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科学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生理 第一节 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Advertisements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组成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2) 运动神经 1) 植物神经 ( 自主神经 ) 1. 按解学分类 :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传出神经与传入神经系 统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局麻药.
第 二 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概述.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 周围神经 中枢神经抑制药:镇静催眠药等 中枢兴奋药:咖啡因等 传出神经系统药 传入神经:局麻药 传出神经: 感受器 中枢神经 效 应 器 效 应 器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局麻药 传出药物 交感副交感 运动神经.
1 第二节 脑 端脑 间脑 中脑 延髓 小脑 脑干脑桥 包括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 位于颅后窝、小脑腹侧 一、脑干:
第五节 脑神经  脑神经概况 脑神经概况  脑神经分布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Ⅲ动眼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Ⅴ三叉神经 Ⅵ展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 Ⅶ面神经 Ⅷ前庭蜗神 Ⅸ舌咽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 小结 小结  作业.
周围神经系统 —— 脑神经 平凉医专解剖教研室. 周围神经系统 平凉医专解剖教研室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掌握三叉神经的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 2. 掌握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及 损失后的临床表现。 3. 熟悉各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进出颅部位。 4. 熟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Sensory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Sensory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
第三节 小脑. 位置: 颅后窝、延脑和桥脑的背侧。上方隔小脑幕 与大脑枕叶相邻,前下方借小脑上、中、下三对脚与 脑干的中脑、桥脑和延髓相连。
脑脑:延髓 脑桥 脑干 中脑 间脑 小脑 端脑. 脑干 一、外形 (一)前面观:前面观 1 、延髓:脊髓前面的一裂两沟延续到延髓 下端:锥体交叉锥体交叉 前外侧沟:舌下神经出脑 前外侧沟与前正中裂间:锥体( 深面为锥体束) 前外侧沟后方的突起:橄榄( 深面为下橄榄核 ) 橄榄后方:橄榄后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四、脑神经 (一)脑神经的成分 ①躯体运动纤维二 支配由肌节发生的骨骼肌,如舌肌、眼球外肌.
第九章 神经系统.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副交感神经 (自主神经、植物神经) 分布至内脏、心血管、腺体.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神经传导通路.
第二节 脑干.
第十章 神经系统 主讲人:韩丽 生理学教研室.
第四章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神经传导通路是从感受器到大脑皮质或从大脑皮质至效应器的神经元链,作为神经冲动传导的通路,称神经传导通路。
人体 解 剖 学 Human anatomy.
运动传导通路 The motor pathways
纠错卡 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包括神经纤维、树突和细胞体三部分组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用手一碰含羞草,它的叶子合拢,就是反射。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其中感受器指的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指运动神经末梢。给某点一个适宜强度刺激,可以引起骨骼肌的收缩就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模块十 神经系统的功能 知识点一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二、 小 脑 (一)位置: 颅后窝内,小脑幕下方,在延髓和脑桥的背面。.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黄淮学院生物工程系动物科学教研室 主讲教师 张世卿
小脑 1. 位置 颅后窝,与端脑枕叶底面相隔小脑幕.
小 脑 Cerebellum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陈早根.
神经系统 第二节 脑 一、 脑 干 二、 小 脑 三、 间 脑 四、 端 脑.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三)自主神经节:包括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为运动神经节,节细胞为多极运动神经元。
第十章 神 经 系 统 第一节 总 论.
第一章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而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第三节 神经传导通路 感受器 脊神经节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的精细触觉 第1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后根 薄、楔束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十章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肾上腺素能受体: (1) 受体( 1和 2)- G蛋白偶联受体 分布: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膜上
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之一: 通过神经系统 的调节
武松打虎 脸色苍白  乏力瘫软   吓得尿裤子 副交感神经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 怒目圆睁 心跳加快 血管扩张 肌肉收缩.
visceral nervous system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自主神经系统药理学 雷天落 生理楼205.
成分的相对稳定:水、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的含量稳定
脊 髓 Spinal Cord.
第二篇:外周神经系统药理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一节 概 述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分类 自主神经 运动神经 神 经 节 换 元 心肌 平滑肌 腺体
四、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一)结构 尾核 壳核 苍白球 丘脑底核 黑质 红核 } 新纹状体 } 纹状体 旧纹状体.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理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教材:药理学 主编:扬世杰 讲授人:交大医学院 李增利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二节 脑 神 经 cranial nerves (一)脑神经名称 Ⅰ嗅N Ⅱ视N Ⅲ动眼N Ⅳ滑车N Ⅴ三叉N Ⅵ展N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神经系统 大脑皮质 小脑皮质 脊髓灰质 神经节 脑脊膜与血脑屏障.
第二节 脑 端脑 间脑 脑 小脑 中脑 脑桥 脑干 延髓 人脑平均重为1400 g,(男性1375.5g ,女性 g)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 2007春 (心理系 双学位) 第二讲: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二.脊髓.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from one neuron to next
脊 髓 疾 病 ( Spinal Disease ).
神经组织 Nerve Tissue.
脊 髓 The Spinal Cord.
锥体外系功能解剖.
神经系统总论 Introduction of nervous system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 nervous system 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 腺体等处。 包括: 内脏运动神经 又叫自主神经 autonomic nerve 或植物性神经 vegetative nerve ,
第八章 神经系统 2019/4/8.
脑干 brain stem 脑干由下至上分为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脑干背面与小脑之间形成第四脑室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二节 脑 神 经 cranial nerves.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一、 神经元 (一)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习单元一 传出神经系统概论.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髓 spinal cord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椎管内, foramen magnum → L1下缘 cervical enlargement lumbosacral.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人体科学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生理 第一节 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

