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iratory Monitoring 肖 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肠梗阻护理查房 蚌医一附院中医科 陈晴晴. 肠梗阻的定义: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时,称为肠梗阻 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仅 次于胆道疾病和急性阑尾炎,列第三位 。
Advertisements

病患,男, 55 岁。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多年。一周前 左手发麻、无力发作两次,自愈。 3 小时前左下肢突感 乏力,继之逐渐出现左侧上下肢偏瘫,说话不清,并逐 渐加重,但神志尚清,送急诊。检查:生命体征平稳, 神清,说话不清,颈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 -) , 腹平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血压 165/100.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呼吸治疗. 一、机械通气的目的 替代自主呼吸; 替代自主呼吸; 改善通气; 改善通气; 改善换气; 改善换气; 降低呼吸作功; 降低呼吸作功; 纠正病理性呼吸动作:链枷胸 纠正病理性呼吸动作:链枷胸.
第三部分:食疗和药膳的应用 第一节 药膳的辨证选用 第二节 药膳美容 第三节 常见病药膳食疗. 第一节 药膳的辨证选用 一、体质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二、常见体质的调养要点.
醫用氧氣及活力氧氣百 點之介紹 藥師 邱建強. 慢性肺阻塞張先生的故事 常來藥局領藥住台中的COPD患者張先生,日前接到 在台北 30 年老朋友的娶媳婦喜帖,非常想去參加,可是 十分猶豫,害怕外出時間過長造成血氧過低有危險。後 來藥局幫他準備小容量氧氣,讓他順利出遠門完成心事! 之後張先生便常帶著小型氧氣與家人出門旅遊,大大的.
鼻导管吸氧技术 手术室 王桂云. 相关理论  概念 氧气吸入疗法 是指供给患者氧气,纠正由各 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以维持 机体生命活动的治疗方法。
教学目标 识记: 能正确描述缺氧的分类、程度和给氧的适应症 能正确说出氧气表的结构与功能 理解: 比较各种给氧方法,各自的特点和选用范围 能举例说明用氧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和给氧的副作用及 其预防 应用: 能正确换算氧浓度、氧流量和氧气筒内可供时数 能熟练进行鼻导管和鼻塞法给氧术 能熟练进行超声波雾化吸入.
氧气吸入疗法 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 氧气吸入疗法 (oxygen inhalation)  通过给氧,增加吸入空气中氧的浓度, 以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PaO 2) 和动脉血氧饱和 度 (SaO 2), 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从而预防和 纠正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氧。
西医二附院 肺功能的评估 (pulmonary function analyser). Clinic Center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FRH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 肺功能评估 肺功能仪 肺功能仪 肺功能仪.
肠 梗 阻. 定 义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 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 通过肠道,称肠梗阻 病因和分类 按基本病因分为三类 机械性肠梗阻 临床最常见 常有下列三种原因.
芦荟汁酶解液 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 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 陈力. 2 设想的由来 3 问题的出现 由于芦荟含有较多的凝胶大分 子物质,加热、调酸等会影响 胶体稳定性,出现变色和沉淀 等现象。
实训15.散光软镜的复查 天津职业大学眼视光工程学院 王海英.
第三十二章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教学目的: 1.了解腹腔镜手术对操作对生理的影响 2.掌握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3.掌握其并发症及防止。
欢 迎.
肺 功 能 检 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赵 立.
实训11:球面软镜的复查 天津职业大学眼视光工程学院 王海英.
肺气肿护理查房 呼吸一病区 姜珍珍 2015 年 11月 22 日.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第11章 健康教育与保健措施.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
第十五章 呼 吸 respiration.
新生儿高频机械通气 袁 琳 新生儿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呼吸系统常见病 制作: 张 颖.
第 五 章 重症病人的监护.
Anesthesia for Thoracic Surgery
第五章 呼 吸.
内容纲要: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缺氧的防治原则
呼 吸 衰 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华西医院呼吸内科 文富强.
Hello !.
术前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呼吸病研究所 蔡映云.
简明机械通气技术 义乌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朱黎君.
呼吸系统急症病人的急救护理Emergency Management of Client with Acute Respiratory Problem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科 张波.
第十六章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 与急救护理(二)
动脉血气分析.
项目: 心肺功能的评定 康复教研室.
HAMUVTON-C2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河西急诊科 杨 娟.
内科学.
第二十一章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 (pulmonary lymphangiomyomatosis ) 临床及CT表现
第十九章 危重病人的感染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重症医学系.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无创机械通气.
<呼吸科> <杨赛>
第二十章 神经外科手术麻醉 麻醉学教研室.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科 崔艳芝.
呕 血 与 便 血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烧 伤(Burn) 沙里木江 主任医师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
第八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护理教研室 王一玲.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郭三花 岳月梅 忻州职院护理系.
生理学实验模块系统五 体格检查机能模块.
高压氧治疗安全与 护理 临沂市人民医院高压氧科 崔 燕.
心 肺 复 苏 CPCR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王祥瑞.
呼吸机的应用.
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监测.
围手术期胆囊切除的护理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二组.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麻醉教研室、麻醉科 邓小明
机械通气总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 呼吸治疗师 梁国鹏.
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应用 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第五篇 第三章 肺功能检查.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Pulmonary ventilatio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简 易 呼 吸 囊.
第十九章 机械通气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 田永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Respiratory Monitoring 肖 峰 呼吸功能监测 Respiratory Monitoring 肖 峰

