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湖南省高血压研究中心 袁洪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房颤的规范及 “ 不规范 ” 治疗 —— 一例房颤患者的诊治 张 震 成都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Advertisements

高血压的自我保健 衢州市中医院 呼吸内科 王水有. 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 产生的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说的血压是 指动脉压。 影响血压的因素既动脉血压调节系统,主 要通过增减血容量,或扩宿血管,或两者 兼有之。当心脏加强收缩射血时,动脉内 的压力最高,此时压力称为收缩压,也称.
第七节 心 悸 郑祖平. 一、概述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 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 心率缓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心悸时,心 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心率和 心律正常者亦可有心悸。 一般认为与心肌收缩力心搏量的变化及 患者的精神状态注意力是否集中等多种因 素有关。
十二病区护理查房 温州医学院 戴敏智. 相关知识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导致 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 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 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
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说出妊娠、分娩、产褥对心脏病的影响。 2. 简要说出心脏病心功能分级和早期心力衰竭的诊断。 3. 简要说出心脏病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 4. 详述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的重点评估内容、常见的护理问题、护理 措施。 二、技能目标 5. 能对模拟病人实施评估、提出具体的护理问题及实施护理。
肠梗阻护理查房 蚌医一附院中医科 陈晴晴. 肠梗阻的定义: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时,称为肠梗阻 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仅 次于胆道疾病和急性阑尾炎,列第三位 。
一场共同的战争 高血压防治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钱招昕 2015 年 4 月. 高血压为何是 “ 战争 ” 没有硝烟的战争  海湾战争,伊拉克死亡人数 25,000 人  高 血 压,每年致死约 150 万 -200 万人  朝鲜战争,志愿军伤亡 36 万余人.
高血压急症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顼志敏. 病例讨论 (1) 1 、摘要 某患者,男性, 58 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 痛 3 年,加重 5 日急诊就诊。在劳力与休息时 均有心前区疼痛发作,每次 3 ~ 10 分钟,休息 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高血压病史 20 年, 最高.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的 现状与未来 武汉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向定成. 全球胸痛中心的发展历史 全球第一家 CPC 于1981年在美国建立,至今美 国已经发展到5000余家,其中900余家已经通过 认证 英、法、加、澳、德国等在医院内设立 “ 胸痛 中心 ” ,其中德国总体水平处于国际领先.
急性胸痛诊治规范 - 《 “ 胸痛 中心 ” 建设暨 “ 急性胸痛 ” 诊治规范中国 专家共识 》 江西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刘传垠.
冠心病防治 动脉粥样硬化的自然进程 一般治疗:吸氧,第一周绝对卧床休息,第二周 室内活动。 再灌注止痛治疗:尿激酶 (UK) 、链激酶 (SK) 是 目前最常用的二种静脉溶栓药物,症状出现时间 小于 6 小时最为有效。 溶栓后 2 小时血管通畅率达 67% ,梗死 6— 12 小时后溶栓药物疗效降低,但仍有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 卢月珍. 急性心肌梗死 (AMI) 是由于冠状动脉某支血流突 然阻断,或心肌氧耗剧增而 狭窄的冠状动脉不能供应所 需血液,导致部分心肌不同 程度缺血坏死而引起的临床 征候群. AMI 发病率逐渐 ↑ AMI 常见于中老年人.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 非心脏并发症 预防和护理进展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 心脏监护病房 顾晴.
港口与城市互动协调发展的思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 罗 萍 2006 年 7 月. 主要内容 港城关系的演变进程 我国港城互动发展正进入黄金发展 期 我国港城互动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发 展现状 我国港城互动发展的基本思路.
急性肺栓塞与急性右心衰竭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熊长明 长时间卧床下肢静脉曲张手术, 创伤, 肿瘤 血液高凝状态 右心或周围静脉系统内栓子脱落 突然阻塞主肺动脉或左右肺动脉主干 肺循环阻力急剧增高,心排量降低,右室急剧扩张 急性右心衰竭.
肠 梗 阻. 定 义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 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 通过肠道,称肠梗阻 病因和分类 按基本病因分为三类 机械性肠梗阻 临床最常见 常有下列三种原因.
大勇國小六年三班 指導老師:林靜宜 ♂第四組成員♂ 賴懿綾★賴欣慧 魯宛憶★陳昱如 周家圓★李奕璇 ★許賀晴★
职业医师考试试题分析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向建国.
血栓性疾病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心内科 尹博英.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李娜 淮北卫生学校.
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 如皋市石庄中心医院 朱 冬 胜.
心血管系疾病 李世骐教授主讲.
第11章 健康教育与保健措施.
高血压危象的护理 卢慧清.
腰部劳损.
糖尿病与冠心病 ——新研究,新启示 运城同德医院 潘莉华.
卒 心 痛 成都中医药大学 于白莉.
班社会实践调查 ——大学生健康与运动状况调查.
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关系 --李华志 2000级5班.
六己第一組 指導老師:鄭素美 老師 組員:呂頤姍,白宇軒,葉米柑 吳國逸,吳育銘,陳佳豐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台州市中心医院 冯莉梨.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路径.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抗血栓治疗新进展 新乡医学院一附院心内科 张素荣.
心 厥.
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检验 科生物安全培训.
知识回顾 提问: 1.二尖瓣狭窄最有价值的体征是? 2.诊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重要的体征是? 3.二尖瓣狭窄患者突然出现偏瘫,应考虑?
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北京市心血管疾病防治办公室 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心内科 伍贵富.
大学英语教学在学分制教学的比重 类别 文科 理科 大学英语 《课程要求》 总学时 周学时 总学分
急性心肌梗死 Quintessence11.
心电图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中的应用 龙华医院.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王晓非 解放军第306医院.
冠心病优化治疗的重要环节 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吴伟康
常用抢救技术 现场急救 紧急除颤 高级救护 打电话 主讲:.
畜禽屠宰厂(场)的设置.
冠心病心绞痛(CHD,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病人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痛 中医内科学.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合同结构.
高淳区沧溪中学初一备课组. 高淳区沧溪中学初一备课组 蝌蚪能够变成青蛙,刚出生的婴儿会吮吸乳汁,还有人遇到寒冷的刺激会打哆嗦,引起上述行为的是一种物质——激素。 激素是由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一些物质。
(Primary Hypertension)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 护理查房 妇科一病区.
必存在脑出血的应用 医院 忻州市中医医院 参赛医生: 高旭清 科室: 神经内科 职称: 副主任医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HD)
7,7-二氯双环[4.1.0]庚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相转移催化技术 2、掌握减压蒸馏操作 3、掌握磁力搅拌操作
呕 血 与 便 血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锁骨骨折的护理.
第四节 心肌梗塞与心肌缺血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诊断学科.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进展 张小勇 清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高 血 压 病 中国医大第一医院心内科 张 子 新.
常见内科急症的急救 第一节 意识障碍及昏迷 第二节 休克 第三节 晕厥 第四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 第五节 急性脑血管病 第六节 糖尿病昏迷.
心 肌 梗 死.
外 伤 之 后.
第十二节 呕 血 与 便 血 一、呕血 ㈠概念:凡是上消化道出血,经口腔呕出者称为呕血。.
臺灣名勝古蹟 指導老師:陳佳媚 製作人:林智捷.陳沛璉.畢冠雄.
校园建设中的节能与消防问题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姜长征.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南华大学附二院 曾高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湖南省高血压研究中心 袁洪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湖南省高血压研究中心 袁洪