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脑神经12对和脊神经31对 脑分为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大脑六部。 按功能分为感经(传入)神经和运动(传出)神经。 感觉神经又分为躯体感觉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又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又称为植物性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 三、常用术语 1,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2.语言机能 1.神经元、神经核、神经节 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按其功能可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和中间(联络)神经元。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在神经系统内中枢皮质以外的部位聚集成的集团称为神经核,如果神经元胞体在中枢以外的周围部集合在一起则称神经节。 2.神经纤维、神经和神经纤维束 神经纤维是由轴突或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及包在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结构。在神经系统中枢内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一束神经纤维,称神经纤维束,在外周神经纤维聚合成束则称神经。

3.灰质、白质和皮质 灰质泛指神经元胞体及树突在神经系统的中枢内聚集的地点,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如脊髓灰质。白质泛指神经系统的中枢内神经纤维聚集的地点,髓鞘色泽白亮,如脊髓白质。皮质指脑表面成层配布的灰质,如小脑皮质、大脑皮质。 4.网状结构 指神经系统中枢内灰质和白质相混杂的结构,其中神经纤维交错成网,神经核散在其中。 5传导路 指传导神经冲动(信息)的神经通路。

第二节 神经元的信息传递 一 、神经元 1. 神经细胞基本结构: ⑴胞体:接受、整合信息部位 ⑵树突:接受、传导信息部位 第二节 神经元的信息传递 一 、神经元 1. 神经细胞基本结构: ⑴胞体:接受、整合信息部位 ⑵树突:接受、传导信息部位 ⑶轴突:产生可传导信息(AP)部位 ⑷N纤维:传导信息(AP)部位 ⑸末稍:递质释放部位或接受刺激 2.分类: ⑴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⑵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⑶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一.递质和受体 (一)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是指化学性突触传递过程中由神经末梢释放,作用于支配神经元或效应细胞膜上的受体,完成信息传递功能的特殊化学物质。 1.神经递质的特点 (1)神经元内含有合成递质的酶类和前体物质;(2)递质合成后贮存在突触小泡内,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能被释放;(3)递质通过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细胞膜上的受体,激发产生突触后电位而发挥其传递信息的作用;(4)突触部位存在着消除递质作用的机制;(5)递质直接外加于突触间隙也能产生突触后效应,此效应与神经冲动传递引起的突触后效应相同;(6)存在着受体激动剂或阻断剂加强或抑制递质传递信息的作用。

2.神经递质的分类 (1)根据化学组成的不同,神经递质分为胆碱类、单胺类和氨基酸类等。胆碱类递质有乙酰胆碱;单胺类递质主要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氨基酸类递质有γ-氨基丁酸、甘氨酸和谷氨酸等。 (2)根据作用产生的效应不同,递质可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 兴奋性神经递质由神经元释放后,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的电位变化,导致突触后细胞兴奋。谷氨酸是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递质。 抑制性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的电位变化,导致突触后细胞抑制。γ-氨基丁酸是典型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3.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失活及降解 (1)递质的合成 递质合成需相应酶系和前体分子。递质乙酰胆碱合成的原料为胆碱和乙酰辅酶A,催化合成的酶为胆碱乙酰化酶。在胆碱乙酰化酶的催化下,乙酰胆碱首先在胞浆中合成,而后由突触小泡摄取并贮存起来。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原料为酪氨酸,在酪氨酸羟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多巴,再在多巴脱羧酶作用下合成多巴胺,后者被突触小泡摄取,由小泡中的多巴胺β-羟化酶催化进一步合成去甲肾上腺素。 神经元胞体是合成神经递质的场所。胞体合成后,通过轴突的快速顺向运输到轴突末端,贮存于突触小泡。轴突终末也是神经递质合成的场所。非肽类递质即可在胞体合成,也可在轴突终末内合成;但肽类神经递质只在胞体部位合成。

(2)递质的释放 神经递质主要以胞吐形式由突触前膜释放。 Ca2+在递质释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元轴突终末,引起Ca2+由细胞间隙经突触前膜进入突触小体内,Ca2+一方面降低轴浆粘度,另一方面中和突触前膜的负电荷,有利于突触小泡移动,并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小泡破裂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实现传递信息的功能。

