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电子讲稿 绪 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钟培宁 观察和探究 活动一 : 观察同一植 物的 “ 相同 ” 叶子, 是否 完全一样 ?
Advertisements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辨证论治概述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定义 1、辨证 —— 就是将四诊所得到的患 者的症状、体征、患病过程等有关 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 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 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和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第一章 基本理论.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动物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of Animal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病理生理教研室 高雪丽.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中医基础理论 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中医基础教研室.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张国华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 辽宁中医药大学 郑洪新 教授.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中医基础理论》 成都中医药大学.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第二篇 民族传统养生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整体观、系统论、发展观 第一节 整体观 第二节 系统论 第三节 发展观
中医基础理论.
XXXX学院2014年度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1月15日.
46、 痹 证.
绪论 一、中医学的含义及其学科属性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中医基础理论 Basic Theories of TCM
中医基础理论.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绪 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诊察了解; 断—分析判断。 (一)诊法 (二)辨证 (三)辨病 (四)病案 诊 第一章、望诊 断 记录.
经行感冒.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LOGO.
TDS检测穴位 解 说 手 册 北京人人健康预防保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制.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糖尿病流行病学.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基于时政热点问题,政史地学科横向统整”的拓展型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内科护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第十章 方差分析.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Metabolic biomarker signature to differentiat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from chronic pancreatitis Gut, 2017, Jan (IF=14.921) 汇报人:王宁 IMI CONFIDENTIAL.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基因信息的传递.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编程达人-- 从零开始学UI系列教程 第九节、布尔运算 先行者 YC.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电子讲稿 绪 论

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TCM),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医学(Medicine, West Medicine): 《辞海》的解释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从人的整体性及其同外界环境的辩证关系出发,用实验研究、现场调查、临床观察等方法,不断总结经验,研究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消灭的规律以及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能力的有效措施。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亦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中医学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学科属性 自然科学 知识 社会科学 知识 中医学 中国 古代哲学 中国 传统文化

1.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主要探讨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2.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人不仅具有自然物质(生物)的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医学问题。社会环境的变更,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常产生较大影响。因而中医学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属性。

3.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的共同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自然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的作用。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代,受当时的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了当时的哲学成就,用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等,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4.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除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起到过重要作用外,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农学、生物学、矿物学、植物学、军事学、数学以及酿酒技术、冶炼技术等,都曾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气象学知识促进了六淫病因学说的产生,兵法知识奠基了治病原则与方法的形成,对四时物候变化的认识促成了“天人相应”思想的建立等等。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理法方药 中医学理论体系 整 体 辨 精 观 证 气 念 论 阴 治 阳 指 五 导 诊 行 思 想 特 哲 点 学 思 想 脏 腑 精 气 血 津 液 核 心 理 论 辨 证 论 治 诊 特 点 精 气 阴 阳 五 行 哲 学 思 想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 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医药知识的积累 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直接观察法 整体观察法 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理论框架的建立 《内经》:整体观念、藏象经络、精气神 《难经》:经络 《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 治疗技术的发展 药物疗法的发展:《神农本草经》 针灸技术的发展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汉代以后,医学理论不断创新,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学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晋·王叔和《脉经》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唐·王焘《外台秘要》

2.宋金元时期 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方)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寒凉派。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倡“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攻邪派。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倡“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补土派。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派。

3.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既有许多新的发明和创见,又有对医学理论和经验的综合整理,编撰了大量的医学全书、丛书和类书。 明代命门学说 张介宾(字景岳) 赵献可(字养葵) 明清时期温病学说 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创“戾气”说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创卫气营血辨证 薛雪(字生白)著《湿热条辨》 吴瑭(字鞠通),创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

4.近代与现代 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 一是继续走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如30年代曹炳章主编的《中国医学大成》,是一部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 二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以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为代表的中西汇通学派,认为中西医互有优劣,可以殊途同归,主张汲取西医之长以发展中医,如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现代时期(建国后),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因而此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的趋势: 一是中医学理论经过梳理研究而更加系统、规范,如20世纪60年代编写的全国统编教材《内经讲义》,发展为70年代的《中医学基础》,再分化为80年代《中医基础理论》,即其标志; 二是用哲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现代实证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大量的专著和科研成果相继出现; 三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思维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中医学理论概念的发生之源与继续发展、创新之路。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必须走继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重视继承,才能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传承下来,为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创新是中医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新理论、新观点的产生之源,也是中医学的生命之源。

1.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神、体质、病因、发病、病机、防治等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应下大功夫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作一系统的研究,明确其基本内涵。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性研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医学理论继续发展、创新和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2.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保持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特色。 中医学理论纳入现代科学研究序列。 强化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研究。 注重中医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发展。 创建科学的假说和构建新的理论。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的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自 然 环 境 社 会 环 境 人 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1)生理上的整体性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五脏一体观 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 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彼此衔接、沟通。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 。

人体生理系统简表 心系统:心—小肠—脉—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肝系统:肝— 胆 —筋—目—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脾系统:脾— 胃 —肉—口—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及二阴—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目 筋 胆 耳 舌 骨 肝 脉 膀胱 小肠 肾 心 肺 脾 胃 大肠 肉 皮 口 鼻