概 述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危急重症,在条件好的医院死亡率也高达10-14%,因此及时正确的处理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对AMI病理生理的进一步了解,把AMI分型为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两类在病理上不同,因此治疗也不同

AMI发病状况 美国患AMI 90万/年,其中22.5万人死亡。至少50%死于症状发作后1h内和到达急诊科之前。 2000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期间,上海市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5. 2%

定 义 AMI是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大多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原因通常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脉持续、完全阻塞 ST段抬高的AMI形成的血栓通常为富含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的红血栓。而非ST段抬高型心梗通常为富含血小板的白血栓所致

不稳定性冠心病 血小板聚积在 破裂/浸润的部位 脂核 lipid core 外膜

不稳定性冠心病 血栓形成并扩展进入管腔及斑块 血栓 脂核 lipid core 外膜

诊断与危险性评估

目 标 * 急诊科对疑诊AMI的患者应争取在 10 min内完成临床检查 ,描记18导联心电图 (常规12导联加V7~V9、V3R~V5R)并进行分析 ; * 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在就诊后30min内开始溶栓治疗或90min内开始直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入院 缺血性胸痛病人 ASA160~325mg,血清标志物 10min 评价初始的12导联ECG ST抬高或新发LBBB ST下移、T波倒置 评价溶栓禁忌症 在急诊科继续评价和监测: 血清标志物 三维超声 入院 开始抗缺血治疗 目标:30min内开始溶栓;60min到达导管室 缺血/梗死证据 有 无 开始再灌注治疗 观察8~12小时 入院检查:全血细胞、血脂、电解质 出院

