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黄叶 Folium Digitalis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紫花洋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L.的干燥叶。 【植物形态】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不分枝,全株密生短柔毛。基生叶丛生,叶片匙状,具长柄,有翼;茎生叶具短柄或近无柄,互生;叶片边缘具圆钝锯齿,网状叶脉向下表面明显突出。总状花序顶生,长30-60cm,花密生,偏向一侧,下垂;花冠钟状稍扁,长4-5cm,二唇形,上唇浅紫红色,内部白色,有多数深紫红色斑点。蒴果圆锥形,种子细小。花期5-6月,果期6-7月。
叶片及花序
【采制】 一般于载培后第二年初夏花未开放时采收,第三、四年时可全部采收。采后除去泥土,迅速于50-60℃干燥,低温贮藏。 【产地】 原产欧洲,我国有大量载培,以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地为主。 【性状】 叶片多破碎,皱缩,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至宽卵形,长10-40cm。宽4-11cm;叶端钝圆,业茎渐狭成翅状叶柄,长约至17cm;叶缘具不规则圆钝锯齿;上表面暗绿色,微有毛,叶脉下凹;下表面淡灰绿色,密被毛,主脉及主要側脉宽扁,带紫色,显著凸出成网状。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有柄或无柄,叶柄有翼,横切面扁三角形。质脆。干时气微,湿润后具特异气,味极苦。
【显微特征】横切面 ①上表皮细胞长方形,大小不一,略作波状排列;下表皮细胞扁小;上下表皮均有腺毛、非腺毛。 ②叶肉栅栏细胞1列,短柱形,海绵细胞5-6列。 ③主脉上面凹陷,下面显著突出,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新月形,导管排列成行,每间以1列射线细胞。中柱鞘厚壁细胞外側有含淀粉粒的薄壁细胞。 ④上下表皮内方有数列厚角细胞。
粉末 黄绿色或灰绿色。 ①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弯曲,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 ②非腺毛2-7细胞,表面有细小疣状突起,顶端细胞钝圆,中部常有1-2列细胞缢缩。 ③腺毛头部2细胞,柄1-2细胞。另一种为头部单细胞。柄部1-4细胞。
洋地黄叶横切面
⒉本品尚含蒽醌类成分,如洋地黄蒽醌还含;黄酮类成分洋地黄黄素、木犀草素等。后者有利尿作用。 【化学成分】 ⒈含多种强心甙,已分离的达20多种。其中存在于新鲜的或低温干燥的叶子中的主要是一级甙:紫花洋地黄甙和葡吉他洛甙。在干燥和贮存过程中易受酶的作用而形成二级甙:洋地黄毒甙、羟基洋地黄毒甙(gitoxin)和吉他洛甙。另含水溶性速效次级甙:羟基洋地黄甙(digicoside,临床应用均为次级甙)。洋地黄叶还含三种甾醇类皂甙:洋地黄皂甙(digitonin)、吉托皂甙(gitonin)、提果皂甙(tigonin)。其中,洋地黄皂甙能增强强心甙类的作用。 ⒉本品尚含蒽醌类成分,如洋地黄蒽醌还含;黄酮类成分洋地黄黄素、木犀草素等。后者有利尿作用。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⒈Keller-Kiliani反应 取粉末0.5g,加稀乙醇30ml,煮沸2分钟,放冷,加碱式醋酸铅试液5滴,滤过。滤液加氯仿10ml,振摇,分取氯仿层,蒸干。残渣加三氯化铁冰醋酸溶液(取冰醋酸溶液10ml,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2ml,溶解后,移置小试管中,沿管壁缓缓加硫酸2ml,使成二液层,接界处即显红棕色,数分钟后,冰醋酸层变为蓝绿色。 ⒉ Kedde反应 取样品的甲醇或乙醇液于试管中,加入3,5-二硝基苯3-4滴,产生红或红紫色。
⒊ 取粉末1g,加水3ml,置35℃水浴中1.5小时,加60%乙醇20ml与醋酸铅试液10ml,混匀。加热回流10分钟,放冷,离心,取上清液,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氯仿液,用2%氢氧化钠溶液5ml洗涤,静置,弃去氢氧化钠液,在用水10ml洗涤,取氯仿液加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2ml使溶解,供试。另取洋地黄毒甙与羟基洋地黄毒甙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中含洋地黄毒甙1mg与羟基洋地黄毒甙0.4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供试品及对照品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成条状,以醋酸乙酯-甲醇-水(16: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凉干,喷以25%三氯醋酸乙醇溶液与1%氯胺T溶液的混合液(8:2),在105℃烘约10分钟,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条斑。
