重和維持減輕的體重。 4. 兒童與青少年應每天運動60分鐘。 5. 每天從事的身體活動可以分多次實施。
阻力訓練可以增加肌肉質量與基礎代謝率,有助於減重,因此建議每週能夠從事至少2次的肌力訓練。 能量攝取男性每天最少不低於1,800大卡、女性不低於1,200大卡。
(二)飲食與體重控制 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 1. 每天減少能量攝取500~1,000大卡,每週減重最多不超過1公斤。 1. 每天減少能量攝取500~1,000大卡,每週減重最多不超過1公斤。 2. 脂肪攝取低於總能量的30%,尤其要減少飽和性脂肪攝取。 3. 均衡飲食。 4. 每天的總能量攝取不能低於1,200大卡。
5. 如限制能量攝取,每天不能超過1,000大卡。 6. 食物要能夠被減重者接受,是一般容易取得的食物。 7. 不要攝取垃圾食物或空熱量食物。 8. 多攝取複合性碳水化合物食物。 9. 終生實施合理的飲食和運動計畫。
美國運動醫學會的飲食建議: 1. 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占總能量的45~65%。 2. 多攝取食物纖維。 3. 多攝取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物。 4. 準備食物要減糖。
5. 原則每公斤體重約攝取1克蛋白質。 6. 成年人的脂肪攝取量為20~35%總能量,飽和脂肪酸攝取要低於總能量10%。 7. 食物膽固醇攝取要低於300 mg/天。 8. 減少攝取反式脂肪,如油炸食物。
美國食物指引金字塔於2005年修正為我的金字塔(MyPyramid),改變有: 1. 一個人爬樓梯的圖案,表示要增加身體活動量。 2. 利用杯和重量(oz)替代份數。 我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1每日飲食指南」,圖中央加入騎乘腳踏車的圖案,以及「水」字(圖8-4),代表「要吃也要動」。
圖8-4 每日飲食指南之食物種類與份量建議
(三)行為改變法與體重控制 1. 不要暴露在飲食環境。 2. 辨別想要改變的飲食行為。 3. 分析平時的飲食行為與習慣。 4. 獎賞。 1. 不要暴露在飲食環境。 2. 辨別想要改變的飲食行為。 3. 分析平時的飲食行為與習慣。 4. 獎賞。 5. 替代飲食行為。
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中心,LEARN原則控制體重: 1. Lifestyle: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 Exercise: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增加身體活動量。 3. Attitude:培養良好的減重態度。 4. Relationship:利用人際關係與社會支持來減重。 5. Nutrition:注意營養與飲食,攝取低能量與均衡食物。
二 增加體重的方法 1. 能量攝取大於能量消耗──能量正平衡。 2. 檢查體重過輕的原因。 二 增加體重的方法 1. 能量攝取大於能量消耗──能量正平衡。 2. 檢查體重過輕的原因。 3. 如有飲食困擾的問題,要尋找專業醫師或人員協助。 4. 每天飲食比目前多攝取400~500大卡。
5. 增加攝取能量較高的食物。 6. 增加每天飲食和吃點心的頻率。 7. 吃的份量多一點。 8. 要有足夠的睡眠與休息時間,避免過於忙碌或失眠。 9. 抒解壓力。 10. 從事阻力訓練。
三 不適當的減重方法 1. 定點減肥:只訓練某部位肌肉無法減重或減少體脂肪。 三 不適當的減重方法 1. 定點減肥:只訓練某部位肌肉無法減重或減少體脂肪。 2. 蒸氣浴、流汗衣或身體包紮:導致快速減重,但流失的皆是水分。
3. 震動帶:是被動的運動方式,不會分解脂肪,也不會消耗能量。 4. 其他:像電刺激和時尚食物(如高蛋白質低糖食物)等,皆沒有科學根據證明是有助於減重的方法。