●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由经络联络六腑、形体、官窍,构成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而它们之间,又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作用,构成一个在结构上完整统一的整体。每个生理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精、气、血、津液分布、贮藏、代谢或运行于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中,支撑了它们各自的功能,并使它们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从而维持了五个生理系统之间的协调有序。 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在心的主持下,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因此,人体又是一个以心为主导,各脏腑密切协作的有机整体。

●形神一体观 形体,是指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和官窍及运行或贮藏于其中的精、气、血、津液等。 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情绪、思想、性格等一系列心理活动。 形神一体观,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在活的机体上,形与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离的。形是神的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而神一旦产生,就对形体起着主宰作用。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证。

(2)病理上的整体性 中医学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性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发生病变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又不忽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的影响。 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机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 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既然是协调统一、密切配合的,在病理上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的; 形神统一的整体,因而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调理五脏精气血可调节人之心理异常,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可治疗精神亢奋或抑郁。

(3)诊治上的整体性 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由外察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验舌与面部色诊都是中医学整体诊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 —治内愈外。如泻心火治疗口舌生疮。 —下病上取。如灸百会治疗小儿腹泻。 —上病下取。如药敷涌泉治疗眩晕。

“天”,此指整个“自然环境”而言,包括气候和地域环境。若“天”与“地”相对而言,则主指“气候”。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大自然存在的阳光、空气、水、温度、磁场、引力、生物圈等,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最佳环境。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认识,即是“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天”,此指整个“自然环境”而言,包括气候和地域环境。若“天”与“地”相对而言,则主指“气候”。

(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一年气候变化: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生物变化: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人体生理: 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 一日之内的昼夜晨昏变化,对人体生理也有不同影响,而人体也要与之相适应。

●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地域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要素之一,主要指地势的高低、地域性气候、水土、物产及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地域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脏腑机能,进而影响体质的形成。 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稀疏;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长期居住某地的人,一旦迁居异地,常感到不适应,或生皮疹,或生腹泻,习惯上称为“水土不服”。

(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或急骤,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的适应、调节、抗邪等能力与自然界邪气的致病能力两个方面。 若人体正气充沛,适应、调节及抗病能力强,能抵御邪气的侵袭,一般不会发病;若气候特别恶劣,而人体正气相对不足,抵御病邪的能力相对减退,病邪就会乘虚侵入而致病。

●气候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在四时气候的异常变化中,常可发生一些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 某些慢性病恢复期中,也往往由于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替而使病情加重、恶化或旧病复作。 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影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 ●地域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地域环境的不同,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地方性疾病的发生,与地域环境的差异密切相关。

(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气候变化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心理和病理变化,故在养生防病中,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法于四时”,“四气调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在气候变化剧烈或急骤时,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防止病邪侵犯人体而发病。 在治疗疾病时,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即所谓“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的用药原则 一般是春夏慎用温热,秋冬慎用寒凉。 但对“能夏不能冬”的阳虚阴盛者,夏不避温热;对“能冬不能夏”的阴虚阳亢者,冬不避寒凉。夏用温热之药培其阳,则冬不发病;冬用凉润之品养其阴,则夏日病减。遵四时之变而预培人体之阴阳,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此即所谓“冬病夏治”,“夏病冬治”。 根据人体气血随自然界阴阳二气的盛衰而有相应的变化,并应时有规律地循行于经脉之中的推理,古人创立了“子午流注针法”,按日按时取穴针灸,可更有效地调理气血、协调阴阳以防治疾病。

●因地制宜 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还受地域环境的影响,故在养生防病中,要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充分利用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种条件,并积极主动地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我国的地理特点,是西北地势高而东南地势低,西北偏于寒凉干燥而东南偏于温热湿润。 由于地有高下之异,气有温凉之别,故治疗时应因地制宜,西北少用寒凉之药而东南慎用辛热之品。

人不单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社会中的一员,具备社会属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不单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社会中的一员,具备社会属性。 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制约。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婚姻、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必然通过与人的信息交换影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而人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交流中,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平衡、协调,此即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社会环境不同,造就了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这是因为社会的变迁,会给人们的生活条件、生产方式、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带来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人的身心机能的改变。一般说来,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力的社会支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精神振奋,勇于进取,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不利的社会环境,可使人精神压抑,或紧张、恐惧,从而影响身心机能,危害身心健康。

(2)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社会环境常有变更,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也随之而变。剧烈、骤然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有较大的影响,从而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并解释说:“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

不利的社会环境,如家庭纠纷,邻里不和,亲人亡故,同事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紧张等,可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和稳定,不仅易引发某些身心疾病,而且常使某些原发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的病情加重或恶化,甚至死亡。

(3)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主要通过影响人体的精神情志而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产生影响,因而预防和治疗疾病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对人体身心机能的影响,尽量避免不利的社会因素对人的精神刺激,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持,并通过精神调摄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以维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促进疾病向好的方面转化。