【药理作用】 1. 本品可显著兴奋心肌,增强新肌收缩力,增加心功能不全心脏的每搏输出量。 2. 能减慢心率并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可提高衰竭心脏的工作效率。 3. 降低心脏传导系统的兴奋性,直接或间接地抑制房室传导系统,但中毒量时会引起房室传导阻滞。
【功效】 本品为慢速类强心药,主要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维持治疗以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对心脏性水肿有显著利尿消肿作用。但洋地黄有高度积蓄作用。长期使用可引起洋地黄中毒。《中国药典》制剂部分记述洋地黄粉制成的片剂及洋地黄酊。制药工业上用做提制洋地黄毒甙等的原料。
附注 紫花洋地黄种子中还多种强心甙,除有与叶的相同成分外,尚有异毛花洋地黄甙A和B(purlanosideA、B)、纤维双糖羟基洋地黄毒甙和吉托司廷等。
地黄 【功效】清热养阴,凉血止血。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神经衰弱﹑冠心病﹑心绞痛﹑肝脾肿大﹑痈肿丹毒。用量9-15g。 【来源】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产地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根肉质。叶多基生,莲座状,向上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叶片倒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形,先端钝,基部渐狭下延成长叶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锯齿,叶面多皱。花序在茎顶排列成总状,或在叶脉分散排列,花萼钟状,5裂;花二唇形,外紫红色,内面黄色有紫斑;雄蕊4,二强。蒴果卵圆形,种子多数。
性状-鲜地黄 块根纺锤形或圆柱形,中间常缢缩而作连球状,或呈拳块状;表面黄红色,有弯曲的皱纹、类圆形芽痕、横长皮孔;断面肉质,皮部淡红色,形成层环明显,木部黄白色,导管群自中心作放射状排列,放大镜下可见皮部散有橘红色小点(分泌细胞);气微,味微甜。
药材性状 生地: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横曲纹。体重,质软而韧,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粘性。味微甜。
熟地 形状同生地黄,表面乌黑发亮,质滋润而柔软,易粘连。味甜,或微有酒气。
显微鉴别
1.薄壁组织碎片众多,淡黄色或淡黄棕色,细胞类多角形,含黄棕色核状物。 2.分泌细胞易察见,内含橙黄色或橘红色油滴及分泌物。 1.薄壁组织碎片众多,淡黄色或淡黄棕色,细胞类多角形,含黄棕色核状物。 2.分泌细胞易察见,内含橙黄色或橘红色油滴及分泌物。
化学成分 含环烯醚萜类成分梓醇(cata1pol),鲜根中约含0.11%。另含水苏糖32.1~48.3%、精氨酸2~4.2%、β-谷甾醇、甘露醇和油菜甾醇。
理化鉴别 1 取粉末水提取液,浓缩并点于圆形普通滤纸上,用甲醇展开,喷0.2%茚三酮乙醇溶液,80℃烘干,显紫红色斑点。(检查氨基酸) 1 取粉末水提取液,浓缩并点于圆形普通滤纸上,用甲醇展开,喷0.2%茚三酮乙醇溶液,80℃烘干,显紫红色斑点。(检查氨基酸) 2 取粉末水提取液,加50%α-萘酚乙醇液2滴,摇匀,沿试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1m1。两液交界面显紫红色环。(检查多糖) 3 检查梓醇P401。
【药理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地黄可对RFC淋巴细胞、溶血素、白细胞的生成均有促 进作用。 对激素代谢的作用 熟地不仅能改善阴虚症状,并能调节异常的甲状腺激素状态。生地可对抗地塞米松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使血浆皮质酮浓度增高。 对心血管的作用 中等剂量地黄浸膏有显著强心作用,并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熟地可刺激造血系统,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并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对抗凝血酶有 激活作用,因而对血管内血栓形成综合症有治疗作用。
生地有降低血糖作用 , 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综合症。另外生地尚有保肝作用等。
功效 鲜地黄;性寒,味甘、苦。清热凉血、生津止渴;用于大热烦渴、咽喉肿痛、斑疹、吐血、衄血、尿血、便血、便秘、斑疹。用量12-6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