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细胞培养技术和培养箱 cell culture and incubate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中医护理 —— 鱼腥草 护理 1334 班 小组成员:郭丽丹 43 杨专 39 张建 35 李晓敏 27 陈燕红 25 张良州 8 分工合作: 收集整理 43 郭丽丹 35 张建 27 李晓敏 讲解 39 杨专 25 陈燕红 8 张良洲.
Advertisements

手工加工全框眼镜技术 前调整确定加工基准制作模板割边 磨边磨安全角 (抛光) 装配 后调整检测.
融资融券业务的保证金与保证金比例 光大证券 · 信用业务管理总部 2015 年 12 月 ★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教育活动材料★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規暨訴願審議委員會 102 年度原住民身分法實例演練講習: 原住民身分認定及救濟程序.
第三节 排气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不能 排出。 1. 心理护理 2. 适当活动 3. 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行肛管排气 4. 健康教育.
第四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道家養生保健長壽藥膳 藥膳應用原則: 天人相應,道法自然 藥膳有兩個職能: 一是保健增壽,一是治療疾病。 ◎ 黃蕙棻.
雷一雪 周可然 徐超 杨光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 第一节 胎儿的发育过程  卵细胞期 从精卵的成功结合开始,卵细胞期大约持续 3 周,是胎儿发育的第一阶段,为胚胎阶段打下坚实 基础.
本校自民國 78 年於顏前校長世錫任內創設本系 設立鑑識科學學系大學部,專責鑑識人才之培養, 為目前國內唯一專門培育鑑識科學人才、研究鑑識 科學學術之大學學系,設系剛滿 20 年。自 85 年於姚 前校長高橋任內,設立鑑識科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生 ,民國 88 年於謝前校長瑞智任內先後獲內政部、教.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什么叫做遗传? 2. 什么叫做性状? 3. 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及异 常时的护理. 教学目标  1 、解释有关名词  2 、说出脉搏、呼吸的正常值  3 、叙述脉搏、呼吸的测量方法;识别脉搏、 呼吸的异常变化  4 、叙述测量脉搏、呼吸的注意事项  5 、正确记录脉搏、呼吸,做到认真负责,实 事求是。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三節:基因改造食品.
项目四、腻子的施工  一、准备工作  二、安全与卫生  三、板件表面的处理  四、准备腻子  五、刮腻子  六、腻子的干燥  七、腻子的打磨  结束.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冷 热 疗 法.
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二 排泄护理技术 项目三 促进呼吸功能护理 项目四 冷热疗法 项目五 标本采集 项目六
答: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中医美容保健.
個人理財規劃 第八章 投資規劃.
第7章 隔离技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保育员工作职责.
开天门 梅州市中医医院 郑雪辉.
小儿斜颈的诊断与治疗.
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二 排泄护理技术 项目三 促进呼吸功能护理 项目一 冷热疗法 项目二 标本采集 项目三
孩子腹泻病的预防与治疗.
中式面点技艺 长春市商业职业技术学校 王成贵 中式面点技艺 长春市商业职业技术学校 授课教师: 王 成 贵.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3章 生殖 3-1 細胞分裂 3-2 無性生殖 3-3 有性生殖.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校园防火与逃生 保卫科.
单元九 种猪常见疾病(4).
学校核心发展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 程红兵.
必修二 生物 (人教版).
实验一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制备和观察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医学遗传学实验.
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发源地、理论基础、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影响。 2.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第三章 儿童少年、女子及 中老年的体育卫生 第一节 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
动物细胞工程 儋州市一中 金兆娜.
第八章 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 第一节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理
操作技能-2 长宁区公共卫生人员规范化培训系列课程 主讲人: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综合办/应急办 庄建林 2015 年 8月 28 日.
关于职教发展的几个理念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亚弟.
学生学业水平诊断与提升策略探究 平阳中学 周秀丽.
征服火灾是全社会的事业,它需要科技的进步,需要消防监督,也需要消防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通过各类的消防安全培训,从而使人们更好的掌握消防常识和了解消防法规,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使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远离火灾的侵袭。
白细胞计数 显微镜计数法.
Platform Technologies of Biology 生物技术平台的两根支柱:
模拟 回归 提能 ——最后二十天复习策略 大连市第十二中学 单维霞.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王永慶遺產分配 第三組民法報告 4970T011 劉昭妤 4970T037 吳品怡 4970T090 袁如意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足球運動情報蒐集與分析 趙榮瑞 教授.
点拨复习之 坐标曲线图 嘉兴三中 曹芳.
講師:賴玉珊 心理師 證照:諮商心理師(諮心字第001495號) 學歷: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 畢 現任:長榮大學諮商中心專任心理師
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二、汽化和液化.
导入新课 波能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既然光也是一种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呢?.
复习: 一、细胞膜的成分 1、脂质 2、蛋白质 3、糖类 二、生物膜的功能: 1、界膜 2、控制物质的进出 3、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生物體的構造 細胞的構造 物質進出細胞的 方式 從細胞到個體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1上
粪 便 检 查 主讲老师:沈萍.
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教学组
设计负责人:王云阳 设计指导教师:岳田利,高振鹏、史亚歌 彭帮柱,田晓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零零六年十月
盆腔炎的护理 梅剑娟.
肝功能正常的小三阳注意事项.
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人体的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需要营养物质和氧,并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这些物质在人体内运输主要依靠 系统。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 、 和 组成。 血液循环 血管 心脏 血液.
第3节 以水为主要传热介质 的烹调方法.
船舶高级消防 第七章 船舶灭火中的危险与应对措施.
第一章 汽车的解体与清洗 第一节 汽车解体工艺 一、零件的拆卸原则 1、拆卸前应熟悉被拆总成的结构
織物的認識 演示者:陳明玲 美容科:家政概論.
評分標準.
细胞系的生命期.
非同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床上洗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章 细胞培养技术和培养箱 cell culture and incubate

