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时 │ 物质的多样性 第20课时 物质的多样性 ·山东教育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第一课时 ). 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多, 性质各 异,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 人们 常常要对它们分门别类. 怎样对自然界物质进行分类呢 ? ( 1 )仔细观察和研究 ( 2 )选择标准 ( 3 )分类.
Advertisement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走进自然, 走进生活, 走进化学, 让我们一同来探究化学的奥秘, 感受化学的魅力!
制取氧气.
课 题 2 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
欢迎指导.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及简单应用.
欢迎步入知识的殿堂,感受其独有的乐趣。 制作人:吴亚玲.
1、酸的组成:“H+酸根” 常见的酸根离子有Cl-、SO42-、CO32-、NO3-
化学 河北省 第三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四种命题 2 垂直.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高中化学实验 (二) 气体的制备.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临海外国语学校 冯丽雅.
 第9课时 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 点 聚 焦 皖 考 解 读 体 验 安 徽 皖 考 探 究 1.
走进编程 程序的顺序结构(二).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沈阳市第一中学 遇娜.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盐类的水解.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思考】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 【固体】
强碱弱酸盐-醋酸钠的水解 为什么会显碱性? 盐电离出的酸根是弱酸的酸根,能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导致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大过氢离子。
物质的分类.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设计制作 於如相.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思考? 1、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 为什么你很快就找到你需要的书? 2、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 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
《开心辞典》 生物 五 气体 英语 春天 语文 化学 固体 冬天 七 夏天 数学 四 秋天 三 液体 物理 六.
第1课时 第2章 第1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考 点一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二 课堂10分钟练习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慧眼识酸 请阅读下列物质,完成后面问题 ①Mg ②H2SO4 ③Fe2O3 ④NaOH ⑤CaCO3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金 属 的 化 学 性 质.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第12章 化学汽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是通过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 CVD的基本步骤与PVD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CVD的实现必须提供气化反应物,这些物质在室温下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它们气化后导入反应室。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3 氧化还原反应.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氧化还原反应.
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CaCO3+2HCl=CaCl2+H2O+CO2 ↑
看视频:广东清远20吨浓硫酸泄漏 提问:从视频中得到那些信息? 1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2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氧化还原反应 温州第五十一中学 汪淑蕾.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用语与常用计量(一)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单元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课时1 化学反应的焓变 平阳十一中 林天炜.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氨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恶心的 水垢.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0课时 │ 物质的多样性 第20课时 物质的多样性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混合物和纯净物 多 一 不固定 固定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2 单质和化合物 不同种 同种 纯净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考点聚焦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3 酸、碱、盐、氧化物 阴 阳 两 氢 氢氧根 化合 金属 氧 两 三 化合 氢、氧 酸根 氢 化合 氢 金属 考点3 酸、碱、盐、氧化物 阴 阳 两 氢 氢氧根 化合 金属 氧 两 三 化合 氢、氧 酸根 氢 化合 氢 金属 酸根 氢氧根 化合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考点聚焦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 类型一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 A ► 类型一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 命题角度:根据提供的具体物质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 A [解析] 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从微观方面看,如果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该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分子。果汁、空气、海水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氧气中只含有氧气分子,是纯净物。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归类示例 [2011·广东]如图20-1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反应后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广东]如图20-1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混合物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归类示例 [解析]本题是从微观角度考查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只含有一种分子的是纯净物,含有两种以上分子的是混合物。由图可知,反应后的物质中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反应物为氧气和一氧化碳,生成物为二氧化碳,由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点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分析所给物质的组成情况,从所含物质的种类和所含粒子的种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不要被文字描述中的“洁净”、“混合”等字眼所迷惑,而产生错误的判断。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归类示例 ► 类型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分 命题角度:根据概念区分单质与化合物。 B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归类示例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归类示例 C [解析]化合物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柠檬酸是含有三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方法点拨] 单质与化合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组成元素的种类上是否单一。解答此类题目时,往往由于将化合物与混合物、单质与纯净物相混淆,从而造成判断上的错误。要注意找到各类物质之间的从属关系。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归类示例 ► 类型三 认识酸、碱、盐和氧化物 命题角度:根据组成特点来认识酸、碱、盐和氧化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类型三 认识酸、碱、盐和氧化物 命题角度:根据组成特点来认识酸、碱、盐和氧化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型是________; 氧化物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归类示例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归类示例 [方法点拨] 酸、碱、盐、氧化物在组成上具有各自的特点,在判断时要注意根据它们的特点仔细分辨,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归类示例 ► 类型四 物质的分类 命题角度:考查对物质进行综合分类的能力。 C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归类示例 [解析] 有机物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的氧化物、含碳酸根的化合物并不属于有机物;氧化物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臭氧属于单质,因此它不属于氧化物;碱是指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而不是指有碱性的化合物,碳酸钠不属于碱。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归类示例 C [解析]选项A中纯碱不属于碱而属于盐;选项B中,氯酸钾不属于氧化物,而属于含氧元素的盐;选项D中木材不属于化石燃料。 ·山东教育版