一 運動對體重控制的基本觀念 (一)運動初期的體重 第五節 運動對體重控制的觀念與要點 第五節 運動對體重控制的觀念與要點 一 運動對體重控制的基本觀念 (一)運動初期的體重 開始運動初期體重可能不會減輕,這是運動的適應現象,要有耐心持續運動,不要懷疑運動的效果。 運動初期減少能量攝取,減重的效果較佳。
(二)運動量與食物攝取量 運動越多,能量攝取會較多,但運動的時間較長和運動後所增加的能量消耗,還是會比多攝取的能量還多,而產生減重效果。 運動量越少不是吃得越少。
(三)基礎代謝率的高低 安靜基礎代謝率(BMR)是身體基本功能所需的能量,像呼吸、循環和神經傳導等。 基礎代謝率占每天總能量消耗的2/3,如一個人每天總能量消耗為2,100大卡,則基礎代謝率約為1,400大卡。
基礎代謝率(BMR)的估計: 基礎代謝率(BMR)=1MET= 1大卡/公斤/小時 範例:如一位60公斤體重者,基礎代謝率每天約為多少大卡? 解答:60公斤體重者,1天24小時的基礎代謝率=1×60×24=1,440大卡。
肌肉質量增加1公斤,每天約可增加77大卡的能量消耗,如每天增加基礎代謝率77大卡,則一年減輕體重=77×365 ÷ 7,700=3 肌肉質量增加1公斤,每天約可增加77大卡的能量消耗,如每天增加基礎代謝率77大卡,則一年減輕體重=77×365 ÷ 7,700=3.65公斤。 能量負平衡達7,700大卡時,就會減重1公斤脂肪。 從事有氧運動和重量訓練,可以提升攝氧能力與肌肉質量,皆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有助體重控制。
(四)憂憂效應 在短時間內,以限制能量攝取或暫時脫水的方法減重,不能達到長期減重的目的,一旦恢復平時生活方式後,體重就會恢復。 不斷地減重與增重會產生憂憂效應,即前次減重失敗會造成下次減重的困難度,因為會減少肌肉質量與基礎代謝率,而相對增加食物吸收率。
(五)運動與節食減重 運動減重的優點比節食減重多出許多,兩者的比較如表8-4:
(六)低強度長時間的有氧運動 (七)把握運動機會 (八)運動時能量消耗的估計 每天的總能量消耗包括三部分: 1. 安靜基礎代謝率或安靜能量消耗:約占每日總能量消耗的2/3。 2. 食物生熱效應:約占每日總能量消耗的1/10。 3. 運動生熱效應:身體活動或運動所產生的能量。
體重控制建議從事長時間的有氧運動,以消耗更多能量。 結合飲食與運動減重,使每天的能量攝取低於能量消耗,達到500大卡的能量負平衡,運動一段時間後,也會增加安靜基礎代謝率。 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要維持健康與體適能應每天運動消耗至少150~400大卡。
有氧運動的能量消耗 範例①:一位體重70公斤的人,1小時可以跑12.5公里,以此速度跑了30分鐘,消耗了多少大卡的能量? 解答①:1 MET=1大卡/公斤/小時,則12.5 METs=12.5大卡/公斤/小時=12.5×70×0.5=437.5大卡。
範例②:一位體重80公斤的人,在30分鐘內走3,000公尺,則60分鐘消耗多少能量? 解答②:1小時可走6,000公尺,為6公里,其強度為6 METs。則6×80×1=480大卡。
二 減重時運動的安全性 1. 對熱的忍受性差:運動時應穿著容易通氣排汗的衣服,考慮選擇較涼爽的運動時段,注意場地的空氣流通和隨時補充水分等。 二 減重時運動的安全性 1. 對熱的忍受性差:運動時應穿著容易通氣排汗的衣服,考慮選擇較涼爽的運動時段,注意場地的空氣流通和隨時補充水分等。 2. 運動時有時會有呼吸急促與困難現象:必要時多休息,用口與鼻同時呼吸。
3. 較易有骨骼關節問題:選擇適合的運動場地與運動鞋,從事低撞擊運動,以減少下肢接觸地面時的壓力,走路、游泳和騎腳踏車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 4. 局部肌肉較脆弱:開始運動時應以漸進的運動訓練方式先改善肌肉適能。
5. 平衡感的焦慮:熟悉運動方式與環境,從事較有挑戰性的活動時,也要作適度的保護,適度運動後,平衡能力會逐漸改善。 6. 以疼痛引導活動。
體脂肪過多或體重過重是未來健康的威脅。 維持與控制理想體重與體脂肪是終生要注意的事。 適度規律的運動、均衡營養低能量的飲食,以及良好的飲食行為,是控制體重很重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