本章目录 第一节 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培养细胞的类型、特点及增殖过程 第三节 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第一节 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培养细胞的类型、特点及增殖过程 第三节 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五节 培养箱的进展

第一节 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 细胞培养(cell culture)也称为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是从生物体内取出组织或细胞,在试管和培养平皿内模拟体内生理环境,于无菌、适当温度和一定营养条件下,对这些组织或细胞进行孵育培养,使之保持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以便于我们观察研究。

第二节 培养细胞的类型、特点及增殖过程 根据体外培养细胞能否贴附在支持物上生长的特性,可分为贴附型和悬浮型两大类。大多数培养细胞为贴附型,多呈上皮样或成纤维细胞样,具有接触抑制和密度抑制的特性。少数细胞在培养时以悬浮状态生长(包括一些取自血、脾或骨髓的培养细胞,尤其是血液白细胞,以及一些肿瘤细胞)。

第二节 培养细胞的类型、特点及增殖过程 贴附细胞型MRC-5成纤维细胞

第二节 培养细胞的类型、特点及增殖过程 贴附型细胞正常猴肾单层上皮细胞

Molt4细胞悬浮2~3天的细胞图片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 第二节 培养细胞的类型、特点及增殖过程 Molt4细胞悬浮2~3天的细胞图片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

第二节 培养细胞的类型、特点及增殖过程 悬浮型培养细胞

第二节 培养细胞的类型、特点及增殖过程 传代(passage 或subculture)当细胞增殖至一定密度后,由于培养细胞的孤立生存环境和有限的营养,则需分离出一部分细胞接种到其他容器,并及时更新培养液,使细胞增殖继续过程。 一代 从细胞接种到下一次传代再培养的一段时间。细胞培养一代的过程中,一般细胞可倍增2~6次。

第二节 培养细胞的类型、特点及增殖过程 原代细胞培养 从供体取得组织,分离得到所需细胞后接种于培养瓶,进行首次培养。 次代细胞培养 将原代细胞培养物用胰酶和EDTA消化处理后,收集洗涤,再分装至含有新鲜营养液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形成的单层细胞。

第二节 培养细胞的类型、特点及增殖过程 细胞系(cell line) 原代细胞一经传代后细胞。 无限细胞系或连续细胞系 细胞获得永生性即永久增殖的能力。

第三节 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 营养物质糖、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离子、微量元素等 第三节 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 培养皿 或培养瓶 营养物质糖、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离子、微量元素等 温度、湿度和气体由CO2恒温孵育箱提供 维持 培养液 2%~5% 的血清 生长 培养液 10%~20% 的血清

第三节 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培养设备

技术方法 第三节 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细胞分离 消化法传代 细胞悬液计数后,加入营养液稀释成一定浓度细胞悬液孵箱中进行培养 第三节 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技术方法 细胞分离 原代(初代)培养 消化法传代 细胞悬液计数后,加入营养液稀释成一定浓度细胞悬液孵箱中进行培养 组织块剪切,消化法使组织进一步分散 将原代细胞培养物用胰酶和EDTA消化处理后,收集洗涤,再分装至 含有新鲜营养液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 制备获得细胞悬液计数后,加入营养液稀释成一定浓度细胞悬液孵箱中进行培养