第20课时 │ 归类示例 [方法点拨]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常见的方法,要善于发现各类物质的特点,如:有相同的状态、气味,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等等。有相同点的物质可以将它们归为一类。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化学反应的类型及规律 第21课时 化学反应的类型及规律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两 两 两种 单质 一 化合物 化合物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考点聚焦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2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氧 氧 氧 氧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3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热量 热量 放热 吸热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4 复分解反应 化合物  交换成分 化合物 不变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考点聚焦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考点聚焦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考点聚焦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5 特征离子在溶液中反应的规律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考点聚焦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 类型一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 C 命题角度: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判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 类型一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 命题角度: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判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C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归类示例 [解析] 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方法点拨]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根据物质的类别和反应的形式划分的。因此,正确理解物质的类别与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有关化学反应类型题的基础。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归类示例 ► 类型二 根据图示判断反应类型 B ► 类型二 根据图示判断反应类型 命题角度:将反应类型的信息隐含到图片中,考查同学们读图和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B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归类示例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归类示例 诺贝尔奖曾授予法国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烯烃(一类有机化合物)复分解反应方面的重要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的过程被化学家描述为“交换舞伴的交谊舞”。图21-2可以被理解为烯烃复分解反应过程的是(  ) B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归类示例 [解析]本题以给予高新科技信息的方式考查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根据题中信息:烯烃复分解反应的过程被化学家描述为“交换舞伴的交谊舞”可知,A、C、D选项中都没有“交换”的特征,都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方法点拨] 在审题时必须搞清题意,从微观角度分析题给各物质的类别,然后从宏观角度分析反应的形式和特征,最后确定反应的类型。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归类示例 ► 类型三 由反应类型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类型三 由反应类型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命题角度:根据反应类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归类示例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所选反应要满足两点:一是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二是反应后可使装置内气压增大。结合我们所学知识,有如下两个反应可满足其要求:一是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成水和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增大;二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压增大。 [方法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单换单”;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双交换,价不变”。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归类示例 ► 类型四 认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C 命题角度:结合新科技知识给出化学方程式,对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作出判断 。 ► 类型四 认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命题角度:结合新科技知识给出化学方程式,对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作出判断 。 图21-4 C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归类示例 [解析] 二氧化硅失氧发生还原反应;碳得氧发生氧化反应;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归类示例 D ·山东教育版

第21课时 │ 归类示例 [方法点拨] 反应中得氧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中失氧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气体的制取、净化与检验 第22课时 气体的制取、净化与检验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气体的制取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考点聚焦 3.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比较(双氧水制氧同二氧化碳,详见空气和氧气课时):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考点聚焦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2 气体的净化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考点聚焦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3 气体的干燥 用干燥剂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的过程称为气体的干燥。 (1)常见气体的干燥剂 考点3 气体的干燥 用干燥剂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的过程称为气体的干燥。 (1)常见气体的干燥剂   [注意] 常在食品包装盒中放入一小袋铁粉,其作用是用来吸收水分和氧气,防止食品变质。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考点聚焦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4 气体的检验 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木条复燃 淡蓝 尖锐的爆鸣声 变浑浊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考点聚焦 蓝色 变浑浊 红 变浑浊 水珠 浑浊 熄灭 不变浑浊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 类型一 气体的制取 ► 类型一 气体的制取 命题角度:气体的制取多以探究型的试题出现,考查点较多,常以反应原理、使用仪器为主。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归类示例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锥形瓶 (2)用上述装置组装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一组仪器组合是______________(填装置代号字母)。若用F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口进入(填“b”或“c”)。 (3)若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 锥形瓶 A和D 或 A和F c 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归类示例 [解析] (1)仪器a是锥形瓶。(2)实验室用固体石灰石和液体稀盐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选择A,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以选择D或F。用F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气体从b端进;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气体从c端进。(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反应一开始不能收集,因为这时出来的气体中混有空气,等到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归类示例 ► 类型二 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命题角度:结合实验装置考查吸收剂的选择和除去杂质气体的方法。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归类示例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 长颈漏斗 锥形瓶 (2)描述A中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____装置相连并产生什么现象时就足以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的该气体,进一步验证它的性质。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是:(填写各接口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颈漏斗 锥形瓶 鸡蛋壳浮在液面上,表面 有气泡产生,并渐渐溶解 D  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接d,e接b,c接g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归类示例 [解析] 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需要用澄清的石灰水;因制取二氧化碳用的是鸡蛋壳和稀盐酸,盐酸有挥发性,要收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应先净化然后进行干燥;用硝酸银溶液吸收氯化氢气体,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收集时应注意长进短出。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归类示例  C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归类示例 [解析]氨气显碱性,可以和硫酸发生化学反应,A不正确;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不正确;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应该是短管入,长管出,D错误;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 [方法点拨] 气体净化和干燥所用的试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来选定。在进行气体净化时,既要除去杂质气体,还不能引入新的气体,同时注意不能将被除杂气体作为杂质除去。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归类示例 ► 类型三 气体的检验 命题角度:结合具体实验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鉴别。 C ·山东教育版