目的要求 掌握肺功能监测指标的意义及VT、FRC、VC的正常值 熟悉呼吸运动监测有关概念及呼吸功能监测的临床应用 学习本章后,对病人的呼吸功能状态能作出初步评价

监测主要目的 评价病人的呼吸功能状态 诊断呼吸功能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掌握高危病人呼吸功能的动态变化,便于病情估计和调整治疗方案 评价呼吸治疗的有效性

通气功能监测 Ventilatory monitoring Static lung volumes Dynamic lung volumes

Static lung volumes 四种基础容量VT IRV ERV RV 由二个或二个以上基础容量组成的四种叠加容量FRC VC IC TLC 肺呼吸功能监测的最基本项目

IRV VT ERV RV

潮气量 tidal volume,VT 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正常值8~12ml/kg,男性略>女性,平均为500m1,用肺功能仪测定 约25%来自胸式呼吸,75%来自腹式呼吸 是最常用的测定项目之一 反映人体静息状态下的通气功能;人工呼吸时主要设定参数

补吸气量 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 平静吸气后,用力作最大深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或称吸气储备量 正常成年男性2100ml,女性1400ml 反映肺胸的弹性和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的力量

补呼气量 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 平静呼气后,用力作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或称呼气储备量 正常成年男性900ml,女性560ml 反映肺胸的弹性和呼气肌(腹肌、肋间内肌)的力量

残气量 residual volume,RV 亦称余气量,是指最大呼气后,肺内残留的全部气量 正常1.5~2 L,用气体稀释法测定 缓冲肺泡内气体分压,防止呼吸过程中小气道闭塞的作用 与FRC 、 RV/TLC的临床意义相似 RV/TLC可评价肺气肿的严重程度

RV/TLC(%) 肺气肿严重程度 20~35 正常 36~45 轻度 46~55 中度 >56 重度

RV增高 肺组织弹性减退 末梢支气管狭窄 胸廓畸形 任何原因引起的呼气受阻

RV下降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肺弹性回缩力增加(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间质性肺炎) 胸腹腔积水 膈N麻痹

功能残气量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 平静呼气后肺内所残留的气量,即ERV+RV 正常成年男性2300ml,女性1600ml,用气体稀释法测定 FRC在呼吸气体交换过程中,缓冲肺泡气体分压的变化,减少通气间歇时对肺泡内气体交换的影响 FRC减少说明肺泡缩小或陷闭

肺活量 vital capacity,VC 最大吸气之后缓慢呼出的最大气量(呼气肺活量)或最大缓慢呼气之后用力吸入的最大气量(吸气肺活量) 正常成人男性3.5L,女性2.44L 最常用的测定项目之一 反映肺每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即肺、 胸廓最大扩张和收缩的呼吸幅度 VC受呼吸肌强弱、肺组织和胸廓弹性及气道通畅的影响

VC下降见于任何使呼吸幅度受限的疾病 胸廓活动受限 肺组织损害 膈肌活动受限 VC/预计VC(%)常用于判断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程度 不能反映肺组织弹性降低如肺气肿或呼吸道狭窄如哮喘等所致的通气功能不全

深吸气量 inspiratory capacity,IC 平静呼气之后作最大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即VT+IRV 正常成年男性2.6L,女2L 与吸气肌力量大小、肺弹性和气道通畅情况有关,是MVV 的主要来源

肺总量 total lung capacity,TLC 最大吸气后存留于肺部的全部气量,即VC+RV 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 正常成年男性5.0L,女性3.5L

TLC增加 TLC减小 呼吸锻炼后呼吸肌力增强者 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慢阻肺疾患者 呼吸肌力衰弱 胸廓畸形、肺切除后、肺纤维化、肺水肿、气胸和胸腔积液等限制性疾患

