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总的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的精神生活因素的总和,包括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等。 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等。
能否在实践基础上正确解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的标准。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能否在实践基础上正确解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的标准。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5—1846年)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的创立的标志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5—1846年)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首先,从根本上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使旧的社会历史理论为新的科学理论所代替。 其次,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成为彻底的、完备的新世界观。 再次,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2、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原始社会 原始工具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奴隶社会 青铜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铁器 封建社会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大机器 资本主义社会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的变革 原始工具 原始社会 青铜器 奴隶社会 铁器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大机器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马克思
一方面,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一方面,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真舒服!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另一方面,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另一方面,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真难受! 生产力 生产关系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2、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 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决定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反作用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要求: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我国的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要素,以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2、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首先,体现在服务的方向上。上层建筑一方面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另一方面又与那些对自己的经济基础有害的其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斗争,即一方面“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排除异己”。 其次,体现在服务的方式上。政治上层建筑力图把人们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秩序之内,观念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去支配人们的行动。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促进作用 阻碍作用 再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体现在服务的效果上。 促进作用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适合 适合 生产力 不适合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适合 不适合 生产力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决定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反作用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一定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中,这一规律经常表现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社会发展进程的辩证性质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三、社会发展进程的辩证性质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 历史决定论 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承认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
主体选择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 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活动。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统一性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共同的发展规律,这就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
纵向统一性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一般都应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横向统一性 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多样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大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也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革命总会招致反动派的反抗 普加乔夫起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改革总会招致顽固派的反对 戊戌变法
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新社会形态的不健全也会导致暂时的复辟 复辟小丑张勋 袁世凯
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国际反动势力也会阻挠社会进步 苏德之战 法国沦陷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她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列宁《伟大的创举》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方面,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另一方面,阶级斗争在同一社会形态中可使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的缓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要求:全面、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在认识和处理阶级矛盾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对抗阶级与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亦称社会革命,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体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其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再次,社会革命能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广大人民群众; 最后,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改革适用于解决社会体制问题,而革命适用于解决社会基本制度问题。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资本主义曾经历三次大的生产关系的改革: 由单个资本发展到股份资本 由非垄断的股份资本发展到私人垄断资本 由私人垄断资本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恩格斯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技术是指人类改造世界、进行生产的手段与方法。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次,科学技术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科学技术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2、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唯意志论 人民群众是无数个“零”,只有前面添上英雄人物的“实数”时,他们才能变成有效的数字。 ——米海洛夫斯基
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宿命论 奴隶主贵族是“神”用“金子”做的,具有统治能力;农民和手工业者是“神”用“铜”和“铁”做的,只能被人统治。
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 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群众路线,它是一条实现党的政治任务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2、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推动历史进步、并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的“知名人士”。杰出人物即包括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包括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 杰出人物
杰出人物的作用 杰出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家,由于他们在知识、才能、品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往往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比较深刻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集中群众智慧,提出新的理论,并组织和领导广大群众为实现特定的历史任务而斗争,因而对历史的发展会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时势造英雄 时势召唤英雄
时势造英雄 时势锻炼英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时势造英雄 时势筛选英雄
2、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普通个人的作用 第一,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情来。 一汽工人王洪军
第二,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由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 普通个人的作用 第二,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由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 瓦特 毕升
普通个人的作用 第三,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思考题 1、简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 2、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分析历史人物和普通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