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脂类的测定和品质分析 8.1 概述 8.2 脂类含量的分析方法 8.3 脂类的品质分析 8.4 脂类成分分析方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脂类与健康 中国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变化趋势 ( 千克 / 人 / 年 )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年.
Advertisement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環保燃料 - 生化柴油. 生化柴油 (Bio-Diesel)─ 廢食用油脂資源化 循環圖 什麼叫做生化柴油? 生化柴油係由可再生的油脂原料,諸如植物或 動物油脂,經合成 ( 交酯化 ) 所得的長鏈脂肪酸 甲脂,可代替柴油的一種 " 環保燃油 " 。經實驗 證明生化柴油可直接作為現有柴油引擎而不需.
貳、脂質 (Lipid) ( 一 ) 皆源自於動植物內的脂肪組織,是一種羧酸 酯,由碳 (C) 、氫 (H) 、氧 (O) 三種元素所組 成。 ( 二 ) 脂肪( Fat ) : 在室溫下呈固態者,如 豬油、 牛脂、羊油、奶油、乳酪等。 ( 三 ) 油質 (Oil): 在室溫下呈液態者,如黃豆油、 玉米油.
第三节 排气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不能 排出。 1. 心理护理 2. 适当活动 3. 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行肛管排气 4. 健康教育.
人体的营养需要 ---- 维生素 B 维生素 B2 维生素 B3 维生素 B5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实验十八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 C 的含量. 维生素 C 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 组成胶原蛋白的重要成份, 加速术后伤口愈合  增加免疫力,防感冒及病毒和细菌的感染  预防癌症  抗过敏  促进钙和铁的吸收  降低有害的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  减少静脉中血栓的形成  天然的抗氧化剂.
二、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南  特定人群主要包括七方面人群:  婴儿  幼儿与学龄前儿童  学龄儿童  青少年  孕妇  乳母  老年 人.
第三节 脂 质 本节点睛 一、脂质的功能 二、脂质的分类与组成 三、脂肪的营养价值 四、脂肪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 五、脂肪的摄入量和食物来源
合理选择饮食.
第八章 脂类的测定 §1 概 述 脂肪 (真脂) 类脂质(脂肪酸、磷 一、食品中的脂类 脂、糖脂等)油脂的 物质和脂肪含量 伴随物。
腰部劳损.
中医美容保健.
单位: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 专业:综合实践活动 作者:张玲
午餐中的数学问题 东高地二小 燕云红.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测定 董雷鸣.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牛奶中活性物质的分析.
第八章 脂类总量的测定 脂类:能够溶解在非极性和弱极性溶剂中,不溶 于极性溶剂中的一类物质。 一、 脂类的来源
油脂中脂肪酸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检测大豆油脂肪酸组成.
维生素A结构和性质、鉴别试验.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第四章 食物营养成分的检测 第一节 试产的采集、制备和预处理 一、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高血脂 CHENDEFANG
高淳区沧溪中学初一备课组. 高淳区沧溪中学初一备课组 蝌蚪能够变成青蛙,刚出生的婴儿会吮吸乳汁,还有人遇到寒冷的刺激会打哆嗦,引起上述行为的是一种物质——激素。 激素是由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一些物质。
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 护理查房 妇科一病区.
第十一章 脂类 脂类包括油脂和类脂,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一类含有不同官能团,结构较为复杂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是生物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于质。
酯 油脂.
天然药物化学 溶剂提取法 通化市卫生学校 李瑛.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整理者: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秦爱军
人数 挑食 偏食 爱吃肉不爱吃青菜 不吃早饭 有时间才吃早饭 暴饮暴食 口味偏咸 喜欢吃油炸的食品 以水果代替蔬菜 爱喝饮料.
均衡膳食.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营养配餐 学习目标 1、经历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营养配餐的过程,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 2、通过营养配餐的活动,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 食物中的营养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第八章 脂类的测定 西昌学院轻化工程学院.
第八章 脂类的测定 §1 概 述 脂肪 (真脂) 类脂质(脂肪酸、磷 脂、糖脂等)油脂的 一、食品中的脂类 伴随物。 物质和脂肪含量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碱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营养配餐 ----理论基础知识.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3.9.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自学)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铁矿(或铁粉)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无汞定铁法)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K2Cr2O7标准溶液 的配置 主讲人:李雪莲
床上洗头.
硫酸铜的提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章 脂类的测定和品质分析 8.1 概述 8.2 脂类含量的分析方法 8.3 脂类的品质分析 8.4 脂类成分分析方法

8.1 概 述 脂肪 (真脂) 类脂质(脂肪酸、磷 食品中的脂类 脂、糖脂等)油脂的 物质和脂肪含量 伴随物。 脂肪 (真脂) 类脂质(脂肪酸、磷 脂、糖脂等)油脂的 伴随物。 大多数动、植物食品都含有天然脂肪或类脂化合物,但含量各不相同。 食品中的脂类 物质和脂肪含量