第三节 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细胞的冻存和复苏-“慢冻快融” 第三节 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细胞的冻存和复苏-“慢冻快融” 冻存 选用对数生长期细胞,用常规方法收集按(1~5)×106/ml细胞浓度,悬浮于含10%DMSO或甘油的含血清培养液中,分装,封口,放入纱布小袋中。可用手工方法从把冻存管悬在液氮容器口开始,在30~40min时间内,下降到液氮表面,再停30min后,直接投入液氮中。或先将冻存管移入液氮罐口颈部气相中过夜,次日将纱布袋缓慢下降至液氮中,历时3min。在液氮中可长期保存。 复苏 将冻存于液氮中的冻存管取出,迅速放入37 ℃ ~40℃水浴中使其在1min内融化。在无菌条件下打开冻存管,取出细胞悬液至离心管中,补加10ml培养液,500~1000rpm低速离心5min,去上清,加入新鲜培养液适量,转入培养瓶中置37℃培养。

第三节 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细胞培养微生物污染的检测 霉菌污染后,一般肉眼可见在培养液中形成白色或浅黄色飘浮物,短期内培养液多不混浊;倒置显微镜下可见于细胞之间悬浮飘荡在培养液中的纵横交错穿行的丝状、管状及树枝状菌丝,很多菌丝在高倍镜下可见到有链状排列的菌珠;或可见散在细胞周边和细胞之间的卵圆形单细胞真菌。

第三节 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细胞培养微生物污染的检测 第三节 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细胞培养微生物污染的检测 支原体污染可做如下检测:①相差显微镜检测, 将细胞接种于事先放置于培养瓶内的盖玻片上,24h后取出,用相差油镜观察,支原体呈暗色微小颗粒位于细胞表面和细胞之间;②荧光染色法,用能与DNA特异性结合的荧光染料Hoechst 33258使支原体DNA着色,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散在于细胞周围或附于细胞膜表面的亮绿色小点为支原体污染;③电镜检测,用扫描电镜或透射电镜观察支原体;④DNA分子杂交检测或支原体培养等方法,检出率高,但方法较复杂。 细菌污染后,由于大量酸性物质产生,培养液短期内颜色变黄并出现明显混浊现象;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培养液中有大量细小的圆球状颗粒飘浮,有时在细胞表面和周围有大量细菌存在,细胞生长停止并有中毒表现。

