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持续状态 <Status epilepticus> 定义: 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 又频繁发作,或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 以上不自行停止。。。。。。。。。。。。。
2。 分类: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 全面性发作持续状态 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 2。 分类: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 状态 强直性发作持续状态 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 肌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失神发作持续状态 精神运动性发作持续状态 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 全面性发作持续状态 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 状态 强直性发作持续状态 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 肌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 失神发作持续状态 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 边缘叶性癫痫持续状态 单纯部分运动性发作持续状态 偏侧抽搐状态伴偏侧轻瘫
3 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的危险性 是最常见 最危险的一类癫痫持续状态--发生率为癫痫的 2。6~6%,多见于5岁以内的婴幼儿,死亡率可高达10~20% 。 因呼吸停止 全身缺氧,脑缺氧5分钟脑细胞损害,超过15分钟则不可逆。 脑代谢急剧增高,大脑耗氧耗糖增加,脑内ATP 储存耗尽,造成钠泵功能障碍,大量钙离子内流 形成钙超载,进一步加重脑损害。
升高 白细胞增多 失水 电介质紊乱 代谢性酸 中毒 心律紊乱 脑水肿 休克等,可继发心 肺 持续性的惊厥,大量的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 及各种神经毒性代谢中间产物,如花生四烯酸 前列腺素等储积,可导至海马杏仁核 小脑 丘脑 大脑等部位的神经元不可逆性损害。 全身常出现高热 大汗 呼吸急促 心率加快 血压 升高 白细胞增多 失水 电介质紊乱 代谢性酸 中毒 心律紊乱 脑水肿 休克等,可继发心 肺 肾 肝等多器管功能劫。 * 故有作者提出:为了不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应在 1~1,5小时内控制发作。
4 治疗原则 尽快控制癫痫发作,选用快速 高效 足量的 抗癫痫药,争取1~1。5小时内控制发作。 抽搐控制后,应给中效与长效的抗癫痫药 4 治疗原则 尽快控制癫痫发作,选用快速 高效 足量的 抗癫痫药,争取1~1。5小时内控制发作。 抽搐控制后,应给中效与长效的抗癫痫药 以防止复发。 维持生命体征,预防及治疗併发症。 寻找病因及诱因并消除之。
5 处理: 一 抗癫痫药控止发作: 1 安定(diazepam)----首选药。先以10-20mg (儿童 5 处理: 一 抗癫痫药控止发作: 1 安定(diazepam)----首选药。先以10-20mg (儿童 0.3-0.5mg /kg ), 以每分钟3~5mg速度静脉推注, 20分钟后可重复一次。后以60-200mg溶于葡萄糖 盐水中,于12小时慢慢静点。 偶可抑制呼吸,个体 差异性很大。 2 10%水化氯醛----成人20~30cc, 小儿0.5~0.8cc/kg,加 等量植物油保留灌肠。可刺激呼吸道分泌增加。 付醛—8~10cc 肌注或灌肠 st!
3 氯硝安定(clonazepam)-----成人首剂 3mg静脉 注射,以后5~10mg/d. 药效是安定的5倍, 半衰期22~32小时。对呼吸 血压有轻抑制。 国外多用。 4 阿米妥钠--成人0。5g + 注射用水10cc, 静脉缓 慢推注10分钟。 对呼吸 。血压有较强抑制 作用。 5 德巴金--成人15mg ~20mg/ kg( 2~3支),静 脉缓推5分钟。30分钟后按1mg/kg/h(约 3支/24小时) 维持静滴。每日总量20~30mg/kg 每支400mg.
6 苯妥英钠 成人 15~20mg / kg (750~1000mg)稀释于 生理盐水中静滴,每分钟不超50mg. 6 苯妥英钠 成人 15~20mg / kg (750~1000mg)稀释于 生理盐水中静滴,每分钟不超50mg. 心动过缓 心脏传导阻滞不能用。 心动过速可用。 无呼吸抑制及无觉醒抑制等现象。
.. 7 利多卡因---100~200mg加入 5%葡萄糖500cc,以50mg/h速度 静点滴,可重复应用。 有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动过缓 病人不用。 8 硫喷妥钠--以0。5g + N S 500cc 静脉点滴,速度 酌情 即时调整。。
二 癫痫发作的维持治疗 1 中效抗癫痫药-- 发作控制后即用 苯巴比妥钠 0.1~0.2g 肌注 q.8~12. h . 。。。 二 癫痫发作的维持治疗 1 中效抗癫痫药-- 发作控制后即用 苯巴比妥钠 0.1~0.2g 肌注 q.8~12. h . 2 长效抗癫痫药--应早用口服抗癫痫药
三 对症治疗 1 防止缺氧-- 2 高热-- 3 感染-- 4 脑水肿-- 5 维持水 电介平衡 纠正酸中毒--- 6 鼻饲-- 三 对症治疗 1 防止缺氧-- 2 高热-- 3 感染-- 4 脑水肿-- 5 维持水 电介平衡 纠正酸中毒--- 6 鼻饲-- 7 生命体征-- 8 病因与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