(3)递质的失活 在突触部位存在的特异性酶的直接分解作用下,消除递质的作用;递质进入突触间隙被细胞间液稀释,而后进入血液循环被带到一定场所分解失活;递质被突触前膜回收后再利用。 不同的神经递质,其作用消除的机制也不同。 乙酰胆碱是通过两种机制消除作用。大部分是在胆碱酯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成胆碱和乙酸,有极少部分是在突触前膜的载体系统作用下被重新摄入突触前神经元。 去甲肾上腺素一部分通过血液循环被带走,在肝中破坏失活;另一部分在效应细胞内由单胺氧化酶的作用而被破坏失活;大部分通过突触前膜再摄取,回收到突触前膜的轴浆内并重新加以利用。

能够与受体特异结合的化学信号分子称为配体 4.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 是由神经元合成和释放、能对神经递质信息传递起调节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神经调质与神经递质不同,在神经元之间不直接起信息传递的作用,但却能增强或减弱递质的信息传递效应 (二)受 体 受体(receptor)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些特殊生物分子,能识别并特异结合化学信号分子,引起特定的反应,从而改变细胞的生理功能。某种化学信号分子能否对细胞产生影响,取决于效应细胞上是否存在着能够与其特异结合的受体。 能够与受体特异结合的化学信号分子称为配体 不同受体在细胞的定位不同。有些受体分布在细胞膜,有些受体存在于细胞质或细胞核,分别命名为膜受体、胞质受体或胞核受体。神经递质受体一般位于突触后膜或效应细胞膜上,属于膜受体。如乙酰胆碱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种糖蛋白。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能受体;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称为肾上腺素能受体等。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征 (1)受体对结合的配体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2)受体与配体的结合是可逆的。受体与配体是非共价结合,二者易结合,也易解离。 (3)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具有饱和性。 (4)存在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 受体激动剂(agonist)是指与受体结合并能产生相应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 拮抗剂(antagonist)是指占据受体、阻断神经性调节物或激素与受体的结合,而不能产生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例如,阿托品是胆碱能受体拮抗剂。目前,已发现有内源性受体拮抗剂的存在。

(三)神经系统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 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均有分布; 5-羟色胺、γ-氨基丁酸、甘氨酸以及阿片肽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1)胆碱能神经元和胆碱能纤维 以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作为递质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神经元(cholinergic neuron),分布极广泛。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以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cholinergic fiber)。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以及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纤维,末梢都以释放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属于胆碱能纤维。此外,支配小汗腺的交感神经和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神经节后纤维,其末梢释放的递质也是乙酰胆碱,属于胆碱能纤维。

能够与乙酰胆碱识别并特异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能受体(cholinergic receptor),包括M受体和N受体两种类型。 分布在副交感节后纤维及部分交感节后纤维(主要支配汗腺分泌和骨骼肌血管舒张)所支配的效应细胞膜上。当毒蕈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可产生一系列自主神经节后胆碱能纤维兴奋的效应,包括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胃肠平滑肌的收缩、膀胱逼尿肌的收缩、虹膜环行肌的收缩、消化腺分泌的增加和骨骼肌血管的舒张等。这些效应和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相似,所以这类胆碱能受体称为毒蕈碱型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简称为M受体。 毒蕈碱样作用可被M受体的拮抗剂阿托品的阻断

(3)N受体 分布在所有自主神经节内的突触后膜和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终板膜上。当烟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在突触后膜或终板膜上产生去极化的电位变化。这些效应和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相似,所以称为烟碱型受体(nicotinic receptor),简称为N受体。 N受体有N1和N2两种亚型,N1亚型主要分布在所有自主神经节内的突触后膜上,N2亚型分布在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膜上。 筒箭毒碱具有阻断N1型和N2型烟碱受体的功能,是这两种受体的拮抗剂;六烃季铵是N1型烟碱受体的拮抗剂,而十烃季铵是N2型烟碱受体的拮抗剂。

2.儿茶酚胺类递质及其受体 儿茶酚胺类递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等。 2.儿茶酚胺类递质及其受体 儿茶酚胺类递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等。 (1)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两者均有分布,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胞体主要分布在延髓;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绝大多数分布于低位脑干,特别是中脑网状结构、脑桥的蓝斑核以及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外侧部分。 在周围神经系统,只存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只是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的内分泌激素。以去甲肾上腺素作为神经递质的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大多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就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 能够与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称为肾上腺素能受体,有α受体和β受体两种类型。

α受体包括α1和α2受体两种亚型,其中α1受体主要分布于平滑肌,α2受体主要分布于肾上腺素能纤维末梢的突触前膜。 β受体有β1和β2受体两种亚型,其中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而β2受体主要分布于平滑肌。 α受体和β受体在不同效应器上的分布情况不同。例如,血管平滑肌上有α和β两种受体,在皮肤、肾、胃肠的血管平滑肌上,α受体在数量上占优势,而在骨骼肌和肝脏的血管平滑肌上,β受体占优势。

外周递质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后产生的平滑肌效应主要是兴奋性的,包括血管收缩、子宫收缩等;但对小肠运动是抑制作用。去甲肾上腺素与β2受体结合后产生的平滑肌效应是抑制性的,包括血管舒张、子宫舒张、小肠舒张、支气管舒张等,但与心肌β1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却是兴奋性的。 去甲肾上腺素对α受体的作用强于对β受体的作用,而肾上腺素对α和β受体的作用都强。 酚妥拉明是α1和α2两种亚型受体拮抗剂,哌唑嗪选择性阻断α1受体,而育亨宾选择性阻断α2受体。普奈洛尔是β受体拮抗剂,但对β1和β2受体无选择性。心得乐选择性阻断β2受体。