植物性或动物性油脂中脂肪含量最高,而水果、蔬菜脂肪含量很低。几种食物100 g中脂肪含量(g)如下: 猪肉(肥) 90.3 核桃 66.6 花生仁 39.2 青菜 0.2 柠檬 0.9 苹果 0.2 牛乳 3 以上 香蕉 0.8 全脂炼乳 8 以上 全脂乳粉 25~30 上述含量是指用乙醚提取的脂类总量

脂肪的日推荐量和主要来源 日 推 荐 量 食物来源 组 别 年龄(岁) 脂肪(克/日) 植物油:花生油、菜籽油、豆油、葵花籽油、亚麻油。 日  推  荐  量 食物来源 组 别 年龄(岁) 脂肪(克/日) 植物油:花生油、菜籽油、豆油、葵花籽油、亚麻油。 动物的肉、内脏,各类坚果如核桃仁、杏仁、花生仁、癸花籽仁等,各种豆类如黄豆、红小豆、黑豆等,部分粮食如玉米、高梁、大米、 红小豆、小米等 . 婴幼儿 3岁以下 35-40 儿 童 3-6 40-50 小学生 6-12 45-60 中学生 12-18 60-70 青壮年 18-45 70-85 中老年 60-50 老年 60以上 <50

脂类物质的测定意义 脂肪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脂肪可为人体提供必需脂肪酸;脂肪是一种富含热能营养素,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每克脂肪在体内可提供 37.62 kj (9 kcal) 热能,比碳水化合物和 蛋白质高一倍以上;是食物中能量最高的营养素。但是摄入过量对人体健康不利! 脂肪 = 甘油(丙三醇) + 脂肪酸

生理方面 (1)脂肪是一种富含热能营养素; (2)提供必需脂肪酸; (3)维持体温。 营养方面: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溶剂,有助于 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烹饪方面:脂肪能给食品一定的风味,特别是焙烤食品。脂肪含量是一项重要的控制指标。

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脂类含量对产品的风味、组织结构、品质、外观、口感、保质期等都有直接影响,所以脂肪含量是一项重要的控制指标。脂类的测定项目很多,重点介绍粗脂肪的测定。 脂类的共同特点是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小,能溶于脂肪溶剂中,再根据相似相溶的规律具体选择。不同来源的食品所含的脂肪在结构上有许多差异,所以也没有一种通用的提取剂。

常用测定提取脂类的有机溶剂: 乙醚 (有一定极性,但不如乙醇、甲醇、水等)溶解脂肪的能力强,应用最多。国标中关于脂肪含量的测定都采用它作为提取剂。 乙醚沸点低(34.6℃),易燃。有麻醉作用

乙醚可饱和2%的水。含水乙醚在萃取脂肪的同时,会抽提出糖分等非脂成分。所以必须用无水乙醚作提取剂,被测样品也要事先烘干。 石油醚 石油醚的沸点比乙醚高,不太易燃,溶解脂肪能力比乙醚弱,吸收水分比乙醚少,允许样品含微量的水分。 有时也采取乙醚+石油醚共用。但乙醚、石油醚都只能提取样品中游离态的脂肪。对于结合态的脂类,必须预先用酸或碱及乙醇破坏脂类与非脂类的结合后,才能提取。

三氯甲烷-甲醇 一种有效的溶剂,对脂蛋白、磷脂提取效率较高。特别适用于水产品、家禽、蛋制品中脂肪的提取。

索氏提取法(索克斯列特抽提法) (经典方法) 8.2 脂类含量的分析方法 索氏提取法(索克斯列特抽提法) (经典方法)

样品的预处理: ☆ 固体样品要粉碎,颗粒大小要合适,注意粉碎 过程中的温度,防止脂肪氧化。 ☆ 样品要干燥 温度低—酶活力高,脂肪易降解。 温度高—脂肪易氧化成结合态。 较理想的方法是冷冻干燥法。 ☆ 酸水解 对于乙醚不能渗入内部的或含结合态脂肪。

方 法 (1)   滤纸筒的制备 (2)样品处理 固态样品 半固体或液体样品 (3)抽提 (4)称重

索氏提取法(索克斯列特抽提法) 原理:将经前处理的、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回收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即为粗脂肪。 粗脂肪—残留物中除游离脂肪外,还含有色素、树脂、蜡状物、挥发油等。

适用范围与特点: 适用于脂类含量较高,结合态脂类含量少或经水解处理过的,(结合态已转变成游离态),样品应能烘干,磨细,不易吸湿结块。 此法经典,对大多数样品的测定结果比较可靠。但费时长(8-16 h)溶剂用量大,需要专门的仪器,索氏提取器。

测定方法: ☆ 滤纸筒的制备 ☆ 样品处理 固体样品:精密称取干燥并研细的样品 2~5g(可取测定水分后的样品),必要时拌以海砂,无损地移入滤纸筒内。 b)半固体或液体样品:称取5.0-10.0g于蒸发皿中,加入海砂约20g于沸水浴上蒸干后,再于95-105℃烘干、研细,全部移入滤纸筒内,蒸发皿及粘附有样品的玻璃棒都用沾有乙醚的脱脂棉擦净,将棉花一同放进滤纸筒内。