不同肺疾患的肺容量变化 限制性疾患 阻塞性疾患 神经肌肉 VC 减低 正常或减低 FRC 增高 正常 RV 增高或正常 TLC 减低或正常 不等

Dynamic lung volumes 动态肺容量为单位时间内进出肺的气体量 主要反映气道的状态

分钟通气量 minute ventilation,MV 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是VT与RR的乘积 正常值6~8L/min 用肺量计测定 是肺通气功能最常用的测定项目之一 >10~12L/min通气过度 <3~4L/min通气不足

分钟肺泡通气量 alveolar ventilation,VA 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气量中能到达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VA=(VT-VD)*RR 正常值4.2L/min 反映肺真正的气体交换量

用力肺活量 forced vital capacity,FVC 深吸气(吸气至TLC位)后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 FEV1.0 、FEV2.0 、FEV3.0分别指最大吸气至TLC位后,1秒种内、 2秒钟内、3秒钟内快速呼出的气体量

正常分别为2.83、3.30、3.41 既是容积测定,也是单位时间内平均流量的测定 临床常用FEV1.0 、FEV2.0 、FEV3.0 占FVC的百分比表示 正常FEV1.0% 、FEV2.0% 、FEV3.0%为83%、 96 %、99% 主要用来判断较大气道的阻塞性病变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 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 or FEF25%~75% 应用肺功能监测仪记录肺量图(FVC曲线),将曲线分为四等分,计算FVC曲线25%和75%交界线的斜率 正常成年男性3.36L/s,女性2.28L/s

主要取决于FVC非用力依赖部分,即呼气流量随用力达到一定限度后,尽管继续用力,但流量不变,与用力(呼吸强度)无关 主要受小气道直径的影响 反映小气道通畅程度的指标,比FEV1.0及MVV更敏感

最大呼气流量-容积 MEFV or F-V curve 受试者在最大用力呼气过程中将其呼出的气体容积及相应的呼气流量描记成的一条曲线图形 主要反映在用力呼气过程中胸内压、肺弹性回缩力、气道阻力对呼气流量的影响

前半部分的最大呼气流量取决于受检者呼气时用力大小 后半部分与之无关,主要决定于肺弹性回缩力、外周气道的生理功能 主要用于对小气道阻塞性病变的监测 凡实测值/预计值<80%为异常 曲线异常形态在不同肺部疾病时也有其特征性表现

流量-容积环 Flow Volume Loop 在用力吸入和呼出肺活量过程中,连续记录流量和容积的变化而绘成的环 吸气流速容量曲线+MEFV曲线 环的形状反映了肺容积和整个呼吸周期气道的状态

最大(随意)通气量 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 单位时间内病人尽力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 具体作法是让病人作最大最快的深呼吸15秒钟 由FEV1.0间接估测,MVV=FEV1.0×35 正常成年男性104L/min,女性82.5L/min 反映通气效果的非特异性检查,涉及多个效应系统

在反映气道阻塞或肺的弹性回缩力减退引起的功能损害时,敏感性>VC 下降多见于 气道阻塞性疾病 胸廓病变 胸膜病变 肺实质病变 呼吸肌麻痹 衰弱肥胖

小气道功能监测 内径在2mm下细小支气管 总表面面积很大,但小气道占总气道阻力的10%

闭合容积和闭合容量 closing volume,CV and closing volume,CV CV指从TLC位一次呼气过程中肺低垂部位小气道开始闭合时所能继续呼出的气量 CC是CV与RV之和,即肺低垂部位小气道开始闭合时的总肺容量

常用CV/VC%或CC/TLC%表示,正常12.7%或37.8% +见于小气道病变或肺弹性障碍 是监测小气道疾患简单敏感的肺功能试验

死腔率 dead space fraction,VD/VT 指生理死腔量占潮气量的百分比VD/VT=(PaCO2-PECO2)/PaCO2 正常值0.2~0.35 反映通气效率(1- VD/VT),用于评价死腔对通气功能的影响,寻找死腔增加的原因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指溶解在动脉血浆中的CO2所产生的压力 由于P CO2是肺通气功能与CO2产生量平衡的结果 是反映通气状态的重要指标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end tidal CO2 无明显心肺疾患时,PETCO2常与PaCO2数值相近