(2)多巴胺及其受体 多巴胺(dopamine, DA)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组织中。与人的意识、情绪、记忆、认知等功能有着直接关系。 中枢的多巴胺类递质系统包括: 黑质-纹状体系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位于中脑黑质,所含有的多巴胺占全脑含量的70%以上,其纤维投射到纹状体,释放多巴胺在纹状体贮存。 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神经元位于中脑脚间核顶盖腹侧区,其纤维投射到边缘前脑,主要调控人类的精神活动。 结节-漏斗系统的多巴胺神经元位于下丘脑弓状核,神经末梢终止在漏斗核和正中隆起,主要调控垂体激素的分泌。大脑多巴胺不足,或者多巴胺系统功能紊乱是神经系统大多数疾病的重要根源,如帕金森氏症,舞蹈病等。 能够与多巴胺相互识别并特异结合的受体称为多巴胺受体。多巴胺受体可分为D1和D2两个家族,其中D1家族包括D1和D5亚型,多巴胺与其结合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D2家族包括D2、D3和D4亚型,这类受体激活对腺苷酸环化酶有抑制作用。

(3)5-羟色胺及其受体 5-羟色胺主要是中枢递质。其胞体主要集中于低位脑干的中缝核内,纤维投射分上行、下行和支配低位脑干三部分。 位于中缝核上部的上行部分神经元内5-羟色胺的含量最多,发出纤维投射到纹状体、丘脑、下丘脑、边缘前脑和大脑皮质;位于中缝核下部的下行部分神经元,发出纤维下达脊髓后角、侧角和前角;支配低位脑干部分的纤维分布在低位脑干内部。 已知的5-羟色胺受体有5-HT1~5-HT7等7种类型,其中5-HT3受体是离子通道型受体,其余大多数是G-蛋白耦联受体。 5-羟色胺系统主要调节痛觉、精神情绪、睡眠、体温、性行为、垂体内分泌等功能活动。

(四)神经递质与受体作用的机制 受体与递质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即一种受体只能与相应的一种神经递质结合,但对某种神经递质来说不一定只有一种受体。如胆碱能受体就有N受体和M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有α受体和β受体。在神经调节过程中,神经冲动经突触传递产生的效应,不仅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受体的类型,是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 神经递质受体本质上是蛋白质,可通过两种机制对突触后膜产生影响。一类突触后膜的受体是直接与通道蛋白耦联的膜蛋白,或其本身就是一种通道蛋白,如胆碱能N受体。另一类突触后膜受体与G-蛋白耦联,如肾上腺素能β受体。当神经递质与这类受体结合后,激活细胞膜上的某种酶,启动环腺苷酸(cAMP)或环鸟苷酸(cGMP)等第二信使,由这些信号物质调节神经的功能,结果是改变突触后膜的极化程度。

二.突触与突触传递 (一)经典突触的结构 突触: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 突触前膜(presynaptic membrane) 两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细胞之间用于传递神经冲动的特殊结构,称为突触(synapse) (一)经典突触的结构 突触: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 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synaptic knob)。内有突触小泡(synaptic vesicles),含化学性神经递质。不同的突触小泡的形态、大小及所含的神经递质不完全相同,内含有乙酰胆碱或氨基酸类递质的小泡为小而清亮型突触小泡;内含儿茶酚胺类递质的小泡属小而致密型突触小泡;内含神经肽类递质的小泡属大而致密型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presynaptic membrane) 突触后膜(postsynaptic membrane),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结合并传递信息的受体

根据突触产生的效应 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二)突触的类型 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 轴突-胞体突触 轴突-树突突触 轴突-轴突突触

神经元胞体 突触小体 神经元胞体及表面的突触小体 扫描电镜像

(三)神经冲动的传递 兴奋在突触的传递过程: 1.突触的传递过程与原理 兴奋在突触的传递过程: 兴奋—突触前膜去极化—前膜通透性改变—Ca2+离子通道打开, Ca2+离子内流进入突触小体—突触小泡与前膜接触、融合、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递质与后膜的受体结合,后膜Na+或Cl-离子通道打开,离子Na+或Cl-内流,分别引起后膜去极化和超级化 —产生局部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递质——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Na+(主)、Cl-、K+通透性↑——Na+内流、 K+外流——膜电位降低,局部去极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Cl- (主) 、K+通透性↑——膜电位增大,局部超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2.电突触传递 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在两个神经元形成缝隙连接的部位,两侧膜上有由12个亚单位组成的沟通两细胞胞质的水相通道蛋白,这些蛋白围成一个孔道结构。孔道允许带电小离子和分子量小于1.0~1.5kD或直径小于1.0 nm的小分子物质通过。电突触部位兴奋的传递不依赖于神经递质,是以一种电传递方式进行,生物电冲动的传导和离子交换可以横过此间隙。 一般均表现为双向性。电突触传递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和视网膜上广泛存在,主要发生在同类神经元之间,具有促进神经元同步化活动功能。

