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治憂鬱
爆肥憂鬱症狀 缺黃體酮作祟 有憂鬱症狀應該先作什麼? 35歲以上女性如果出現暴肥憂鬱的情況,可別以為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台北一名熊小姐2年前突然暴肥,加上心情鬱悶,一直以為自己有憂鬱症,後來檢查才發現,其實熊小姐是黃體酮不足,害她足足吃了一年的抗憂鬱藥物。 42歲的熊小姐,看起來自信開朗, 不過她在2年前,體質突然改變, 一個月內胖了10公斤,臉上還長出 大顆大顆青春痘,憂鬱到想走上絕路。
看了婦產科,吃了一年抗憂鬱藥物,還是不見症況改善,最後才發現,原來她的黃體酮嚴重不足,其實像熊小姐這樣,出現經期不規則,經血過多,或是憂鬱,肥胖等情形,都是缺乏黃體酮的症狀。 醫生提醒,一般女性平時多吃山藥或是豆類食品,就可以有效補充黃體酮,或是求助醫師,也能有效減輕病況。
許多醫療從業人員的認知裡,黃體酮不過是女性荷爾蒙的一種: 1.黃體酮(PROGESTERONE)是一種類固醇。黃體酮是一種女性荷爾蒙,參與人類與其他動物的雌性月經週期,支援懷孕與胚胎形成。 2.黃體素也是是一種助孕素(progestagen),也是目前所知最重要的助孕素。 3.未懷孕的女性,其黃體素只在每次月經週期的後半段才由卵巢黃體大量分泌。
但很多人不知道:腦、肝及腎上腺也會大量分泌,與情緒有關的部分,是大腦和腎上腺的濃度是否足夠,當然客觀的檢測是血液檢查。黃體酮與之前我們提過的PREGNENOLONE(孕烯醇酮),DHEA(脫氫異雄固酮,抗壓力荷爾蒙) 都是屬於神經類固醇(NEUROSTEROID), 也就是在大腦的某些區域會以高濃度來合成。 神經荷爾蒙會影響細胞間隙的功能(SYNAPTIC FUNCTION)、保護神經及影響髓鞘, (MYELINATION,包繞在神經元的軸突外部 的物質,每隔一段距離便有中斷部份,形成一 節一節的形狀),研究者也會發現能夠幫助記 憶力及認知能力。黃體酮之所以能有神經保護 作用在於它能影響細胞凋亡基因的調節。
關於憂鬱的部分,一部份的關鍵在於腎上腺的合成,PREGNENOLONE(孕烯醇酮)的會先轉為黃體酮再轉換為腎上腺皮質醇,腎上腺皮質醇不足,會呈現心情低落(其實是欲振乏力,類似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狀況),如果身體有這樣的問題,在看病時只是以症狀來歸類成憂鬱症的診斷,那麼,除了可能冤枉吃了抗憂鬱劑外,更麻煩的是身體完全無法改善,還有藥物的副作用甚至依賴的困擾,當事人身心健康的恢復必然更複雜難解。 提醒大家:憂鬱症狀應先作詳細的身體檢 測,透過相關功能性醫學檢測,根據檢測 結果來補充適合的營養品,通常在一個多 月左右,明顯的改善即可見到,大家可以 多瞭解及利用這類根本的改善作法。
運動能改善憂鬱嗎? -----科學研究支持的非藥物療法 當人們談到運動是否能改善憂鬱這個話題,不少人認為這個訴求僅止於反對藥物治療的某些特定團體的訴求,缺乏科學或臨床的證據。然而,最近市面上出版的一本由醫師專門蒐集運動改善精神疾患的書籍:運動改造大腦 ----- EQ 和 IQ 大進步的關鍵,英文原始副標題為:革命性的運動大腦新科學。老實說,這本書對一般的大眾來說並不好懂,因為其中充斥許多專有名詞及醫學研究的探討,在此把作者提到關於運動能改善憂鬱的內容跟大家分享。
他在第五章的憂鬱 --- 讓心情起飛,一開始就提到一個五十歲的中年男士,在例行運動及節食的過程中,除體重減下來,還感受到一些戲劇化的副作用,例如他對自己和別人不再吹毛求疵,脾氣也改不少,家人也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和他相處,雖然他沒得過憂鬱症,但他很確定自從養成運動習慣以後,對人生更有熱情,也更快樂。 而從最早在1950年代,偶然發現抗結核 實驗藥物能改變人的情緒後,接下來的 五十年,情緒障礙便成為精神病學的研 究焦點,但直至目前為止,憂鬱症的起 因仍然不明,儘管在描述大腦的情緒活 動上已經跨出一大步,但對情緒的生物 機制認識得越多,愈發現有氧運動具有 轉移情緒的功用。