换气功能监测 Monitoring of air exchange Dlco A-aDO2 Qs/QT Oxygenation index ,PaO2/FiO2

一氧化碳弥散量 diffusion capacity of lung for CO, DLco 指CO在肺泡毛细血管膜两侧的分压差为1mmHg时,1min内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的量(m1) 正常26.5~32.9ml/(min*mmHg) 单次呼吸法、恒定状态法和重复呼吸法 从RV位最大吸入含有已知CO浓度的气体,屏气10s,然后快速呼出至RV位,取部分肺泡气(呼气末气体)分析CO

反映气体通过肺泡毛细血管界面的能力,它决定于肺泡毛细血管膜的面积和肺毛细血管容积 在以血红蛋白水平校正后,弥散量小于预计值的80%,即提示弥散缺陷

DlCO降低多表明病肺中有VA/QC失调 肺泡-毛细血管膜的增厚 肺泡-毛细血管膜破坏(如肺气肿、间质性肺炎或纤维化) DLCO增高见于肺循环血量增加 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 轻度(间质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红细胞增多症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alveolar-artery differences for O2,A-aDO2 指肺泡气和动脉血氧分压之间的差值,简写为A-aD02=PAO2-PaO2 正常6mmHg,最高不超过15mmHg,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70岁以上可增至30mmHg 判断氧弥散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反映肺换气功能的指标 通气功能不全,A-aD02无明显改变

肺内分流量和分流率 Qs and shunt fraction,Qs/QT Qs/QT是指分流量和心排血量(QT)的比率 正常3%~8%

Qs/Qt=(CCO2-CaO2)/(CcO2-CvO2) CcO2=1.39×Hb×SaO2+0.0031×PAO2 Qs/Qt=(A-aDO2)×0.0031/[(A-aDO2)×0.0031+(CaO2-CVO2)]

QS/QT增加 肺弥散功能障碍,如ARDS、肺水肿 肺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如肺炎、肺不张 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氧分压与氧合指数 PaO2 and Oxygenation index ,PaO2/FiO2 正常80~100mmHg PaO2/FiO2指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气氧浓度之比 正常>300mmHg PaO2/FiO2降低提示有肺换气功能障碍, <200mmHg是ARDS诊断标准之一

脉搏血氧饱合度 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 用脉搏血氧饱合度仪经皮测得的动脉血氧饱合度值 临床常用评价氧合功能指标 正常>94%,<90%有低氧血症 是临床麻醉和ICU常规监测项目之一

MONITORING OF RESPIRATORY MOVEMENT 呼吸运动监测 MONITORING OF RESPIRATORY MOVEMENT

一般性观察 呼吸频率 正常成人10~18次/分(8y-18,1y-25,0y-40) 反映通气功能及呼吸中枢的兴奋性

呼吸幅度指呼吸运动时患者胸腹部的起伏大小 呼吸节律指呼吸的规律性 呼吸周期比例指呼吸周期中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之比(吸呼比)

胸腹式呼吸活动的观察 胸式呼吸指以胸廓运动为主的呼吸 腹式呼吸指以膈肌运动为主的呼吸 男腹主,女胸主

呼吸肌功能监测 最大吸(呼)气压 MIP (MEP) 是分别从RV和TLC位作最大吸气和呼气所测得的压力 是反映全部吸气肌或呼气肌强度的指标 可作为判断能否脱离机械通气的参考指标

最大跨膈压(Pdimax) 为吸气相腹内压(胃内压,Pga)与胸内压(食道内压,Peso)的差值 在FRC位、气流阻断状态下,以最大努力吸气所产生的Pdi最大值,是反映膈肌最大吸气力量的指标 正常Pdimax 90~215cmH2O 用于评价膈肌收缩功能, 指导机械通气撤机 下降可见于重度慢阻肺及神经肌肉疾病者

呼吸力学监测 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Aw) 肺顺应性(lung compliance,CL) 压力-容量环(P-V)

气道阻力 airway resistance,RAW 指气体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间及气体与气道内壁之间发生摩擦所造成的阻力 RAW=推动气体的压力/气体流速,以单位时间流量所需的压力差表示 气道阻力直接反映气道的阻塞情况

RAW增加 RAW监测的临床意义 气道分泌物增多 气管粘膜水肿(如哮喘、支气管炎、肺水肿) 支气管痉挛 气道异物 气管内肿瘤 评价气道病变的程度 指导机械通气的撤机和呼吸治疗 评价支气管扩张药物的疗效

肺顺应性 lung compliance,CL Cst指在呼吸周期中,气流暂时阻断时所测得的肺顺应性,相当于肺组织的弹性,正常0.166~0.246L/cmH2O Cdyn指在呼吸周期中,气流未阻断时测得的肺顺应性,反映肺组织弹性,并受气道阻力影响,正常0.23~0.35L/cmH2O