三、反射活动 (一)反射 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二)反射弧进行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N、 中枢、 传出N、 效应器。

(三)分类: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外感受性反射 内感受性反射 躯体反射 内脏反射 防御性反射、保护性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朝向反射、探究反射等。

(四)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一个——多个、传入神经。 2.聚合 多个——一个、传出神经。 3.连锁状与环状联系 连锁状:空间加强或扩大范围。 1.辐散 一个——多个、传入神经。 2.聚合 多个——一个、传出神经。 3.连锁状与环状联系 连锁状:空间加强或扩大范围。 环状:加强了作用的持久性。

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环式 链锁式

(五)反射活动的基本特征 1.中枢兴奋过程的特征 ⑴单向传递 ⑵突触延搁 ⑶总和: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 ⑷后放: ⑸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对缺氧、CO2↑、药物敏感(如pH↑→N元兴奋性↑;士的宁→递质释放↓;咖啡因→递质释放↑)。 ⑹易疲劳性

六、中枢抑制 兴奋冲动 抑制性中间N元 1.突触后抑制 释放抑制性性递质 特征:是超极化抑制。 突触后N元产生IPSP 突触后N元发生抑制 ①传入侧支性抑制: ②回返性抑制: 特征:是超极化抑制。 释放抑制性性递质 突触后N元产生IPSP 突触后N元发生抑制

①侧支性抑制: 交互抑制 兴奋冲动传入 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 兴奋一N元 抑制另一N元 意义:调控其它N元,以便活动协调同步。 侧支兴奋 抑制性中间N元 突触后膜产生 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 EPSP 突触后膜产生IPSP 兴奋一N元 抑制另一N元 意义:调控其它N元,以便活动协调同步。 交互抑制

②回返性抑制: N元兴奋冲动沿轴突传出 意义:调控N元本身,使其活动及时终止。 回返性抑制 突触后膜产生 侧支兴奋 抑制性中间N元 释放抑制性递质 EPSP 突触后膜产生IPSP 兴奋 效应细胞 原兴奋的 N元抑制 意义:调控N元本身,使其活动及时终止。 回返性抑制

2.突触前抑制 ⑴结构基础: 轴2-轴1-胞3串联突触。 通过改变突触前膜(轴1)电位使突触后N元兴奋性降低的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 ⑵意义:减少或排除干扰信息的传入,使感觉功能更为精细。 实验A:刺激轴突1时,胞3产生10mV的EPSP; 实验B:先刺激轴突2,再刺激轴突1时,胞3产生5mV的EPSP。

(3)机制: 先刺激轴2 轴2兴奋释放递质(GABA) 轴1部分去极化 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1 轴1产生AP幅度↓ 轴1 Ca2+内流量↓ 轴1释放递质量↓ 胞3EPSP幅度↓ 特征:是去极化抑制 胞3不易总和达到阈电位而兴奋 = 胞3抑制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 一、脊髓 (一)脊髓的外形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 一、脊髓 (一)脊髓的外形 脊髓容藏于椎管内,上自枕骨大孔续于延髓,下端尖削于第一腰椎下缘变为终丝连干尾骨.在成人脊髓约占椎管长的2/3。

脊髓的两个膨大:颈膨大和腰膨大。其形成与四肢的出现有关,前肢发达的动物其颈膨大明显。 脊髓表面的纵沟或裂: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后外侧沟 脊神经:前根;后根;脊神经节 脊髓:划分为5个部分31个节段,即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1个尾节。 马尾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1.灰质 (1) 前角 内含有多极运动神经元,大型的为a神经元,小型的有r神经元。 “H”形柱状,灰质主要成自神经细胞和纵横交错的无髓纤维 (1) 前角 内含有多极运动神经元,大型的为a神经元,小型的有r神经元。 (2) 中间带 位于前、后用之间,颈8节向下延续至3腰节的中间带向外侧突出形成侧角,中间带多由小型细胞构成,可分为中间外侧核和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位于颈 8~腰3节段的侧角内,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胞体。在2~4骶节处并不形成侧角,但在相当部位有骶中间外侧核,是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起始核。 中间内侧核 在中间带内侧部,由中间神经元聚集成。其轴突组成上行纤维束(脊髓小脑前束)。

(3) 后角 中间神经元 胶状质 呈^形,细胞小而稀少,其轴突入后外侧束分升支和降支,主要完成节段间联系。 固有核 细胞体较大,其轴突入对侧或同侧白质组成上行纤维束(脊髓丘脑束) 背核 细胞体大、见于颈8~腰2节段,其轴突走向小脑(组成脊髓小脑后束)。

2.白质 位于灰质的外围,由上、下行的神经纤维束组成 (1).固有束 紧贴灰质边缘。起自后角细胞和束细胞,轴突在本侧或对侧灰质边缘聚集,升降一定距离后又进入脊髓灰质而终止。联系脊髓不同节段,完成节段内或节段间的联系。 (2).上行纤维束 是投射到脑干、丘脑和小脑等的纤维束 薄束和楔束 位于白质后索,薄束成自同侧中胸部节段以下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楔束成自同侧中胸部以上的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分别止于延髓的薄束核、楔束核分别向脑部传导来自下肢和上肢的本体感觉以及精细或辨别性触觉。