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心电图的表现可以诊断AMI,不必等待血清心肌酶学结果即可开始紧急处理 如果心电图无决定性诊断意义,心肌酶学阴性,但临床表现高度可疑,可以反复监测心电图、肌钙蛋白(TNT和TNI)和心肌酶学的变化 肌钙蛋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其他酶学指标。如肌钙蛋白和血清心肌酶学明显升高,心电图上无ST段改变,可诊为非ST段抬高型心梗 鉴别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在临床上非常重要,ST段抬高型心梗主张尽早通过药物溶栓治疗(如无禁忌症)或紧急血运重建术;非ST段抬高型心梗不主张药物溶栓治疗

心电图检查 急性冠脉综合征 无 ST 段抬高 有ST 段抬高 无ST段抬高的心梗 不稳定型心绞痛 非Q波梗死 Q波梗死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应该作为STEMI病人处理的一部分而进行,但不能延误再灌注治疗的实施 肌钙蛋白是最佳生物学标志物 对于12导ECG有ST段抬高并且有STEMI症状的病人,应该尽快开始再灌注治疗,而不要等待生物学标志物的检测结果

Serum Enzymes

急性、进展性或新近心肌梗死的标准 满足下列标准中的一项,即可诊断急性、进展性或新近心肌梗死 新近坏死的生化标志物明显升高并且逐渐下降(肌钙蛋白),或迅速上升与回落(CK-MB),同时至少具有下列一项: 缺血症状 心电图病理性Q波 心电图提示缺血(ST抬高或压低)或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AMI的病理学证据。

院前急救 1)最短时间内了解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以初步判断有无心律失常、心衰或休克,有条件时最好记录心电图 2) 就地休息,评价病情,紧急处理转送医院 3)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1mg,必要时每5分钟重复一次(收缩压<90mmHg、心率<50次/分或>100次/分时不用) 4)对ST段抬高的AMI患者,应在30分钟内收住CCU(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开始溶栓,或在90分钟内开始行急诊PCI治疗

住院后一般治疗 1)休息:完全卧床休息至少1周,尤其在发病后48小时内,第二周可在床上作轻微活动。 2)吸氧:一般吸入40%浓度(每分钟流量5L) 3)监测:在入院后的头4~5天内,每天记录ECG、肌钙蛋白、心肌酶学、电解质及其他生化指标 4)镇静、止痛:口服安定2.5mg/次或必要时5~10mg肌注。疼痛剧烈时可给予吗啡2~4mg肌注或静推,或杜冷丁50~100mg加异丙嗪25mg肌注。 5)饮食和通便:前3天给以流质饮食,以后渐改为半流质、软食及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ST段抬高的AMI的治疗 ST段抬高的AMI形成的血栓通常为富含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的红血栓,因此建议尽早溶栓 适应症:①胸痛符合AMI;②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0.1mV,或渐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③起病<12小时;或12~24小时,患者仍有严重胸痛,并且ST抬高导联有R波者;④高危MI,就诊时SBP>180mmHg和(或)DBP>110 mmHg,这类患者颅内出血的危险性较大,应认真权衡溶栓治疗的益处与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若有条件应考虑直接PCI(ACC/AHA 指南II b类建议)。 起病时间>24h,缺血性胸痛已消失者或仅有ST段压低者不主张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 I类 ST抬高(两个或以上相邻导联抬高0.1mV以上),时间<12小时,年龄<75岁。 束支传导阻滞和提示AMI的病史。 IIa类 ST抬高,年龄>75岁。 IIb类 ST抬高,时间12~24小时。 就诊时收缩压>180mmHg和舒张压>110mmHg伴高危MI。 III类 ST抬高,时间>24小时,缺血性胸痛消失。 仅有ST压低。

MI溶栓治疗的禁忌证与注意点 禁忌证 既往任何时候的出血性卒中,1年内的其他卒中或脑血管事件 已知的颅内肿瘤 近期(2~4周)活动性内脏出血(月经除外) 可疑的主动脉夹层 注意点/相对禁忌证 入院时严重并且不能控制的高血压(>180/110mmHg) 既往脑血管意外病史或已知脑内疾病。 目前在使用治疗剂量的抗凝药(INR2~3);已知的出血倾向。 近期创伤(2~4周),包括头外伤,或创伤性CPR或较长时间(>10min)的CPR或外科大手术(<3周)。 不能压迫的血管穿刺(<2周)。 近期(2~4周)脏器出血。 曾使用(尤其在5天~2年)链激酶/阿可尼普酶或曾对其过敏。 妊娠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慢性严重高血压病史