综上所述,中医学不仅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 它以人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为背景,用同源性和联系性思维对生命、健康、疾病等重大医学问题作了广泛的讨论,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精神与形体以及形体内部的整体性联系,认为人体自身的结构与机能的统一、“形与神俱”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是其健康的保证,而这种人体自身的稳态及其与自然、社会环境协调的被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发生。

●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 以整体观念(holism concept)与现代医学模式(medical pattern)相比较,可见中医学早就从宏观上勾画出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全部构架,并且给这一现代医学模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天人一体观。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biology-psychology-society 中医学医学模式:人(形—神)—自然—社会 human beings(body-spirit)-nature-society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variation)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disease),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亦即邪正斗争。 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发病原因及病理演变规律,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诊断要点和与相似疾病的鉴别点。因此,疾病的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如麻疹、水痘、感冒、肺痈、肠痈、痢疾、消渴等,皆属疾病的概念。

证,即证候(syndrome),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证候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候的内在本质。由于病机的内涵中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和邪正盛衰变化,故证候能够揭示病变的机理和发展趋势,中医学将其作为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如风寒感冒、肝阳上亢、心血亏虚、心脉痹阻等,都属证候的概念。

症,即症状(symptom)和体征(physical sign)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称体征)。 症是判断疾病、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但因其仅是疾病的个别现象,未必能完全反映疾病和证候的本质。同一个症状,可由不同的致病因素引起,其病理机制不尽相同,因此可见于不同的疾病和证候。孤立的症状或体征不能反映疾病或证候的本质,因而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

病、证、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 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 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 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析 病因病位 病性病势 症状和体征 其他有关材料 因证立法 据法选方 证候 治则 治法 方药

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由于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只能反映疾病某一阶段和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故中医学在辨识证候时,要求同时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其发展变化趋向,即辨明疾病从发生到转归的总体病机。

●辨病因 即利用病因理论分析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推导出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得出以病因命名的证候,为针对病因治疗提供依据。 对外感性疾病,辨析病因是辨证过程的首要的环节。但多数内伤性疾病,运用病因辨证的方法并不能找到直接的病因,只能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推断其某阶段和某类型的病机特点以确定证候。

●辨病位 即确定病证所在的部位。不同的致病因素侵袭人体不同的部位,引起不同的病证。 一般说来,外在病邪多侵袭人体之表,引起表证,然后由表入里;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则易直接损伤脏腑精气,病变在里。

●辨病性 即确定疾病的虚实寒热之性。 邪正之气的盛衰决定着病证的虚实,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致病邪气有阴阳之分,人体正气也有阴阳之别。不同属性的病邪侵犯人体,人体相应的正气则与之抗争,导致不同类型的阴阳失调而出现寒热性病证,即所谓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伤寒论》把外感热病分为六个病期,以六经表示其不同的病期和发展趋势,其传变规律可概括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辨病势 即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 《伤寒论》把外感热病分为六个病期,以六经表示其不同的病期和发展趋势,其传变规律可概括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温病学家们则用卫气营血和上中下三焦表示温热病和湿热病的传变规律。 对内伤杂病的传变,《内经》是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表述的,现在趋向于以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影响来表达。 掌握了疾病的传变规律,可以洞察疾病发展变化及转归的全局。

论治 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论治过程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因证立法:即依据已经辨明的疾病某阶段或某类型的证候,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 ●随法选方:即据证立法之后,随治法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或措施,并予以处方。治疗手段,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 ●据方施治:即按照处方,对治疗方法予以实施。治疗的实施一般应由医务人员执行,某些情况下可由医生指导病人自己执行。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如麻疹病在不同的疾病阶段有不同的证,故治疗麻疹病有初起解表透疹,中期清肺热,后期滋养肺阴胃阴等不同的治法。 感冒病可因其病因病机和病人体质的不同而出现风寒、风热、风湿、风燥、气虚等不同的证候,因而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辛润解表、益气解表等相应的治法。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不同的病变,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大致相同的“中气下陷”的病理机制,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候,故皆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来治疗。 因此,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辨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 辨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从而根据证候来确立治法,据法处方以治疗疾病。 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辨证与辨病都是以病人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区别在于一为确立证候,一为确诊疾病。

辨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诊断疾病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四诊来采集有关病变的资料,并作相应的物理和生化方面的检查,然后分析综合所有有关疾病的材料,作出疾病诊断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疾病的诊断确定后,就要根据“病”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某些病可用有特异性治疗作用的中药单方或复方治疗,如疟疾则可用常山治之,痢疾一般可用黄连、三颗针、马齿苋等治之,肠痈一般可用大黄牡丹汤治之等。

中医学历来都是辨证和辨病同时并用的。 运用辨病思维来确诊疾病,对某一病的病因、病变规律和转归预后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再运用辨证思维,根据该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辨析该病目前处于病变的哪一阶段或是哪一类型,从而确立当时该病的“证候”,然后根据“证候”来确定治则治法和处方遣药。此即通常所说的“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的临床诊治原则。 对某些难以确诊的病症,可发挥辨证思维的优势,依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辨出证候,随证施治。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等四部分。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