脊髓丘脑束 位于外侧索前半部和一部分前素白质,起自对测脊髓固有核,止于背侧丘脑。传导痛、温、触觉。 脊髓小脑束 脊髓小脑后束:位于白质外侧索后部表层、由同侧背核发出,上行经小脑下脚止于小脑皮质。在小脑参与控制下肢随意运动(特别是控制肌张力和肌肉间的共济协调)过程中,向小脑提供与外环境变化有关的反馈信息; 脊髓小脑前束:位于白质外侧索前部的表浅层,起于腰髓以下节段对侧灰质中间内侧核,经小脑上脚进入小脑皮质,可能向小脑反馈下肢在运动过程中某些相关的中枢结构运转状况信息. 脊髓丘脑束 位于外侧索前半部和一部分前素白质,起自对测脊髓固有核,止于背侧丘脑。传导痛、温、触觉。 脊髓丘脑前束:传导粗略触觉 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觉和温度觉。 (3).下行纤维束 是大脑皮质或脑干内的有关核团投射到脊髓的纤维束。

皮质脊髓束 起源于大脑皮质, 在延髓下部的锥体大部分交叉到对侧脊髓侧索的后部下行,称为皮质脊髓侧束。止于同侧脊髓灰质前角。 在延髓没有交叉的少数皮质脊髓束纤维行于脊髓前索,称为皮质脊髓前束,止于双侧灰质前角。 皮质脊髓束的功能:完成大脑皮质对脊髓的直接控制,主要是对运动功能的控制。 红核脊髓束 位于皮质脊髓侧束腹侧。起于中脑红核,交叉后在脊髓侧索下行,止于灰质前角,调节肌紧张协调运动。 前庭脊髓束 起于同侧脑干前庭神经核,行于脊髓前索,止于灰质前角。在身体平衡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二 脑 由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组成, (一)脑干 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内许多重要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二 脑 由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组成, (一)脑干 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内许多重要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1.脑干的外形 (1)脑干腹面观 延髓 橄榄体外侧从上到下排列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橄榄体内侧有舌下神经根。 脑桥 桥延沟中自内向外有展神经、面神经和位听神经。脑桥腹面隆起的部分为基底部,由大量横行纤维、部分纵行纤维及脑桥核组成,基底部正中线处有基底沟,基底部向两例逐渐缩窄移行为脑桥臂(小脑中脚),基底部和脑桥臂交界处有三叉神经根。

中脑 前面两侧为粗大的纵行纤维形成的隆起称大脑脚,由大脑下行的纵行纤维束构成。动眼神经从脚间窝两侧发出。 (2)脑干背面观 延髓 其下部形似脊髓后面,上部构成菱形窝的下半部。 薄束结节,楔束结节,绳状体(小脑下脚)

脑桥 形成第四脑室底的上半,其两侧为结合臂(小脑上脚),上髓帆构成第四脑室顶的上半,其上有滑车神经根出脑。 中脑 由上、下两对小圆形隆起组成,称四叠体,又称中脑顶盖。上丘是皮质下视觉反射中枢,下丘是皮质下听党反射中枢。 第四脑室 脊髓中央管延伸至延髓、脑桥一小脑之间扩大而成,向上与中脑水管相续,向下与脊髓中央管相接,顶朝向小脑,脑室底呈四边菱形,故又称为菱形窝

髓纹,正中沟,界沟,内侧隆起,面神经丘,舌下神经三角,迷走神经三角,前庭区,听结节,蓝斑。 2.脑干的内部结构 由灰质和白质构成,但其配布比脊髓复杂。白质主要由上、下行纤维束构成。灰质是由机能类似的神经细胞集合成团或柱形的神经核,断续地存在于白质之中。 (1).灰质核团 ①脑神经核团 是脑干内直接与第 3~12对脑神经相连的核团。运动核发出脑神经的传出纤维。感觉核接受脑神经的传入纤维.传入纤维的胞体(除第 1,2对脑神经外)多位于脑神经节内.

A.一般躯体运动柱 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及舌下神经核。 躯体运动柱诸核也受到来自大脑皮质及其它高级脑部下行纤维的控制。其中来自皮质的纤维称皮质核束,它对诸眼肌运动核(3,4,6)是双侧支配。而对舌下神经核(12)则是单侧(对侧)支配。 B.特殊内脏运动柱 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和副神经核。疑核发出的纤维加入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支配软腭、咽、喉和食管上部的骨胳肌。副神经核支配咽喉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机。特殊内脏运动柱也受上运动神经元主要是皮质核束的支配,但除面神经核下部(支配下部面肌)外,均为双侧支配。