小气道疾患时,随呼吸频率增加,Cdyn可明显减少(称动态顺应性的频率依赖性,FDC);FDC的测定是检测小气道疾患最敏感的指标 评价肺组织弹性 Cst减少:肺实质损害、肺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障碍和肺容积减小 Cst增加:多见于肺气肿、肢端肥大症 小气道疾患时,随呼吸频率增加,Cdyn可明显减少(称动态顺应性的频率依赖性,FDC);FDC的测定是检测小气道疾患最敏感的指标 指导机械通气调整,PEEP应用

压力-容量环(P-V) P-V环是指受试者作平静呼吸或接受机械通气,用肺功能测定仪描绘的一次呼吸周期潮气量与相应气道压力相互关系的曲线环 P-V环反映呼吸肌克服阻力维持通气量所作的功(呼吸功WOB)

机械通气时所测得的P-V环可计算呼吸机作功(WOBV) 弹性阻力 自主呼吸呼吸肌作功(WOBP) 机械通气时所测得的P-V环可计算呼吸机作功(WOBV) 非弹性阻力气道阻力

WOB意义 可以选择和评价呼吸支持模式,调整机械通气压力支持水平 指导呼吸机撤离,如WOBP<0.75J/L撤机多能成功,>0.75J/L可导致呼吸肌疲劳 定量判断呼吸困难的程度。WOBP (0.851~1.15) J/L为典型的呼吸肌运动负荷增加WOBP>1. 25J/L为严重呼吸肌疲劳的高负荷状态 评价气管插管、呼吸机和其他治疗对呼吸功的影响 寻找WOB增加的原因,便于迅速纠正

呼吸中枢兴奋性监测 第0.1秒驱动压 (P0.1) 指阻断气流时,吸气开始0.1秒钟的口腔或胸腔内压力 正常2~4cmH2O 通常胸腔内压(常用食管内压)比气道压力更敏感 P0.1与膈神经及膈肌肌电图的改变呈现线性关系,反应呼吸中枢的兴奋性 +见于呼吸肌机械负荷过重,呼吸中枢代偿性活动增强

临床应用 CLINICAL APPLICATION

围术期的应用原则 根据具体病情、监测目的、结合医院的条件选择获得同样的诊治效果的最少的项目

根据呼吸功能监测目的选择项目 根据不同的呼吸疾病选择呼吸功能监测项目 呼吸功能的监测必须与其他临床病情资料相结合

对肺功能状态做出综合评价 对肺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做出分级 指标 基本正常 轻度减退 中度减退 重度减退 呼吸衰退 VC(实/预%) >81 80~71 70~51 50~21 <20 MVV(实/预%) FEV1/FVC >75 75~61 60~41 <40 SaO2(%) >94 93~90 89~82 <82 PaO2(mmHg) >87 87~75 74~60 <60 PaCO2(mmHg) <45 >45

对肺功能不全的病因学做出鉴别诊断

对限制性和阻塞性疾病的综合判断

对病人的麻醉手术耐受性做出评价 全身麻醉、中高位椎管内麻醉、上腹部和胸部手术对病人呼吸功能有明显影响 术前肺功能检查有利于对病人的手术麻醉耐受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做出估计 MVV可作为胸部手术危险性的指标 MVV占预计值的70%以上,手术无禁忌 50%~69%应严格考虑 30%~49%应尽量保守或避免 <30%者禁忌手术 RV/TLC>50%或PaCO2>45mmHg,一般认为应禁忌肺叶切除术

呼吸治疗中的应用 指导机械通气的实施 指导呼吸机的使用与撤离 指导通气模式的选择 评价机械通气对肺功能的影响 评价呼吸治疗的效果

呼吸功能监测 围术期 临床应用 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运动监测 呼吸治疗 组织呼吸功能 通气功能监测 换气功能监测 一般观察 RR 幅度节律 静态肺容量 动态肺容量 小气道功能 死腔量 PaCO2 PETCO2 围术期 呼吸功能监测 换气功能监测 CO弥散量 A-aDO2 肺内分流量 PaO2 氧合指数 SpO2 临床应用 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运动监测 一般观察 RR 幅度节律 胸腹式呼吸 呼吸肌功能监测 最大吸气压 最大跨膈压 呼吸力学监测 气道阻力 肺顺应性 压力容量环 呼吸治疗 呼吸中枢兴奋监测 第0.1秒驱动压 组织呼吸功能

THANKS