事實上,大多是透過對憂鬱症的研究,才發現運動對大腦有這麼多的影響,運動幾乎在各個層面都能抵抗憂鬱。英國醫學藉以把運動當成憂鬱症的第一線療法,但在美國未充分利用,實在是很可惜。 此外,作者也提醒大家:憂鬱症的症狀實在太廣泛了,每個人多少都會經歷到。誰不會偶爾發脾氣、煩躁難安、悲觀失望、昏沈懶散、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過度批判自己等等?悲傷難過是人類面對損失的一種自然反應,但悲傷並不等於憂鬱。
對運動改善大腦最耳熟能詳的,非腦內啡莫屬,這是在 70 年代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甘地斯‧伯特(Candace Pert) 發現大腦中有鴉片受體,運動時產生的腦內啡,不但能鈍化疼痛感,還能產生愉悅感。儘管後來發現,腦內啡無法完整地解釋運動對改善大腦及情緒的所有機轉,但至少已經讓研究人員意識到:當人們從事運動時,除了會有愉悅感,人們也會對自己感到更滿意; 如果心情很低落,然後開始運動並感覺好多了,你整個心態都會因為你感覺一切會沒事,還有你可以把自己當靠山而完全改變,而且光是運動的規律性,就能讓你的心情好轉,顯然,這裡面暗藏某種玄機。
過去柏克萊大學人口實驗室曾做一項大型的研究追蹤,研究統計結果顯示: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患有憂鬱症的比例是有運動習慣者的1 過去柏克萊大學人口實驗室曾做一項大型的研究追蹤,研究統計結果顯示: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患有憂鬱症的比例是有運動習慣者的1.5倍。但如果中間能開始培養運動習慣,最後與長期有習慣運動者比較,並不會增加憂鬱的罹患率。換句話說,改變運動習慣就等於改變罹患憂鬱的機率。2006年針對19288名雙胞胎及其家庭作的荷蘭調查研究就顯示,運動者比缺乏運動者更不容易感到焦慮、憂鬱、神經質、社交生活也更為活躍。另一篇發表於2000年 以3403人為調查對象的芬蘭研究報告 也發現:每週至少運動兩到三次的人 比缺乏運動或完全不運動者更不容易 憂鬱、生氣、有壓力和對人產生輕蔑 的不信任。
2003年哥倫比亞大學針對8098位研究對象之後,也同樣證實運動與憂鬱之間存在著反比的關係。 我在排毒程式的執行及觀察中也發現,許多原本有憂鬱困擾的人,在程式執行期間,由於必須每天運動,所以在程式完成後,原本的憂鬱一掃而空,我認為排毒程式其執行內容包含每天例行性的運動約半小時,這種每天時間規律的運動應是其中重要的關鍵之一。過去我也曾介紹一位原本有憂鬱困擾的精神科醫師接受排毒程式的協助,他在二十餘天的排毒過程中,將自己原本的憂鬱症狀完全去除,情緒完全回升到愉悅的狀況。
令他不禁感嘆:為何這種運動、烤箱排汗及補充營養品的方式,效果比抗憂鬱劑更好,而且沒有副作用?大家可以再思索一下。但還是提醒大家,排毒程式的目的,主要是要排除身體殘留的毒素,並非為了治療憂鬱而執行,同時,排毒程式除了排除身體殘留的毒素,更重要的是處理身體營養的缺乏,幫助身體恢復原有功能,所以,對身體的幫助,不只是運動帶來的效果而已。任何自覺身體沒有太大問題的人,仍可從排毒程式獲得不錯的改善與收穫。
提醒在排毒程式完成後,當事人務必養成規律運動的生活習慣,讓原本恢復的狀況能持續,減少原本相關狀況復發的機率。 想要預防憂鬱或者幫助憂鬱好轉,運動絕對是值得參考的復健模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