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措施 第二節
北朝的漢胡融和 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漢化措施及影響 不少胡族君主更傾心嚮慕漢族文化,大力促成胡漢的融和。北魏推行的漢化措施,影響尤為深遠。
資料一﹕時間線(大事年表) 304 年,劉淵宣佈獨立,建立漢國 317-439 年,五胡十六國 589年,隋文帝統一全國 311 年,洛陽淪陷(永嘉之亂) 316 年,長安淪陷(西晉亡) 317-439 年,五胡十六國 漢國滅亡(318) 前秦統一北方(381) 淝水之戰(383) 北魏統一北方(439) 孝文帝漢化(471-493-499) 北魏分裂(534) 隋統一北方(581) 589年,隋文帝統一全國
資料二﹕前秦至孝文帝即位前的北魏 前秦重用漢人王猛,曾一度統一北方(381),卻在383年的淝水之戰中為東晉所敗而迅速崩潰 經過60年,北魏太武帝重用漢人崔浩,再次統一北方(439年),定都平城,其後崔氏在政爭中遇害。 過了20年,北魏卻未能更進一步統一全國。孝文帝於471年即位
資料分析 現象… 胡人的勢力興起很快,亦很快敗亡 胡人最多只能統一北方 胡人只有曾搞漢化者能統一北方(2次),而且很短暫 結論﹕ 胡人政權武力雖強,但不穩定 只有漢化才能令國家強大 以前的漢化模式(前秦& 北魏初期)仍有不足之處
孝文帝的處境… 繼承了… 前人的漢化成果(劉淵、石勒、苻堅、北魏太武帝、馮太后) 面對的困局… 1) 北魏一直未能更進一步(統一全中國) 2) 北魏內部暮氣日增(鮮卑貴族滿足於現狀) 貪污腐化 武勇消磨,不敵新興的少數民族﹕柔然 3) 內部派系爭權嚴重,無暇顧及外事 鮮卑貴族與漢人士族屢起衝突(崔浩被殺) 部落分權與中央集權的矛盾 有改革的壓力…
孝文帝的反思… 未能統一全國的癥結﹕前人漢化模式的「局限」 早期漢化﹕折衷式(胡漢雜糅下的「一國兩制」) 「以武力服人」是否理想之法? 南北均勢成型已久,非一朝一夕可破 北魏的武勇之風漸弱,武力征服未必成功 南方文化優越,北人自慚形穢 南北彼此蔑視 北人稱南人為「島夷」, 南人稱北人為「索虜」 以上均妨礙南北共融,即使武力統一也未必持久 可行之法? 以漢化提升本身的文化質素,消除南北之間的分歧 如何漢化才更有效…
孝文帝推行漢化的原因 1) 內部的問題所構成的壓力,令他要推動「轉型」 .應付當前問題(problem solving) 2) 繼承以往漢化的成功模式,深化改革(全面漢化)以改造鮮卑族,促使南北統一 .建立願景(Vision)
如何改革? 1) 制定切實可行的漢化方案(全面、徹底) 2) 壓制一切潛在的反對者 遷都洛陽(準備工作) 作用一﹕示以改革決心 作用二﹕擺脫反對派勢力 作用三﹕方便統治全國及繼續南下 作用四﹕避開柔然的軍事壓力
漢化措施 禁胡服 禁胡語 禁歸葬 改漢姓 倡通婚 行門第 仿漢制(班祿制、三長制、均田制、租庸調制) 崇禮樂、興儒學 遷新都
改革方針1 參考漢人制度,建設中央集權的新制度 模仿(移植)較為先進的漢人文明,融會成混血文化 縮窄胡漢之間的距離,不再分隔 班祿制 三長制 均田制 租庸調制 模仿(移植)較為先進的漢人文明,融會成混血文化 推廣官制、禮制、儒學及教育制度 仿效漢人門第制度 縮窄胡漢之間的距離,不再分隔 遷都洛陽 落藉洛陽,禁止歸葬,建立歸屬感
改革方針2 從外在表徵上徹底改造胡人的因子,再繼以通婚,使之與漢人無差別,達致完全融和 外在表徵﹕ 語言 服飾 姓氏 生活習慣
如何整理北魏漢化的內容? 可以做甚麼 vs 禁止做甚麼 先做甚麼 vs 後做甚麼 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風俗等不同層面做甚麼
成功原因? 有豁免、寬限等過渡性安排 持之以恆 身體力行 準備充份
漢化政策的正面影響 短期見效,對鮮卑族/北魏本身 長遠性的,對整個中華民族 提升鮮卑人的文化水平和形象(南朝陳慶之語) 刺激鮮卑人努力進取,適應新時代 長遠性的,對整個中華民族 改善北魏政權的統治質素,為後世確立制度 擴大中原文化的優勢,使之逐步凌駕南方,奠定統一的基礎 加強漢化的深度,推動民族融和,擴大中華民族的內涵
漢化政策的負面影響 即時性,對鮮卑族自身 1) 加劇內部的派系矛盾﹕ 2) 消磨胡人武勇的特性,加速胡人內部 的腐化,未能達致原來的目標 皇室內閧、六鎮之亂 漢人勢力日益抬頭 進而令北魏分裂成胡化漢人政權(北齊)及 漢化胡族政權(北周) 2) 消磨胡人武勇的特性,加速胡人內部 的腐化,未能達致原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