C.一般内脏运动柱 动眼神经副核、上泌诞核下泌诞核和迷走神经背核。动眼神经副核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上泌诞核发出纤维进入面神经,经翼愕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换元后支配泪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分泌。下泌诞核的纤维则进入舌咽神经,在耳神经节换元后支配腮腺的分泌活动。迷走神经背核发出纤维经迷走神经支配颈部和胸腹腔大部分脏器的活动。 D.内脏感觉柱 孤束核。其头部接受来自味蕾的初级传入纤维,尾部则接受来自颈动脉体、咽喉、心、肺和肠道等内脏的感觉纤维。孤束核头端发出的传递味觉的纤维到达丘脑,经接替后传人大脑皮质;其它孤束核细胞发出纤维与周围的网状结构神经元相突触,并间接地与边缘系统某些部位相联系。

E.一般躯体感觉柱 三叉神经中脑核与咀嚼肌的本体感觉有关,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主要接受来自牙齿、面部皮肤和口、鼻腔粘膜的传入纤维 F.特殊躯体感觉柱 蜗神经核和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接受螺旋神经节(蜗神经节)并传导听感觉的纤维。前庭神经核接受来自前庭神经节发来、传导平衡觉的纤维 脑干内支配骨骼肌运动的核团所发出的纤维都通过单一的脑神经到达靶器官,脑干内的感觉核却可接受来自若干脑神经的感觉传入纤维,如孤束核可同时接受来自面、舌咽和迷走神经的内脏感觉纤维。

②非脑神经核 这些核团都有相当广泛的传入、传出纤维联系,但一般并不与脑神经直接相关。 ②非脑神经核 这些核团都有相当广泛的传入、传出纤维联系,但一般并不与脑神经直接相关。 薄束核与楔束核 接受来自薄束和楔束的中止,发出的纤维经内侧丘系交叉后形成内侧丘系。是向高级脑部传递躯干和四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重要中继核团。 下橄榄核 位于延髓橄榄体的深方,接受大脑皮质、脊髓和中脑红核等处的纤维,它发出纤维越向对侧,在延髓背外侧聚集上行,与脊髓小脑后来共同组成粗大的小脑下脚,经第四脑室外侧折向背侧进入小脑。在小脑对运动的控制、特别是对运动的学习和记忆中起重要的作用。

锥体交叉 内侧丘系交叉 经橄榄中部 经橄榄上部

脑桥中下部 脑桥中部 脑桥上部 经下丘

脑桥核 散在地埋于双侧脑桥基底中,接受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皮质脑桥纤维,发出纤维组成大量的横行纤维--脑桥小脑纤维 经上丘 上橄榄核 位于脑桥中下部面神经核的腹侧,接受来自双侧蜗神经核的上行纤维,发出的纤维加入上行听觉通路,即外侧丘系。此核根据双耳传导音响信息的强度和时间差来进行音响来源的定位。 脑桥核 散在地埋于双侧脑桥基底中,接受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皮质脑桥纤维,发出纤维组成大量的横行纤维--脑桥小脑纤维

蓝斑核 位蓝斑深方,发出纤维到达全脑,为维持觉醒及神经系统的其它活动创造背景条件,是脑内含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主要集中部位。 下丘 属于听觉通路上的重要核团。外侧丘系的纤维包绕并进入此核,其传出纤维组成下丘臂到达间脑的内侧膝状体,参与对听觉信息的传递。下丘核也发出纤维到上丘,由上丘发出下行纤维经若干神经元接替后到达支配眼球外肌的脑神经运动核以及经顶盖脊髓束到达颈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完成由声音引起的转头和眼球运动的反射活动。 上丘 与视觉功能密切相关,接受经上丘臂来自视束的纤维,还接受来自下丘、脊髓和一系列不同脑部来的纤维。上丘的传出纤维主要分布到脊髓以及脑干的一些核团。发向脊髓的纤维围绕导水管周围灰质交叉到对侧再沿中线下行,形成顶盖脊髓束。

顶盖前区 为位于中脑和间脑交界水平、紧靠上丘头 端的细胞群。接受经上丘臂由视网膜发来的纤维,发 出止于双侧动眼神经副核,完成瞳孔对光反射。 红核 位于中脑,接受来自小脑和大脑皮质的传入纤 维,发出纤维至脊髓,即红孩脊髓束,与躯体运动的 控制密切相关。 黑质 位于中脑的脚底和被盖之间,分为靠近脚底的 网状部(其细胞形态、纤维联系和功能与端脑的苍白 球几乎相同)和靠近被盖的致密部(主要由多巴胺能 神经元组成,胞浆内含有黑色素颗粒。致密部的多巴 胺能神经元主要投射到端脑的新纹状体,也可到颞叶 的杏仁核)。黑质也是参与运动调节的重要中枢。

(2).白质 包括上行纤维束和下行纤维束 ①上行纤维束 内侧丘系 由薄束核及楔束核发出的纤维组成。在延髓位于中线和下橄榄核之间,锥体的后方,到脑桥后略转向腹外侧,位于被盖腹侧与基底部相邻;到中脑则渐移向被盖外侧。进入间脑后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核。传递来自对侧躯干和上、下肢的精细触觉、本体感觉和震动觉。 脊髓丘脑束和脊髓丘系 传导对侧躯干及上、下肢的痛、温、触觉,此束进入脑干后与一些从脊髓投向上丘的纤维合在一起,称脊髓丘系。行于延髓的外侧区,在脑桥和中脑部位于内侧丘系的背外侧。止于丘脑的腹后核。 脊髓小脑前、后束 行于延髓外侧周边部,脊髓小脑后束经小脑下脚进入小脑,而脊髓小脑前束则经小脑上脚入小脑。