第22课时 │ 归类示例 [解析]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碳酸氢盐、活泼金属等物质,A不合理;能使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氮气、氯化氢、氨气等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B不合理;若为实验室的食盐药品,是不能品尝的,D不合理;点燃时能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有很多,C合理。 [方法点拨]常见气体的检验一般用燃着的木条和澄清石灰水即可。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物质的检验、推断、分离与提纯 第23课时 物质的检验、推断、 分离与提纯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综合实验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知识网络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物质的检验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考点聚焦 红  不变 有气泡产生 蓝 红 蓝色 白 白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考点聚焦 变浑浊 蓝 蓝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考点聚焦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2 物质的鉴别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3 物质的推断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考点聚焦 (2)物质推断的基本思路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4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考点聚焦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考点聚焦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 类型一 物质的鉴别 命题角度:紧扣教材命题考查常见特征物质和离子的鉴别方法。 A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归类示例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归类示例 A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归类示例 [方法点拨] 结合不同的情景,选择不同的检验方法对物质或离子加以鉴别或鉴定。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归类示例 ► 类型二 物质的推断 命题角度:根据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或物质的转化关系框图推测未知物的组成。 A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归类示例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归类示例 [解析] A中,氯化铵可与氢氧化钾反应放出氨气,氢氧化钾属于碱,乙和丙可选择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等)或酸(盐酸、硫酸等),故A正确;B中,三种物质可分别为盐酸(或硫酸等)、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等)、氯化钙(或氯化钡、硝酸钙等),这些物质都可以与碳酸钠反应,故X也可以是碳酸钠,B错误;C中,氢气和红磷都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C错误;D中铜与盐酸不反应,故错误。 [方法点拨] 推断题首先要在熟悉各种物质性质的基础上,找准题给的典型物质现象或条件作为突破口,根据它们的性质逐步推导,综合分析,全面解决。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归类示例 ► 类型三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D ► 类型三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命题角度:从原理确定、试剂选择、实验方案确定、操作实施的角度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D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归类示例 [解析] A选项中因为有CO2的存在,CO只是少量的杂质,无法被点燃;B项中的方法会混入氯化钠杂质;C项中的方法不能除去杂质氧化钙,反而会将碳酸钙分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排在氢前能和稀盐酸反应而铜排在氢后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故用稀盐酸可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铁粉。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归类示例 ·山东教育版

第23课时 │ 归类示例 过滤  冷却结晶或结晶  中和废液中的酸 使废液中的镁、铁充分沉淀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实验设计与评价 第24课时 实验设计与评价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预测实验现象,推理实验结论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2 组合实验装置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考点聚焦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3 实验方案的设计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考点聚焦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4 实验方案的评价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5 探究性实验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考点聚焦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 类型一 实验方案的设计 ► 类型一 实验方案的设计 命题角度:给出实验目的或要求,再给出一组仪器或几套装置,进行仪器或装置的选择,或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归类示例 图24-1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归类示例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对实验测定的干扰 D B C E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归类示例   通过分析和计算可推断得出,纸袋样品中______(填“含”或“不含”)氧元素,其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 含 3∶5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归类示例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归类示例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归类示例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归类示例 ► 类型二 实验方案的评价 命题角度: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D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归类示例  [方法点拨] (1)认真阅读题目明确实验目的;(2)分析设计方案所包括的实验原理;(3)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主要是看该方案能否顺利达到实验目的。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归类示例 ► 类型三 探究性实验 命题角度: 以综合探究过程的几个要素作为实验的主体,考查实验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 类型三 探究性实验 命题角度: 以综合探究过程的几个要素作为实验的主体,考查实验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归类示例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归类示例 图24-2 AD或AE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归类示例 量筒 b ·山东教育版

第24课时 │ 归类示例 ·山东教育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