第三节 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细胞培养应用 临床肿瘤 诊断 临床病原学 诊断 细胞融合 组织工程 核移植 基因转移 细胞治疗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一、电热恒温培养箱 二、二氧化碳培养箱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三、厌氧培养箱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电热恒温培养箱 电热恒温培养箱适合于普通的细菌培养和封闭式细胞培养,并常用于有关细胞培养的器材和试剂的预温及恒定。 电热恒温培养箱有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和气套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两种,两者基本结构相似,只是加热方式不同,前者的温度变化幅度比后者小,因而在使用上更具有优势。 气套式电热恒温培养箱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恒温培养箱 恒温培养箱为优质钢板制造的立式箱体,内门用钢化玻璃制成。无需打开内门观察箱内物品有利于保温。工作室由双层不锈钢亚弧焊接制成,里面一般放置23层用于承托培养物的不锈钢搁板,工作室和钢化玻璃内门之间装有硅橡胶密封圈,工作室外壁左、右和底部通过隔水套加热,工作室顶装有一只低噪声小型风机,以保证箱内温度均匀,水套上部设有溢水口直通箱体底部,并有低水位报警功能。气套式采用空气循环加热方式,加热组件环绕培养箱的所有外夹套,可以均匀加热。箱体外壳和工作室外壁填充硬质聚胺酯隔热。电源开关和电源指示灯、微电脑智能控温仪均设置在培养箱上部,微电脑智能控温仪采用自整定PID技术,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电热恒温培养箱使用与注意事项 恒温培养箱使用步骤 隔水层的加水 温度设定 温度显示值修正 上限跟踪报警设定 控温仪的PID自整定控制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隔水层的加水 第一次使用时,打开水龙头低水位指示灯亮且伴有报警声,当水位逐渐升高,低水位指示灯灭报警声消失时,应及时关闭水龙头。若溢水口有水溢出时,应把放水塞头拔出放水,同时观察溢水口,没有水溢出时应立即将塞头塞紧。直至低水位无声、无报警、没水溢出。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智能控温仪的温度设定 按控温仪的功能键“SET”进入温度设定状态,再按移位键配合加键或减键,设定结束需按功能键“SET”确认。设定结束后培养箱进入升温状态,加热指示灯亮。当箱内温度接近设定温度时,加热指示灯反复多次忽亮忽熄,控制进入恒温状态。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二氧化碳培养箱 培养箱的结构 以水套式CO2培养箱为例,培养箱基本有三壁结构箱体、控制中心(包括键盘、显示器、指示器等)、CO2/O2传感器、增湿盘等。 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箱)提供箱内一定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和相对湿度,创造了细胞与微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环境条件,使之在脱离复杂机体内环境的直接影响,在体外能生长繁殖。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控制中心(包括键盘、显示器、指示器等) 二氧化碳培养箱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特点和使用 水套式CO2培养箱 可分为单\双内舱水套培养箱两种。 箱内传感器有热传导(T/C)和红外(IR)传感器两种。 水套注入口(用于注满水)。 水套排气口(在水套注满过程中或热胀冷缩时让空气逸出,不能覆盖)。 水套水排口(用于迅速排空水套)。 加热式内门(为了保持箱内干燥)。 箱内气体取样口(可使用Fyrite或类似工具提取箱内样本的含量)。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二氧化碳培养箱的结构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水套式培养箱四个基本模式设置(运行、设置、校正、系统配置) 运行模式-默认模式 设定模式-温度、超温、和浓度设置 系统配置-允许用户设置变化的选件 (包括可听、存取代码、低温警报、高温警报、温度继电器、浓度过低警报、浓度过高警报、RH过低警报、RH继电器、O2浓度过低警报、浓度过高警报、继电器、显示1设置、显示2设置、补偿、RS485登址、气体保护器设置、门加热等) 校正模式-变化系统参数直至用户满意为止,包括温度偏移、零点、CO2浓度范围、浓度范围、相对湿度(RH)偏移等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气套式培养箱 结构特点: ①直接加热,加热组件环绕所有外夹套,能均匀加热并用玻璃纤维绝缘包绕; ②箱体不需注水、排水,无溢出或缺水警报; ③取样口处于箱体的前部; ④与水套式相比重量减轻; ⑤采用过温保护系统,当温度过高可自动切断电源。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结构特点: ⑥可选配HEPA过滤系统,箱体内气体每分钟被过滤一次,快速达到100级气体质量,能为细胞提供理想环境。气套式培养箱的温度范围是(室温+5℃)~50℃,箱内的传感器亦分为热传导(T/C)传感器和红外(IR)传感器两种。当箱内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时,选用T/C控制;当箱内温度和湿度水平频繁波动时,选用IR控制。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高温灭菌培养箱 双重灭菌功能,即24小时持续灭菌和不定期高温灭菌。高温灭菌温度为140℃,可除去霉菌、酵母等各类真菌以及各类细菌。24小时持续灭菌是指培养箱采用的气体HEPA过滤系统。不定期高温灭菌是根据实验的需要而进行的高温消毒循环过程。高温消毒循环过程大约需要12小时,可利用夜间灭菌而不影响第二天实验的进度,通过采用最优化的温度与流程,可以减少加热对培养箱的损伤,具有高效、快速、简便的特点。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厌氧培养箱 称厌氧培养系统(Anaerobic System),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厌氧菌培养的最佳设备。操作者可以通过培养箱前面附带的橡胶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使厌氧菌的接种、培养和鉴定等全部工作都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因而提高了厌氧菌的阳性检出率。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厌氧培养箱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箱内的厌氧状态产生原理 自动连续循环换气系统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催化除氧系统 (厌氧菌最佳生长气体条件85%N2、5%CO2和10%H2) 箱内的厌氧状态产生原理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大容量细胞培养箱 (可容纳一个七层高的共可放35个培养瓶的细胞转瓶机)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使用及维护保养 细胞转瓶机,水平摇床

第五节 培养箱的进展 随着集成电路、材料结构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新的制造工艺不断被应用于培养箱的制作,但价格也变得昂贵,所以不同实验室应根据各自的能力和目的,选择相应的培养箱,达到科研和临床检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