☆ 抽提 将滤纸筒或滤纸包放入索氏抽提器内,连接已干燥至恒重的脂肪接受瓶,由冷凝管上端加入无水乙醚或石油醚(30-60℃沸程) ,加量为接受瓶的2/3体积,于水浴上(夏天65℃,冬天80℃左右)加热使乙醚或石油醚不断的回流提取,一般视含油量高低提取6-12h,至抽提完全为止(用滤纸试)。 ☆ 称重 取下接受瓶,回收乙醚或石油醚,待接受瓶内乙醚剩 1-2 mL时,在水浴上蒸于,再于100-105℃干燥 2h,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重,并重复操作至恒重。

结果计算: 脂肪(%)=(m2-m1) / m×100 m2——接受瓶和脂肪的质量,g; ml——接受瓶的质量,g;

注意及说明: ☆ 样品应干燥后研细,样品含水分会影响溶剂提取效果,而且溶剂会吸收样品中的水分造成非脂成分溶出。装样品的滤纸筒一定要严密,不能往外漏样品,也但不要包得太紧影响溶剂渗透。放入滤纸筒时高度不要超过回流弯管,否则超过弯管的样品中的脂肪不能提取完全,产生误差。

☆ 对含糖量及糊精多的样品,要先以冷水使糖及糊精溶解,经过滤除去,将残渣连同滤纸一起烘干,再一起放入抽提管中。 ☆ 抽提用的乙醚或石油醚要求无水、无醇、无过氧化物,挥发残渣含量低。因水和醇可导致水溶性物质溶解,如水溶性盐类、糖类等,使得测定结果偏高。过氧化物会导致脂肪氧化,在烘干时也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 乙醚中过氧化物的检查方法: 取6ml 乙醚,加2mL 10%的碘化钾溶液,用力振摇,放置1min,若出现黄色,则证明有过氧化物存在。 过氧化物如:H2O2、Na2O2、CaO2、 BaO2、 ZnO2、 MgO2等

☆ 提取时水浴温度不可过高,以每分钟从冷凝 管滴下80滴左右,每小时回流6-12次为宜,提 取过程应注意防火。 ☆ 在抽提时,冷凝管上端最好连接一个氯化钙干燥管,这样,可防止空气中水分进入,也可避免乙醚挥发在空气中,如无此装置可塞一团干燥的脱脂棉球。 ☆ 抽提是否完全,可凭经验,也可用滤纸或毛玻璃 检查,由抽提管下口滴下的乙醚滴在滤纸或毛玻璃上,挥发后不留下油迹表明已抽提完全。

☆ 在挥发乙醚或石油醚时,切忌用直接火加热,应该用电热套,电水浴等。烘前应驱除全部残余的乙醚,因乙醚稍有残留,放入烘箱时,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 反复加热会因脂类氧化而增重。重量增加时,以增重前的重量作为恒重。 ☆ 因为乙醚是麻醉剂,要注意室内通风。

8.3 脂类的品质分析 8.3.1 感官检验(色泽、气味及滋味)

8.3.2 理化检验 酸价的测定 酸价—中和 1 g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 (mg)。 酸价是反映油脂酸败的主要指标。 过氧化值的测定 过氧化值—滴定 1 g 油脂所需用( 0.002 mol/L ) Na2S2O3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过氧化值的大小是反映油脂是否新鲜及酸败的程度。 碘价的测定 碘价(碘值)—100 g 油脂所吸收的氯化碘或溴化碘换算成碘的质量 (g)。 碘价在一定范围内反映油脂的不饱和程度。

皂化价的测定 皂化价—中和 1 g 油脂中的全部脂肪酸(游离+ 结合的)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 皂化价可对油脂的种类和纯度进行鉴定。 羰基价的测定 用羰基价来评价油脂中氧化物的含量和酸败程度。 总羰基价--用比色法测定。

8.4 脂类成分分析方法 8.4.1 胆固醇 GB/T 5009.128 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2003,采用比色法测定动物源食品中的胆固醇。原理:当固醇类化合物与酸作用时,可脱水并发生聚合反应,产生颜色物质。因此可先对食品样品进行提取和皂化,用硫酸铁铵试剂作为显色剂,测定食品中胆固醇的含量。 GB/T 22220-2008 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提要:样品经无水乙醇-氢氧化钾溶液皂化,石油醚和无水乙醚混合溶液提取,甲醇溶解定量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

8.4.2 脂肪酸组分和脂肪酸甲酯 GB/T 17376-2008 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酯制备(原理: 甘油酯在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中皂化,生成的脂肪酸盐与三氟化硼甲醇溶液反应生成甲酯) GB/T 17377-2008 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脂的气相色谱分析 (GC-FID, 有专用的毛细管色谱分离柱, 一般采用极性柱)

复习思考题 为什么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需先衍生化? 简述脂肪测定提取剂的种类及特点。 简述各种粗脂肪的测定方法并阐明其特点。 油脂的酸价、过氧化值、碘值的定义是什么。分别如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