外侧丘系 由对侧蜗神经核和双侧上橄榄核的纤维组成,行于脑桥和中脑被盖的外侧边缘部分。在形成外侧丘系以前,在脑桥被盖腹侧部横行越边的纤维中有一部分穿过上行的内侧丘系组成斜方体,外侧丘系止于下丘,转而投射到间脑内侧膝状体,传导听觉信息 内侧纵束 从前庭核发出,部分交叉越边到对侧,沿中线二侧上行,止于诸支配眼球活动肌肉的核团,部分纤维下行至脊髓颈段,执行转眼、转头的协调运动和眼肌的前庭反射。 三叉丘系 由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发出上行纤维越边至对测组成,行于内侧丘系的外方并与之毗邻,止于背侧丘脑腹后核。传导痛、温、触(包括精细触觉) 小脑红孩纤维、小脑丘脑纤维

②下行纤维束 皮质脊髓束 起自大脑半球额、顶叶皮质,经端脑内囊、脑干下行到脊髓前角,大约85%的纤维经锥体交叉越边到对侧下行,组成皮质脊髓侧束,15%的纤维不交叉,为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束与运动控制有关。 皮质核束 由大脑皮质发出终止于脑干的躯体运动核(包括特殊内脏运动核)的下行纤维组成,与运动控制有关,在脑干中这些纤维与皮质脊髓束相伴行,二者合称为锥体系 皮质脑桥小脑束 是大脑皮质的下行纤维,经脑桥核换元后发往小脑皮质。 红核脊髓束和顶盖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

①网状结构的主要核团 包括向小脑投射的核团、中缝核团、中央群和外侧群孩团以及儿茶酚胺核团。 (3).脑干网状结构 由胞体和纤维交错排列成“网状”的区域。网状结构内神经元的特点是其树突分支多而且很长,网状结构接受来自几乎所有感觉系统的信息,而网状结构的传出联系则直接或间接地可达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地方。网状结构的功能也是多方面的,它涉及觉醒睡眠的周期、脑和脊髓的运动控制以及各种内脏活动的调节。 网状结构内的纤维和细胞排列并非杂乱无章,也是根据形态、纤维联系和生理功能组合成核团或纤维束的,但其境界很不易区分 ①网状结构的主要核团 包括向小脑投射的核团、中缝核团、中央群和外侧群孩团以及儿茶酚胺核团。 A.向小脑投射的核团 包括外侧网状核、旁正中网状核和脑桥被盖网状核,它们专门与小脑发生联系。

B.中缝核 位于脑干中缝,由不同的核团所组成,特点是产生五羟色胺并作为神经元的递质。 C.中央群和外侧群核团 中央群核团靠近中线两侧,位于延髓的有腹侧网状核和巨细胞网状核,位于脑桥的有脑桥尾侧和脑桥嘴侧网状核.外侧群孩团在延髓和脑桥有小细胞网状核,位于中脑的则有楔形核、脚桥被盖网状核与臂旁核。中央群神经元轴突一般较长,分支与其它网状结构神经元相突触,终支往往可达丘脑或脊髓,其传入纤维主要来自脊髓大脑的运动和感觉皮质、前庭核群、小脑和上丘。外侧群的小细胞网状核的轴突一般向内止干网状结构中央群神经元。其它外侧群神经元的纤维联系和功能则颇为多样。 D.儿茶酚胺核团 蓝斑的神经元内含大量去甲肾上腺素,轴突几乎能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所有部分,树突分布也极为广泛。

②网状结构的机能组合 A.上行网状激动系统 包括向网状结构的感觉传入。自网状结构向间脑某些核团的上行投射以及从这些核团向大脑皮质广泛地区的投射。上行网状激动系统携带的冲动是“非特异性”的,其主要作用是保持皮质的意识水平,在维系人的觉醒和睡眠周期中起重要作用。一些麻醉药物也是通过上行网状激动系统起作用的。

B.与运动和内脏活动相关的部分 网状脊髓束主要与运动控制有关。发出网状脊髓束的网状结构神经元又受到来白大脑运动皮质、小脑和基底神经核等与运动控制有关的高级中枢的影响 网状结构某些部位与各自主神经传出核团存在纤维联系。生理学实验发现网状结构内有些区域与呼吸和心血管活动有关,如果损伤脑干网状结构,会导致呼吸、循环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C.五羟色胺能中缝核团 中脑和脑桥部的中缝核主要接受来自边缘系统各部包括嗅觉系统和下丘脑的纤维,导水管周围灰质则与延髓部的中缝核相联系。中缝核的五羟色胺能神经元则投射到极广泛的地区,包括端脑、间脑、脑干和脊髓 中缝核的上行纤维加入上行网状激动系统而参与对意识的控制,中缝核的活动引起五羟色胺在端脑的释放可导致睡眠。刺激中缝核的某些部位可产生镇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