溶栓剂的使用方法 尿激酶:我国应用最广的溶栓剂,150万U于30min内静脉滴注,配合肝素皮下注射7500~10000U,每12h一次,或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 ,每日 2次。 链激酶或重组链激酶:150万U于1h内静脉滴注,配合肝素皮下注射7500~10000U,每12h一次,或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每日2次。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首先静脉注射15mg,继之在30min内静脉滴注0.75mg/kg(不超过50mg),再在60min内静脉滴注0.5mg/kg(不超过35mg)〔 GUSTO方案〕;或8mg静脉注射,42mg在90min内静脉滴注〔TUCC方案〕。给药前静脉注射肝素5000U,继之以1000U/h的速率静脉滴注。

溶栓治疗有许多限制 在全部AMI患者中大约仅有l/3适宜并接受溶栓治疗,而不适宜溶栓治疗的患者其病死率大大高于适于溶栓的患者; 不论应用何种溶栓剂、采用何种给药方法,其用药后90分钟通畅率最多达到85%,达到TIMI 3级血流者至多50-55%; 另外,溶栓治疗后由于残余狭窄的存在,大约15-30%缺血复发; 且0.3-1%发生颅内出血。

非ST段抬高的AMI的治疗 非ST段抬高的心梗其血栓成分多为以血小板为主的白血栓,对溶栓药物反应差。溶栓药物具有潜在的促凝作用,可能使原来尚未闭塞的血栓形成完全闭塞性血栓以阻塞血管,导致病情恶化

纤溶治疗还是有创性治疗? 如果在发病后3小时内就诊,并且能及时行有创性治疗,则两种治疗都可

首选纤溶治疗 ● 早期就诊(出现症状≤3小时) ● 不能选择有创性治疗 导管室被占/没有导管室 难以建立血管通路 不能到达有经验的导管室 ● 不能及时行有创性治疗 转运时间长 病人到医院至球囊开始扩张的时间)>60分钟 医务人员接诊至球囊开始扩张的时间或从病人到医院至球囊开始扩张的时间>90分钟

首选有创性治疗 ● 有经验丰富的导管室及手术队伍 医务人员接诊至球囊开始扩张的时间或从病人到医院至球囊开始扩张的时间<90分钟 从病人到医院至球囊开始扩张的时间)<60分钟 ● STEMI所致高危因素 心原性休克 Killp分类≥3# ● 纤溶禁忌证,包括出血和颅内出血危险增加 ● 就诊晚,出现症状时间超过3小时 ● STEMI的诊断可疑

介入治疗 1)建议对以下人群进行急诊冠脉造影检查(符合任一项): ①尽管经抗心绞痛治疗,仍然有顽固性心绞痛或再发性心绞痛,伴有ST段改变>=3 mm或深T波倒置 ②心力衰竭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进展到休克)的临床症状 ③伴有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室颤、室速)

介入治疗 2)早期(<72小时)冠造检查后,建议对高危患者进行血运重建治疗,CABG或PCI。这类高危患者包括: ①肌钙蛋白水平升高 ②ST段或T波动态改变(症状性或静息性) ③糖尿病 ④肾功能异常 ⑤左心室功能降低(EF<35%) ⑥梗死后早期发生心绞痛 ⑦6个月内曾行PCI ⑧以前曾行CABG ⑨危险评分较高 3)不建议对低危患者常规进行介入治疗

PTCA

静脉溶栓与介入治疗的比较 介入治疗的优缺点 静脉溶栓的优缺点 开通率95%以上 迅速、简便 无出血并发症 再通率50-85% 住院期心脏缺血事件再发率低(7%) 需要技术、人员、设备 开通时间延迟 直接PTCA 110分钟 转院病人 221分钟 静脉溶栓的优缺点 迅速、简便 再通率50-85% 残余狭窄明显 再堵塞率15-25% 颅内出血发生率1-2% 部分病人不宜溶栓 出血史 过敏

抗血小板治疗 1)阿司匹林:怀疑AMI但没有用过阿司匹林的患者即可嚼服300mg,以后每日75-325mg维持,一级和二级预防以75-150mg/d长期应用。禁忌症包括:高敏或不能耐受(哮喘),血友病、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活动性或新近发生的、潜在的可能危及生命的出血(如视网膜、胃肠道和泌尿生殖系统) 2)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患者耐受性好,没有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副作用。可用于阿司匹林禁忌的或阿司匹林耐受的替代疗法。高危心梗或行PCI术以后的患者可与阿司匹林合用首剂300mg,然后75mg/d,疗程9-12个月

预防和治疗心脏猝停 心肌梗死后的1-3天易发生猝停,应予心电监护。如出现室性早搏,首选利多卡因,即给予100mg 静脉推注,后以1-4mg/分静滴,维持72小时。再用美心律口服维持。利多卡因无效可用氨碘酮,阵发室速可用直流电复律。急性心梗后一直存在猝死的危险,住院期间应予注意 预防猝死的措施有:①补钾、补镁即10% KCl 10ml及25% MgSO4 10ml加入葡萄糖溶液500ml静滴,每日1-2次 ②美托洛尔③ACEI ④积极溶栓,止痛等 ⑤慎用诱发猝死的药物如利尿剂,洋地黄等。出院后用美托洛尔维持治疗

治疗和预防休克 休克多在AMI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 梗死面积广泛者如广泛前壁或广泛前壁加下壁心梗可以发生心源性休克,又称泵衰竭,常伴心衰,死亡率高 治疗方法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硝普钠加多巴胺或去甲肾加多巴胺静滴等 临床常见者为低血容量休克,为微循环障碍所致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也可以由呕吐、出汗、发热、不适当地利尿、扩血管药以及不进食等因素诱发 应予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每日一次,监测尿比重、血细胞比容等。此时应避免用硝酸酯类扩血管药物,因这类药物可以诱发休克 AMI时,血压维持在90/60mmHg左右即可,只要尿量不少,无中枢缺氧表象,不必升压。血压偏低有利于减轻心脏后负荷

抗缺血药物的应用 硝酸酯类药物:对缩小梗死面积,以及降低与梗死相关的并发症和病死率等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如无低血压倾向可尽快静脉给予硝酸甘油,所有的心梗患者在扩冠前需先扩容,否则易发生低血压 β受体阻滞剂:能使心肌梗死早期死亡率降低10-15%,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应尽早长期应用,小剂量开始,长期维持。建议使用脂溶性的比索洛尔、美托洛尔 CCB:其疗效存在争议。目前认为短效的CCB不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及AMI,也不用于其二级预防;而对缓释的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CCB需根据病情,后者只有当AMI后病人无心衰时,才可慎重考虑使用

心衰的预防和治疗 急性心梗患者因心肌收缩不协调,极易发生左心衰,尤其在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治疗后,血压已经稳定应高度警惕心衰。输液应控制在700~1000ml/日,不可过快过多 如发生严重慢性左心衰,常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加多巴胺静滴,连用3~7天 除非急性肺水肿,一般慎用利尿剂,也不用洋地黄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阵发房颤或室上阵速可用西地兰或心律平(心衰时不宜使用)。胺碘酮可减少心律失常死亡率,但不降低总死亡率 目前并不推荐常规应用

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处理 单纯右心室心肌梗死临床上并不多见,其症状常轻微或无。多数右室心梗合并有下壁或后壁心梗,表现为低血压、无肺部湿罗音和颈静脉压升高的临床三联征。右胸导联V4R上ST段上抬0.1mV是右室心梗的最特异表现 除了前述的AMI常规治疗外,如有低血压,通常采用强有力的扩容治疗,如低右或5%的葡萄糖溶液静滴,维持收缩压≥100mmHg及适宜的尿量。如补液1000~2000ml低血压仍未纠正,可用正性肌力药(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伴有房室传导阻滞时,可予安装临时起搏器

ACEI、ARB和他汀的应用 目前研究已明确ACEI有助于改善恢复期心肌的重构,减少AMI的病死率和充血性心衰的发生,除非有禁忌症,应予选用。通常在病情、血压稳定后早期使用,小剂量开始,长期维持,有远期疗效 他汀类药物能稳定斑块,减轻斑块炎症,改善内皮功能,减少血小板性血栓沉积,使高凝状态正常化,使纤溶活性正常,降低间质中金属蛋白酶活性,减少斑块血栓因子产生,防止组织因子释放。因此建议早期应用,长期维持

谢谢! Thank you very m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